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程氏“通脱法”
一、以经络学说为主导,创“通脱法”治疾病
1.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尤其贯穿于针灸学的始终,是针灸学的灵魂,可以说没有经络就没有针灸学。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针灸临床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的补泻等,都是以经络理论为依据的。正如《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止也。”明代医家张介宾注释道:“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知十二经脉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天道之逆从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故初学者必始于此,工之良者,亦止于此而已。”由此可见,经络学说是构成中医学的主要基础,且又是最高理论之一,与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组成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贯串在解剖、病机、诊查、治则等方面,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程老一贯强调经络在针灸临床中的主导作用,常告诫学生一定要重视经络及其在临床中的运用,否则将“开口动手便错”。
程老认为,在针灸临床中,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二者虽相参为用,但更应以经络辨证为主导。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及其循行所过之处的病证。因而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辨证归经,循经取穴。以颈椎病为例,若项后疼痛,甚则牵及背部或后头部,当属太阳经脉和督脉,取大椎、天柱、后溪、金门等穴;如颈侧部疼痛或牵及肩胛、侧头部疼痛者,当属少阳经脉,取中诸、外关、足临泣、悬钟、风池、翳风等穴;若患者表现为颈前部疼痛(个别患者因骨赘向前增生压迫食管等引起)属阳明经脉和任脉,取列缺(络手阳明,通任脉)、合谷、丰隆、廉泉等穴。再如,胁肋部为少阳经脉所过,故胁肋部疼痛取足少阳经穴阳陵泉和手少阳经穴支沟等;足阳明胃经属胃,故胃痉挛取足阳明经的郄穴梁丘、合穴足三里;而崩漏因肝经“绕阴器、抵少腹”,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脾虚则血失统摄,离经而行,故病归肝脾二经,取穴蠡沟、三阴交、血海(或地机)以疏肝益脾,调经止血。
2.通脱法
“通脱法”是程老根据经络“根结、标本”理论,将循经远道取穴与局部取穴相结合而灵活运用于临床的一种具体针刺方法。循经远道取穴和局部取穴分别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和“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理论来治疗疾病的。在临床上以及绝大多数书本(包括教科书)中所列出的针灸处方中,循经远道取穴和局部取穴常常混杂一起,操作时不问病情急缓,不分穴位先后,均统而针之,其结果往往临床疗效不定,甚至有加重病情之嫌。为此,程老总结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通脱法”这一治疗原则,很好地解决了循经远道取穴和局部取穴的关系,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通”即疏通,指疏通经脉,使经气运行畅通之意。这里指循经远道取穴,以疏经通络。“脱”有轻快、脱离、脱落的含义,即解脱(解除)病邪或病痛。这里指局部取穴,以疏散局部病邪。本法的运用原则是:对急性病证(痛)的初期,尤其是急性痛证的早期,针刺应“通”而不“脱”;当急性病证(痛)有所缓解后,即可采用先“通”后“脱”的“通”“脱”结合治疗法;对于慢性病证(痛)则宜先“脱”后“通”,以“脱”为主的疗法。即在病证(痛)的初期或急性期应采用循经远道取穴,以疏通壅滞的经气,使邪有去处而外出,此时忌局部取穴,否则会使邪气留而不去,甚至深入而加重病情;经“通”法治疗后,远道的经脉得以疏通(其时间可以是1~2日。也可以是1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脉象而定),则急性病证(痛)得到缓解,病情进入中、后期。此时,应先循经远道取穴,而后局部取穴,两者相互结合以疏通经气,疏散局部邪气,则病可速愈。这就好比要使一条淤滞的河流不泛滥,就必须先清除下游堆积的淤泥,使河水流有去处;待下游河道通畅后,再清理中、上游的河道,重建泛滥区。如急性腰腿痛,其初期宜循经远道取穴之“通”法,取束骨、委中、阳陵泉等,针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治疗1~2次。通过1~2次的“通”法治疗,疼痛常可明显缓解,此时脉象由弦紧变为弦。于是治疗上就应改为先“通”后“脱”的“通”“脱”结合法,取穴宜先取承山、委中、阳陵泉刺之,而后再刺腰阳关、大肠俞、肾俞等穴,针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而对慢性病证(痛)则应先取局部穴位,以调整、平衡受病部位或器官的阴阳气血,后取远道腧穴以调补经气,驱邪外出。如慢性腰痛,应先取局部的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等穴,后取下肢的委中、昆仑等穴,针用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隔日1次。再如慢性泄泻,当先取天枢、关元、气海等穴,后取上巨虚、足三里、阴陵泉等穴,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局部腧穴可加温针灸,留针30分钟。即先“脱”后“通”,以“脱”为主,则病可渐愈。
二、继承家学,完善“蜻蜓点水针法”、祖传“环中穴”及“前悬钟穴”
1.“蜻蜓点水针法”
“蜻蜓点水针法”是江南程氏针灸流派程子俊教授传承了祖传的针刺手法,并研究了古代“徐疾”“提插”“捻转”等补泻手法,融合“徐疾”“提插”“捻转”针刺手法的特点,在“雀啄术”及“震颤术”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程子俊教授将此法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急慢性痛证及内、外、妇、儿等科疾病,临床运用已有近百年历史,疗效极佳。
“蜻蜓点水针法”的作用可归纳为补虚泻实,祛邪扶正。通过此法可以快速而有效地缓解疼痛,调整机体的虚实,达到“平和”的状态。
操作步骤:刺手持毫针,用夹持进针法快速破皮进针,将毫针缓慢刺入穴位的应刺深度后,即可进行操作。若提插幅度在2~4mm,频率在每秒6次以内者(刺激量相对较小)为补法,若提插幅度在4~6mm,频率大于每秒9次者(刺激量相对较大)为泻法。本法一般较易掌握,可为针灸医师在临床治疗时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要达到“精”却非易事,仍需不断练习思索。本法通过规定手法刺激量的不同更明确地区分补法和泻法,打破传统补泻手法的过于机械和难以掌握,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临床。
“蜻蜓点水针法”在临床中运用疗效卓越,除治疗各种急慢性痛证疗效神速外,对内、外、妇、儿等各科适用于针灸治疗的病种疗效亦可。补法适用于虚寒证及慢性痛证;泻法适用于实热证及急性痛证。但肌肉浅薄处之穴位,体虚易晕针者慎用本法。
2.程氏祖传“环中穴”
程氏“环中穴”是程氏祖传特效经验穴之一,属经外奇穴,查考古代针灸医籍均无记载。业师程子俊教授在临床中常用及此穴,并告之是其家父(程氏针灸第三代传人)程培莲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的一个治疗下肢疾患的特效穴位,因其疗效卓越而广泛流传。之后,“环中穴”直到《中国针灸学》才有了记载,编入经外奇穴中。在《针灸学》第七版教材中,“环中穴”归属于下肢常用奇穴。其定位在臀部,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的中点。局部解剖层次为:在臀大肌、股方肌中,穴区浅层有臀上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干和股后皮神经干经过,并有臀下神经、坐骨神经肌支和臀下动脉分布。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腿痛。操作时可直刺2~3寸。其与程氏祖传之“环中穴”,无论在定位、取穴上,还是在针刺操作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且程氏祖传“环中穴”较上述教材中之环中穴易取、易定、易得气。
程老在临床过程中,将此穴反复讲解,并认真示范操作,且每用于临床,效果甚佳,现将其整理介绍如下。
1)定位取穴
体位: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在下,患侧下肢屈曲在上,膝关节屈曲呈90°角,并将其足背和内踝搁置于健侧下肢的膝关节下方。特殊情况(如刺双侧之“环中穴”等)也可俯卧位取之。
取穴:定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骶管裂孔正中、髂后上嵴三点连成一个三角形,此三角形的中心点凹陷处——“环中穴”即由此而得名(见图1-1)。
图1-1 程氏环中穴取位
2)操作要领
穴位常规消毒后,取28~30号毫针,用挟持进针法快速进针。破皮后,将针垂直刺入2~3寸深度时,得气后行“蜻蜓点水针法”(程氏祖传秘宗手法之一,此法类似于雀啄术,但较之更轻柔,且频率更快;又似于震颤术,但幅度较之稍大,频率较之稍慢。)进行手法操作,使施术者指端产生得气感,针感向患者肢端放散,传达足跟、足底或足趾,并使之维持1~3分钟,留针时应将针退出2~3分,留针20~30分钟。急性期每日针治1次,缓解期隔日针治1次。施用灸法者可于得气后,于针尾加艾灸3壮(艾绒做成枣核大小为1壮)。
注意:取用本穴进行针刺操作时,刺入不宜过深,一般2.5寸左右即可,刺激量不宜过强,提插幅度严禁过大。当出现酸、胀、麻感放射至患者足底、足跟或足趾即可,有娴熟的针刺技术和足够的把握时可适当保持针感1~3分钟,留针时应将针退出2~3分。否则易造成医源性神经损伤,慎之。
3)适用范围
从程氏祖传“环中穴”的位置来看,它位于臀尻部,正好处于足太阳经脉、督脉、足太阳经别、足太阳经筋和足少阳经筋的分布范围内,并与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灵枢》中具体记载了此处经脉的分布情况:足太阳经“贯臀”;督脉“别绕臀”;足太阳经别“下尻五寸,别入于肛”;足太阳之筋“上结于臀”;足少阳之筋“后者结于尻”。所以本穴位具有疏通督脉、足太阳及足少阳经脉经气之功能。
此外,从本穴解剖部位来看,其深部有坐骨神经走行。坐骨神经位于臀大肌前面,其作为人身体中最大的神经,上端起自L4、L5和S1~S3的神经根,向下穿行通过小结节后到达股骨的后内侧。在大腿的中段,该神经发出分支到达大腿后群肌和大收肌。其在腘窝上界分出纤维组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胫神经下行支配下肢远端,腓总神经向外侧穿行支配部分膝关节,通过外侧皮神经支,发出感觉神经纤维到达小腿上部的背面和外侧面。由此可知,针刺此穴可直接刺激坐骨神经,通过神经通路传导,间接刺激坐骨神经上行腰部神经根及下行的下肢分支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等,进而调节腰背部及下肢分支神经的功能。
临床运用中,程氏“环中穴”对腰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等引起的腰部神经根性病变有特效,能快速缓解患者的腰背部、臀部及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对脑中风后遗症之下肢不遂、截瘫、臀上皮神经炎、小儿麻痹症、腰骶、髋关节病变,以及闭经、子宫下垂、盆腔炎、附件炎、小儿遗尿、尿潴留、前列腺炎、阳痿、遗精等妇科、泌尿、生殖等系统疾病也均有较好的疗效。
3.程氏祖传“前悬钟穴”
关于对悬钟穴的认识,古今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悬钟穴在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如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腧穴学(二)》及朱链著《新针灸学》皆持此种观点;另一种说法认为悬钟穴在外踝上3寸,腓骨后缘,沿其说法的有《中国针灸学概要》《针灸经穴概要》等。而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针灸学》的不同版本中即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版指其腓骨后缘,第二版至第六版均指其在腓骨前缘。
悬钟穴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足三阳络,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动者脉中”,指腓骨前的胫前动脉,以手重按此处,则足背动脉(足三阳之大络)停止跳动。只有外踝上3寸,腓骨前缘凹陷处有这个特点。
《针灸学》第七版教材中讲到的悬钟(又名绝骨),属八会穴之髓会,其定位在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见图1-2、图1-3)。其局部腧穴解剖为: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主治包括:①痴呆,中风,半身不遂;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操作时直刺0.5~0.8寸。
图1-2 《针灸学》第七版教材之悬钟穴准确定位
图1-3 《针灸学》第七版教材之悬钟穴穴位位置图
程氏“前悬钟穴”是程氏祖传的另一个经验要穴,是程子俊教授的父亲程培莲先生经五十余年的针灸临床观察,结合《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的观点而独创,与现代悬钟穴不同,在临床运用中有其独特疗效,现整理介绍如下。
1)定位取穴
该穴定位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与解溪穴的连线上,解溪穴上3寸。因其与足少阳胆经的悬钟穴在同一水平位上,并位于悬钟穴的前方,故名“前悬钟穴”(见图1-4)。
图1-4 程氏前悬钟穴
2)操作要领
直刺1~2寸,使针感向足背放射。施用灸法时加灸3壮(艾绒做成枣核大小为1壮)。
亦可向悬钟穴方向透刺,用治腓总神经麻痹或损伤、足背、足趾疼痛、麻木或无力等证,效果更佳。
3)适用范围
该穴的浅层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属脾络胃,是饮食汇聚化生气血之处,能滋润营养宗筋;该穴深层可达足少阳胆经的髓会悬钟穴,透刺此穴具有一穴二效之功。程老在临床中运用该穴主治:腓总神经麻痹或损伤、足背、足趾疼痛、麻木或无力等证;依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本穴还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头面五官病;胸胁胀痛、神志病、热病等病证以及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临证发挥,独创“第三掌骨疗法”治疗颈椎病
“第三掌骨疗法”是江南程氏针灸流派代表人物程子俊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过程中,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标本、根结理论及敏感点测定,运用生物全息律观点,逐步探索人体的第三掌骨与颈椎的特殊关系而提出的诊断和治疗颈椎病的新方法。该疗法于人体第三掌骨进行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简单易行,经济实用,防治结合,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该法疗效显著。
1.取穴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结合颈椎X线片,确定颈椎的病变节段,嘱患者轻握拳,将手背第三掌骨(长度从第三掌骨小头至手背腕横纹)的尺侧缘平均分成7等份,每1等份代表1节颈椎,从掌骨小头至手背腕横纹方向,依次相当于颈椎的第1至第7椎体。症状以右侧颈项严重者,于右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的相应段上寻找到结节、压痛点;症状以左侧颈项严重者,于左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的相应段上寻找结节、压痛点;双侧颈项皆有症状则于双侧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的相应段上寻找结节、压痛点。
2.操作
于结节、压痛点常规消毒,取1寸毫针,速刺进针缓缓刺入0.5寸,平补平泻1分钟,同时嘱患者缓缓活动颈项,留针30分钟。结合辨证论治,相应配伍用穴,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日,进行下一个疗程。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第三掌骨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疗效最好,对神经根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疗效较好,而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则较差。此外,本法对颈部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如落枕、颈项肌劳损、颈肌筋膜炎等病证也有非常满意的疗效。另外,本疗法对辅助诊断颈椎病的病变部位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从第三掌骨小头开始,沿手背第三掌骨尺侧缘向手背腕横纹方向,仔细地逐一进行按压,当某节段上出现结节、压痛点时,即表明相应的某个颈椎或其附近的小关节、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有病变。
经临床反复验证,本法确有其独特而显著的疗效,一般均能即刻缓解症状,且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无不良反应,而且便于患者自行在穴区按压操作,受时间、地点和环境限制少,经济实用,使患者既能坚持治疗,又不影响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