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集群概述
从上面可见,人们真正用产业集群一词来系统分析产业的地理集中现象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目前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特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不同的研究者对产业集群的含义的理解各有不同的侧重。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对产业集群现象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最早见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著作《经济学原理》一书,在书中,马歇尔研究了一种经济现象,那就是具有分工性质的产业在特定地区的聚集,马歇尔把这些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并认为产业区内的集中是大量的种类相似的小型企业(后来人们将这种产业集群称为马歇尔式的产业集群或意大利式的产业集群)。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分析。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地看到各种产业集群。
1. 产业集群的概念
有的学者将产业集群称为“区域企业的集群”,有的称为“产业区”,有的叫做“区域创新体系”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产业集群呢,产业集群是一种独特的产业空间组织现象,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即一定区域内相关产业的集中。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看,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纵向一体化的发展。
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次分析,即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增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进入壁垒;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使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利润产业等。
2. 产业集群的特征
通过对产业集群概念的分析以及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的实践,我们认为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第一,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资源要素的空间聚集。例如,美国的高科技、风险资本企业都集中在“硅谷”,影视娱乐业集中在好莱坞,软件、网络业集中在波士顿,汽车设备和零部件集中在底特律。意大利的丝绸、纺织和服装业集中在北部。日本的汽车工业集中在东京市。
第二,产业集群是群内企业实行的专业化分工。最常见的是以供应商—客户作为联结模式,如绍兴纺织业的化纤、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的产品关联,围绕该产业链还出现了纺机、染料助剂、纺织技术服务等辅助性行业,这些内在紧密联系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属企业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再如,温州低压电器产业,他们在配件生产、成品装配和销售之间构筑起一条产业链。产业集群内部还围绕产业链出现了一些服务性机构和行业组织等。
第三,产业集群内可以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以温州低压电器集群为例,低压电器的配套件涉及金属部件、合金材料、注塑部件、冲制、酸洗及模具加工等共计几十万种,其中,有70%能在柳市采购,对那些需向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部件,其供应商也因集群吸引力而在当地设立办事处。产业链的当地化不仅降低了柳市企业的采购和供应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地便利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从而为双方在技术创新中协作创造了条件。
第四,产业集群内部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却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第五,集群产品销售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力。部分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局面。市场渗透能力强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是在集群快速成长时期。例如,温州低压电器产业利用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30多万温州人的有利条件,产品直接渗透全国各地,培育了“温州人经济”。随着市场开发的深入,部分产业集群在其所在地成为专业市场,逐渐使该地区成为了某一产品的集群中心。反过来,专业市场的发展为产业集群提供市场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等,为集群的进一步壮大发展提供条件,如绍兴的中国纺织城、温州的纽扣市场、台州路桥的塑料制品市场,都是年交易规模在几百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其中,绍兴县的轻纺面料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已经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
第六,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集群成员从互相选择到密切协作需要时间的积累,集群中的组织结构、相互依存方式和程度是动态调整的。
(二)产业集群的理论渊源
1.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1842年出生于伦敦郊区的一个工人家庭,虽然家境一般,父母却努力让他受到很好的教育。青年的马歇尔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毕业后,马歇尔在剑桥大学任教9年,然后到了牛津大学,1885年他回到剑桥大学任教直到1905年退休。他先后担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校长,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讲师和教授。马歇尔既是剑桥大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他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著作,也称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这本书在马歇尔在世时就再版了8次之多,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著作,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而他本人也被认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者,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同时由于他及其学生,如J. M.凯恩斯,J. S.尼科尔森,A. C.庇古,D. H.麦格雷戈等先后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因此也被称为剑桥学派。
虽然马歇尔本人并没有明确提出外部性这一概念,但外部性概念源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外部经济”概念。
在马歇尔看来,除了以往人们多次提出过的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生产要素外,还有一种要素,这种要素就是“工业组织”。工业组织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分工、机器的改良、有关产业的相对集中、大规模生产,以及企业管理。马歇尔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这一对概念,来说明第四类生产要素的变化如何导致产量的增加。
马歇尔认为:“我们可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部经济,后者为内部经济。在本章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内部经济;但现在我们要继续研究非常重要的外部经济,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他还指出:“本篇的一般论断表明以下两点:第一,任何货物的总生产量之增加,一般会增大这样一个代表性企业的规模,因而就会增加它所有的内部经济;第二,总生产量的增加,常会增加它所获得的外部经济,因而使它能花费比以前较为少的劳动和代价来制造货物。”换言之,我们可以概括地说:“自然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所起的作用则表现报酬递增的倾向。报酬递减规律可说明如下:劳动和资本的增加,一般导致组织的改进,而组织的改进增加劳动和资本的使用效率。”
从马歇尔的论述可见,所谓内部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节约,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工作技能的提高、内部分工协作的完善、先进设备的采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费用的减少等。
所谓外部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减少,这些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离原材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远近、市场容量的大小、运输通信的便利程度、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水平等。实际上,马歇尔把企业内分工而带来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内部经济,这就是在微观经济学中所讲的规模经济,即随着产量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的降低,而把企业间分工导致的效率提高称作是外部经济,这就是在“温州模式”中普遍存在的块状经济的源泉。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具有专用性的劳动力市场,二是生产专业化而取得的中间产品,三是可获得的技术与信息,也就是马歇尔式的产业区。
马歇尔虽然并没有提出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概念,但从他对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论述可以从逻辑上推出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概念及其含义。所谓内部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增加,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生产费用的增加。马歇尔以企业自身发展为问题研究的中心,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考察影响企业成本变化的各种因素,这种分析方法给经济学后继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马歇尔理论的不足在于,他既没有考虑区域内企业的成长和区域间企业的迁入、迁出等动态因素的变化,也忽视了区域产业组织的外部联系与创新。
2. 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1909)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而且他是最早提出集聚经济概念的学者。他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探讨了产业集聚的因素,量化了集聚形成的规则。韦伯认为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得企业成本和运费最小化,企业按照这样的思路就会将其场所放在生产和流通上最节省的地点。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劳动力组织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可以规避中间商,节省交易成本,也就是说,随着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企业可以得到成本节省的好处,产业集聚可以共享道路、煤气、自来水等公共设施(关于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我们将在第八章还要讨论)。
另一位经济学家巴顿(K. J. Button,1976)在企业集群理论研究中的独到之处在于讨论了企业集群与创新的关系:①企业地理上的集中必然会带来竞争,而竞争促进创新。②地理上的集中本身就有助商品制造者、供给者与顾客之间产生一种更自由的信息传播,相当数量的创新正是由于顾客需要和解决供给问题而产生的结果。③集中、优越的通信工具加快了区域内企业采纳创新成果的速度。这样,巴顿把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3.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大师。以准确预言了1996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名声大噪,并于荣获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克鲁格曼主要以新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汇率变化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学术界所熟知。
新经济地理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Krugman,1998)。它采用了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进行重新考察,新经济地理学除了构建反映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现象的理论模型外,还特别强调运用所构建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对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新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第一个主要内容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它以收益递增作为理论基础,并通过区位聚集中“路径依赖”现象,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收益递增、完全竞争和比较优势是传统经济学中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在他看来,收益递增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空间聚集既是收益递增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集中后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区域靠近的向心力。在收益递增规律及相应的集聚或扩散模型的影响下,“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定性为“路径依赖”和“历史事件”。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二个主要研究内容是区域的长期增长与空间集聚的关系。资本外部性的相对规模、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和交通成本决定经济活动和财富在空间配置上的区域整合程度。
总之,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核心—周边”模型。该模型展示外部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与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的。模型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模型显示,在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下前向与后向联系的效应最强: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对称结构变得不可持续,从制造业原本均匀分布的经济中将逐渐演化一种“核心—周边”结构。
(三)产业集群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
(1)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例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的集群竞争力。集群使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了集群里面,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2)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强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在绝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都是创新体系主体,因此,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企业间合作的基础是信任而不是契约,没有企业之间和企业领导人之间的深刻信任,任何形式的契约都难达合作的预期目标。集群的发展正好符合了这方面的要求,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便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群内的企业因为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因此其合作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增加。现代组织理论预言,产业内企业的联合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3)产业集群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
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一般地讲,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集群内企业彼此接近,会受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于存在竞争压力和挑战,集群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访问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能够较快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面对面打交道,这样将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第二,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在新经济时代,产业布局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集群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产业集群内由于同类企业较多,竞争压力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迫使员工相互攀比,不断学习;企业间邻近,带来了现场参观、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种学习、竞争的区域环境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集群内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在集群区内各专业细分的企业很快会协同创新,相互支持,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模式。第三,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由于存在“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4)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等。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