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一)移动阅读相关研究
分别以“移动阅读”和“手机阅读”为篇名搜索中国知网最近10年(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文献数量(见图1-1),可以看出,2009年以后相关文献数量增速明显,以“移动阅读”为篇名的论文共857篇,2013年达到143篇的峰值,2014~2017年都保持在100篇以上。以“手机阅读”为篇名的论文526篇,2011年达到峰值78篇后,逐渐呈现回落趋势。早期的移动阅读以手机短信、WAP网站、手机报等为主要平台,由于终端主要是手机,因此人们习惯称其为手机阅读。随着电子阅读器、PAD/MP4/MP5、平板电脑等终端用户的增多,人们开始把所有在可移动智能终端进行的数字化阅读行为统称为移动阅读。移动阅读和手机阅读类文献研究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1-1 2008~2017年“移动阅读”和“手机阅读”篇名文献数量
1.图书馆移动阅读研究
在以“移动阅读”为篇名的论文中,关于图书馆移动阅读的相关研究最多,2013年的143篇论文中45篇是关于图书馆的移动阅读研究。我国图书馆移动阅读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研究对象涉及各级各类图书馆,研究内容涵盖管理、服务、技术和用户等各个层面,研究方法也从定性研究扩展到实证调查,出现了大量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2010年之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是对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的可行性分析和展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吴志攀[4]梳理了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从古代的藏书楼到近现代的大众图书馆,再到互联网环境下读者在家中或者宿舍对图书馆资源的共享,预测手机将成为移动阅读的主要终端设备,未来将会进入“一个人的图书馆”时代;陈素梅[5]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手机短信服务的发展情况,认为彩信、电子书、手机报等模式的成功已经使手机移动阅读初露端倪,然后分析了TXT、UMD、JAVA等支持手机图书馆移动阅读的几种网络技术,最后指出图书馆要与手机移动阅读企业和语音企业联合,共同打造移动阅读的新天地;曾妍[6]从介绍移动阅读的概念、现状和特点入手,从电子书产业链、读者、价格、版权、需求、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外部因素,通过对图书馆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状况的分析,探讨图书馆在现有条件下实行移动阅读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010年以后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从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技术实现手段到硬件设备统计调查等各个角度都有涉及,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较少。其中以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较多。马骏涛等[7]首先介绍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接着分析了影响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原因,然后从转变观念、统一标准、降低成本、统一格式、加强协作五个方面探讨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对策,最后预测移动阅读一定会成为图书馆最具前景的服务方式之一。付跃安、黄晓斌[8]从介绍移动阅读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入手,对我国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机遇、威胁、优势、劣势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做好规划、搭建移动业务平台、建设移动阅读资源、加强社会合作、发挥联盟优势等五个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对策。鄢小燕、张苏闽、谢黎[9]分析了移动阅读的特征,列举了国内外图书馆具有代表性的移动阅读服务项目并归纳其特点,提出了尝试本地化服务、发展社会化阅读、开发特色移动应用程序和重视用户体验等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建议。薛静[10]认为在由通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电商平台、移动设备制造商、资源提供方、终端用户等组成的移动阅读环节链中,图书馆为非主导力量,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须认清自身的定位。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一方面是移动阅读环节链中服务功能的补充,另一方面是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图书馆应选择相应的移动阅读服务策略。此类研究大多认为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读者的主要阅读行为,各类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彻底的升级改造和策略调整,把提供移动阅读服务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有关图书馆的移动阅读研究中有半数论文是针对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研究,此类研究以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功能和服务对比研究以及大学生移动阅读用户问卷调查研究居多。赵乃瑄、周静珍[11]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图书馆关于移动阅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然后从用户需求、业务流程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在移动阅读环境下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最后提出大学图书馆要从服务理念的创新、组织结构的转型和服务方式的合作等方面做出适应移动阅读环境的变革和调整。蔡惠霞[12]首先介绍了欧美医学院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特点,接着梳理分析了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最后提出强化合作交流、构建灵活的服务体系和完善门户网站建设等适合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相关策略。高春玲、卢小君[13]选取辽宁师范大学300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从阅读设备特点、用户行为偏好等方面揭示用户阅读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具体意愿,建议图书馆可以通过改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移动阅读设备、积极引导用户进行深度移动阅读等方式改善移动阅读服务。张姣、李柯、盛兴军[14]从国内外各选取12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调研其移动阅读服务模式及内容,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应提升移动客户端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率,推动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深入,建设数字应用体验区,提升数字化研究空间服务水平。
2.移动阅读软硬件功能及用户体验研究
移动阅读硬件主要包括电子阅读器、MP4/MP5/PDA、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数字化接收设备。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移动阅读终端硬件性能、市场价格及阅读体验等方面的评价和对比。付跃安、黄晓斌[15]借鉴国内外信息产品的可用性评价指标,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的移动阅读终端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硬件性能、技术、内容、阅读功能与综合评价五个方面。参照构建的指标体系,选取了10名图书馆员工对易博士阅读器进行试用和评价,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指标值、离散度和综合分析,最后对易博士的可用性提出了提高数字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易用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优化词典功能等7条建议。岳蓓、刘宇、邹玥[16]首先总结移动阅读的概念和优点,接着介绍了移动阅读终端设备的发展现状,然后对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PSP、MP3/MP4等终端设备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对3G时代的新型移动阅读终端设备进行构想和预测,并给这种具有众多优势的新型移动阅读器取名“GQ”,进一步论述了GQ 网上阅读的工作原理。张健生[17]对电子书的4种阅读终端设备传统计算机、手持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和手机的性能优劣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出电子书阅读的3个必要条件:内容、阅读终端和读者,从而指出了目前图书馆电子书阅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整合图书馆现有电子书平台、建设现代移动图书馆和让读者在图书馆体验手持终端等应对措施。随着阅读类APP的快速普及,移动阅读终端设备主要转向智能手机,2013年以后移动阅读硬件设备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少。
移动阅读软件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IT类相关专业人员关于移动阅读技术实现的研究。为增强用户体验,肖灿、朱珍民和叶剑[18]为移动阅读设计了一套社交系统,实际上就是实现移动终端的社会化阅读功能。该系统主要包括两大功能:一是通过添加知识点的语义标注为用户提供查询和答疑;二是通过提供位置服务、建立阅读社区等为用户提供互动交流平台,使用户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普适计算带来的便利性。最后对20个安卓用户进行两个月的系统测试,证明系统能够为用户快速提供基于语义标注的知识解答,并能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实时交流服务。王冉[19]认为研发成本、文献获取和读者阅读习惯是制约移动阅读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详细分析了HTML5技术在解决移动阅读应用终端差异、资源获取和改善读者阅读习惯等方面的作用。他基于HTMLS优秀的跨平台性能、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卓越的页面表现能力等众多优势,预测HTML5技术必将带来移动阅读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胡蓉、朱庆华、赵宇翔、彭柯、郑方奇[20]研究并构建了移动阅读平台的服务框架,从服务设计视角构建了一个PUD三维服务框架,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平台、用户、设计的立体联动为逻辑主线,分析移动阅读平台的内容与功能服务接触点,探讨移动阅读用户与时空相关的阅读需求、行为模式与六大阅读情境,凝练出以情境、功能、界面为着眼点的移动阅读平台设计方案,为移动阅读平台相关服务提供商的阅读服务设计提供对策参考。
另一类是对移动阅读相关软件的界面风格、功能设计、阅读效果和用户体验等的测评与对比研究。孙洋、张敏[21]选取安卓版移动阅读APP中两款界面各异但有代表性的百阅和iReader为实验材料,应用眼动仪追踪记录实验对象的注视点、眼动轨迹、持续时间等生理数据,结合被试者的主观感受,探寻读者在移动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规律,从效果、效率、可学习性和满意度四个方面来测评移动终端电子书阅读界面的可用性,进而为移动阅读界面设计的改进提供策略和建议。胡玮[22]调查统计了9大类104种有代表性的安卓版移动阅读APP,总结了电子书阅读APP数量最多、媒体APP发展迅速、阅读方式多样化、阅读功能齐全等基本特征,最后指出图书馆要采取提供多种个性化阅读方式、加强多媒体应用和内容整合、建设社交平台等措施,来改善和创新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吴丹、冉爱 华[23]以典型移动阅读应用掌阅iReader、多看阅读和亚马逊Kindle阅读软件为研究对象,设计移动阅读应用的用户评价指标,让用户完成指定的阅读任务后对三个不同移动阅读应用进行评分,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多看阅读在界面布局、试读体验、阅读功能、社交性、友好易用度、设计美观度、实用性、必备性和整体体验这9个指标上的评价优于掌阅iReader和Kindle阅读软件, 掌阅iReader在安装过程、个人中心、响应速度和付费体验这4个指标上的评价最好,Kindle阅读软件则在资源内容质量这一指标上评价上最好。
3.移动阅读用户行为研究
关于移动阅读用户行为研究的论文在2010年以后逐渐增多,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在校大学生和社会所有人群两种,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为主。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研究一般以一所或者一个地区的大学为研究对象,样本量一般在1000以内,还没有看到针对全国所有大学生用户移动阅读使用行为的大样本调查。叶甜[24]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随机抽样上海大学10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92份有效问卷进行用户使用状况和阅读偏好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和研究结论,为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比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与用户加强沟通并建立读者信息库、注意馆藏资源和移动阅读设备的整合等。李武、谢蓉和金武刚[25]利用在线问卷,以上海地区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用户人口统计学资料和移动阅读使用行为的调查,对回收的183份有效问卷进行使用年限、使用频率、使用时长、阅读场所、阅读方式、付费方式、读物类型和依赖程度等8个方面的分析,初步了解了上海地区在校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的现状。阚德涛[26]对南京邮电大学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4份,对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大学生对影响因素的感知及其在个体特征上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阅读主体、阅读内容、阅读软件等7个方面的28个因素对移动阅读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不同性别、学历、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在对影响因素的感知上存在显著差异。
以社会上所有人群为研究对象的调查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商业调查公司、移动阅读运营企业或者官方研究机构做的用户移动阅读行为调查。此类调查一般历时较长、范围较广、样本量较大,调查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发布,虽然篇幅较长,但是基本属于现状描述,缺乏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二次分析。比如中关村在线的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发布的《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手机阅读篇)》,通过回收的11904份用户调查问卷,对移动阅读用户的整体概况、软件使用情况、阅读时间、地点和频次、内容偏好、付费意愿、阅读目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全面分析,以期为移动阅读产业链的各个运营主体提供借鉴和参考。艾瑞咨询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中有大部分内容是针对移动阅读用户的调查分析,报告分为用户基本属性、整体用户行为分析、各终端用户阅读行为分析、各终端用户支付行为分析、不同类型内容用户阅读和支付行为分析6大部分,利用文字、数字加图表的可视化方式呈现了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行为习惯,分析了影响用户数字阅读行为的各种内外因素,为市场各方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易观智库联合塔读文学对塔读文学平台过亿用户的大数据进行抓取、统计和分析,联手推出了《中国移动阅读用户研究报告2014》,从市场现状、用户基本信息、阅读行为、消费行为和市场趋势预测5个方面对我国移动阅读用户的整体使用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此次调查研究的结论对电子书阅读类APP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4月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也有部分涉及移动阅读用户行为的统计数据和相关分析。
另一种是高校、科研院所和图书馆等机构工作人员做的小规模、地域性问卷调查。这种研究一般选择的地域范围较小,样本量相对较小,但一般会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并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甚至进行模型构建,进而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冯英华[27]对苏南地区的常州市武进区、昆山市和江阴市共15个街道居民的手机阅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从手机阅读的使用情况、基本认知、实现方式、软件偏好、付费意愿、内容偏好、优劣评价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在总结手机移动阅读公众使用行为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手机移动阅读服务的推广和提升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质量的建议。赵琴[28]等对成都市区大学生、高中生、白领、工人和个体户5类人群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利用回收的372份有效问卷,对移动设备的发展状况、移动用户阅读习惯、阅读内容以及用户对移动阅读的看法和观点进行分析,得出了智能手机成为主要的移动阅读终端、在线阅读是用户获取内容的主要途径、教育资料的用户付费意愿较高等结论。劳帼龄、高仲雷[29]以采纳行为研究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和网络外部性理论为基础,结合移动阅读用户的特点,从社会心理学、信息技术、经济学等维度构建了概念模型,接着分别对概念模型中各个维度进行要素选取,进而形成移动阅读用户接受模型,然后对模型中的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兼容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网络外部性和感知娱乐性7个要素进行变量分析,最后从社会心理学、信息技术、经济学等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杨根福[30]在分析移动阅读特点的基础上,基于ECM-IT模型和DM模型,构建了新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模型,然后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 353份,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扩展后的ECM-IT和DM模型适用于移动阅读情境;二是满意度、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等因素对用户持续使用有显著影响;三是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界面、个性化服务等功能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分享、转发、评论等社交化互动服务对用户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
4.移动阅读问题、对策与发展趋势研究
此类研究大多出现在2012年以后,随着移动阅读的繁荣而逐渐增多,基本的研究思路是先对移动阅读的概念和现状进行描述,接着梳理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白燕燕[31]从论述移动阅读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入手,总结了移动阅读内容建设缺少专业团队支持、缺乏专业性和教育性的优质内容、版权问题难以解决、缺少个性化服务、商业运营模式有待完善、硬件性能有待提高等六大瓶颈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与传统出版集团的合作、加强多媒介融合、完善个性化服务、加强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合作等相关对策。董二林[32]首先介绍了移动阅读与浅阅读的联系与区别,论证了移动阅读并不等于浅阅读,接着详细分析移动阅读成为浅阅读代名词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加强资源建设、完善版权保护策略、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增强趣味性内容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引领移动阅读由“浅”入“深”的措施,最后预测未来的移动阅读必然会由浅入深,实现浅阅读和深阅读的有机融合。杜建华[33]认为移动阅读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以平台化提供通道、以社交化黏结用户、以社会化阅读为主流;平台运营方必须以内容与体验为移动阅读的根本,加强跨媒体、跨业态的合作,加大数据共享与整合力度,推动我国移动阅读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事实已经证明大部分研究者对移动阅读趋势预测的准确性,提出的应对策略也非常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龚花萍、张愚[34]首先对电子书阅读类APP的市场份额、基本功能和特色服务进行了调查,指出存在优质资源缺乏、版权观念薄弱、浅阅读困境和商业模式不完善等问题,预测未来移动阅读的发展趋势应该是通过平台进行服务、从渠道市场转向内容市场、通过社交媒体吸引用户、推进产业链整体建设等,为此提出了加强版权保护、多媒体合作、个性化服务和产业链整合等发展对策。孔朝霞[35]认为移动终端的普及改变了用户的阅读习惯和人们的阅读方式,介绍了二维码、HTML5、EPUB3、联讯读报4.0、视网膜触屏等与移动阅读相关的数字技术,认为移动阅读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吸引了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涉足,世界范围内的移动阅读市场已经形成,全民移动阅读时代即将全面到来。谢湖伟[36]等分别以“从APP新闻阅读看移动数字阅读用户体验构建”“从南都Daily与Zaker比较看移动数字阅读社会化”“从‘魔码’与点读笔看纸质出版物增强现实应用”为主题对移动终端数字新闻阅读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和理论模型构建,解读移动数字阅读的未来发展趋势。程小雨[37]认为随着4G时代的到来,移动阅读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内容质量已经明显提升,未来移动阅读产品将融合富媒体呈现形式,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立体的阅读体验,个性化和社交化的移动阅读产品将成为今后厂商发力的重点。王海刚[38]认为我国移动阅读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但也存在付费阅读观念淡薄、优质内容资源匮乏、技术标准不统一、阅读终端性能不完善、产业链不成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是:转变观念,培养读者付费意识;提供优质内容,培育核心竞争力;建立标准体系,保护数字版权;完善终端性能,加强多媒介的融合;整合产业链,打造共赢模式。
除了以上4大类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相关研究,比如移动阅读的产业发展、商业模式以及与出版产业的关系等。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移动阅读产业发展报告2013》,对2013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产业链结构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博弈重心、用户结构以及用户行为变化、市场竞争格局及各类典型厂商的表现情况等进行了深度解读。章惠、程杰铭[39]从移动阅读用户需求、产业角色构成和集中度三个方面对我国移动阅读产业进行梳理分析,把我国移动阅读的商业模式归纳为收入分成型、跨界拓展型、广告收入型、社交阅读型和业务创新型5种,进而总结出现存商业模式存在同质性较强、创新能力弱、过多依赖电信运营商等问题,最后预测未来移动阅读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细分、社交互动和服务赢利。吴小君、刘小霞[40]认为商业模式是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总结了体制和经营机制滞后、缺乏统一技术标准、难以满足核心受众群需求、产业链比较分散等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指出内容价值和产业链整合是商业模式竞争的两个核心因素。王颖吉、冯莉[41]以社交媒体时代为背景,分析移动阅读新特点——互动化、社群化及场景化,并根据这些特点重点探讨出版商如何从内容、平台、技术三方面促进移动出版的发展。
(二)社会化阅读相关研究
2011年前专门以社会化阅读为主题的研究文献基本没有,但是在电子阅读、数字阅读、RSS阅读、社交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等相关论文中都有对社会化阅读核心属性的论述或提及,从2011年开始以“社会化阅读”为题名的论文出现并逐步增多。分别以“社会化阅读”“社交化阅读”“社交阅读”为篇名和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剔除不相关和重复文献,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数据库中共收录相关文献275篇(如图1-2所示),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2篇,2012年以后相关文献数量开始明显增多,2014年已经有48篇,2016年达到峰值63篇,2017年到目前为止是60篇,估计还有一些学位论文没有被收入数据库。由于社会化阅读属于新生事物,因此研究主题为社会化阅读的文献数量总体较少,但是,近几年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出现了相当多的硕士学位论文,说明社会化阅读的相关研究开始被学界重视,学界已经进行了一些深入的理论层面的研究。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发现社会化阅读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题。
图1-2 2011~2017年社会化阅读研究相关文献数量
1.社会化阅读与图书馆的相关研究
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和场所,无论在阅读内容还是传播技术方面,图书馆都是阅读行业的形象窗口。为了适应数字阅读、移动阅读和社会化阅读的发展趋势,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在引进和应用各种新技术、新媒体,从建立官方网站和各类数据库,到引进各种数字资源和电子阅读设备,再到开通官方微博、入驻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上线独立APP,图书馆一直在进行数字化、移动化和社会化转型。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学科的研究者也都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闫奕文、朱迎春[42]首先介绍了社会化阅读环境下阅读群体发生的重要变化,接着从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和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面临的冲击两方面论证图书馆转变角色定位的客观因素,并且为图书馆角色的重新定位提供策略和建议,最后介绍东北电力大学图书馆在扩展服务范围、推广数字资源、创新和优化社会化阅读服务方面所做的尝试。贾国柱[43]论述了社会化阅读的含义和特征,认为基于网络的社会化阅读主要通过在线读书社区和移动阅读工具两种形式实现,提出了社会化阅读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利用社交媒体,融入社交网络;提升OPAC功能,加强与读者互动;重视开展读者活动,鼓励读者交流。
刘亚[44]首先介绍了阅读的数字化、移动化和社会化大背景,选取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Zaker和鲜果这5个社会化阅读客户端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形式和渠道的重要性、注重阅读的社交分享等社会化阅读的优势,最后结合实例从形式、内容、线上线下结合、社交分享和网络阅读社区以及差异化竞争等方面对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策略提出建议和构想。李雁行、王志国[45]从阅读界面模式、社交分享服务、营销推广模式三个方面对8款影响力较大的移动阅读类APP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加强用户界面设计、打造个性化推荐模式、注重UGC和PGC内容的开发、建立用户成长体系等改进意见,为社会化阅读环境下的移动图书馆APP提供参考和借鉴。另外还有部分研究者对图书馆运用博客、论坛、微博、微信、阅读类APP和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社会化媒体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图书馆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阅读推广的策略和建议。吴惠茹[46]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借力社交网络开展阅读推广的具体措施:因馆制宜,科学构建服务平台;多举措营销,聚合社交网络用户;立足需求,拓展平台的阅读服务功能;注重实效,采用多元化阅读推广模式。其保障机制包括阅读推广团队、效果评估机制、员工激励制度。
2.社会化阅读用户研究
社会化阅读的用户研究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结合社会化阅读用户的特征,运用传播学的受众理论、文艺学的接受美学理论等进行的理论性研究;二是通过问卷调查、用户阅读数据抓取和实地访谈等手段获得用户阅读行为数据,进行基于数据分析的实证性研究。郑满宁、李彪[47]认为社会化阅读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主要入口,首先论述目前的社会化阅读市场及产品差异化现状,然后分析核心用户的特征、类别和行为模式,最后提出了社会化阅读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对策。徐媛[48]首先对社会化阅读释义并介绍当前社会化阅读的市场环境,进而从用户需求、产品服务特性、用户体验、内容提供商特征和人口统计特性5个维度构建社会化阅读社区的用户黏性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对社会化阅读社区的生命周期及其黏性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最后提出社会化阅读的盈利模式可以在前向收费、后向收费和衍生收费三个方向开拓。万健、张云、茆意宏[49]在梳理交流与协作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移动阅读互动交流行为的框架模型,按照理论框架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的方法获取用户移动阅读过程中的交流行为数据,然后对用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移动互联网用户在阅读交流方面的行为特征,最后提出改进移动阅读服务的相关对策。
李武、吴月华和刘宇[50]以上海地区初高中学生的微信阅读为例来研究青少年社会化阅读动机与行为的关系,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上海14所中学获取1039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数据统计、AMOS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调节回归等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两个研究结论:社交性动机超过内在性动机和成就性动机成为他们开展社会化阅读的最重要动机因素;相对于初中生和城区生而言,高中生和郊区生的社交性动机对其社会化阅读行为具有更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张云、茆意宏[51]以“豆瓣读书”平台为例,用软件抓取5大类用户对11部热门小说的评论,使用描述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用户的互动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与描述,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比较新颖和实用的结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对互动行为进行激励、改进平台功能、与图书馆和主流社交媒体合作等提高社会化阅读平台互动活跃性的建议。李武、赵星[52]构建了研究用户社会化阅读APP持续使用意愿及其发生机理的概念模型,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①用户在使用社会化阅读APP过程中所形成的期望确认程度和满意度是影响他们继续使用该类应用的重要因素;②大学生在社会化阅读APP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阅读有用性认知显著影响他们对该类应用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但社交有用性认知对他们不存在预期的显著影响;③大学生社会化阅读APP的持续使用意愿不仅取决于ECM模型所囊括的变量,同时也受诸如主观规范等其他变量的影响;④除对大学生社会化阅读APP的持续使用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外,主观规范也对他们的阅读有用性认知和社交有用性认知具有重要的作用。
3.社会化阅读与数字出版的相关研究
社会化阅读本身就是在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化阅读的流行必然影响到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社会化阅读环境下,数字出版的内容生产方式、传播载体类型、产品流通渠道、营销推广和盈利模式等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也为从事数字出版研究的相关人员提供了众多研究课题。王宇明[53]论述了社会化阅读对数字出版的内容生产、营销推广、价值增值以及版权保护等各个环节产生的冲击与影响,提出数字出版产业链需要重新整合、盈利模式需要持续延伸和业务流程需要加速再造等变革趋向。詹恂、康梅花[54]首先介绍了数字出版和社会化阅读社区的关系,从构建出版新渠道、丰富在线出版内容、增强用户互动体验、便利阅读智能推荐等方面分析社会化阅读社区对数字出版的影响,然后指出了社会化阅读社区在内容、版权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内容供应、平台技术、版权保护、智能推荐等方面对社会化阅读社区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刘慧[55]从介绍社会化阅读的定义和特点入手,论述了社会化阅读在内容生产、出版营销、盈利模式和数字版权保护等方面对数字出版产生的冲击与影响,最后总结了社会化阅读对数字出版的发展启示:基于社会化阅读的产业链整合、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需要转变和延伸、借力社会化阅读实现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再造。江波、项翔[56]等首先论述基于社会化阅读的学术社交平台的优势、现实基础和必要条件、功能架构和实现途径等,进而探讨基于社会化阅读的学术社交网络在传统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建设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化阅读与数字出版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要领域。任文京、甄巍然[57]认为“微出版”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概念,专指以经过认证的微信公众号为出版主体,以微信长文为形式,从而实现内容资源的生成、推送、阅读、复制、转发的全过程。鉴于微信社交化阅读带来的信息垃圾隐患、内容浅薄化与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微出版”将是传统出版业通过移动网络把用户重新培育为读者、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值得尝试的重要路径。
4.其他的相关研究
其他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对社会化阅读核心属性的研究、对社会化阅读产生的影响的研究以及对社会化阅读的理论支撑的研究等。毕秋敏等[58]首先介绍了社会化阅读的概念和产生背景,接着分析了社会化阅读的内容聚合模式,然后论述了社会化阅读应用使用的核心技术了智能推荐、信息过滤和文本摘要自动生成,指出了社会化阅读存在的两个问题——版权和隐私,最后从更好的阅读体验、个性化服务和特色化功能三个方面指出社会化阅读未来的发展方向。詹新惠[59]认为社会化阅读的核心是互动,分别从方式、技术、用户和内容等多个层面来认识和理解社会化阅读的属性,论证了社会化阅读是对传统阅读的一种颠覆,无论是阅读者的效果还是出版者的生产都将迎来巨变。戴华峰[60]针对目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化阅读研究,建议采用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使用与满足理论和议题融合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和视角开展研究。尤翕然[61]从社会化阅读的内涵及特点、产生及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等几个方面对社会化阅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阐述,最后以社交杂志类应用Flipboard为例,介绍其发展概况、功能特点、盈利模式、优势与不足以及对国内社会化阅读发展的启示。蔡骐[62]认为网络社群从技术、文化和社会三个层面,催生了一种强调分享、互动、社交和可移动的全新阅读模式——社会化阅读,开启了阅读变迁的序幕。网络社群传播中的阅读变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包括认知盈余下的生产革命,聚合与分化中的混合式文本,内容与关系驱动的共享式阅读,以及多终端、跨平台的融合场景。利用网络社群促进书香社会建设,一要借助终端延伸与个性定制,激活“个人云”;二要发展参与式文化与共享型经济,整合“社群流”;三要通过场景孵化与跨域融合,让阅读嵌入“社会网”,而这正是社会化阅读的发展前景。另外,还有一些针对社会化阅读客户端和电子书阅读APP的个案或者对比研究,比如对Flipboard、Zaker、网易云阅读、鲜果联播、腾讯爱看、掌阅iReader、QQ阅读、塔读文学、书旗小说等移动阅读应用的研究,此类研究一般描述性介绍较多,深入的理论分析较少。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学者对移动阅读和社会化阅读的研究以微观的量化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移动阅读对知识分子以及大中小学生的研究和学习的促进帮助作用,研究者一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假设,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或者控制实验进行数据统计,使用相关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一)利用移动阅读终端进行研究学习的相关研究
随着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师生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科研、教学和学习活动。Jazihan Mahat、Ahmad Fauzi Mohd Ayub、Su Luan、Wong[63]认为移动化学习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会对学习过程造成革命性的影响。他们通过问卷抽样调查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中的移动学习用户,对其自我效能、使用意愿和个性创新进行量化分析,发现移动学习者在个人创新和使用意愿上有较高水平,而在自我效能上表现平平,结果显示个性创新型的大学生正准备把移动化学习作为他们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早期的电子阅读器到后来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移动阅读设备越来越轻便化和智能化,逐步与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融合,因此移动学习用户也偏向于使用能接入互联网并进行即时在线互动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设备。Jack A. Hyman、Mary T.Moser、Laura N.Segala[64]从易用性、有用性和易学性三个方面来区分和评估移动阅读设备,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来探索移动学习用户的期望和使用目的,交互性和多模态学习的模式是用户接受移动学习的主要动机,由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可知,用户更偏爱平板电脑而不是电子阅读器,因为电子阅读器不提供多模态学习功能,缺乏强有力的搜索和导航结构。
Twitter、Facebook、Flipboard等社交应用已经成为用户碎片化时间进行移动阅读的重要入口,充分发挥微博客等社交媒体内容丰富、开放共享和即时互动等优势,在大中小学校尝试进行移动社交化学习,把其作为正规课程学习的有效补充,可能是未来移动媒体研究者关注的话题之一。Carmen Holotescu、Gabriela Grosseck[65]分析了微博客在移动化学习中的作用,从技术层面来看,微博客具有移动圈群化、内容易得性、自由分享观点、多媒体合作、参加民意测验、收到即时信息等优点,从教育层面来看,通过移动技术开发多媒体教育资源有利于跨学科学习和交流,此项研究不仅为通过移动技术使用微博客学习提供一个总的研究框架和观点,而且也是一个提高微博客在正规大学课程教学中地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全面呈现了移动微博客学习的好处、机会、缺陷和危险。基于iOS、Android等移动操作系统的各种APP近年来异常火爆,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智能终端的装机必备,尤其是教学类、阅读类、培训类、考试类等移动学习APP,大大方便了用户的移动终端学习活动。比如,Álvaro Fernández-López、María José Rodríguez-Fórtiz[66]等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论证了基于iOS设备的移动学习应用Picaa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学生的帮助作用,使用Picaa的学生在语言、数学、环境意识、自理和社交技能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为了促进有生理缺陷学生的社交技能发展,目前这个平台正在进行快速的合作推广,但其主要的缺陷是只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二)电子书的相关研究
高校教师和在校学生是新技术、新设备、新应用的较早尝试者,图书馆的移动电子阅读服务对高校学者和在校学生的研究活动有重要影响。Erin Dorris Cassidy、Michelle Martinez 和 Lisa Shen[67]调查研究发现大量的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已经开始使用图书馆电子书数据库,不使用电子书的人不是因为不喜欢电子书的形式,而是没有使用电子书的意识和习惯,更重要的是如果得到电子书的途径更方便的话他们更愿意去使用电子书而不是纸质书。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通过改善电子书的功能、把用户详细分类等手段,促使研究生和高校学者养成使用电子书的习惯。电子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及程度大不一样,电子书的推广不但受经济文化发达程度等宏观环境的制约,个人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以及电子书本身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等也是影响电子书普及的重要原因。S.Lee[68]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影响韩国移动电子书推广的原因,结果显示个体创新性对电子书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有重要影响,同时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也影响到移动电子书的使用动机和创新抵制,创新抵制对使用动机也有重要的负面影响,感知风险对用户的创新抵制有重要的影响。Magdalini Vasileiou、Richard Hartley和Jennifer Rowley[69]首先对全球电子书市场和商业模式进行文献综述,然后以9个电子书出版商和11个电子书聚合器为代表,分析电子书的主要特点和运营商的服务功能。研究发现电子书市场正快速地在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发展,电子书的内容资源和文本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趋势对图书馆未来的角色定位、相关政策的制定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电子阅读器也在不断迭代更新,目前大部分电子阅读器都能接入移动互联网,并且和社会化媒体互通互联,电子书也逐步实现智能化和仿真化,效用性和易读性不断提高,阅读页面上具有搜索、查询、分享、互动等各种社会化阅读功能。Veronica Liesaputran、 Ian H.Witten[70]描述了一款仿真电子书模型,能模拟纸质书的各种特性,比如翻页效果、视觉位置线索、书签和注释,此外还包括数字环境下的许多优势,比如超链接、多媒体、全文检索、同义词识别、基于在线百科全书的关键词交叉引用、重新生成索引。通过调查发现,与其他形式的书相比,用户更喜欢仿真电子书,因为仿真电子书能更快地和高效率地完成阅读任务。电子书在高校的普及率相对较高,但是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现大量的内容和形式上的问题,用户和出版商、图书管理员之间要及时沟通交流,不断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Laura Muir、Graeme Hawes[71]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使用电子书进行学术研究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查阅不方便、搜索结果缺乏语境、糟糕的导航工具、不愉快的阅读体验和不直观的界面等,因此出版商的责任是改变电子书的功能设计和商业模式,同时要改善终端读者的用户体验,图书馆员和学界的责任是提高用户使用电子书的技能。David Mason[72]认为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书不仅能读,而且还具备文本搜索、质疑查询、分享互动、音视频链接和自动翻译等功能,电子书的阅读行为受到分类标注、语义标签、索引词汇、读者推荐等众多社交因素的影响。
(三)移动阅读用户行为研究
用户实施移动阅读行为是由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决定的,对移动阅读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在线访谈,深入分析用户的个性特点、使用动机和行为特征,有利于移动阅读应用的快速推广、阅读信息的精准投放和移动阅读效率的提高。Bu Zhong[73]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移动媒体设备重度使用者的个性特点、在线行为与传统媒体使用习惯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个性特点是影响用户成为重度使用者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更多的实时信息已经使用户日常信息接受饱和,移动传播可能增加了我们信息处理的压力,因此我们需要更好的策略去对付信息超载,制定更好对策的重要一环就是对信息传播设备重度使用者的行为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由于移动信息传播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因此移动终端成为用户获取即时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用户移动终端的使用动机、行为模式、内容偏好等和PC端有着重要差别,因此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索移动用户的行为特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Hongjin Shim、Kyung Han You[74]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移动新闻用户的感知适应性、使用动机和行为模式之间的结构关系,探索移动终端用户对政治类信息和娱乐类信息的感知偏好,发现政治类信息和移动用户的使用动机有更全面紧密的联系,进一步探讨信息寻求动机、社交效用动机和信息易得动机在决定用户移动信息使用中的不同作用。Yoo-Seong Song、Jong-Moon Lee[75]对伊利诺伊大学商学院的国际学生进行在线调查,最后回收101份有效问卷,调查发现,在三种移动阅读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中智能手机的拥有率最高,达到82%,其次是平板电脑,而学生们对电子阅读器没有什么兴趣。除了阅读之外,国际学生也经常使用移动设备访问社交网站和进行日常搜索。论文通过对重要的国际学生样本的调查揭示了国内外学生在信息需求方面的差异,显示出国际学生对移动阅读设备的使用意愿更高,图书馆也要根据国际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评估相应的移动阅读战略。
(四)社会化阅读的相关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阅读终端的普及,不管是电子书阅读类APP还是电子阅读器都具备了强大的社会化阅读功能,移动终端的社会化阅读也将成为未来移动阅读的主流。José-Antonio Cordón-García[76]等的《社会化阅读》一书从社会化阅读和书的重新定义、阅读类APP的分析、云阅读的商业模式、电子书的开放存取、社会化阅读平台的评估、系统内容的个性化、社会化标签在学术和休闲阅读中的应用等方面对社会化阅读进行了全方位介绍。社会化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社会化媒体具有信息海量性、免费共享性和互通互联性等优势,科学研究人员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在研究工作中或多或少要用到社会化媒体信息。Carol Tenopir、 Rachel Volentine和Donald W. King[77]通过对英国近2000位学者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工作中使用一种及以上的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并没有对传统学术材料的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化媒体使用频率越高的学者阅读的学术材料反而比其他人更多,所以社会化媒体工具是传统学术内容形式的有益补充,社会化媒体不能代替传统学术材料,而是提高了这些材料的使用频率。Simon Peter Rowberry[78]以电子阅读器Kindle为例研究经典名著中用户的社会化阅读行为,发现Kindle用户的重点段落标注行为受其他已经使用过该功能用户的影响,同时这些后来用户对经典段落的理解又超出了原来的标注者。
图书馆是国民阅读重要的平台和渠道,把图书馆的电子书资源、阅读类APP和社会化媒体进行互通互联,实现资源共享和社会化阅读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Jenny Ellis、Kyle Cook[79]认为图书馆的电子书目前在各种各样、互不联系的平台上被用户阅读,因为所有的电子书供应商采用的都是Adobe ADEPT系统格式,所以它们能被传送到任何一个阅读类APP进行阅读。文章主要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论述怎样利用Adobe Adept DRM、OAuth、APIs等技术去建立一个聚合类阅读APP,实现聚合、分享、沟通、交流等社会化阅读功能,并且为这款虚拟的APP取名“Book Bench”,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图书馆一定可以实现这种社会化阅读功能,这也是未来图书馆阅读的发展趋势。社会化阅读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出现了侵犯知识产权、泄露用户信息等弊端,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隐私也是社会化阅读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Neil M. Richards[80]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化阅读对用户的隐私泄露带来的风险。阅读过程中的信息分享对同伴和个人来说可能是有价值的,但是它必须发生在尊重和保护知识隐私的基础上,必须让个人知道和自由选择分享什么、什么时候和怎样被分享,因此他呼吁公众不能保持沉默,要为保护隐私而不懈的努力。
三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一)国内研究中的不足
1.论文数量较多,内容缺乏深度
近年来,我国学界对移动阅读和社会化媒体的相关研究比较重视,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包括学术专著、调查报告、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以及自媒体文章等。研究主题涉及现状调查、用户行为、阅读终端、盈利模式及发展趋势等多个角度,但是现象性描述过多,深度解读和理论分析较少。以用户行为研究为例,对用户的年龄学历、使用时长、接触频率、阅读终端、内容偏好、付费意愿等浅层次的描述性研究较多,而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信息寻求形式、用户采纳拒绝行为的影响因素等深层分析较少。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和学前教育学生的移动阅读设备使用情况以及在学习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2.研究主体集中,研究方法单一
国内进行移动阅读研究的人员占八成以上是高校师生及各级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研究主题半数以上集中在图书馆领域,调查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现状、问题及提出提高服务水平的相关策略。这可能跟图书馆作为阅读领域前沿阵地的性质有关,也可能与高校师生和图书馆人员的科研压力有关,而业界人员从实践角度对移动阅读的理论性研究较少。大陆学者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的文字描述为主,包括研究综述、现状分析、问题对策、前景展望等,香港和台湾地区偏重数据统计和实证研究。2010年以后,大陆学者也逐步开始使用实证研究法对用户阅读行为进行相关研究,问卷调查法使用较多,控制实验法相对较少。实证研究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数据统计、特点总结和对策分析层面,缺乏科学的理论模型构建以及用SPSS、AMO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随着学术界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和移动传播技术逐步与发达国家接轨,大陆学者基于数据调查的量化研究方兴未艾,移动阅读、社会化阅读及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会不断增加。
(二)国外研究中的不足
1.理论研究较少,研究对象单一
国外的移动阅读和社会化阅读研究大多从微观的层面量化分析用户的具体阅读行为,而对影响用户移动阅读、社会化阅读行为的宏观环境和客观原因的分析不多。研究方法以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主,论文结构基本遵循“文献综述→提出假设→获取数据→软件分析→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另外,国外研究对移动阅读的发展历程、概念界定、现状调查、软件类型、盈利模式等宏观性的研究较少,这虽然避免了大而全的文字性总结和概述,但是也使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和宏观视角。研究对象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尤其是高校师生最多,集中在移动阅读对学者的研究工作和对大中小学生学习的促进帮助作用,而对其他社会群体的研究不太多,也存在样本量不够大、代表性不强和缺乏研究的持续性等问题。
2.比较研究较少,区域差异明显
国外学者对移动阅读、电子书和社会化阅读等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某一国家、地区或者学校,对不同国家、地区、学校移动阅读现状以及用户阅读行为特点差异性的比较研究较少,可能是因为跨地域研究用户调查和数据获取的难度较大。从地域分布上看,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欧美及亚洲较发达国家,非洲和拉美及亚洲落后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智能阅读终端的普及率和移动阅读的用户使用率都相对较低。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亚非拉地区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今后,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以及跨地域的比较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