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反思实践的整合
通过反思概念的梳理可以看到,社会工作之所以强调反思实践是因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知识观出现了转变,从推崇科技理性走向认可实践中的默会知识。在传统的现代科学知识观的影响下,抽离现实生活的理性分析被视为了解外部“客观”现实“真实知识”的唯一途径和方法,而实践中的默会知识却被扔弃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反思实践就是要将默会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从业者的实践经验纳入知识发展的“合法”途径中,进而试图提供一种新的替代技术理性的知识建构模式,缩小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之间的鸿沟,促使专业实践取向的转变——从解决问题到理解情境,走一种“自下而上”的实践和理论建构的路径(Taylor & White,2005)。这样,服务对象的经验和知识也就需要纳入专业知识的建构中,服务对象成了自己生活的专家。正如英国社会工作学者佩恩所说:“反思是服务对象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通过他们的世界和问题调动‘我们的经验’去仔细思考他们的经历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回应。社会工作者不会对服务对象施展一套实施方案;相反,他们会对服务对象以及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做出回应,而这一过程需要借助反思才能实现。”(Payne,2002:127-128)
显然,在这样的反思实践中实践场景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服务实现的具体处境,也是知识生产的来源(Fook White,Gardner,2006)。尽管反思有不同的形式,包括行动反思、批判反思和自我反思(反身性)等,但是它们都是特定实践场景中的反思,都在实践场景中得到了呈现的机会,并且与其他不同形式的反思之间建立了特定关联。因此,反思实践的整合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否则,反思实践就会变得模糊不清(Norrie et al.,2012),缺乏清晰的评估标准(Fook,2012),甚至出现随意反思的现象(Ixer,2012)。
就反思所关联的对象而言,专业实践反思涉及的是事,是关于如何在实践场景中完成一件事;社会实践反思涉及的是人,是有关如何在实践场景中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生活实践反思涉及的是自我,是讨论如何在实践场景中实现对自己所处社会位置的清晰界定,以便与周围他人的成长保持平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实践反思在后现代知识逻辑的冲击下,更强调首先对人际交往中的权力关系进行批判反思,由此理解社会的公正公平。因此,可以把社会工作的反思实践分为三个维度,即事的维度、人际的维度和自我的维度。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人们的反思是在事、人际和自我三个维度上同时展开的。如果偏向事,这样的反思实践就是专业实践,它需要处理的主要是如何有效解决面临的问题,它反思的是专业服务的有效性;如果偏向人际,这样的反思实践就是社会实践,它需要面对的是如何消除或者减少社会的不公平,它反思的是社会的公正性;如果偏向自我,它需要应对的是如何明确自己的社会位置,它反思的是生活的多元化。
当然,这三个维度的反思是紧密关联的,其中一方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其他两方。如果过于关注一件事,就会忽视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的公平公正以及对自我的审视;同样,如果过于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忽视做事的有效性,缺乏对自我的审视;而如果过于注重自我的审视,又会出现做事效率的低下和人际关系的失衡。因此,这三个维度的反思是需要平衡把握的。只有这样,这三个维度的反思才能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带动人们在具体实践场景中的主体性的提升(Brookfield,1995)。
实际上,反思实践并不反对实证主义的技术理性,只是反对把技术理性视为唯一的知识方式,从而导致实证技术理性的“精英”逻辑盛行,看不到实践者经验的价值和社会弱势人群的实践智慧,当然也无视自我审视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实践反思就是重新找回人们自主性的尝试,而社会工作者就是这样的探索者(Fook,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