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
一些社会舆论认为,企业家创造财富是拉大社会贫富差距的根源、是社会的倒退,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一定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1.民营经济推动共同富裕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能把主要矛盾片面地理解为贫富差距,不充分不平衡存在于方方面面,是中国发展现状的综合表现,是经济发展的量和质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的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
民营经济的发展确实让一批人富起来,现在3000多万私营企业投资者,再加上私营企业里上千万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他们确实都富起来了,但这些人是靠贡献劳动、贡献智慧富起来的。其他老百姓也富起来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同这些人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必然过程。
新时代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把共同富裕简单地理解为财富的平均分配,那不是共同富裕,是共同贫穷,是对基尼系数的片面理解。举个例子,假设企业家有100亿元收入,普通老百姓有20万元收入,表面上看收入差距很大,但老百姓的钱基本都用作生活消费,企业家的钱却大多作为生产要素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税收、增加就业,这二者无法相提并论。如果把企业家的钱平分给老百姓,从社会整体上看,生产力、就业、税收反而是下降的。一些社会舆论不理解,其实企业家名义财富的增长跟企业家生活的改善几乎没有关系,赚来的钱都是扩大再生产、为人民服务的本钱。
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带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中国80%的城镇就业人口在民营企业工作、95%以上新增就业人口都进入民营企业,这些人要想富裕起来必须靠民营企业,只有民营企业发展得好,他们才能富裕起来。所以共同富裕正确的道路就是继续发展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就是富民经济。
2.民营经济促进公益慈善
随着民营企业家财富的增长,绝大多数企业家日益重视企业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日益关注、积极参与社会扶贫工作及各类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向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钱、捐物、捐股票等展示其善举。社会的个人,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已经成为中国公益慈善组织与事业发展的最大主力和主要资金来源。全国1000多万家大大小小的各类民营企业与6000多万个体工商户,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慈善捐赠。其中大型民营企业的贡献尤其突出,仅从胡润慈善榜的统计看,一批民营企业家在进入中国富豪榜单的同时,也进入了中国慈善榜单,个人的慈善捐赠额度越来越大。
与西方企业家慈善事业不同的是,中国民营企业家讲究“义利兼顾”。对于西方企业家而言,利就是利,企业就是要追求最大的效率、最大的利益,企业家就是要赚钱,义是另外的事情。而中国民营企业家发起的光彩事业提出要“义利兼顾”,比如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企业家去中西部投资,如果纯粹从企业经营角度衡量,到中西部投资风险大、成功率低、利润薄,不如在发达地区的投资回报率高,但仍有很多企业家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然到中西部地区去投资,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义。他们胸中有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西部投资虽然利薄,但解决了那里的百姓就业、地区脱贫和社会发展问题,这就是中国企业家公益慈善的“义利观”。
同时,中国企业的慈善实践方式,与巴菲特宣扬的理念也不完全一致,西方的慈善理念是让企业把钱捐出去,但中国的情况和西方不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需要资本来发展。企业家虽然当下赚钱了,但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还是缺钱的,如果企业家现在就把钱拿出来捐给慈善机构,很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家对企业的掌控能力和企业发展的形势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企业家不掌控企业,很可能企业发展就会变得混乱,甚至可能就会出现危机。因此,民营企业慈善事业需要一个精妙的制度安排,解决慈善捐赠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
较有借鉴意义的是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慈善模式。例如,企业有100亿元的利润,未来家族消费需要预留20亿元,剩下的80亿元实际上就是用于投入再生产,可以考虑把这80亿元资产的收入权捐给一个慈善机构。曹德旺设立的河仁基金会就采用了这样的模式,把公司的一部分股权捐给慈善机构,慈善机构只享受分配权、没有决策权,这样,上市公司仍然有充足的资金,可以保持每年20%~30%的利润增长,但利润增长的大部分都归属于慈善机构,比较好地处理了慈善捐赠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相比之下,慈善机构如果自己拿捐款去投资,很可能没有企业家经营赚取的收益高;企业家如果自己办慈善机构,也做不到慈善机构那么专业,还可能影响企业发展。所以就应该各司其职,慈善机构专心研究如何把捐款公平、合理地分给需要帮助的人,而企业家需要做的就是全心全意把企业做大做强,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相应捐出的钱也就越多,就像是在为慈善机构打工一样。曹德旺的模式为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正面样本,希望未来企业能放开手脚、合法地赚钱,赚钱的同时还能兼顾公益慈善事业,这是未来中国企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3.民营企业走向社会企业
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从无到有,成长非常快,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尤其是第一代企业家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随着企业家财富的积累,他们的思想境界也会慢慢升华,最早可能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谋一个事业,把事业做大了以后,企业的社会利益就会逐渐超越个人利益。
企业家有1亿元财富的时候,可能拿去消费或者留给子孙,有100亿元、200亿元财富的时候,个人的消费占比就很小了,企业家财富和个人消费之间基本上就没有太大关系。一些人总觉得企业家发展企业就是为了挣钱,他们挣的钱已经够好几代人花了,却还在拼命工作、殚精竭虑,是因为他们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虽然那些财富名义上是企业家的,但实际上发展企业是在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给国家交了税、解决了就业、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利润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还能产生更大的税收、更多的就业,企业利润大部分是用于公众、用于社会、用于国家,这种企业叫私营企业已经不符合实际了,他们其实已经不自觉地成为社会企业。
关于社会企业的问题我们正在开展研究,初步看法是:中国的一些大型民营企业正在发展成为社会企业,其资本股权和企业管理越来越脱离个人与家族,越来越公众化、社会化;其经营目的和利润归属越来越少地为个人、为家族,越来越多地为公众、为社会、为国家。这类正在向社会企业转变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内在性质和外在基本特征上,已经与中国过去的一般私营企业和资本家有十分明显的区别,也与国外的一般私营公司和资本家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国家与社会应当高度重视这种转变趋势,积极制定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变。
实际上,“社会企业家”的名誉对企业家而言还是很有意义的。现在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上的贡献、作用、地位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一些社会舆论对民营企业家仍存在偏见、存在误解,企业家越做越强、财富越来越多的时候,社会荣誉感、社会地位反而越来越低了。这些富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被当成制造贫富差距的根源,现在社会舆论有这方面的倾向,民营企业家在很多人眼中仅仅是一群“有钱人”,得不到足够的信任,所以企业家有时会感到迷茫。财富是发展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但现在变成了企业家的精神负担。
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一定要把掌握巨大财富的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社会舆论,大力宣传社会企业家概念,很多民营企业家就是社会企业家,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是富民经济的有力推动者。要对企业家的财富有正确的认识;引导企业家对自己的财富有合理的安排;要引导老百姓,让他们认识到这些企业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有相应的外部环境和制度安排,我认为很多民营企业家愿意有生之年实现华丽转身,变成一个社会企业家,继续发展企业、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