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逻辑与江苏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路径

关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路径的研究,柳卸林等认为,应从创新生态视角审视我国转型升级模式,着力培育具有更强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王秀山等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对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了在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利用协同创新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框架。童有好认为,“互联网+”是生产经营变革与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提出应在技术、标准、政策等方面实现互联网与“中国制造”的深度融合。Masaaki Kotabe依据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提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知:①对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全球产业链及价值链治理理论、区域协同创新视角及“互联网+”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强调了创新对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②已有文献大都从生产力要素入手,对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较少从创新要素角度分析转型升级的社会基础与创新环境。为此,本书着重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内生路径和外生路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内生路径

(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的自主创新十分重要。在很多传统产业中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差、发展速度慢、内部问题多等不利因素。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会不同程度上受到外部相似企业的压力,从而产生提升自身能力的紧迫感。而自主创新通常表现为公司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时的创新变化和在创建不同方式交付产品的过程创新。由此可见,自主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产品生产和工艺方法的技术创新改变企业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企业可以采取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合作的方式提升创新能力。在转型的过程中,管理的重心应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知识及人才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制定科技成果入股管理办法等多样化的奖励机制,同时,引进专业性人才,充分利用人才效应。将技术创新和内部自主创新能力连接起来,营造良好的创新型环境。

我国传统产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企业内部创新能力的投资渠道和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其中,共性技术研发与支撑能力发展严重不足,基础性、公益性技术研发十分薄弱。再加上科技人才的缺乏,无法真正满足实际生产中的需要。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传统企业内部的创新发展与升级。基于此,我国应从科技、产品、市场、品牌、企业文化各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新技术高地。

(二)通过产业创新培育更多的新兴业态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方向。以百货商店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兴起的。西方国家早期交通尚不发达,因此百货商场往往都分布在接近顾客居住地(城市中心)的地方。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业态地理位置选择的结果是形成了以城市商业中心为核心、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为支撑的网状体系。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后,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产生。这些新兴业态一般选建在城区和郊区的中间位置,在方便郊区居民的同时也吸引了市区居民。近年来,新兴业态以计算机网络等产业创新为基础,实现了无店铺经营,突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给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如今,传统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日趋减弱,这就需要通过产业创新培育出更多的新兴业态,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的驱动下,积极寻求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新兴商业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三)通过合作创新延长传统产业链

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产业上游、中游、下游的各个企业联系起来,从而延长传统产业链。传统企业在不断开发新业务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实现新产品的市场化。商业模式创新旨在对产品价值、客户价值、合作伙伴、收益方式、销售渠道等要素进行重构,以拓展新兴产品的市场空间,寻求产业链上各主体的最佳契合点。延长传统产业链可以使当地产业发展多元化,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产业上游和下游企业联合,可以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掌控产品的质量、数量,经济的自我控制能力加强,从而降低公司运营风险,提高保险系数。此外,可以减少企业的生产费用,使利润的绝大部分留在企业内部。合作创新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与企业生产有关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联系。由于传统产业发展需要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术,所以在其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会出现技术易于延伸的产业,更容易进行产业链的延长。延长产业链后,产品的生产步骤就被简化了。

(四)通过空间创新形成特色产业园区

我国现阶段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产业集聚化、区域国际化、资本集中化等诸多全新的内外发展环境和演变趋势。区域空间形态,正是作为产业发展的依托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区域经济在20世纪后期出现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态势,产业集聚区、城市集聚区、产业链等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利用空间创新形成特色产业园区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其中,珠三角和长三角是我国产业集聚较为明显的地区。通过大力发展、建设创新型的产业,形成以新型产业集聚、技术高端为特点的产业园区,带动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关键是领先的研发与开发能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新兴产业的配套能力、完善的市场技术转化平台和区域政府制定的远景规划和发展模式。要合理利用空间优势,在不同的地区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园区。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简化生产过程,产业的区位布局开始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变化。地区产业也开始向外部发展,寻求外部资源,建立起国际协调型的产业结构。在企业层面,传统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规划充分考虑区域创新要素的影响,在创新资源富集的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建设新兴产业生产线,实现区域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加强与空间临近且关系紧密的企业的联系,积极融入新的创新体系。

二、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外生路径

(一)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整合江苏创新资源和要素,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着力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为重点,按照“要素集聚、资源共享、错位竞争、联动发展”的要求,强化区域创新协同效应,增强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功能,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以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推广应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产业发展规划,调整考核导向,加快创新资源集聚和高端产业发展,建设苏南自主创新核心区。以强化支撑条件建设为抓手,着力争取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超级计算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苏南地区,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构建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推进自主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以提升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为目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的涉外知识产权争端应对机制,实现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跨越。以发挥苏南地区开放优势为依托,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健全科技创新、标准研制、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推动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成为全球标准,加快提升苏南地区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二)推动产业高端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紧紧瞄准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江苏经济由大向强的转变。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以江苏大力发展的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梳理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加强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制定引导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形成更多先进技术和人才储备。同时,整合已有产业技术研发力量,推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进高端技术研究前瞻性布局。面向国际前沿、江苏战略需求与未来产业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在一些高技术领域超前部署,统筹各类科技计划和资源,组织实施重大科学研究专项,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形成未来创新发展的技术先发优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融合,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金融、购物、自媒体、虚拟社区等新兴业态。加快建设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重视整体规划、错位发展。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加大扶持力度,使苏南各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制高点,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努力解决区域产业同质化问题,不断提升江苏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创新的体制机制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强则产业强、国家强。要努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者。一是在加强企业创新载体建设上下工夫。鼓励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引导企业活跃研发活动、提升研发水平,加快形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备、开放竞争、富有活力的企业研发网络。进一步加强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转化、融资服务、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支撑。二是在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上下工夫。从体制层面、政策层面、利益层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调动产学研各方面积极性,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强化高校院所应用科研导向,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三是在培育创新型企业上下工夫。在重点产业领域选择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处于行业骨干地位的规模企业,集成国家、地方及社会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更多企业走上以创新为发展引擎的道路。四是在完善鼓励企业创新政策上下工夫。政府要纠正过去用行政手段包揽、直接介入或干预科技创新活动的做法,把主要精力放到完善和落实鼓励创新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环境上来,进一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