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通州作家视域下的运河文化精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20世纪70年代,“四人帮”被打倒,百废待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艺工作者们迎来了宽松而自由的创作环境,作家们迎来了创作的春天,老中青作家队伍兵强马壮,齐头并进,形成一股又一股的创作热潮。通州作家也是如此,他们有专业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也有钟情于文学创作的爱好者。老作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直关心、扶持并提携年轻作家;年轻作家仰慕和尊崇前辈,以他们为榜样,奋起直追。好的“文风”是成就作家的土壤,通州作家一直以来就有这样的传统和文风。王梓夫有言:“锦云曾戏言,说通州的土特产是出作家,喝了大运河的水,便多少可以沾上一点儿文气。这话外乡人说尚可,自己说便有点儿自诩之嫌。自从刘绍棠、李希凡以及官文并举的高占祥在大运河端头腾空而起,不但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罩上了文曲星的光环,而且为后来者开路呐喊,令新人辈出,后继有人。历经磨难与冲击,文人在这里非但没有掉价,而且行情看好。尊重文化、尊重文人、诗书继世、教子从文,在这古朴与现代相交织的乡风中形成了新的传统和时髦。因之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读书人和写书人是幸运的。”[45]20世纪70年代通州作家后起之秀很多,代表为王梓夫、张宝玺、周祥、刘祥、张同吾、钱立言、刘亦索、楚学晶、孟宪良、孙宝琦、刘康达、郑建山等。无论专业作家还是兼职作家,无论是半路成作家的还是一直坚持文学创作者,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书写,对文学的痴心不改,对文化传承的初心,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