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两汉经学

两汉经学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院哲学体系,它以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特色,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董仲舒认为,天人是相互感应的,感应的根据是天人皆有阴阳,而阴阳消长的原因,在于五行的“相生”和“相胜”,五行生胜,才导致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诸如自然界的四时代谢,社会上王者四政(庆赏刑罚)选用,个人四气(喜怒哀乐)转换。

从“天人感应”论出发,董仲舒提出了他的“性”“情”说,性是先天素质,其中包括善恶两方面,情是“人欲”,虽然人性中有善质,但要变成现实的善,还需要一番严格的修炼,这就是要按照“三纲五常”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善性,克制人欲,最终达到善的境界。

董仲舒以他的天人感应论为基础,对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主从关系,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证,提出了“三纲”论。与此同时,关于人们一般的行为准则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学说。“三纲”“五常”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社会行为规范,这对维护社会稳定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董仲舒还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附,企图论证“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假借天意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和绝对化。

两汉经学思想实际是在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所进行的一次思想整合。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一方面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是顺应时代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理论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