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我的孤独、面包与理想
——记忆有时是会骗人的,忠实于当下的记录,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显露其狭隘,这种狭隘有时会让人难堪,但那又如何?
2017年9月,在中东某画廊里,我遇见了一位当地画家,连续一个多月,她都在这家画廊里作画。画廊主人是我的朋友,我的两幅作品在他的邀请下,摆放在画廊里出售。朋友介绍说,这位画家跟我一样,也是学法律的。同样专业的人,共同话题自然更多,经过攀谈得知,这位画家,博士毕业于英国一所知名大学,专业跟我也一样,经济法。据她描述,她从小就热爱绘画。但是高中毕业时,她的母亲强迫她去学习一门“实用”的专业,而不是艺术,并且告诉她:“You need to eat!”于是,她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博士毕业后在当地大学教授法律,2年后,她还是决定辞职,专职搞绘画。当然,她已经吃穿不愁了,因为她富有的丈夫非常支持她。
第一代学理工科,第二代学商科和法律,第三代人学艺术和哲学。这种说法虽不全面,也有些道理。人要先解决“吃”,才能考虑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实现。一个又穷又有才的人,会得到这个世界的宽容和厚待么?不容易,特别是当你没有依靠,必须孤军奋战的时候。“You need to eat!”内化为一种寻求物质安全感的选择导向,或者称“本能”。
基于这种“本能”,大学读书的几年里,我时常有一种紧迫感和焦虑感,甚至一度后悔来到这个大都市。这里上不封顶的极限诱惑,会让平凡如我的人,感到绝望。我究竟要来这个一线城市干什么?我凭什么在这里?我是不是应该去学计算机或者机械制造专业,而不是法律?
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简直就是在说我。于是努力读书,努力学习英语,努力参加社团活动,努力向优秀的师兄师姐学习,努力地去听考研、出国和就业,甚至是恋爱讲座。要不要考公务员?要不要考雅思?要不要留下,户口能拿到么?一切的一切,能力难以撑起欲望。时光就这样飞逝而过,4年,6年。
并无悬念,我还是毕业了,就像无数人一样。无论从前多么兵荒马乱,多么焦虑无助,还是毕业了。“毕业了”,这三个字对每个学生似乎都是公平的。但是,如果再来一回,我还是会那么的焦虑与浮躁。因为在这五光十色的城市,我们太过渺小而稚嫩了。
是学生,总有毕业的一天,但社会课堂,不存在毕业。我急火火地离开校园,冲向我所幻想过的职场。作为一名法学毕业生,我面临着几条法律人常走的路,是律师,是法官?是学术,是实务?是国内,是国外?等等。我怎么选?没有人告诉我。能够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这种幸运大部分源自一所知名法学院所带给我的加持力。即使如此,当我站在十字路口,还是会对没有选择的另一条路抱有幻想,对自己没能力走的那条路抱有遗憾。而对于自己选择的那条路,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还在探索中。
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我最多保持过一年,为了写这本书,第一次把不间断写作坚持了2年多。从2015年5月动笔,到2017年8月完稿。我是一个擅长幻想的人,也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人,所以我挺喜欢写作这种可以很自我的行为。当然,讲好一个故事不简单,学法律的人讲究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人在年轻的时候,反而更敢于发表意见,说一些过头的话。好的作家,会通过看似不加评价色彩的语句,引导读者去思索。而一些作家,则喜欢浓油赤酱地夹带私货,恨不得把自己的思想一股脑泼出来。
虽然我也是参与者,但我更喜欢做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或许是渡边淳一,也或许是波斯纳,给了我不自量力的勇气,让我斗胆去写一本关于法律人和法律圈的小说。
每个法律人都有一段无比孤独的路,不论为了面包,还是理想。这本书写给不服输的你。
2018年10月于科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