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思辩 Defend Your Research 老鼠比人聪明?
RATS CAN BE SMARTER THAN PEOPLE

更复杂的大脑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好,在需要信息集成的任务中,老鼠能更快地应用所学。
研究:本·维尔马克(Ben Vermaercke)与其在荷兰鲁汶大学的同事将两项认知学习任务指派给老鼠和学生。在这两项任务中,实验对象接受训练,区分“好、坏”两种图案,然后就所学技能进行考试。在第一项任务中,图案只是在方向或间距其中之一有区别,人和鼠的表现相同;在第二项任务中,图案在方向和间距上都有区别,鼠比人的表现更为优秀。
挑战:老鼠真比我们认为的要聪明吗?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认知能力真的比人强吗?维尔马克,捍卫你的研究吧!
维尔马克:这里的关键词是“某些情况下”。在第二项任务中,老鼠的确比人表现得好。进行第一项任务时,老鼠需要更多练习,才能够在图案中辨别出“好与坏”。但在第二项任务中,它们能更快地应用所学。除了老鼠通过游泳进行选择,而学生用计算机之外,我们尽量保证实验中其他所有条件相同。
HBR:如何解释老鼠表现得比人更好?第一个任务强调学习规则,第二个任务则侧重信息整合。上述两种都包括在人类的学习方式中。人类以规则为基础的体系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如何得知一种浆果好不好吃?经验告诉你,小而红的浆果好吃,因此可以选择性忽略其他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浆果。所以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于寻找规则。在学校里、工作中和父母身上,我们学到各种规则,通过应用这些规则作出明智决定。但在其他更为复杂的情况下,简单的规则便不奏效了,这时就需要信息集成的介入。以放射线学者判断X光片为例。如果你问他应用哪些规则来决定癌变病灶的位置,他可能很难说清楚。但凭借其在医学院学到的病例和自己的过往经验,他能靠直觉鉴别出癌变病灶。
另一个我想到的例子是,一位面试应聘者的经理。关于判断谁是最合适的候选人并没有一定之规,你必须考虑很多因素,然后根据工作中待人接物的经验,靠判断或直觉选人。遗憾的是,很多证据都表明,人类在集成信息上更有困难,因为即使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寻找规则。
但老鼠不存在这一问题?是的,更复杂的大脑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好。我们的理论是,实验鼠没有考虑具体数据点,也没有试图寻求及应用规则,而是采用了我们称为“按照相同内容进行分类”的策略:这个图案看起来是否与训练中所看到的“好”图案相似。
老鼠的辨别力真有那么强吗?从博士论文开始,我就研究这一课题:老鼠究竟能完成多么复杂的任务,得出的结论是:相当复杂的任务。人们以前认为老鼠几乎没有视力。现在我们知道,它们的视力很不错。我们的研究显示,老鼠能区别画面中有其同类和没有其同类的电影。大卫·考克斯(David Cox)与其在哈佛的同事发现,老鼠能识别大小变化和方向颠倒的三维物体。其他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复杂视觉过程时,老鼠是理想的实验动物。
研究老鼠能做些什么意义何在?研究显示,即使老鼠的大脑比人类大脑体积小、也没有那么复杂,但鼠脑和人脑的结构和功能相似度很高,都是由大量联系紧密、能互相交流的神经元组成。对于这种交流背后的主要规律,我们还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先从较简单的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开始入手。就像你不可能从阅读莎翁著作开始学英语,我们从鼠脑开始,同时还能研究那些不能在人脑上进行操作的实验内容。作为哈佛研究学者,我目前的工作内容就包括将活鼠的一小块头盖骨取下,替换为盖玻片。这就相当于为鼠脑打开一扇窗,能在老鼠学习任务时,观察其神经回路的变化,实验可以在数十只老鼠身上反复进行。
善待动物组织(PETA)对该实验有何看法?我们一贯遵循科研机构人道对待实验动物的准则。证明老鼠是具有智慧的动物,利用其进行实验的好处之一就是,不需要用猴子进行这类实验。并不是说在所有的研究中都可以用老鼠来替代灵长类,但至少在部分实验中,老鼠是可行的。因为可供训练之用的老鼠数量很多,减小了道德和经济上的制约。
还有哪些动物可以用于大脑研究?神经科学中使用的实验动物种类不少,每一种都独具优势。比如,斑马鱼的幼鱼完全透明,便于科学家观察发育中的脑细胞图像,解决哪些细胞分子在哪些阶段起重要作用的疑问,这一问题和人类胚胎发育有关。再比如,雄青鸟在发情期会发出一种特定鸣唱,科学家研究了与该鸣唱相关的神经活动,以便更好了解运动模式在不同行为中的发展和逐步优化。通过该研究,能了解幼儿如何在尝试和犯错中学习走路、吃饭和说话。
回到你的实验,“人输给鼠”在你的预料中吗?出人意料,最早的研究只针对老鼠,我们仅仅想知道它们如何处理这两类学习任务。但当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类似的人类实验不匹配时,便决定在研究中加入人类实验对象,进行直接比对。结果确实使我们大吃一惊。
人类需要怎么做,才能避开总是寻求规则的误区,更好地进行信息集成呢?人如何才能胜鼠?具体的一个策略是,让基于规律学习体系的大脑从事另一项任务,为信息集成学习体系发挥作用留出余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文森特·菲洛提奥(Vincent Filoteo)进行的实验与我们的很类似,但因为在训练和测试间歇时,人们执行了一些记忆类任务,需要基于规律的体系起作用,最后的测试结果要好得多。尽管我们对这两个体系已关注了15年左右,但这方面仍有研究空间。如何将其研究应用于改善学校和组织的教育学习,情况依旧复杂依旧,答案尚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