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重建:“我是讲书人”第一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现代人的焦虑

一个人的内心,怎么会和环境产生冲突呢?

李爱晚

著 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女弟子卡伦·霍妮写过一本书,叫《焦虑的现代人》。在这本书里,霍妮对焦虑症患者的行为和内心做了非常详尽的剖析,她指出,“神经症不只可以由偶发的个人经验引起,同时也可以由我们所生存的特定文化情境所激发”。也就是说,影响焦虑的因素,除了出身、阅历、性格等个人原因以外,还和一个人所处的时代与环境脱离不了关系。

我们这个时代,无疑就是个焦虑的时代。

有调查显示,全国78%的人都处于中度焦虑水平。在卡伦·霍妮写下这本书时的20世纪20年代,焦虑还只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

在这近一百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焦虑?或者我们直接对比这十几年来,我们和父母那一代处境的变化就明白了。

父母那一代,毕业以后,国家会安排工作,有“铁饭碗”。而我们有个不错的饭碗就已经很难,更不要说希望这份工作材质如铁,经年无转移了。跳槽也渐渐成了一种常态,平均工作年限从三年,缩短到了一年,半年,甚至三个月……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经历青年危机、中年危机,一切都在快速更新、快速迭代:大学四年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但还没等到毕业,所学的专业可能就已经面临淘汰风险;曾经稳定的生活,似乎开始有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生活中的新名词,区块链、机器学习、虚拟现实……层出不穷。

曾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不起作用了,经验也无法再被应用,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失业,内心充满了迷茫和恐惧,自然就引发了这个时代的集体焦虑。

所以焦虑的本质是什么?焦虑的本质是一个人的内心和外界环境产生了冲突,而导致的不良情绪。

那一个人的内心怎么会和环境产生冲突呢?

这是由人天生的心理决定的——我们天生追求的就是稳定。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心中,是不是都有一个关于理想生活或者理想人格的构想?我希望变漂亮、变瘦,追到男神/女神,工作上得到肯定,等等。每个人的构想不同,但基调都是一致的:稳定。我希望自己能一直漂亮下去,一直瘦下去,男神/女神一直爱我,工作一直被肯定……

当这种“一直”被打破,稳定消失的时候,冲突就发生了。这也是为什么一切变化与不稳定都会带来焦虑。因为你觉得失控了,你觉得不安全。

那要怎样才能觉得安全呢?很多人的想法是,我要赚更多的钱。有钱了,我就不必担心失业、不必担心生病了没办法治疗,甚至不必担心自己悲惨地死去。很多人觉得钱可以买到稳定和安全感。

但真是这样吗?

我们构想的理想生活、理想人格其实很多都和钱没有关系。当然,要完成这些梦想、这些向往,在俗世中确实需要钱的支撑,但抛开物质,其实这些构想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

所以,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我们又听到了另一种言论——要个性化,要实现自我,要放下对物质和金钱的渴望,回归内在,你会觉得平静、快乐……这和很多“鸡汤文”鼓励我们在事业上拼搏,力求成功一样,受到了另一些人的欢迎。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两种言论都没有解决一个本质问题:当“我的预期处境”和“我的实际处境”产生落差时,我该怎么办?也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冲突依然存在。我认为我是A级人才,我应该得到A级人才该有的待遇,但其实别人认为我是C级人才,我得到的是C级人才的待遇。我觉得我付出的和得到的不匹配时,心里会不平衡。

第一种言论告诉我,要缩短这种不匹配的差距,要努力赚钱,要上进。但什么时候我能完成心中的那个理想态?在完成之前,我依然焦虑。

第二种言论告诉我,要接受这种不匹配,要回归自己的内心,放下对物质的索求。可是,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小孩需要抚养,实际情况摆在那里,我怎么放得下?所以依然焦虑。

似乎哪一种言论都很难让人真正摆脱种种“焦虑”的状态。

让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这种不匹配是真实的吗?

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个曹魏时期的例子。

曹魏后期,司马昭派将军钟会伐蜀,蜀汉灭亡以后,本来应该凯旋的钟会却联合蜀汉的姜维发动了叛变,最后兵败被杀。

对于钟会谋反的原因,历代史学家都有论述,意见也比较一致,认为钟会是个野心家,想自己当皇帝,所以才会叛变。但这不一定是真实的原因。我们先来看看钟会当时的处境。

第一,钟会和司马氏兄弟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比寻常,甚至在特别讲究长辈名讳的古代,钟会和司马兄弟都能用彼此长辈的名字开玩笑。

第二,长大以后,司马氏慢慢把曹魏的政权握在了手上,钟会是他们坚定不移的支持者。比如著名的淮南三叛之一,诸葛诞之叛,如果没有钟会用离间计,诸葛诞不会那么快被杀,政局可能会发生很大动荡。所以,在司马氏扫清对手的过程中,钟会出力不少,司马氏对他非常信任。

第三,当时蜀汉已经灭亡,钟会和司马氏感情不错,之前备受信任,现在又立了大功,回朝以后,必定加官晋爵,一旦司马昭即位当了皇帝,钟会在朝中的地位应该不会太低。反观钟会谋反时联合的姜维,其实一直对他抱有敌意。当初钟会致信示好,姜维不但不理会,反而驻营防范。

既然如此,钟会为什么还要联合姜维谋反?

因为焦虑。

上述三点是钟会的“实际处境”,但对于钟会自己而言,还有一个“预期处境”。

司马昭决心发兵攻打蜀汉的时候,朝中除了钟会,没有任何人支持。反过来说,钟会出兵伐蜀,支持他的人也只有那个对他寄予厚望的司马昭。

所以,钟会的预期处境之一,是“这次伐蜀,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因为有这样一个高要求的预期处境,所以钟会非常恐惧一切不稳定因素,害怕自己做不到。一点轻微变化,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比如当时下了很多天雨,马蹄陷在了泥里,钟会竟然因为这样一件不可控的小事,就杀掉了领路人。

在平蜀以后,钟会的预期处境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我打赢了胜仗,所以我会被杀”。这个逻辑听起来很奇怪,但这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

钟会之前,夏侯玄等名士,不管以前和司马氏关系有多好,都因为政治立场不同而被杀。这次和钟会一起灭蜀,立了头功的邓艾也被杀了——这又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因为你根本没办法预料做完一件事以后,司马氏的反应会是什么。所以钟会顺着夏侯玄、邓艾这些人身上发生的事去揣测司马氏会做出的反应,认为自己功高名盛,必然不会有好下场,完全忽略了他和司马氏关系不错,政治立场又非常一致的“实际处境”。

正是因为内心和外界环境产生了冲突,“预期处境”和“实际处境”发生了落差,钟会才会极度焦虑,继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最终落得兵败被杀的悲惨结局。

往事越千年,从钟会到我们现代人,“预期处境”和“实际处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们之间真的有冲突吗?或者说,冲突真的那么大吗?

也许,理想生活永不可达,乌托邦也不存在,但如果能够处理好“预期处境”和“实际处境”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社会中努力拼搏,还是远离尘嚣,那都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