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的孩子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章节概述

本书关注的是中国离异家庭的孩子们,提出的核心问题是,相比于生活在父母婚姻完整家庭的孩子而言,经历父母离婚会对子女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回答当代中国离异家庭具有怎样的特征。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均离不开对中国宏观人口和社会环境的认识,包括中国人的婚姻稳定性与社会分层的关系,人口生育和家庭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的家庭关系及对待离婚和单亲抚育的普遍态度,国家对离异和单亲家庭的法律与政策保障等。本书在随后将分六个章节来展开论述。

第2章“从离婚到单亲:人口趋势与特征”将从社会人口学角度回顾中国式离婚的特点,描述中国父母离异家庭的变化趋势和社会人口学特征分布。基于IPUMS普查数据和CFPS数据,这一章将展现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离异单亲家庭与丧偶单亲家庭比重的相对变化,未成年人生活在各类离异家庭中的比例,离异单亲家庭的亲子性别构成,以及离异家庭相较于其他类型家庭的社会经济特征,等等,以此描述当代中国离异家庭,尤其是离异单亲家庭的概貌与特点。

第3章“离婚发生的社会环境”将从法律法规、社会态度、福利政策的角度来介绍中国离婚父母和子女所处的制度环境。这一章将采用国际比较的视野,使用WVS、CGSS、CFPS和其他一些可供跨国/地区比较的数据(如ISSP),在与其他主要国家或地区相比较的视角下展现中国人对待离婚和单亲家庭的普遍态度。这一章也会概述其他主要国家保护离异家庭儿童的法律法规和为单亲家庭提供的福利援助,以及中国社会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与差距。

第4章“离异家庭的孩子表现更差吗?”将基于第2、3章提及的中国离异家庭的社会人口特征和所处的制度环境,来分析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在中国与在西方社会存在哪些不同,以此提出中国社会可能存在的对离异家庭子女的保护性机制和不利因素。以CFPS 10~15岁少儿数据和CEPS 8年级学生数据为基础,这一章将回答是否离异家庭较完整家庭对未成年子女的养育投入更少,是否离异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在学业与在校表现、心理特征、越轨行为、人际交往上的表现不及完整家庭子女等问题。

第5章“昔日离异家庭的子女今如何?”对离异家庭子女的观察期拓展到他们成年以后,探讨未成年时期经历父母离婚对成年以后的成就和婚姻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一章的分析对象聚焦于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父母离婚而今已经迈入成年的子女们,利用CHARLS数据比较经历过父母离婚、父母丧偶的子女与没经历过家庭破碎的子女在25岁以后的教育获得、职业地位、婚姻方面的差别。

第6章“‘围城’内战中的孩子们”将焦点从父母离婚转向父母婚姻冲突。一方面,父母离婚之前往往婚姻冲突较多,对子女的伤害很可能早在父母离婚以前就已经产生了。另一方面,中国人普遍认为,为了子女的利益,父母即使婚姻不幸福也不应该离婚,但倘若婚姻冲突难以避免,是否忍受冲突不断的婚姻仍比离婚更符合子女发展的利益? 这一章将使用CFPS和CEPS数据探讨父母婚姻完整的家庭中父母冲突对未成年子女发展的影响,也将把父母频繁争吵的家庭与离异家庭的子女相比较,以此探讨父母冲突对子女的伤害。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书的主要发现,回答为什么中国父母离婚对子女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以及探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1]中国古代的三种主要离婚形式为出妻、义绝、和离。出妻在正文中有所介绍。义绝是指妻子对夫族或丈夫对妻族犯有殴杀、奸非、谋财害命等罪行,遵照法律强制解除婚姻关系。和离是指夫妻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学界对和离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有一些争论。主流的学术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是严禁妇女离婚的,即便自唐朝以来和离被列入了法条,也不能认为是自由离婚或认为妇女因此享有解除婚姻关系的主动权;和离应被视作出妻、义绝离婚的附属,甚至只是出妻的缓和形式;它表面上是出于“两愿”,但妻子却不得“擅离”或“擅去”,只可“求去”,只有当妻子离婚的愿望恰好与丈夫的愿望相一致时,和离才能相对顺利实现,见范依畴《中国古代“和离”不是完全自由的两愿离婚》,《政法论坛》2011年第1期;郭文英、李忠芳《简论中国离婚法的变迁》,《当代法学》1989年第4期;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4。但也有法学学者认为,和离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独立的离婚形式,并非附属,而且在宋代及以后,理学对和离的限制主要是在宗室阶层、官宦之家、士绅豪族等社会上层,而在民间和离则已经相当普遍,见崔兰琴《独立抑或附属:再论和离的法律地位——兼与范依畴商榷》,《政法论坛》2012年第2期。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本书仍暂且沿袭主流的学术观点。

[2]樊静:《中国婚姻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郭文英、李忠芳:《简论中国离婚法的变迁》,《当代法学》1989年第4期;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4;张德强:《嬗变中的婚姻家庭》,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3]Patricia Buckley Ebrey,The Inner Quarters: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4]Erika Platte,“Divorce Trends and Patterns in China:Past and Present,” Pacific Affairs 61(1988):428-445;樊静:《中国婚姻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5]曾毅主编《中国八十年代离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Erika Platte,“Divorce Trends and Patterns in China:Past and Present,” Pacific Affairs 61(1988):428-445;张德强:《嬗变中的婚姻家庭》,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7]例如,孙文兰:《离婚在中国》,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王行娟:《“妇女热线”的独特视角:当代中国婚姻震荡和性变迁中的女性》,载刘达临、刘应杰、张其仔等著《社会学家的观点:中国婚姻家庭变迁》,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第118~148页;尹铮编著《现代围城:聚焦中国城市的婚姻家庭》,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张德强:《嬗变中的婚姻家庭》,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8]Cailian Liao and Tim B.Heaton,“Divorce Trends and Differentials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3(1992):413-429.

[9]曾毅主编《中国八十年代离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0]曾毅主编《中国八十年代离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18页。

[11]徐安琪主编《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107页。

[12]曾毅主编《中国八十年代离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7页。

[13]2003年以后离婚率的增长可能与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有关,对此本书第3章会有更多介绍。

[14]曾毅主编《中国八十年代离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5]存活函数(survivor function)是指处于目标事件风险中的人群在第j年末的生存比例,在观察起始之时,生存比例总为1。这里的“目标事件”特指离婚,“生存”是指婚姻存活。

[16]吴德清:《当代中国离婚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物出版社,1999。

[17]具体而言,1966~1975年出生组初婚持续30年的Kaplan-Meier存活函数为0.916,1976~1985出生组初婚持续20年的Kaplan-Meier存活函数为0.914。

[18]Jia Yu and Yu Xie,“Changes in the Determinants of Marriage Entry in Post-reform Urban China,” Demography 52(2015):1869-1892.

[19]Ron Lesthaeghe,“The Unfolding Story of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6(2010):211-251.

[20]第一次人口转型主要是指人口生育率由高到低的转变。在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的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从1970年的6左右,到1990年已几乎降至人口替代水平(略高于2),在极短的时期内完成了第一次人口转型。

[21]James M.Raymo et al.,“Marriage and Family in East Asia:Continuity and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41(2015):1-22.

[2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3]Sara McLanahan and Christine Percheski,“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Inequalit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4(2008):257-276.

[24]例如:Paul R.Amato,“The Impact of Family Formation Change on the Cognitive,Social,and Emotional Well-being of the Next Generation,” The Future Children 15(2005):75-96;Sara McLanahan and Gary G.Sandefur,Growing Up with a Single Parent:What Hurts,What Help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5]Paul R.Amato and Bruce Keith,“Parental Divorce and the Well-Being of Children: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0(1991):26-46.

[26]例如:Wendy Sigle-Rushton and Sara McLanahan,“For Richer or Poorer:Marriage as an Anti-poverty Strategy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57(2002):509-528;Pamela J.Smock,Wendy D.Manning and Sanjiv Gupta,“The Effect of Marriage and Divorce on Women's Economic Well-be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1999):794-812.

[27]Sharlene A.Wolchik et al.,“Six Year Follow-up of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of Divorc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88(2002):1874-1881.

[28]Paula Fomby and Andrew J.Cherlin,“Family Instability and Child Well-be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2(2007):181-204;Cynthia Osborne and Sara McLanahan,“Partnership Instability and Child Well-being,” Th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2007):1065-1083.

[29]Daniel T.Lichter,Zhenchao Qian,and Martha L.Crowley,“Child Poverty among Racial Minorities and Immigrants:Explaining Trends and Differentials,”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6(2005):1037-1059.

[30]Philip N.Cohen and Suzanne M.Bianchi,“Marriage,Children,and Women's Employment:What Do We Know?” Monthly Labor Review 122(1999):22-31.Irwin Garfinkel and Sara McLanahan,Single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A New American Dilemma (Washington:Urban Institute Press,1986).

[31]Kathryn Edin and Maria Kefalas,Promises I Can Keep:Why Poor Women Put Motherhood Before Marriag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California Press,2005).

[32]Hyunjoon Park,“Effects of Single Parenthood on Educational Aspiration and Student Disengagement in Korea,” Demographic Research 18(2008):377-408.

[33]James M.Raymo et al.,“Marriage and Family in East Asia:Continuity and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41(2015):1-22.

[34]Hyunjoon Park,“Single Parenthood and Children's Reading Performance in Asia,”Th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9(2007):863-877;Hyunjoon Park,“Effects of Single Parenthood on Educational Aspiration and Student Disengagement in Korea,” Demographic Research 18(2008):377-408.

[35]许琪、于健宁、邱泽奇:《子女因素对离婚风险的影响》,《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4期。

[36]许琪、于健宁、邱泽奇:《子女因素对离婚风险的影响》,《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4期;Li Ma,Jani Turunen,and Ester Rizzi,“Divorce Chinese Style”,Th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80(2018):1287-1297;Yi Zeng et al.,“Association of Divorce with Socio-demographic Covariates in China,1955-1985:Event History Analysis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in Shanghai,Hebei,and Shaanxi”,Demographic Research 7(2002):407-432.

[37]Wan-Chi Chen,“The Changing Pattern of Educational Differentials in Divorce in the Context of Gender Egalitarianization:The Case of Taiwan”,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31(2012):831-853;Adam Ka-lok Cheung and Hyunjoon Park,“Single Parenthood,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tudents' Educational Outcomes in Hong Kong,”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52(2016):15-40;Hyunjoon Park and James M.Raymo,“Divorce in Korea:Trends and Educational Differentials,” Th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5(2013):110-126;James M.Raymo,Setsuya Fukuda,and Miho Iwasawa,“Educational differences in divorce in Japan,” Demographic Research 28(2013):177-206.

[38]叶华、吴晓刚:《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5期。

[39]Yunxiang Yan,“Parent-Driven Divorce and Individualisation among Urban Chinese Youth,”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64(2013):317-330.

[40]本书研究的当代中国家庭指不包括港澳台的中国大陆家庭。为了表述的简洁性,仅在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情况进行对比时,使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居民”等提法,其他地方均使用“中国”或“中国人”。

[41]James M.Raymo et al.,“Marriage and Family in East Asia:Continuity and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41(2015):1-22.

[42]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2005,第7页。

[43]吴德清:《当代中国离婚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物出版社,1999;曾毅主编《中国八十年代离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4]徐安琪、王友竹、周开雾、夏国美:《父母离异的学龄少儿的调查》,《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徐安琪、叶文振:《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来自上海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45]徐安琪主编《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6]更多关于IPUMS数据库的介绍可参见该项目网站:https://www.ipums.org/。

[47]谢宇、胡婧炜、张春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理念与实践》,《社会》2014年第2期。更多关于CFPS项目的介绍可参见该项目网站:http://www.isss.pku.edu.cn/cfps/。

[48]更多关于该项目的介绍请参见网站:http://ceps.ruc.edu.cn/。

[49]更多关于CHARLS项目的介绍请参见该项目网站:http://charls.pku.edu.cn/zh-CN。

[50]更多关于WVS数据库的介绍请参见该项目网站:http://www.worldvaluessurvey.org/wvs.jsp。

[51]没有使用中国在WVS第三轮调查(1995年)的数据是因为该数据受访样本的受教育程度分布与人口实际情况相比偏差较大,受访者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过高,该数据没有提供任何可供调整的权数。考虑到与随后轮次调查的可比较性,本书没有将第三轮调查数据纳入分析。

[52]有关CGSS的更多介绍请参见该项目网站:http://cgss.ruc.edu.cn/。

[53]更多有关ISSP的介绍详见:http://www.iss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