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传(黑龙江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劳模人物史料研究概述

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劳模是一种精神,劳模的故事需要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劳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1]。“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我们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焕发他们的历史主动精神,调动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3]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劳模人物史料的研究。

劳模人物史料是劳模事件的见证和劳模事迹的可靠来源,它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模事迹。就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劳模人物史料而言,文件类史料尤其是地方志史料中的人物志、工业志、劳动志类史料全景展现了改革开放前的黑龙江省国家级劳模。书报类史料则较为详细和客观地还原了黑龙江劳模事件和劳模评选机构、原则,但还不能做到全貌还原黑龙江劳模事迹。口碑类史料则更集中于极少数劳模事件和劳模人物事迹。

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劳模人物产生当时所记录,可较直接作为劳模评价依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在本文中所称的史料,二者的界限并不明确。本文所称的劳模人物史料,既包括第一手史料,亦包括第二手史料。文中论述的黑龙江省史料分为四类。第一类为文件,包括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传文件、黑龙江省工会评选劳模文件和劳模个人书信文件等。第二类为书报,包括黑龙江省关于劳模的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第三类为实物,包括生产工具、生活资料和历史事件的遗迹。第四类为口碑,包括黑龙江省劳模回忆录、劳模调查记录、黑龙江群众传说和劳模文艺作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央召开过全国性的劳模会议或以书面形式表彰全国劳模约18次。黑龙江省全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先进科技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约1111名。这些劳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他们在全国政治生活、国家社会发展中,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人们的高度赞扬,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们不愧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和支柱,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为他们立传的书。

为了传播全国劳模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为了铭记劳模的奋斗精神,弘扬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劳模精神,启迪后人,我们需要对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史料进一步进行挖掘和整理,以激励人民继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不断做出新贡献。

一 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文件史料

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文件史料包括黑龙江省总工会评选劳模文件、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传文件和劳模个人书信文件等。

第一,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文件中的黑龙江省总工会评选劳模的文件。黑龙江省总工会评选劳模文件(至1989年的文件),已经移送到黑龙江省档案馆。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很快进入东北黑龙江地区,成立了工会组织。黑龙江、嫩江、松江、合江四省和哈尔滨市总工会相继成立。1949年5月,黑龙江、嫩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松江、合江省合并为松江省,四省职工总工会合并为黑龙江、松江两省职工总工会。1954年8月,黑龙江地区解放。黑龙江省、松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两省职工总工会合并组成黑龙江省工会联合会。1959年2月,黑龙江省工会联合会改称黑龙江省总工会。

第二,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文件史料中的黑龙江省地方志传文件。地方志史料中,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如下。

一是黑龙江省人物志类地方志史料。有黑龙江省志-第七十六卷-人物志[4]、哈尔滨市志-第36卷-人物志[5]、齐齐哈尔市志稿·人物志[6]、鸡西市志[7]、鹤岗市志[8]、双鸭山市志[9]、大庆市志[10]、伊春市志[11]、佳木斯市志[12]、七台河市志[13]、牡丹江志[14]、黑河地区志[15]、绥芬河市志[16]等。以上地方志中记载了黑龙江已故去的全国劳模。黑龙江省总工会评选劳模文件(至1989年的文件)已经移送到黑龙江省档案馆,不能全部公开,因此,公开出版的地方志当中编纂的劳模人物志成为了解劳模事迹和事件的不可多得的文件类史料。

二是黑龙江省工业志类史料。有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志[17]、黑龙江省志石油工业志[18]、黑龙江省志-第二十四卷-机械工业志[19]、黑龙江省志-第二十八卷-手工业志[20]、黑龙江省志-第二十六卷-轻工业志[21]、黑龙江省志-第二十五卷-化学工业志[22]、黑龙江省志-第三十卷-建材工业志[23]、黑龙江省志-第二十四卷-电子工业志[24]、齐齐哈尔市志稿-工业志[25]。进一步梳理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志类史料,成为解读黑龙江国家级劳模的前提。

三是黑龙江省劳动志类史料。有黑龙江省志-第六十八卷-劳动志[26]、哈尔滨劳动志[27]、哈尔滨市志-23-劳动人事档案[28]、佳木斯市劳动志[29]。黑龙江劳动志类史料中包括劳动计划管理、城市劳动力管理、企业劳动力管理、技工培训、劳动争议管理、劳动工资管理、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内容。进一步梳理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劳动志类史料,成为解读黑龙江国家级劳模的钥匙。

从整理和梳理的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文件史料来看,黑龙江省总工会评选劳模文件(至1989年的文件),已经移送到黑龙江省档案馆,不能全部公开。因此,地方志史料中的人物志、工业志、劳动志类史料成为全景展现改革开放前劳模的主要史料,也成为掌握黑龙江省国家级劳模全貌的重要支撑史料。

二 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书报史料

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书报史料包括黑龙江省关于劳模的历史记录、历史著作等文献。

第一,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历史记录史料中包括当时的通讯、报纸和期刊类史料等。

通讯类史料中,具有较高价值的有1950年新华社通讯报道的劳模评选原则。[30]该报道详细论述了1950年工业劳模评选的甲、乙、丙三原则,具体如下。甲,当选条件:一切公营、私营的交通、工矿企业部门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职员、工厂医务人员、工厂工会工作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当选为劳动模范代表:生产节约中有特殊贡献者;生产技术的发明者与改进者及重大合理化建议者;护厂斗争有特殊功绩者;支援前线有特殊功绩者;恢复交通有特殊功绩者;组织生产有显著成绩者;医务工作有显著成绩者;其他有特殊功绩者。乙,参加大会的工业劳动模范定为二百名,按地区分配如下:东北区五十名,华北区四十名,华东区四十名,中南区十七名,西南区十三名,西北区十名,内蒙古三名,铁路二十名,另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直接评选七名。丙,参加大会的劳动模范代表的产生办法如下:除铁路劳动模范按产业由中国铁路工会全国委员会指导所属各级工会组织推选外,其余均按地区由大行政区总工会(或全国总工会办事处)指导所属各城市工会组织负责推选,华北区直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负责分配,由直属市总工会及省总工会负责推选。其中东北劳模共50人,分别为赵国有、马恒昌、赵岚、聂秉举、赵德惠、李景民、孟泰、杨明远、张文翰、孙照森、郭英忱、张子富、段忠珠、魏国钧、张秀英(女)、贾鼎勋、曲福明、王凤翔、李庆萱、刘献廷、施玉海、李乐廷、赵化南、赵庆夫、刘金良、贾德仁、徐万福、刘金贵、王纯文、刘芬江、王绍曾、常永芬(女)、王维本、卢兴文、方枕流、柳国喜、赵桂兰(女)、王兆达、刘茂有、宋世发、聂忠义、赵清、朱国华、邹奎文、马来吉、修龙起、董晨、王亚洲、邢兆开、刘长贵。

通讯类史料中,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还有1958年新华社通讯报道的有关王进喜的事迹,这也是王进喜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通讯类的史料。新华社报道内容的一部分是:“去年,全国没有一个钻机能月进千公尺的,而今年9月份月进千公尺的井队就有九十二个。玉门王进喜钻井队更创造了月进五千零九公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这个纪录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这些情况表明,我国钻井速度已跨进世界先进行列。”[31]20世纪50~70年代报道劳模的报纸期刊类史料显得相对珍贵,亦成为了解这一时期黑龙江省全国劳模的重要支撑史料。其中,收集和整理比较完整的有王进喜等极少数劳模人物的史料。

报道王进喜的报纸类史料有:《中国青年报》1964年4月21日刊登的大庆油田五面红旗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波、薛国邦、朱洪昌的合影;《人民日报》1964年4月20报道的“大庆精神、大庆人”;《北京晚报》1966年1月6日刊登的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凉山报》1966年1月6日报道的“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新民晚报》1966年1月13日刊登的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山西青年报》1966年1月11日报道的“为革命艰苦奋斗一辈子——王进喜”;等等。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袁木、范荣康撰写的报道“大庆精神、大庆人”,重点介绍了王进喜的先进事迹。[32]王进喜当时对报道不满意(根据对王进喜进行访谈的孙宝范的回忆,王进喜认为这一稿件光写他一个人,没怎么写党的领导和大庆工人群众)。也有学者认为,这一稿件的很多内容来自新华社记者田流在大庆期间写的报道史料。但是,这篇报道是王进喜成为全国家喻户晓劳模的关键性事件,在王进喜劳模报纸类史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王进喜劳模期刊类史料有:《中国画报》1971年第9期刊登的铁人王进喜的照片,《红小兵》1972年第5期收录的铁人王进喜的连环画,《科学大众》1964年第6期刊登的王进喜的照片,等等。其中《中国画报》1971年第9期刊登的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在期刊类和照片类史料中具有较高地位。

仅以1950年黑龙江国家级工业类劳模人物而言,有马恒昌、李庆萱、王维本、邢兆开四人,其中马恒昌的报纸期刊类史料较为典型。报纸类有:《吉林日报》1950年8月21日报道的“劳模刘天惠学习马恒昌”;《工人日报》1951年1月23日第1版报道的“开展马恒昌小组竞赛活动”;《人民日报》1951年6月13日报道的“北京市庆各厂先进小组代表集会交流参加马恒昌小组竞赛经验”;《人民日报》1951年6月13日第3版报道的“推广马恒昌小组的先进生产经验”;《宁夏日报》1978年8月28日报道的“授予马恒昌小组三大革命斗争的英雄集体称号”;等等。期刊类有:《新观察》1955年第15期刊登了马恒昌撰写的“用创造性的劳动实现五年计划”;《人民画报》1959年第23期刊登的马恒昌的照片;《机械工人技术资料》1978年第10期封面刊登的毛主席、华国锋接见马恒昌的图片;等等。

第二,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历史著作中包括传记、连环画、小说等文献。其中史料价值较高的有王进喜和马恒昌的相关历史著作。

与王进喜相关的历史著作有:《大庆“铁人”王进喜》[33],《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34],山东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35],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36],河北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37],湖北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38],广西人民出版社的《铁人王进喜》[39],甘肃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40],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铁人王进喜》[41],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42],《为革命艰苦奋斗一辈子》[43],《当代工人学习铁人王进喜读本》[44],《工人阶级的硬骨头:铁人王进喜》[45],《铁人精神赞》[46],《铁人王进喜伯伯的故事》[47]、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王进喜》[48],《创业者》[49],团结出版社出版的《王进喜》[50],《铁人传》[51],《铁人之歌》[52],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铁人王进喜》[53],《石油人生》[54],《王进喜的故事》[55],《为国争气的铁人王进喜》[56],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王进喜》[57],《读懂铁人》[58],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铁人王进喜》[59]

马恒昌的相关历史著作如下。

《马恒昌先进生产小组》[60]、《推广马恒昌小组先进生产经验》[61]、《生产小组的好样子》[62]、《工厂工会如何领导开展马恒昌小组运动》[63]、《向马恒昌小组学习与应战》[64]、《马恒昌小组竞赛运动》[65]、《先进生产小组马恒昌的故事》[66]、《开展马恒昌小组竞赛运动》[67]、《上海工人向马恒昌小组应战中的创造改进》[68]、《上海工人学习马恒昌小组的经验》[69]、《谈谈马恒昌小组竞赛》[70]、《开展马恒昌小组竞赛运动》[71]、《向马恒昌小组学习》[72]、《我们为什么需要和平》[73]、《[74]、《马恒昌小组的传家宝》[75]、《高举红旗十五年的马恒昌小组》[76]、《马恒昌小组在前进》[77]、《机械工业战线的英雄集体马恒昌小组》[78]、《马恒昌和他的小组》[79]、《桑恒昌论》[80]、《桑恒昌诗歌欣赏》[81]、《一位开国劳模的家事》[82]、《班组建设的旗帜》[83]、《马恒昌》[84]

三 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和口碑史料

第一,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实物类史料。

劳模实物史料是劳模事件的见证和劳模事迹的可靠来源,它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模事迹,具有形象直观性。劳模实物类史料指劳模工作过的工厂中的各类生产工具和工作遗址、工作建筑以及劳模生活中留下的各种生活用品等,这类劳模史料虽然多为片段性的,但也是劳模事件的见证和劳模事迹的可靠来源。因此,在劳模文化研究中,实物史料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黑龙江劳模人物中,实物类史料具有典型意义的有王进喜劳模实物类史料和马恒昌劳模实物类史料。王进喜劳模实物类史料大多在大庆的王进喜纪念馆,还有一部分在甘肃玉门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马恒昌劳模实物类史料大部分在马恒昌小组展览馆。

王进喜劳模实物类史料如下。一是王进喜带队的1205队参加大庆石油会战时打第一口井时用过的工具,贝乌-40型钻机刹把。40型钻机刹把是打井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工具,在钻井过程中通过操控钻机刹把调整钻杆起落和钻机速度。其长158厘米、宽9厘米、厚2.5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二是1966年10月4日,铁人王进喜在首都剧场遇见19岁的李光复时,为他签名留念的《毛主席语录》,铁人为他题写了五句话,五句话的内容为“讲进步不要忘了党,讲本领不要忘了群众,讲成绩不要忘了大多数,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讲现在不要割断历史”。三是铁人王进喜在出访阿尔巴尼亚时使用过的棕榈箱,2015年被甘肃省文物部门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该棕榈箱正前方有“王进喜1965”的字样,这是1965年周恩来总理提议并批准王进喜作为中国石油代表团成员出访阿尔巴尼亚前专门订制的箱子,后由王进喜的亲属无偿地捐赠给了甘肃玉门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四是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在大庆打的第一口油井——萨55井。1960年4月,铁人王进喜和队友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基本上通过人工安装钻机,打井开钻,并用5天零4个小时打完了这口井,创造了当时世界石油钻井史上的中国奇迹。“铁人第一口井”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上四件劳模实物在黑龙江劳模实物类史料中具有较高地位。

马恒昌劳模实物类史料大部分在马恒昌小组展览馆,馆内10个展台共展示了220件实物。有沈阳中捷镗床厂、沈阳中捷摇臂钻厂所送锦旗,马恒昌小组中日本籍老组员中村良一夫妇赠送的名为“中华巨龙”的瓷雕瓶等物品。

第二,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口碑类史料。

口碑类史料包括调查记录、回忆录、群众传说和文艺作品等。以王进喜劳模人物口碑类史料为例,调查纪录类史料中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是1966年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拍摄的“铁人王进喜”。1964年是王进喜劳模事件的关键事件年,在诸多口碑类史料中,一是这一史料编辑的年份与1964年最近,二是编纂者为专业性很高的中央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因此,其在口碑类史料中更接近原状。

回忆录、群众传说类史料中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听亲历者口述铁人》。由于编纂者孙宝范为研究铁人王进喜50年的学者,其把握口述史料的能力极高。此外还有玉门市赤金镇和平村农民王月明(王进喜的侄子)的口述,由甘肃记者张子艺整理,这一史料呈现的是王进喜早期的生活轨迹。

文艺作品类史料中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有孙宝范编纂的大型纪实文学《铁人传》和《铁人:永远的旗帜》。此外还有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年出品的《创业》以及长春电影制片厂2011年拍摄的《铁人王进喜》等。

综观东北(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史料,文件类史料尤其是地方志史料中的人物志、工业志、劳动志类史料全景展现了改革开放前的黑龙江省国家级劳模。但也有遗憾:一是作为劳模第一手资料的黑龙江省总工会评选劳模的文件还不能全部公开;二是除了国家级劳模,省级和地方的劳模还无法全貌展现。书报类史料中历史记录类史料展现了改革开放前劳模评选的原则。历史著作类史料则较为详细和客观地还原了劳模事件,但没能全貌还原。口碑类史料则更集中于极少数劳模人物和劳模事件。


[1]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第4页。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44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44页。

[4]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第七十六卷-人物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第36卷-人物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6]褚唤民:《齐齐哈尔市志稿·人物志》,齐齐哈尔地方办公室,1998。

[7]鸡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鸡西市志》,方志出版社,1996。

[8]鹤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鹤岗市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9]双鸭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双鸭山市志》,中国展望出版社,1991。

[10]大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大庆市志》,南京出版社,1988。

[11]伊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伊春市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2]佳木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佳木斯市志》,中华书局,1996。

[13]七台河市编纂委员会:《七台河市志》,档案出版社,1992。

[14]编审委员会:《牡丹江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5]黑河地区编纂委员会:《黑河地区志》,三联书店,1996。

[16]绥芬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绥芬河市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7]马世民:《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8]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石油工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9]时钟常:《黑龙江省志-第二十四卷-机械工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0]李春阔:《黑龙江省志-第二十八卷-手工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1]金士儒:《黑龙江省志-第二十六卷-轻工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2]刘守运:《黑龙江省志-第二十五卷-化学工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3]杨丽彬:《黑龙江省志-第三十卷-建材工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4]陆明山:《黑龙江省志-第二十四卷-电子工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5]邢永绵:《齐齐哈尔市志稿-工业志》,齐齐哈尔市志总编室,1999。

[26]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第六十八卷-劳动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27]哈尔滨市劳动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劳动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8]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23-劳动人事档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29]佳木斯市劳动志编纂委员会:《佳木斯市劳动志》,佳木斯市劳动局,1993。

[30]新华社通讯,1950年7月30日。

[31]新华社通讯,1958年10月17日。

[32]袁木、范荣康:《大庆精神、大庆人》,《人民日报》1964年4月20日。

[33]《大庆“铁人”王进喜》,人民出版社,1966。

[34]工人日报编辑部编《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工人出版社,1966。

[35]《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山东人民出版社,1972。

[36]王进喜:《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人民出版社,1972。

[37]大庆革委会报道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河北人民出版社,1972。

[38]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

[39]《铁人王进喜》,广西人民出版社,1972。

[40]《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甘肃人民出版社,1972。

[41]《铁人王进喜》,人民美术出版社,1974。

[42]《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湖南人民出版社,1972。

[43]王进喜:《为革命艰苦奋斗一辈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7。

[44]关志立:《当代工人学习铁人王进喜读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45]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工人阶级的硬骨头:铁人王进喜》,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

[46]中共黑龙江省委党的生活杂志社编《铁人精神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7]陈昆满、张小泉:《铁人王进喜伯伯的故事》,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

[48]刘深:《王进喜》,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49]〔美〕杰弗里·蒂蒙斯:《创业者》,周伟民译,华夏出版社,2002。

[50]王青云:《王进喜》,团结出版社,1999。

[51]大庆铁人传写作组:《铁人传》,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52]李国昌:《铁人之歌》,作家出版社,1992。

[53]张海韵:《铁人王进喜》,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54]薛涛:《石油人生》,红旗出版社,2005。

[55]李智:《王进喜的故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56]赵秋实:《为国争气的铁人王进喜》,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57]范璐丹:《王进喜》,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

[58]田立英:《读懂铁人》,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59]许俊德:《铁人王进喜》,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60]天津市总工会:《马恒昌先进生产小组》,知识书店,1950。

[61]东北总工会生产部:《推广马恒昌小组先进生产经验》,新华书店东北总分店,1950。

[62]东北总工会文教部:《生产小组的好样子》,东北新华书店,1950。

[63]云川、靖华:《工厂工会如何领导开展马恒昌小组运动》,山东人民出版社,1951。

[64]云川、靖华:《向马恒昌小组学习与应战》,山东人民出版社,1951。

[65]《马恒昌小组竞赛运动》,劳动出版社,1951。

[66]朱泽甫:《先进生产小组马恒昌的故事》,上海广益书局,1951。

[67]《开展马恒昌小组竞赛运动》,劳动出版社,1951。

[68]劳动编辑部编《上海工人向马恒昌小组应战中的创造改进》,劳动出版社,1951。

[69]上海总工会生产部:《上海工人学习马恒昌小组的经验》,劳动出版社,1951。

[70]王青:《谈谈马恒昌小组竞赛》,劳动出版社,1951。

[71]《开展马恒昌小组竞赛运动》,劳动出版社,1951。

[72]云川、靖华:《向马恒昌小组学习》,山东人民出版社,1951。

[73]《我们为什么需要和平》,工人出版社,1951。

[74]:《》,,1952。

[75]聂兆昌、吴放:《马恒昌小组的传家宝》,工人出版社,1962。

[76]机械工业杂志编辑部编《高举红旗十五年的马恒昌小组》,中国工业出版社,1964。

[77]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政治部:《马恒昌小组在前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7。

[78]《马恒昌小组》编委会:《机械工业战线的英雄集体马恒昌小组》,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

[79]丁世发:《马恒昌和他的小组》,沈阳出版社,1991。

[80]马启代:《桑恒昌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81]马启代:《桑恒昌诗歌欣赏》,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82]马春忠:《一位开国劳模的家事》,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

[83]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班组建设的旗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84]马春忠编《马恒昌》,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