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观瀑
26观瀑
骤雨初歇。
林轩昨晚在扬天应的屋里住了一晚,雨也下了一夜,大约直到凌晨才停。
昨晚避雨之后,扬天应下厨用简单的晚饭招待了一下两人,全是素菜,倒有点像是寺庙修行的斋饭,吃的清爽。饭后梁传玉和扬天应在客厅里聊天,林轩听了一会儿,只觉得太过高深,就进到一间住客用的空房,躺在床上看了一会儿书,之后又放下书,默默地想起事情来。
之后梁传玉大概是夜深之后撑伞离开的,还有一些未完成的工作,回临时研究室去了。扬天应则在一侧的阳台走廊中静坐修行——他的行力扩散,按照他和梁的说法,是一种试验做法。每个人体内的行力都会扩散,但是由于修炼的特性,修真人士会无意识地抑制这些扩散行为,或者说在他们看来是一种不断汇聚的修炼行为。扬天应在此处为配合试验,会放开所有限制,任由体内的行力自由流动,达到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扩散状态,再加上其恐怖的境界和实力——林轩没敢问,但是可以肯定多年前已至逍遥——就会显露出之前在平台边悬崖旁的情景。
而生活时刻扬天应其实还是多有抑制的,就好像是屏住气息一般。
在这陌生的环境中,究竟是什么时候枕着大雨声睡着的,林轩已不记得。
醒来的时候外界已不闻雨声,阳光漫照进屋,安静而和煦。
林轩简单的洗漱,又从背包里拿了一些饼干对付了一下,出了房间,看到客厅里,梁传玉不知道何时来的,和扬天应对坐在玻璃桌旁,上面有茶有点心。
“来吃点早饭。”
“不用了我刚刚自己吃过了,随身带着。”
两人也不介意,继续交谈,林轩则也坐在一旁。
“实际上在这个整体框架中有一个前提,我一直是存疑的。以力制力,究竟是一个保险柜,还是一个炸药包。我修行这么多年,争斗之心渐消,但是不可否认单纯的实力的提升,会放开人性中潜在的破坏和杀戮个性。那不是力量造成的,那是人性中本来就存在的东西,力量只是解除了压在它上面的顾虑而已。”扬天应说。
“力量的制衡,从理论上来说是没有漏洞的。只有两边力量有差距,或者某一方认为力量存在差距的时候,争斗才会发生。如果两边都认为对方会对自己产生足够的威胁,那么除了极端情况下就不会产生攻击的念头。少数极端情况的控制,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当然了,修真者和非修真者总是不对等的,所以需要第三方力量进行制衡,也就是惩罚机制,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的效果。”梁传玉说道。
“我倒不是质疑你的均衡理论,我的意思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一点我曾经感受到过。”扬天应摇摇头,“一个人对他的同类的攻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但是一个人踩死一只蚂蚁,大概率不会有什么情绪波动。在不均衡的力量前,最可怕的是心理隔离。有可能逐渐的,修真人士就不再把普通人视作正常‘人类’了,如果修真者的圈子逐渐和社会隔离开,这种情况可以预计是必然在将来发生的。”
“你的意思,是修真者会从人类社会中分离出去形成一个新的群体?”梁传玉皱眉说道,“社会学的范畴一直是我的师弟孙越宝在进行研究,我对这方面考虑的比较少,但是如你所言,确实有样的倾向可能。但是模型是可以分离分析的,我粗略想了一下,我的模型中似乎没有对族群分离起到变量影响因素的环节,或者说没有直接影响。这些其实也是顶层设计中的考量环节。”
“也许在修真者看来不是他们脱离了人类社会,而是进化和升华了,变成了真正的‘人类’,人的生存意义总是建立在自我意义的肯定上。”扬天应说道,“不过这也只是我的一个猜想而已,不着边际。”
他转头看了看背着包坐在旁边的林轩,笑了笑:“既然暴雨已停,林轩小兄弟初次来落丹山,不如一起去看看丹落绛瀑吧。”
梁传玉点点头:“也好,早上的观测我已做完了。”
林轩跟着两人出了扬天应的屋子,绕到后方,有一条盘旋下山的路,一路上几人随意聊天,梁传玉和扬天应仿佛就是两个遇见同行的中年旅客一样,也没有架子。不过梁传玉在听说林轩是华夏经世大学的学生之后,还是稍许有些惊讶:
“华经大二十三年前我去做过一次讲座,我记得就在西城那个校区,当时我做的是一篇关于修真力量测试及价值选择的题目,之后提问环节台下有个知能管理系一年级的学生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梁教授你反复提到社会价值和文明秩序,请问秩序最大的敌人究竟是人性还是力量?’印象很深,一直记到现在。这些年对于这个问题也多有思考,这其实是一个大方向的问题,不过如果让我现在回到二十三年前去做回答,我会说,其实人性和力量看似没有联系,实际上有一种紧密的相互关系,限制力量也好,限制人性也罢,都要做双重考虑,用制度限制力量,以道德感化人性。不得不说,华经大确实是个优秀的地方,那些年也出了不少惊采绝艳的人。”
“二十年前的华经大确实让人向往,但是现在...至少是我认为,并不如前了。”
“是么...”梁传玉沉默了一会儿,“也许以后有一天从历史里往回看过去几十年:那其实,是一个黄金时代啊...”
扬天应亦道:“三十年前我常与人坐而论道,经常争吵地面红耳赤,对于黑白是非总有一种执着的坚持。不过这种情况是越来越少了,今人似乎不愿与人争是,应该认识到已非是我等的时代了。”
三人在茂密的树林中穿行下山,渐闻水声,远处听来若天边低沉的雷鸣。复行一阵,豁然开朗,在草木稀疏之处,有一处天然的巨岩,江水的轰鸣声也清晰了起来。林轩情不自禁踏上岩石向下远望,只见山谷之间落江奔腾,在岩石和岸树之间穿行;而南侧则是如同染了绛色一般的丹溪,犹如万丈白练中的一条朱绸,显得格外醒目。
两水相向不悖,仿佛过客。
丹水西向,绕过二罗山,陡然下行,在旁边一条峡谷裂缝中奔腾而下,形成一道壮丽的赤色瀑布。从此刻林轩的位置只能从侧面看到那道瀑布的截面,纵然如此也能感受到其雄伟大气。
“险峰攀百尺,丹心落千丈。”望着这样的景观,梁传玉愀然喟叹,“从治学之始我一直以修齐治平为己任,一腔豪情热血,然而数十年下来,只是在不断前行中发现人力终究有不可为之时,令人心生感慨。”
“诸如学者研生之流,大多闭门修习,埋首典坟,一生不迈二门,像梁先生这样经历坎坷的,倒也着实不算多。”扬天应说道,指着远方说道,“正如同这丹溪西向,以道观之,有正必有反,总有人要行这西向之路,坠落千丈。佛语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大概也是相同的意思。”
两人所说言语朦胧,林轩听个大概,不明所以,此时心神宁静亦略有彷徨,忽然想起来曾有传闻说梁传玉手上有一本秘籍,记载有数十人的修炼法诀,其中不乏有大宗师之境者,得者可修行大进,一步登天。
现在听起来似乎倒还真的可能有,梁传玉提到过“记录了一百多名各种境界修真者”,那当然不乏顶尖高手。不过林轩又想了想,唯一有印象的也就是梁传玉那本黑面抄,但是那是用来记录观测的,扬天应不过是在悬崖旁不控制地散发行力而已,根本谈不上如何修炼;那本秘籍也不知道是否被梁传玉随身携带。
见过了那么多绝顶高手,他本人修真实力亦应不俗——扬天应只是一吟便可帮他渡境,简直不可思议,想来梁传玉数十年浸淫相关,早已至臻化境,大约因此才有其他学者没有的烦恼,人在江湖,总是身不由己。
此时再看那丹落绛瀑,林轩更心生一种飘渺之感,觉得有些不真实起来,何曾想过因为一次意外的旅行和一个晃眼的身份能够接触到这样的神仙人物,三生有幸,对于眼前交谈的二人更加尊崇起来。
三人又停留一阵,兴致已至,便没有再往下走,原路返回到山顶平台,林轩肩负梁传玉的委托,也带着感慨和疑惑郑重告辞,一路下山而去,返回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