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实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2014年6月,当时我是基层检察院的公诉科科长,公诉工作已经有十余年,但科里的绝大部分同志公诉工作是不满三年的,这种队伍结构现象也是各个地区公诉队伍的普遍现象,公诉三年一般就可以称为“老公诉人”。但实际上,我发现公诉队伍拔苗助长式的结构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人平常缺乏学习研究,经验传承的渠道非常少,业务学习培训是当务之急。这个现象在公安侦查、检察院批捕起诉、法院审判、律师辩护队伍中也普遍存在。那么,实务工作人员最迫切得到的是什么?他们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对此,我当时做了一个调研,调研的结果基本比较统一的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忙于工作,平常没有时间也静不下心来学习比较深的理论知识,而且一般的培训都比较枯燥没有干货。这个调查结果对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大部分实务工作者每天忙于办案,甚至对于律师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他们迫切需要的是能指引他们办案并快速的解决实际问题,不办错案,需要实务“干货”,迫切想知道某类案件具体有哪些常见的问题,应该怎样适用法律,全国各地的判例情况如何等等。对于这些“干货”的要求,首先结论要符合实际做法,其次要具有权威性和可参照性,直接可以应用于实践并解决问题,这是广大实务工作者都迫切想要的“培训内容”。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当时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组建实务专家团队,第二件事创办“刑事实务”微信公众号。组建专家团队是前提也是关键,光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具有局限性的,因此必须组建一支强大的、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全国性专家团队。在这件事情上,当时我的科员庄力文同志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邀请到了数百名专家,比如最高法院的一些权威专家,他们中很多人参与过相关立法和司法解释起草工作,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可以说是权威的。还邀请到了一些知名教授、全国审判业务、检察业务、侦查业务、辩护业务专家等等。我们还大范围的建立了QQ群,吸收了数千名全国刑事业务一线工作的办案人员,并实时向他们搜集和汇总了刑事业务中存在的各种“疑难杂症”,然后通过我们的专家团队直接给出最权威、参照性强的解析,部分成果通过我们的公众号“刑事实务”进行推送刊发,行文的特点讲究的是务实、直接、权威,内容通俗易懂不讲套话,简短精悍直接解决问题避免长篇大论过度理论化,这受到了广大实务工作者的热捧。

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二年后的今天,我们的专家团队解决了实践中数千个疑难复杂问题,通过“刑事实务”公众号的平台,全国有40万刑事业务工作者自发的订阅聚集在一起,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研究、总结、提炼的经验、做法、解析是最接地气和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在我们组建专家团队和“刑事实务”公众号平台快三周年之际,我们决定将三年来的精华沉淀通过精心编排汇聚成书,这里包括我个人未对外发布过的部分文章,也包括其他专家团队成员的很多研究成果,统统奉献出来!最后要感谢各专家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

姚海华(深海鱼)

2017年4月13日于中国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