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疑难深度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西方哲学认识论的扬弃

本章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西方哲学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实现了哲学理论与方法的划时代变革。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西方哲学认识论关系的了解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前提。

(一)古代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认识论(epistemology,词源episteme,来自希腊语,意为“知识”)是哲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人能否获得可靠的知识,如果能,那么如何获得真知识。认识论回答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与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1]?根据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可以认识现实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不能认识或不能完全认识现实世界。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思维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唯心主义认识论颠倒了思维与现实的关系,认为认识源于思维,现实世界是由思维决定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态度密切相关。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对认识的来源和性质问题的思考形成了“同类相知”和“异类相知”两种基本解释。 “同类相知”认为,人体与世界万物都是由水火土气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认识是外物与感官接触时相同的元素感应形成的。恩培多克勒提出“流射说”,揭示认识的形成过程。他指出, “我们是以自己的土来看‘土’,以自己的水来看‘水’,以自己的气来看神圣的‘气’,以自己的火来看毁灭性的‘火’,更以自己的爱来看神‘爱’,以自己的憎恶来看‘憎’”[2]。他认为,外物的构成元素在运动过程中与人体接触,流射过由相同元素构成的感官通道,在人们心中形成相关事物的映像。比如,他认为眼睛的中间是火,周围是土和气,气很稀薄,所以外物的火的元素能够流射过气进入眼睛,被眼睛里面的火感知。水与火的通道相互交错,人们通过火的通道看到明亮,通过水的通道看到黑暗。同样,外物气的流射与耳朵里面的气接触形成听觉,与鼻和口里的气接触形成嗅觉和味觉。

阿那克萨哥拉主张“异类相知”的原则。他认为,世界万物由不同性质的“种子”构成,人的认识来自心灵(努斯)的活动。感官可以提供事物中不同种类的种子的映像,但对事物的总体认识是由在数量和性质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的。他指出: “其他的东西没有一件是与另一件相似的,一个个别的事物包含的某种部分最多,它现在和过去就突出地显出是某种东西。”[3]反映事物本质的种子正是通过与其他种子的对比显现出来,被心灵所认识和把握。因此,他认为感觉由相反者所产生,人们由热知冷、由咸知淡、由苦知甜。

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古代原子论者对认识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提出了约定论。他们在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础上,发现了通过认识活动获得的事物的映像和事物本身的区别。比如,颜色一定是通过人的感官获得的,但这时的颜色已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了,对颜色的感受也因人而异、因条件而变。古代原子论者认为,感官一定对事物的颜色本身做了某种改变,认识活动是人和世界之间达成的一种约定, “颜色是约定的,甜是约定的,苦是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4]。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对认识问题的科学探索,并揭示了他们和现代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内在关系。他们指出,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提出种子说阿那克萨哥拉和提出原子论德谟克利特,都常常被他当做权威来引证。按照他的学说,感觉是确实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科学是经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把理性方法运用于感性材料”[5]。他们还强调了古希腊原子论对英法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并指出“代表唯物主义同笛卡儿较量的人物,是伊壁鸠鲁唯物主义的恢复者伽桑狄。法国和英国的唯物主义始终同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保持着紧密的联系”[6]

古希腊哲学中也出现了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等唯心主义思潮。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原则,并认为人的感觉是事物存在与否的标准。事物本身没有客观的独立的本质,而是人们感知到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由于感知是依人而异的,所以认识没有普遍的客观的标准。高尔吉亚提出了三个原则: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7]。他否定世界本原的存在和人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表述这种认识的可能性。皮浪则彻底否定人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对任何事情都既不说存在又不说不存在,对一切现象不做判断以获得心灵的宁静,这是极端的怀疑论。

柏拉图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可知论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提出理念论,追寻可以被理性认识的永恒真理。柏拉图把人类的认识对象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可见世界包括可以通过感官认识的事物及其影像两部分,可知世界包括数字图形和理念两部分。与四种认识对象对应的人的认识能力分别是想象、信念、理智、理性,通过想象和记忆获得事物的影像,通过感知形成对事物存在的确信。柏拉图认为,通过感性认识的现象世界是不真实的,因为它们是生灭不定、变化不居的,如洞穴中借助火光映射到壁上的影像。只有走出洞穴,突破感性的限制,进入理智和理性的领域,才能把握永恒的实在和真理。理念或理想(eidos,idea)是最真实的,是世界中的“存在”之所以存在、 “是”之所以为是的根据,数学知识是理念的影像。在理念中,善的理念是最重要的,像太阳一样,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柏拉图强调: “这个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的原因。”[8]柏拉图的认识论对西方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怀特海说西方哲学史实际上只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

(二)近代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笛卡儿对古代哲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开启了近代认识论的思考。笛卡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确定只有“我”的存在是不可怀疑的,而“我”的本质就是思维。他指出:严格来说, “我”只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什么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呢?那就是说,一个在怀疑,在领会,在肯定,在否定,在愿意,在不愿意,也在想象,在感觉的东西。”[9]他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强调“我”是一切认识的可靠基础,在“我”之外存在的广延性的物质实体同样是确定无疑的,但自我无法通过自身获得对物质实体的认识,只能依靠神把关于事物本质的真理观念赋予自我,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得以可能。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成为近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其心物二元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也被法国唯物论所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对笛卡儿的哲学做了客观评价,指出他的形而上学思想是17~18世纪欧洲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法国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对手,“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同时是反对现存宗教和神学的斗争,而且还是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特别是反对笛卡儿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的公开的旗帜鲜明的斗争”[10]。他们也肯定了笛卡儿二元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并指出, “笛卡儿在其物理学中认为物质具有自主创造的力量,并把机械运动看做是物质的生命活动。他把他的物理学和他的形而上学完全分开。在他的物理学的范围内,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11]。他们还指出其唯物主义思想对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重要影响: “法国唯物主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儿,一派起源于洛克。后一派主要法国有教养的分子,它直接导向社会主义。前一派是机械唯物主义,它汇入了真正的法国自然科学。”[12]

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论,主张一切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感性经验。洛克区分了两种性质的感觉经验。他指出:关于事物第一性质的经验是对广延、运动等和物质存在不可分离的性质的感觉,是对事物本身的忠实反映;关于第二性质的经验是对事物的颜色、气味、硬度等的感觉,是事物第一性质在感官上引起的反应,是感官和事物本质达成的一个约定。洛克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但并未贯穿始终,他主张双重经验论,把心灵作为内在经验的独立来源,这一观点经贝克莱和休谟发展为极端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贝克莱取消了洛克对事物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区分,认为第一性质同样是由人的心灵决定的,不能外在于心灵而存在,因此“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他认为,人类认识的对象或者是实实在在由感官印入的观念,或者是由于人心的各种情感作用而感知的观念,或者是借助记忆和想象而形成的观念。人类所能知道的只是观念,可感事物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它们的存在依赖于人们的感知。所以,观念的来源是心灵,最终来源于上帝而不是事物。物质实体没有自身存在的理由,即使它存在,人们也不可能知道;它不存在,也不影响人们对观念的认识。当时的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把贝克莱的观点比作一架发疯的钢琴,在发疯的时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但由于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狄德罗认为这种体系虽然荒谬之至,但最难驳倒。休谟认为,知识源于知觉,知觉分为两种,即印象和观念。感觉印象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原初的知觉,观念是感觉印象在心中留下的一个复本,印象停止后,复本仍然存在。这些观念和感觉印象结合又产生新的印象,休谟称之为反省印象,这些反省印象又被记忆和想象所复现,成为观念,这些观念或许又会产生其他的印象和观念。休谟认为: “我们的一切观念或较微弱的知觉都是印象或是较活跃的知觉的摹本。”[13]一切观念都源于感觉印象,但印象的来源既非洛克所说的物质实体,也非贝克莱主张的精神实体上帝,而是超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不可知的, “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实地断定,那些印象还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还是被心灵的创造能力所产生,还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们现在的目的来说也并不重要”[14]。既然不能确定任何超出感觉经验的知识来源,那么一切与世界有关的知识(不包括数学知识,那是与世界无关的观念之间的知识)只能够来自习惯。 “因此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因此,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15]休谟据此否定因果规律的实在性和必然性,认为因果根本不是物质事物本身的关系,而是人们通过联想的反复作用形成的思想习惯。

休谟的怀疑论对康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康德强调人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经验领域,一切知识都始于感性直观。与休谟和贝克莱不同,康德肯定事物本身或物自体的存在,但强调它超出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永远不可能把握其本质,只能通过直观形成对其现象的认识。康德认为,感性直观只能提供杂多、混乱、无序的感觉材料,必须经过先天直观形式(时间、空间)和先天知性范畴的某种整理才能成为知识。他指出: “我们的知识来自于内心的两个基本来源,其中第一个是感受表象的能力(对印象的接受性),第二个是通过这些表象来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概念的自发性)。通过第一个来源,一个对象被给予我们,通过第二个来源,对象在与那个(作为内心的单纯规定的)表象的关系中被思维。所以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以至于概念没有以某种方式与之相应的直观、或直观没有概念,都不能产生知识。”[16]由于那只有在其中感觉才能得到真理,才能被置于某种形式中的东西本身不可能又是感觉,所以,虽然一切现象的质料只是后天被给予的,但其形式却必须是全都在内心中先天地为这些现象准备好,因此可以将它与一切感觉分离开来加以考察[17]。康德综合了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基本观点,既承认直观经验的本源性,又强调思维的自发性、能动性和先天综合能力,形成了先验唯心主义认识论。他认为,知识不只是联想和习惯,而是具有先天形式赋予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同时,他强调,认识不是对事物本身的反映,只是对现象世界或物自体显现的表象的把握,物自体是不可知的。恩格斯依据科学的实践观,对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18]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批判

黑格尔是近代唯心主义认识论的集大成者,对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新世界观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摆脱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束缚,对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进行了深刻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宣扬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绝对唯心主义,把自我意识看作绝对自由和创造历史的根本力量。他们宣称自己就是绝对的自我意识即批判的化身,并有意识地创造着历史,把现实事物和劳动群众看成消极的物质和自我意识不完善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把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称为“唯灵论”,并深刻地揭露了它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在鲍威尔那里,自我意识也是提高到自我意识水平的实体,或者说,是作为实体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从人的属性变成了独立的主体。……因此,这种自我意识的本质不是人,而是观念,因为观念的现实存在就是自我意识。”[19]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的秘密,指出他们的哲学渊源来自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自我意识哲学的秘密就是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秘密,而黑格尔“思辨结构的秘密”在于“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要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充满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20]。青年黑格尔派承袭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因素,从费希特主义出发加以片面、彻底、恶性的发展,把自我意识、哲学批判绝对化,当成历史的创造力量,以历史的创造者自居,形成荒谬的、极端的主观唯心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颠倒“人”和“自我意识”、一般和个别、思想与现实的关系。首先从个别抽象出一般,把一般独立化变成实体,然后把个别消融于一般,使现实存在变成非本质的、虚幻的东西,而抽象的一般成为现实的、能动的本质,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例如,思辨哲学家从现实的苹果、梨、草莓、扁桃中得出“果品”这个一般的观念,却把这个抽象的观念想象为存在于事物之外的一种本质,而且是苹果、梨等的真正的本质,并用思辨的语言把它宣布为苹果、梨、扁桃等的“实体”,现实存在的果品反而成为这种观念的表现样态。他们把从现实存在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观念虚幻地提升为事物的本质,并把这种本质强加于事物,认为是抽象的观念决定了事物本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所以,思辨哲学家最感兴趣的就是,把现实的、普通的果实的存在制造出来,然后以神秘的口吻说,有苹果、梨、扁桃、葡萄干。但是,我们在思辨的世界里重新找到的这些苹果、梨、扁桃和葡萄干最多不过是虚幻的苹果、虚幻的梨、虚幻的扁桃和虚幻的葡萄干,因为它们是‘果品’这种抽象的理智本质的生命的各个环节,因而就是抽象的理智本质本身。”[21]因此,基督教认为,上帝只有一个化身,而思辨哲学则认为有多少事物就有多少化身。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唯心主义错误思想的认识根源与社会根源,指出在远古时代,由于对世界和自身缺乏科学的认识,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把人的思维和感觉归结为独立于身体存在的灵魂的活动。“关于个人不死的无聊臆想之所以普遍产生,不是因为宗教上的安慰的需要,而是因为人们在普遍愚昧的情况下不知道对已经被认为存在的灵魂在肉体死后该怎么办。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随着各种宗教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神越来越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直到最后,通过智力发展中自然发生的抽象化过程——几乎可以说是蒸馏过程,在人们的头脑中,从或多或少有限的和互相限制的许多神中产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观念。”[22]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矛盾的出现、国家的形成,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唯心主义的错误认识制造有利于自己的意识形态,以虚幻和颠倒的形式反映现实, “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23],把自己的特殊利益说成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把代表自身利益的思想观念虚构成历史的决定力量。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分工,产生了编造意识形态幻想的职业思想家, “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的形式在统治阶级中间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个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做主要的谋生之道”[24]。统治阶级通过意识形态家的理论构造论证其统治行为和统治秩序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体现其意志。唯心主义认识论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和方法基础,这也是它长期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捍卫和巩固政权的革命运动中,在与以马赫主义和“寻神说” “造神说”等神秘主义思潮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潮以及以孟什维克取消派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理论的斗争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深刻揭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并指出, “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引到僧侣主义那里去(在那里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就会把它巩固起来)。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25]。列宁对唯心主义认识论采取辩证的态度,指出唯心主义最终导向神秘主义和僧侣主义,但其对人类认识现象和认识过程的考察包含着深刻的辩证的因素,在这方面具有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更为丰富的内容。他指出: “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包含着从每个成分发展成整体的哲学体系), ——这就是它比起‘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来所具有的无比丰富的内容,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26]他主张对唯心主义认识论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 “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某一方面、某一侧面,片面地、夸大地、überschwengliches(狄慈根)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27]。列宁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西方认识论的关系。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与观点,通过《实践论》《矛盾论》《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等著作揭露和批判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突出了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深刻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科学概括了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使其成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

因此,必须科学地、辩证地看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关系,二者密切关联,同时又有本质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吸取了黑格尔认识论中的辩证法精髓,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根本上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阐明了认识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并且突破了西方哲学认识论把认识现象局限于思维领域的传统,运用唯物史观科学揭示了认识的来源及其本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中所指出的: “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28]唯心主义认识论颠倒性、虚幻性的根本原因存在于其思想家生活的历史过程之中,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以及狭隘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1.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44.

[3]同[2]40.

[4]同[2]5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9.

[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56-57.

[8]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67.

[9]笛卡儿.第一哲学沉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7.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7.

[11]同[10]328.

[12]同[10]327-328.

[13]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1.

[14]休谟.人性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1.

[15]同[13]42-43.

[1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1.

[17]同[16]25-26.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2.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0.

[20]同[19]341-342.

[21]同[19]278-279.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0.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0.

[24]同[23]179.

[25]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2.

[26]同[25]151.

[27]同[25]151-152.

[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