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弘法利生
佛道要在众生身上求。三世诸佛的善提华果,皆从众生中而来;依众生为根种,悲心为雨露,方便为和风,忍辱为枝干,般若为花叶,由此来成熟菩提道果。
学佛,不是一心只求“了生脱死”为目标,应该要先“生活”后“生死”。就如古来的大德宗师们,他们出家修行,都是先发愿为人服务。若生活的资粮不具备,生死又如何能了脱?《阿弥陀经》说,若人欲生极乐国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意思就是,必须先办好生活上的福德资粮,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佛陀的说法中,也经常强调穿衣吃饭、经行劳动;中国百丈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呼吁。所以,我们应该先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再进而谈及忧悲苦恼的断除,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精神所在。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怎样做个佛光人》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降生于世,所谓一大事因缘,即示教利喜,也就是“开示众生以言教,给予众生以欢喜”。所以,佛法的弘扬,必须适合现代人的需要,令众生欢喜,自然地接受,才是佛陀示教的真正本怀。
《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与实践·佛教现代化》
佛教要“人间化”、“事业化”,但更重要的是“佛法化”,不能“世俗化”。开办学校,推广教育,不能以图利为本;创办医院,救人一命,不能金钱至上。可以开设素食餐厅,可以创设果园农场,但不能杀生营业,唯利是图。此外,只要是能够光大佛法的文教慈善,都应该兴作。总之,弘法利生的事业,应该有所作为,也应“非佛不作”。
《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怎样做个佛光人》
人间佛教的修行,首先要有出世的思想,然后再做入世的事业。若没有出世的思想,在从事利生事业时,就容易起贪心执著;有了出世的思想,再做入世的事业,等于是“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面对金钱不动心,遇到生死也无所畏惧。那么,什么是出世的思想?就是“以退为进”、“以众为我”、“以空为乐”、“以无为有”,就是对人生有无常的警觉,对物质有远离的看法,对情爱有淡化的观念,对自己存自觉的要求。学佛者,要既能入世,也能出世,才能随缘自在。
《人间佛教系列·学佛与求法·孰先孰后》
所谓方便有多门,六根[13]也可以是入道的方便,例如:有人见到庄严堂皇的殿堂而入道,有人聆听钟鼓海潮而入道,有人嗅闻坛场馨香而入道,有人品尝酥酡妙味而入道,有人朝山礼拜而入道,有人感悟生命无常而入道。《维摩诘经》云:“慈悲为父,方便为母。”慈悲与方便,正是令众生入佛知见的最佳要道。我们要效法观世音菩萨弘法度众的勇猛精神,“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然后以无尽的慈悲、无量的方便,成就广大无边的教化事业。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佛光学的发展与方向》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14]等三种特性,胜过于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所以,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只要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
《佛光教科书·佛法僧三宝·佛陀说法因缘》
佛光人的理念是: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檀那[15]。这四个理念,以“归”——奉献为重心。此归属、奉献之心,来自于感恩与众生一体、同体共生之理念。未知缘起法,不知世间事。若无诸缘成就,何来利益功德?能归功于三宝、大众,才真正了知诸缘,明白自身来处。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佛光人的工作信条》
佛教能从印度弘传到中国及世界各地,并且为当地社会普遍接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佛教注重资生的贡献与利众的事业,协助解决了民生问题。佛教是入世的宗教,若没有入世的事业,将与人间生活脱离关系。中国佛教自明清以来,教务衰微,教法不易弘传,便是由于佛教没有事业之故。
《佛光教科书·佛教与世学·佛教与公益事业》
基督教的圣诗,他们的教徒及儿童人人都会,青年们也以参加圣诗班唱圣诗为乐。我们对于佛教的梵呗歌偈,不但要大众化,更要通俗化、简易化、普遍化。有谓“歌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因此寺院道场、十方大德,应发心奖励佛教音乐的创作,提倡佛教的梵呗歌偈通俗化,不要令其艰深难学;应该加强佛教的梵呗歌偈普遍化,不要只在佛殿里才能听到;应该发展佛教音乐,使其不限于修行时才唱颂,而是随时随地可唱,是属于大众的。
《佛教丛书·人间佛教·佛教的前途在哪里》
人间佛教的弘扬并不反对忏仪佛事,因为参加佛事对一个人的身心不仅有涤尘的作用,其功德也很多,如:
1.报恩:对诸亲眷属的感恩。
2.还债:借拜忏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
3.培福:为自己培植福德因缘。
4.结缘:以拜忏功德与生亡两者结缘。
5.忏悔:借礼忏来消除罪业。
《佛教丛书·仪制·寺院巡礼》
佛道要在众生身上求。三世诸佛的菩提华果,皆从众生中而来;依众生为根种,悲心为雨露,方便为和风,忍辱为枝干,般若为花叶,由此来成熟菩提道果。
《佛光教科书·佛教问题探讨·修行》
太虚大师提倡佛教必须从事生产,我认为出家人也要学会社会的各种技能,具有服务社会的能力。所以,佛光山的每个出家众,都要具备各项能力,以协助众生解决生活的问题,再进而解脱生死的根本烦恼。更何况,佛教取诸于社会,也应对社会有所回馈。
《佛教丛书·人间佛教·如何建设人间佛教》
佛陀的教法具有人间性,与生活息息相关,显示生活中处处有佛法。所以,人间佛教重视生活中道德思想的净化,以及心灵的升华。相信因果,因果就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受用,因果就是人间佛教;相信慈悲,慈悲就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受用,慈悲就是人间佛教。
《佛教丛书·教史·人间佛教的重光》
佛光山推行的人间佛教,是佛法与生活融和不二的人间佛教,注重个人身心的净化,生活要过得幸福美满,人际关系要尊重包容,所以人间佛教的内容有:
1.家庭温暖
2.身心调和
3.生活净化
4.处事愉快
5.人群融洽
6.环境洁净
7.社会安定
8.国家承平
9.国际和平
10.佛土吉祥
《佛教丛书·教史·人间佛教的重光》
佛陀一生的说法教示,无不充满了人间性,而佛陀的人间佛教思想,更见证于诸经典语录,因此人间佛教的蓝图,可说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便已经为众生规划完备。而今人间佛教的蓝图,如何透过现今的种种弘法活动,在人间实际呈现,这是我们后世佛弟子所应该用心努力的方向。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企业的定义,不仅指狭义的社会工商企业,举凡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体,都可以称之为企业。佛教也是相当重视企业理念的组织体,例如:佛陀当初创建僧团,就是本着有组织、有计划的企业精神而成立的;唐代“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是具有企业思想的;近代太虚大师重整僧伽制度,也是企业精神的展现。乃至佛光山倡导人间佛教,也是以有组织、有系统、有规划的企业精神,作为人间佛教事业的管理。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企业》
如何实践人间佛教?
以慈悲净化社会,
以道德立身处事,
以勤劳创建事业,
以和谐沟通彼此。
《佛教丛书·教史·人间佛教的重光》
人间佛教是救度大众的佛教,举凡著书立说、设校办学、兴建道场、素斋谈禅、讲经说法、扫街环保、参与活动、教育文化、施诊医疗、养老育幼、三皈五戒、佛学讲座、朝山活动、念佛共修、佛学会考、梵呗演唱、军中弘法、乡村布教、智慧灵巧、群我关系、因缘果报、般若空性、圆满真如等,这些都是人间佛教。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般若,不是谈玄说妙,必须表现在生活行仪上,成为人间的慧用,才有意义。因此,只要能方便权巧、契理契机、随缘教化,就是人间佛教的慧用。所以我无时不想着,如何不违传统佛教的根本教义,而运用现代化的弘法方式,做为传教的方便。例如,我组织佛教歌咏队、灌制佛曲唱片、利用幻灯片作为弘法工具、开办儿童星期学校、设立学生会与弘法队、制作佛教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举办空前未有的佛诞节花车游行等,乃至以偈语教唱、说唱弘法、梵呗音乐会、人间音缘等多样化的方式弘法,来接引不同层面的信众学佛。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慧学》
我一生都很用心推行人间佛教,让人间佛教成为“现代”、“文明”、“进步”、“实用”的代名词。所以,我讲述佛法时,总要让大众听得懂;书写文章时,总要让大众能体会;兴建道场时,总要让大众用得上;举办活动时,总要让大家能参与;开办法会时,总要让大家能法喜;海外弘法时,也会提供语文翻译。我随时随地顾及大众的需要,因为实用的佛教,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佛教。
《普门学报·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佛光山弘法四十年来,对传统佛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可说是人间佛教带来的改革:
1.从传统的佛教到现代的佛教。
2.从独居的佛教到大众的佛教。
3.从梵呗的佛教到歌咏的佛教。
4.从经忏的佛教到事业的佛教。
5.从地区的佛教到国际的佛教。
6.从散漫的佛教到制度的佛教。
7.从静态的佛教到动态的佛教。
8.从山林的佛教到社会的佛教。
9.从遁世的佛教到救世的佛教。
10.从唯僧的佛教到和信的佛教。
11.从弟子的佛教到讲师的佛教。
12.从寺院的佛教到会堂的佛教。
13.从宗派的佛教到尊重的佛教。
14.从行善的佛教到传教的佛教。
15.从法会的佛教到活动的佛教。
16.从老年的佛教到青年的佛教。
《普门学报·人间佛教的蓝图》
人间佛教倡导的是行佛,而不只是信佛拜佛,重点在于“行”字!不行佛,怎么能成佛?我们要行佛的慈悲,使自己具有佛的智慧,与佛一样,能正见宇宙人生的真理,乃至能广行六度、四摄、四无量心,具备无我的风度,待人宽宏大量……能行佛之所行,如此信佛学佛,才能有所受用。
《普门学报·佛教对“宗教之间”的看法》
妇女法座会,就是以法聚会。其内容有知识性、学习性、生活性、动态性、利益性等多元化,参加的妇女如同进入实用的妇女大学,能获得许多治家之道,也能有助于解决心理上、环境上的困难,让每一个参加的妇女,宛如上学校一样,在实质或精神上都能有所得。
《普门学报·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弘法布教之秘诀,在于让别人听了能接受有用,而不是在名相上搬弄,故讲经说法要用真心深入佛法。此外,在道行上不要求速成,因佛法是真理非技能,不易速成,故要发恒长心,以佛法来净化我们的身心思想;发欢喜心,去做常住的每一件事,发精进心,每天规定自我日常功课,发喜悦心,说好话赞美人,发公德心,不恶口两舌等。
《星云日记》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唯有以教育培养人才,才能成就佛教事业,达到普济群生的功能,而让佛光普照全世界。
《星云日记》
一个弘法的道场,必然要与信徒接触,说法开示是免不了的法布施,所以平时除了要在佛学上精进进修外,对口才的训练及应对、内在精神的涵养、资料的搜集、讲演的技巧……都要注意充实。在繁忙的寺务中,要自己找时间自修,随时吸收新知。工作时全心投入,自修时不要浪费一分一秒。与师兄弟相处,要培养“秘书”的性格,以配合共事者的需要,对主管更要拥护其政策、方式、思想……如果连住众都做不好,将来如何做住持?学习领导之前要先学习服从。
《星云日记》
无,并不是没有,而是无限;我们应该要有无限的慈心、无限的悲愿、无限的热诚、无限的亲切,才能广度无边无际的众生。
《星云日记》
对信众婚丧喜庆的祝贺慰问、开光、皈依、受戒……是不可推却的分内事;当回到山上,课徒、教养、上课、解惑、开示……是为人师的责任。每天我都是以他人的需要在过日子,没有一分钟属于自己,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奔波”只是为争取更多的时间,来满足大家的愿望。当然,也曾有过闭关的念头,但那也只是一刹那的事,因我不能那么自私,有那么多人需要我,怎么能不管大众而去做自己的事呢?
《星云日记》
台湾佛教之所以被“政府”重视,主要因佛教信徒众多,佛教信徒有厚实的经济基础。佛门的经济都是建立在供养制度上,但如果有一天,社会经济萧条时,谁来“供养”?所以,今后佛教经济何去何从,我认为要靠自己的技能和劳力自给自足,要有“佛教靠我,我不靠佛教”的愿心,立志发奋在社会上,贡献自己所长,男众要能上台讲经说法,或当医师、教师、法务师、管理师;女众也要能当布教师、护士、老师……要付出自己的劳力,来培养福德因缘,让社会大众肯定。
《星云日记》
十几年前,国民党欲给我“中央评议委员”的头衔,我为了接不接受,考虑了很久。“接受”对佛教很好,表示佛教有力量,所以受“政府”重视;“不接受”则代表个人清高,不参与政治,不会遭人讥为政治和尚,可是却说明了佛教没有人才。所以,菩萨发心,凡事只要对众生有利,就不必太过考虑个人利害。最后我很高兴能代表佛教界接受“中央评议委员”的职位,让社会大众明了“政府”的英明及公平;让“政府”知道佛教界有力量、有人才,所以宗教对政治所持的态度非参与、非躲避,而是问政不干治。
《星云日记》
佛光山一直孜孜矻矻于佛教艺文化的工作,以期将佛教、艺术、音乐、文学等融合成一炉,因此在美国、法国、澳洲以及台湾地区,一共设立了九所美术馆,定期展出名家雕刻、绘画、书篆、陶塑等艺术精品,并且举办过数次的书画义卖。开山三十年,更设置了百人名家碑墙,刻镂佛门高僧、历代贤臣名人的懿言嘉句。此外,在国家戏剧院、国家音乐厅,乃至香港、澳洲、美国、欧洲等重要音乐厅,举办了梵音海潮音,以音乐来诠释佛教的寂静之美,凡此种种都是佛光山佛法艺文化的实践验证。
《星云日记》
犹记得早期台湾佛教界中,有人呼吁:“宗教财富用于建寺不如建学校。”事实不然,学校教育功能早已纳入道场寺院中,寺院除了有匡正人心、扶正道德的功能外,尚具有教化社会、蕴育善良风俗的生活化意义,因此将寺院与学校的功能相比较,二者孰重即见分晓。
《星云日记》
我一生都随着信众的需要在运转,佛光山的教育、文化、慈济、共修等利生事业,更是依佛教的需要在推展。我深感:人若是只依自己的需要做事,成就有限,如果能依别人的需要而做事,则成就很大。如果没有广大的信众需求,佛光山也不会在海内外那么多地方设立别分院,有时因缘一会合,很多事都会身不由己地去实践完成。因此要成就事业,因缘是不可缺少的,只要与众生、与佛法、与常住有利者,不要推却,都要承担起来。
《星云日记》
在西方国家,人们凡有好的地方,如十字街口,都将之让予教堂,而且建得金碧辉煌、庄严美丽。而佛教呢,都注重在山林田野中修持苦行,首先佛教已失去“地利”;僧团间相互轻视,更没有“人和”,当然也没有“天时”了,过去佛法的衰微,良有以也。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够重视人间、重视信仰、重视生活、重视福乐……这样佛教才能兴隆,大众才肯接受。
《星云日记》
佛教事业不同于一般商业,从事佛教事业的人,应具有信仰、慈悲、给人方便、服务及广结善缘的理念。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跟佛教的道德、精神相吻合,就可以从事,如旅馆服务大众、百货提供人们购物、素食馆方便人们素食……社会上也有很多人,省吃俭用地来布施,如修桥铺路、施茶、施水……以促进人间的祥和气氛,当然也算是佛教事业。
《星云日记》
随着社会之变迁与进步,佛教已非深山修行,应走出山门,深入社会,面对群众,甚至超越国界,弘化全球。
《星云日记》
因缘,是人、事、时、地、物、因、缘、果、报的聚合,缺一不可。我这一生弘法,虽然曾历经种种的人为障碍,但只要心为佛教、心行佛事、心存佛法,纵有磨难,终得拨云见日,佛光普照。
《星云日记》
佛教在人间最大的功能,不只是超度亡者,令生善趣[16],更重要的是和谐社会、清明政治、善治经济,合于礼法地处理人生各种事业,完成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这才符合佛陀所揭示的人间佛教。
《星云日记》
佛光山的朝山会馆,是为了方便信徒来山礼佛之时,不必为“吃”、“住”费心而建设的,纯粹是服务性质。所以朝山会馆的形象是:对往来的信众,微笑招呼、点头寒暄、合掌欢迎、谈话接待、送茶问候……而不是信徒来了,有送饭菜及茶水就了事。佛门的茶水饭菜,是要给来山的每一个人,吃得欢喜,吃得平安,因此服务的态度,要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及礼遇。所以,面对信徒要以欢喜结缘为第一。馆内的工作人员,要发愿将服务信众的这一双手修成佛手,带着恭敬的心端菜、倒茶、洗碗筷,以服务的双手将欢喜、祝福和关怀传达给每一位来访的客人。这种服务的心态,就是有佛法,也是人间净土的弘扬。
《星云日记》
办大学是佛光山的一项职志,但大学的建设需要很多钱,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我的愿心是希望效法武训的精神,以托钵兴学的方式来办学,但这并不容易,因为筹建大学,动辄就要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所以发起了“佛光大学百万人兴学委员会”运动;结合一百万人,每个人每个月捐出台币一百元,前后三年,就可成为大学的建校委员。有人认为每个月出一百元很麻烦,既然要连续捐款三年,干脆一次捐三千六百元,一次都缴清,但是这种捐款方式我不认同。因为我们是在办教育,借由每个月一百元的捐款,体会慈悲喜舍的教育,虽然只是小小一百元的发心,可是时时念念在心,当成是一种助人、利人、兴学的修行,日久自然功德无量。尤其盼望借由百万人兴学之举,能够真正“把大学留给社会,把智慧留给人间,把功德留给信徒,把成果留给时代”。
《星云日记》
对自己可以不要名,但是为众生、为佛教、为形象,则必须要名。
《星云日记》
佛陀在世时,将佛法弘扬于五印度,现在我们将佛法弘扬于七大洲,佛法的菩提种子已渐渐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人间行者对世界应有国际性格,倡导共生的地球人,不与世界对立、不与国家对立、不与宗教对立、不与文化对立,大家过着同体共生的生活,让全人类在融和中更美好。
《星云日记》
对于佛光山的功德主,我始终怀着一份敬意与感动。因为,一般信徒普遍喜欢做慈善功德,唯有佛光山的功德主,对佛光山多年来,在不偏废慈善事业下,重视文教事业推展的宗风,始终护持不移。他们甚至肯定地说:今天佛教地位的提升,是因为佛光山的佛学院为佛教培育许多优秀人才,因为有人才出来弘法,佛教才能受到肯定。也有人说,佛光山所做的事情,一个人穷其一生,甚至生生世世也做不完。这是因为佛光山做得多、做得广,因此经济时时呈现赤字,但还是日日难过日日过。
《星云日记》
常有人批评出家人不事生产,其实,弘法利生即是生产,例如:比丘可从事医生、教师等行业,不就是对社会的生产吗?比丘尼可当护士、幼稚园教师、小学教师等,不也是对社会的生产吗?四十几年前,我创办寿山佛学院迄今,教育弟于无数,他们都学有所成,有的从事教育工作,有的从事文化事业,有的致力于慈善救济,有的从事佛教行政工作,都是在造福人群的生产啊。
《星云日记》
佛教对现代教育的看法是:
1.生活重于知识。
2.道德重于功利。
3.普济重于个己。
4.自觉重于接受。
《星云日记》
佛教之所以无法开展,主要原因在于:传教者不能契理契机,处处以出家人的标准来要求在家信众,使得有心之士觉得佛道难成,以致心生畏惧,裹足不前。佛法最可贵的是,它能使人们现世的生活有所提升,所以,弘法若舍弃了有益于现世的说理,怎么能使人心悦诚服呢?
《往事百语·永不退票·未来比现在更好》
我们发心度众,并不是光用物质来施舍,最重要者,还是必须从文化教育着手,使广大的众生都能得到心灵的解脱。所以,其他寺院道场喜欢兴建佛殿,我却积极建设讲堂、禅堂、会议室、图书馆、视听中心。其他道场在慈善、经忏上大力用心,我却宁可默默无闻地发行杂志刊物,出版三藏经典,兴办佛教学院,培养弘法人才。虽然所有这些为弘法利生而兴建的设施,可谓所费不赀,但是我并不因此而特别青睐出手阔绰的财主富豪,反而乐于接受市井小民的微薄捐款,甚至我一向主张储财于信徒,拒收信徒们超过经济能力的奉献。一张百万元支票的布施与千人的百元布施,看来似乎价值相等,但是比较起来,我更喜欢后者,因为小额的布施能够源源不断,生生不已,不但持续长久,而且可以广结善缘,使大家都有种植福田的机会。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重新估定价值》
很多人说:我必定很会化缘,所以才能创建这么多的佛教事业。其实,我倒觉得,与其说我会化缘,不如说我会化心。我深深体会到:化缘,不一定要化钱,能够感动对方的心意,化得一个欢喜的善缘,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常说:“化缘化心,不一定要化钱。”
《往事百语·一半一半·化缘化心,不一定化钱》
常有人问:“你既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也没有学过建筑,究竟是如何办大学、建道场的?”其实,早在我还在佛教学院求学时,我就想过,未来如果要办教育,应该怎么计划与实践。后来,我从大陆来到台湾,又从台湾弘法到国外,走过许多地方,看过很多房子,每到一处,我都很留意当地建筑的结构、样式、格局、环境,并且设身处地思量,如果我是工程师,应该如何设计这栋房子?应该如何规划这块土地?由于平日的用心,一旦机缘成熟,不论筹办学校,或是创建道场,一切构想早已成竹在胸,自然水到渠成。
《往事百语·有情有义·贫穷就是罪恶》
佛教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广被四海,文字般若的传递,功不可没。《金刚经》说,四句偈的布施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功德,十法行中也提倡书写、演说、披读、印经的利益。所以,我于来台之后,致力于编辑杂志、撰文出书的文化事业。直到现在,我依然是在年年亏损的情况下兴办杂志、图书等文化事业,但我从无怨言,因为我深知:佛教的文化度众功能无远弗届,非金钱财富所能比拟,要兴隆佛教,对文化事业不可忽视。
《往事百语·有情有义·弘法利生》
“行善”是教化之初阶,“教化”是行善之究竟。今天我们的社会所普遍缺乏的,既不是丰盛的物质,也不是繁华的街市,而是行善与教化的心意及行动。如果大家能从彼此的关怀做到彼此的劝勉,从物质的共享做到思想的交流,从慈善的广被做到文教的发展,从环境的美化做到心灵的净化,相信我们的社会必定会更加安定和谐,我们的国家必定会更加富强康乐。
《往事百语·一半一半·行善与教化》
记得四十多年前在宜兰弘法的时候,每逢法会,我都请前来参加的信徒们顺便在寺院用斋。那时大家的经济都不富裕,许多人携家带眷来吃斋饭,才添几角的香油钱,因此每次法会办下来都入不敷出。有些人就劝我不要办斋,但我还是宁愿自己吃亏,结果一次一次办下来,信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也结下了许多法缘。凡事皆有因果,布施、忍辱,看起来是别人占便宜了,其实自己才是真正的受益者。像我终生都因为吃亏而让我的佛道更上一层楼,因为吃亏而使得佛教事业更加兴隆发达。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学佛要学吃亏》
经忏佛事本来是佛教了生脱死、弘法度众的法门之一,长久以来,却因为维生容易,而成为一些僧侣的职业。经忏佛事虽然行久弊生,却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因为每个人根性不同,有些信徒可以一辈子不听经闻法,但是百年之后,却不能不找法师念经超荐;有人参加了一场功德佛事之后,立刻被庄严的坛场所摄受而皈依三宝。所以,对于经忏佛事如果一味抱持禁止的态度,徒然失去了度众的方便。所以经忏佛事要做得庄严如法,而不以热闹应酬为能事;要让经忏佛事作为和信徒结缘的方式之一,而不流于世俗经营;要让经忏佛事能真正地超度亡者,安慰生者,成为一种了生脱死的修持,而不是虚假的应付;要让经忏佛事促使大家了解佛教对日常生活的美化作用与实用价值,而不只是死后的追思。
《往事百语·皆大欢喜·错误不能一直下去》
我云游弘法多年,深深体会到:人间所有的问题,佛教都有办法解决,而人间佛教,就是全球人类未来幸福的指标。因此,唯有建立人间佛教的性格,才能建立美好的人间净土;唯有建立人间佛教的性格,才能建立佛化的清净生活。所以,我在创建佛光山之后,陆续建立育幼院、幼稚园、诊所、万寿园、中学、大学、研究所,并成立文化、教育、慈善事业,就是希望人的一生,无论生老病死,乃至读书就业,都可以在人间得到善美的完成,得到净化的解脱。我们佛教徒应该当仁不让,主动担负起净化社会的责任,人人都从自己开始,建立起人间佛教的性格!
《往事百语·皆大欢喜·建立人间佛教的性格》
我经常看到许多清寒子弟虽然资质优秀,但是因为学费太高,只好望着大学的门槛兴叹,心里觉得很可惜。再说,现今的时代,功利主义挂帅,连教育都变成一种商业交易,长久以来青年学子缺乏感恩的美德,所以我也想换一个方式来引导社会的风气。基于这许多理由,我还是坚持实行办大学不收学杂费的制度,我不在乎将来他们是否信仰佛教,但是我想如果莘莘学子能在这所学校的教育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甚至社会大众能因此对经济价值观念重新思考,那就值得了。
《往事百语·老二哲学·学佛要学吃亏》
我回想自己这一生,从十二岁出家以来,心中始终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为了佛教”,所以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化世”与“益人”。由于“为了佛教”,我从来不曾心生退却,甚至在虚度八十年岁月后,至今仍然云水行脚于全世界,到处讲经说法、随缘度众,这一切无非都是“为了佛教”。
《当代人心思潮·化世与益人》
一九四九年,我初来台湾,挂单中坜圆光寺,常看到住持妙果老和尚,写一首偈语送给信徒:“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在敬信之余,心中亟思:佛教本身固然是上好的福田,但身为佛子的我们,如何将这块福田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后来,佛光山设立了佛殿讲堂、养老精舍、墓园设施、义诊医疗,是希望所有对佛教有贡献的人,都能安住佛光净土、往生佛光净土,让他们的善心好因,在此生就能享受到善美的果报。
《往事百语·永不退票·不能不信因果》
在我们的生活里,无一不需要人间佛教,不论吃饭、睡觉、走路,乃至交朋友,与人共事,哪一样不需要佛教?佛教不是只在经书里,也不是只在禅堂里,更不是只在念佛声中。学佛修行不是喊口号,如果不在言行、生活里落实佛法,哪里有菩提可证?所以,佛法是遍于我们的生活,要在行住坐卧之间落实,佛法就在当下,当下就在生活里。把所信仰的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以佛法来指导生活,达到“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能在生活中修行、落实佛法,这才是人间的佛教。
《当代人心思潮·人间与生活》
行佛,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实践奉行。我们称学佛的人为行者,行的意思,就是修行佛法,要如佛所说、如佛所行地去做。所以,真正的修行者,是“行佛”,而不只是“学佛”而已。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在佛教的经典里,每部经几乎都是以“如是我闻”为开头,最后则以“信受奉行”做为结束。所以,能够信受奉行佛法,就是行佛。佛弟子应以行佛做为修持的标准,例如:
1.慈悲喜舍是行佛
2.救苦救难是行佛
3.奉献服务是行佛
4.义行仁道是行佛
5.端正身心是行佛
6.生活密行是行佛
7.尊重包容是行佛
8.与人为善是行佛
9.惭愧感恩是行佛
10.吃亏委屈是行佛
11.忍耐接受是行佛
12.四不坏信[17]是行佛
13.与时俱进是行佛
14.胸怀法界是行佛
15.同体共生是行佛
16.佛化人间是行佛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是已经证悟成佛的众生,众生是未证悟的佛;佛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众生是“所作未办,流转生死”。因此,如果我们能“行佛所行”、“学佛所学”、“做佛所做”,必定可以离苦得乐,解脱自在。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修学佛法,需要解行并重。不重慧解,盲修瞎练,容易走火入魔。但是光在慧解上着力,修持上没有实证,所谓的慧解,也仅只于知识,不能获得信仰上的真正利益。学佛的人,必须解行并重,有了慧解,才能自觉;透过行佛,才能觉他。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自觉是自我开发,觉他是行佛所行,能够“自觉”与“行佛”,必然“心中有佛”,时时与佛同在。若能心中有佛,眼里看到的,必定都是佛的世界;耳朵听到的,必定都是佛的音声;鼻中嗅到的,必定都是佛的气息;口里所说的,必定都是佛的语言;身体所做的,必定都是佛的事情。人人都能如此,这不就是一个佛的世界吗?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为了提升佛教徒的信仰层次,我提倡“行佛”运动,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确切实践佛法。例如佛要我们慈悲,则不可轻易伤害生命;佛要我们忍辱,则不可嗔恨怒骂;佛要我们广结善缘,则不可自私自利……唯有大家真正落实“信仰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二六时中,不论行住坐卧,都能自动自发、自觉自悟地“行佛所行”,佛法才能真正使我们受用,佛教也才能根植于人间。
《当代人心思潮·自觉与行佛》
四摄法是菩萨摄受众生,令其进入佛道的四个方便法门;六度则是大乘菩萨欲成就佛道,所应实践的六种修行方法。四摄可以普利大众,六度可以建设国家。所以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应该实践布施、利行、同事、爱语四摄法,还要落实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行,以四摄六度作为人间佛教的实践法门。
〈开示〉
有人担忧人间佛教有流于世俗化之虞,其实,佛教的功能在于化导社会,而不是为社会所化,如果佛教会被社会所化,那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人间佛教必然是秉持着佛陀的本怀来化导社会,给众生信心,给众生欢喜,给众生希望,给众生方便。人间佛教是为了众生的需要而存在,因此不会随俗沉浮,不会俗化。这世间是一半一半的,佛一半,魔一半;善的一半,恶的一半,对于一半一半的世界,我们要用善的一半去净化另外的一半。
〈开示〉
信徒到寺庙里添油香,法师们相对地,也要为信徒添油香。例如说好话,赞美信徒很发心、很慈悲、很虔诚信仰,让他欢喜,这就是为信徒添油香,对信徒的布施。
〈开示〉
人间佛教重在生活的实践,并非只有学术理论的研讨,所以,人间佛教的弘传,必须走出去。除了义理的宣讲外,还要有众多的活动、事业,让大众都有机会及管道参与,佛教才能深入社会民间,真正落实在人间的生活里,发挥教化之功,如此才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佛教。
〈开示〉
佛法周遍圆融,有如千江映月,能随缘应现,却又不坏因缘和合的空性,所以,佛教中常说“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们对善恶是非,要有不变的原则,对人情得失,则要有随喜随缘的性格。弘法的行者,虽然对佛法有着不变的坚持,但是也能随缘行道;虽然随缘生活,但也不改变佛教的基本精神。
〈开示〉
一切众生都对我们有恩,为了报众生恩,所以我这一生不遗余力地提倡文化、教育事业,只为了回馈社会、回馈大众。佛陀常说:“我是众中的一个”,要知道,没有大众就没有我个人,佛教徒若不重视大众,就不能了解佛法,了解真正的人间佛教。
〈如是说〉
我一生弘化,从不强求;凡事只是随顺因缘,尽力而为罢了,从不企求得到什么。然而世间事只要有心,只要有愿,必能待时待缘而成。例如,我从年轻时,就一直希望能为佛教办一所大学、设一家电视台、办一份报纸。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终于一一实现。甚至不止一所大学,而是同时创办三所大学;不只一家电视台,另有多家广播节目;不但办一份报纸,同时又成立“法藏文库”,出版《中国佛教学术论典》、《普门学报》等,这就是“待缘而成”!只要福德因缘俱足,必能水到渠成。
〈如是说〉
我一生做事,不会与人计较工作量,也很乐意被人善意利用;人要被利用才有价值。
〈如是说〉
幽微高深的佛法透过艺文的传媒,可以收到三根普被、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人所熟知的“维摩经变文”及“八相成道图”等,都是佛法艺文化的呈现。今后的人间佛教应将教理与艺文结合,才能使弘法多元化。
〈如是说〉
寺院道场的弘法功能,不光只在于办了多少讲座,办了多少社教课程、多少法会而已,更重要的是度了多少人来学佛,多少人来出家,多少人来读佛学院。出家人宁可无寺院,不可以无事业;宁可无学问,不可以无道德;宁可无能力,不可以无发心。
〈如是说〉
宗教的弘传,应该与艺术、文化、民间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因为人们所需要的,就是宗教所需要的;如果人们需要的,宗教无法提供,那宗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如是说〉
佛学是心性之学,要在生活当中慢慢养成,无法以轻心、慢心学成。对于生活中的苦难,若能以认识、接受、承担的心来化解,自能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及宗教心得来完成弘法布教的工作。
〈如是说〉
我不是一个喜欢云游的人,我喜欢定居一处,但是我不能逆因倒缘而行。当弘法的机缘到来,我就必须随缘赴会,与大众结缘。就如同风吹着云,云就飘向该去的地方。
〈如是说〉
我一生弘法,都是顺应社会的需要发展。例如早年孤儿很多,我就办孤儿院;老人须要安养,我就办老人院。甚至青年需要教育,我就办佛学院及一般大学、高中、小学,还有好几所幼稚园。甚至在偏远山区,有人生病了,要到都市就医很辛苦,我办云水医院,每天有二十多部云水医疗车到处行医。感谢大家愿意接受我们的发心,以及广大信徒的护持,做我的后盾。除此,我自己也在大学教书,看到很多人有心念大学,但是学费很贵,我就办南华大学,不收学费。经过八年后,为了维持校务长期运作,后来才开始收费。乃至办佛光大学、西来大学等,一切都是依信徒需要而做。此外,我自己也著书立说,所有稿费都用来从事弘法事业,徒众们也有很多人在各大学教书,乃至在各地服务,所得的钱也缴回佛光山。他们觉得用钱要用得有意义,就集中起来,所以成就了今日佛光山的慈善、教育、文化等各项弘法事业。
〈如是说〉
信徒为佛教命脉所系,有信徒,佛教才能继续光大,所以,接引信徒亦属要务。
〈如是说〉
佛教不是度死的宗教,不是只有为死者诵经超度而已,其实,生者比死者更需要佛教。我们不反对功德佛事,但人间佛教是“先度生,后度死”,所以一个人间佛教的推动者,不但要博通经论,而且必须具备一般社会知识,甚至天文地理、政经常识、讲说写作、各种技能,以及宗教体验、庄严的行仪等,如果这些不能具备,度生事业就有所缺失。
〈如是说〉
佛法是用来解决人生所有问题的,如果我们不重视家庭与生活,就是背弃人间的佛教,那么佛教就不容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所以,人间佛教肯定世间生活的可贵,主张修行是乐修而不是苦修。
〈如是说〉
佛门向来把吃斋视为度众的方便法门之一,许多人接触佛门的因缘,就是因为到寺院吃了一餐素斋。例如先总统蒋中正先生喜欢到雪窦寺吃饭,是因为当时的住持大醒法师,总以六菜一汤来款待,也甚合他的口味,因此种下了与佛教的一段因缘。佛光山多年来一直很重视朝山会馆的素菜度众,形成了佛光山特有的饮食文化。所以,负责厨房典座的人,要有供养心,要以最好的供养大众,平时不但要用心揣摩烹煮的秘诀,甚至要以“心意”来煮,而不只是煮“菜”而已。
〈如是说〉
佛光山在全世界各地都设有“佛光缘滴水坊”。滴水坊的命名,源自于“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之意,以感谢十方大众的成就。所以,滴水坊不同于一般商店,是以钱来论服务;就如观音菩萨,并非为了供养才救度众生。滴水坊是一个提供休憩、品茗,让思绪沉淀,回味酝酿的地方,借着书香、茶香、绘画艺术,寓教于乐,启发大众惜福惜缘的美德。
〈如是说〉
教育是救人、救国、救社会之道。以我个人的能力,实在没有办法办大学,但是我愿意效法武训兴学的精神。武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乞丐,他都做到了,何况我是一个有愿力的出家人?我想我也做得到。过去美国在中国办了许多大学,所以中国人也要懂得回馈,于是我办了西来大学。这是全美第一所由华人创办,并且通过WASC[18]认证的大学,它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也写下了中国佛教在美办学的新页。
〈如是说〉
我提倡的是人间佛教,所以我认为不管是绘画或雕塑作品,不见得一定要呈现泥塑木雕的形像才算是佛教的艺术。只要能将生活中的和平、慈悲、道德等精神发扬出来,就是菩萨精神的表现。透过艺术家的笔,将真善美及慈悲祥和表达出来,这也是佛法的弘扬。
〈如是说〉
未来佛教的慧命,可说是寄托在佛教事业上,虽然教育、文化、慈善等佛化事业都可以是传教的方便,但是佛教事业的推展,不能全靠慈善一项。因为佛教事业的终极目标在净化人心,是智慧的化导,所以,佛教的教育、文化事业才是续佛慧命的根本,身为佛光人要肯定我们对佛教的贡献。
〈如是说〉
佛教应该要弘扬教义,以佛法来净化人心,这才是佛教的根本,因此佛教需要说法,需要传教,需要办教育。
《佛光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