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其他城市相关的研究
进入21世纪,有学者对电车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初探。如刘海岩指出,随着20世纪初电车在通商口岸城市的出现,中国城市进入“电车时代”。天津电车通车路线覆盖了五国租界和老城区,成为近代公共交通网络的中心。电车的出现曾经引发激烈的社会抗议。最终,电车为市民所普遍接受,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加快了城市人口和资本的空间流动,促进了近代天津城市空间的重构。[70]而李玉梅则以民国时期北京电车公司为研究个案,重点研究电车公司的创办过程、经营状况、职工生活状况和劳动条件、兼营公共汽车及电车与人力车的矛盾等方面,探讨该公司在北京城市公共交通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其缓慢发展的原因,从而透视出北京城市交通近代化的艰难历程。[71]鲍成志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论证电车等公共交通在近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和城市生活的影响等,阐释该业与近代城市的互动关系。[72]还有学者对近30年中国近代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做了一定的梳理与展望。[73]
关乎电车与其他交通工具的博弈情事,如王印焕以近代化过程中交通工具的矛盾视域,对电车和人力车作为民国城市新、旧两种交通工具进行分析,并指出前者取代后者是历史必然。[74]邱国盛则通过人力车与电车等机械公共交通的复杂关系,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同整个城市早期现代化一样,注定要经历一个艰辛的特殊发展历程。[75]进而,刘敬忠等重点分析民初北京电车与人力车的矛盾,认为两者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交通工具进步与车夫生计艰难并存,缓解二者矛盾的关键是兼顾交通与民生。[76]然不可否认,迄至现时,关涉近代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成果更多倾注于公共汽车业的发展。[77]与此同时,对近代新式交通与区域变迁的研究,亦逐渐成为热议话题。[78]
兹综合之,回顾学术史,近一个世纪以来,本域相关研究已初见成效。然依拙见,仍存漏卮。其一,研究成果不足。迄今为止,学界关涉抗战前上海城市电车事业的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并不多见。这对于现藏于上海市档案馆的尚未深度挖掘的相关档案史料而言,实属缺憾。其二,论题过于宽泛。相关本题的现有成果,过分关注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发展,而对近代上海都市形态影响极大且在公共交通中占主导地位的电车业,则较少专事论及,这亦为阙失。其三,研究缺乏深度。当前研究侧重于公共交通对近代上海城市生活的影响,但对电车与城市道路、城市人口、城市管理等其他重要向度的研究,仍缺乏应有关切,进而使电车与城市社会的量化进程难以全面彰显。既如此,本题深入研证,至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