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语文讲习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课改步子稳一些为好

北大应当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做点事[1]

在当下浮躁的风气里,尤其应当提倡建设性的实事求是的思维。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了。今后研究所要涉足中小学语文教学。这项工作过去主要是师范院校做的,北京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为什么也要关心这个领域?我想说点看法。

语文教育是各个层次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面对社会转型与时代的需求,中小学语文教学正围绕新的课程标准推行变革,特别是语文高考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大学语文和成人教育语文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北京大学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历来在语文教育方面发挥着领军作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有许多老师直接参与大学、中学的语文教学活动,如参加每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和阅卷,参加大学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等等;系里每年有十多位教师主讲全校性必修课《大学语文》。中文系还曾经为北京市教育部门开设过中学教师本科班。最近,由我主编、全国十多所大学合作编写的新型大学语文教科书《高等语文》已经出版;另有一套新课标高中语文(袁行霈主编,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和一套中小学语文(蒋绍愚主编,与北京出版社合作)正在编写。钱理群参加主编的《新语文读本》也已经出版。这几年有些老师用比较多的精力做语文教育方面的研究,他们指导的部分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也涉及语文教育的课题。北京大学中文系早就介入了各个层级的语文教学,中文系的教学科研始终有一部分是直接和语文教学的改革紧密相连的,社会上许多语文教育单位也希望北京大学能够有相应的机构投入语文教育改革。所以,现在成立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应当说是顺理成章,是题中应有之义。

北京大学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既有优势也有不足。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的建立,将使北京大学的语文教育研究提升到一个更自觉、更有实力,也更有影响的阶段。我们利用研究所这个平台,可以更有效地组合校内外相关的研究力量,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在语文教育改革方面的作用。研究所的成立,也将进一步加强北京大学人文学科与社会的联系,为社会服务,同时为北京大学传统文科注入更多的活力,拓展学科的生长点。北京大学是综合性大学,有多学科的优势,而且中文系各学科本来就与语文教育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大学和中学语文教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语文教育研究所挂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中文系也打算和研究所结合,增设语文教育研究的课程与研究生、博士生培养方向。语文教育改革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更多的学者和第一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参与并合作。成立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的一个设想,就是打破大学与中学、教育界的隔绝状态,推进在语文教育改革方面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在语文教育界内部,也要加强一线教师与语文专业研究学者的合作。说实在的,我们也意识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有不足,在语文教育的学科理论上,我们显然比不上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学校那样专业;在教学实践上,又可能比不上一线教师的经验丰富。所以,研究所的成立也是想争取更多向兄弟院校学习的机会。研究所的体制应当是开放式的,既是北京大学的研究所,也是所有关心大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学者的研究所,各种关于语文教育的不同的学术研究观点,都可以在这里探讨、试验与发表。研究所真切希望能够加强与兄弟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术交流协作。

前一段时间媒体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考有许多批评,引发了不同观点的讨论。这正是研究所今后要关注的问题。语文教育,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其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从教育部领导到普通教师,从学校到社会,前一段都在关心和议论这方面的改革。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出台,将改革思路具体化了,语文教学改革被推进到实质性阶段。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与艰难的程度,可能远远大于其他学科和课程的改革。最近我集中看了一些关于中学语文和高考问题的讨论,包括“新课标”出来后报刊上发表的某些讨论文章,更是意识到这场教改的难度。应当说,在必须改革这一点上,大家意见是统一的,但具体到怎么改,各种看法就很不一样,甚至总是针锋相对,各有各的道理,甚至互相颠覆。所以,我想重要的、迫切的不是再去争论,而是让一部分学者和一线的教师专家坐下来,认真做一些调查研究,要真正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而不只是在印象的、情绪的层面提出批评与设想。我总感到,多年来,在我们教育界、学术界,破坏性、批判性、颠覆性的思维比较多,建设性的、补台的、前瞻性的思维相对缺少。比如,高考的确有问题,痛快的批判和颠覆都容易,但如果充分考虑到国情,考虑到应试教育问题存在的复杂性,考虑到高考目前还不可能废除,我们必须在这种状态下逐步推进改革,那就会审慎行事,就会注意如何在研究的层面而不是批判性的层面细腻地做积累性的工作。在当下浮躁的风气里,尤其应当提倡建设性的实事求是的思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主张成立这样一个研究所,坐下来认真研究一些问题,做点细致的调查,充当语文教育改革的负责任的智囊团。

除了中小学语文,大学语文也在研究所关注的范围。

目前各所大学开设这门课的情况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困扰,那就是这门课的定位不够明确,教学方式与教材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格局的调整变化。如何使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有兴趣,能够引起同学们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兴趣;如何使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衔接,又能够融入大学的素质教育,这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也希望能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后,主要应做好包括组合校内外研究力量,申报和承担语文教育的研究课题,组织编写大学和中学语文教材,邀请语文教育专家和中学特级教师带课题来所研究,培训大学和中学语文的骨干教师,拓展语文教育学科领域和培养语文教育方向的硕士生与博士生这几方面的工作。

我想,许多中学教师对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会有期望。他们也有机会到北京大学进修或者做研究。研究所应当是开放的,除了本校的教师,也欢迎校外的人员进来做研究。我们打算邀请那些在中学教学一线、确实对语文教学有研究的特级教师,带着课题到研究所来合作研究。研究所有幸聘请了林焘先生、袁行霈先生、徐中玉先生和刘中树先生为学术顾问,还有王宁、巢宗祺、蒋绍愚、钱理群等有名的学者加盟,他们中不少就是校外的专家。我们采取比较灵活的开放式办所方式,争取把这个所建成一个语文教育研究的平台,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学术中心与决策咨询中心。

北大学生眼中的中学语文[2]

教师应当在“应试”与“兴趣”培养之间找平衡。高考语文是“戴着镣铐跳舞”。

2008年秋季这个学期,北京大学中文系将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一门选修课“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这门课研究的成分并不太多,主要是通过作品的细读和鉴赏,展示文学评论的不同方法,以打开眼界,提升艺术感悟力,并有意转变中学养成的偏重应试的学习习惯,引发同学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课程面向低年级本科生,选课者面很广,来自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及医学等5个学部10多个院系,一共87人,包括留学生9人。该课由笔者主持,有七八位教授一起“抬课”,每人讲一到两次,这种“抬课”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知名教授以及各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开课不久,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次小论文作业,题目是“我观中学语文”,要求大家回顾中学阶段语文课开设的情况,包括教师、教学方式、作文、高考、教材等,说说中学语文到底给了他们什么,有什么遗憾,设想自己来当语文教师又可能有哪些作为。这次作业本意是引导学生反思以往的学习方式,而我们可以从中了解现下大学生是如何看待中学语文的,对当前课改也许有一些参考价值。下面分六个方面,介绍北京大学学生作业中对中学语文的回顾与反思。需要说明的是,87篇小论文中,有9篇是留学生的,他们谈到各自国家与地区中学语文学习的情况,具有参考价值,但这里暂不列入分析。实际列入分析的是78篇论文。

一、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评价

78篇论文中,对中学语文教育比较肯定的有32篇,持较多批评甚至表示反感的有30篇,各占40%左右;态度比较谨慎中立,或者既有批评又有肯定的有16篇,占20%。持肯定态度的主要认为,“语文是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科目”,语文课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扮演了玩伴、知识传播者、教育家,甚至是精神领路人等多重角色”。(哲学系学生)“我觉得中学语文教育是成功而富有成效的”“语文学习伴随着我很多难忘的回忆,是对我人生成长影响最大的一门课”。(国际关系学院学生)无论如何,“语文教育对我少年时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人格力量的形成都是有帮助的”。(中文系学生)对于目前语文课受高考制约所产生的弊病,这些同学认为应当给予实事求是的理解,即使面对高考,也不一定就完全落入应试教育的陷阱,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而同学自己也有责任,“师生携手改善并提升语文教学效果还存在很大空间”。(外语学院学生)从这32篇论文看,多数同学来自文科,比较喜欢语文,中学阶段又碰上好老师,语文课确实为他们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引发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但是另外30篇论文对中学语文就有较多批评,甚至是否定的意见。有的同学说:“高中语文实际上就是字词句的机械记忆课、现代文阅读牵强理解课、作文应试造假课……即使不上语文课,最后一年勤学苦练突击复习,高考得个130分也大有可能。中学语文教育究竟要往何处去?”(中文系学生)有的认为本来语文是陶冶性情、思想体验最自由的课,可是在高考挤压下,硬是用死板模式去限定理解,使这门课变得“刻板、教条、贫乏和单一”,学生对这样的语文课反感,甚至“一见到语文考试就头痛,全凭运气……”(心理学系学生)“中学语文可能是最令学生反感的一个学科,厌学情绪普遍存在。”“真正热爱语文的学生不多,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这是一种悲哀。”(物理系学生)“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天生重要,但是我们不得不扭曲着学习,因为我们需要应付高考。”“我们太忙碌了,太功利了,如果不以中文学科为业,还有几人会用心学语文?”(信息管理系学生)看来持批评否定态度的同学也并不否认语文课重要,只是那种“扭曲”了的学习让他们反感和无奈。

而对中学语文持比较谨慎评价的同学,也看到语文教学的弊病,但认为高考是无奈的选择,自己其实还是“中学语文与语文高考的受益者”,现在能在北京大学享用最好的教学资源,就是从高考中获益的,如果换一种考核选拔方式,不见得就能上北京大学。都知道语文教育要靠涵养、积累,知道应试是语文教学之大敌,可是如果不面对高考又会怎样?教师们实在太为难了,学生们也“只有无奈两字而已”。(光华管理学院学生)有的同学说中学语文生活是单调而沉闷的,但也不是没有快乐,特别是在自己喜欢的阅读中。中学语文毕竟承载着青春岁月,很难对这门课做理性的指责。

二、关于课堂教学

学生们意见最大的就是完全针对高考,僵硬地按照考试大纲与标准答案来教学,以及对学生学习个性的漠视。有的同学很庆幸,他们的老师并非如此,而是比较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容许发出各自的“声音”。“我们时常感到自己声音的重要,重视自己的创见,哪怕只是一点点奇思异想,我们庆幸自己在标准答案的教学体制内没有丧失独立思考。”很多同学对那种缺少整体感受、完全依靠文章分析的套路,以及把文章过分拆卸细解的方式,表示不满。一般套路就是先将课文分段,然后找中心句子,逐段分析。甚至连诗歌也照此办理,“简直就是解读的暴力”。再说标准答案不可逾越,“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都给磨灭了”。(中文系学生)有的抱怨“一节课下来全都是字句细解,等于高度疲劳轰炸,到底能记住多少是个问题。面对这等上法,不少同学只好睡觉”。甚至“一看到古诗词就会条件反射地想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很断裂地考究词语的意思,失去了对整体审美的感觉”。(光华管理学院学生)

同学们欣赏的是另外一种教学,“不光教人怎样看文章写文章,总是要在其中找点乐子,注意在师生讨论的气氛中讲课,也更加侧重让学生自学”。不过欣赏过后,这些同学也感到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少数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而对于一般学生,如果“放纵”,可能会让他们的考试成绩“惨不忍睹”。(艺术学院学生)有的同学谈得比较具体,如认为课堂上阅读和朗读很重要,是获得感悟,特别是语感的重要途径,可是现在有些教师不太重视这一点。(中文系学生)还有的提议课堂上能多一些机会让学生练习如何在日常情景中得体地说话,因为现在许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实在很差。有的同学建议课堂教学还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地、主动地从其他文学作品里感受精神的魅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哲学系学生)总的来看,多数学生对目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都不太满意,他们对课程改革所主张的个性化学习还是比较认可的,问题是如何与高考的要求平衡协调好。

三、关于作文教学

很多同学都承认对高考作文比较反感,对高考指挥棒下的作文教学持严厉批评的文章有20多篇。有同学说自己是很喜欢写作的,可是作文带给人的折磨一辈子都忘不了!面对高考,只好对自己的兴趣“严加看管”。“铺天盖地的作文参考书,满分作文解密,各种作文文体结构、素材的迎面袭来,让我们迷失了方向……作文成了木偶戏,而不再是本色演出,那根操纵木偶的绳子就是高考高分作文的潜规则。”(经济学院学生)有的似乎看透了高考作文的“程式”,认为无非就是所谓信心、希望、信任等一套不变的主旋律,如“留给明天”或者“愿景”,你只要平时准备好“希望”那一套写法,往上一套就差不多,顶多开头结尾点点题就可以了。教师一般也并不希望学生有太多创新,因为高考改卷无非就是看是否切题,结构、字句如何,每篇两三分钟就翻过去了,哪有时间欣赏你的创新?有的同学考了高分,也看不起自己,“喜分数之高,悲文章之差”,知道就那么回事。还有的回忆中学老师教如何吸引高考改卷者的“眼球”,框架如何变通,成语妙语如何贴上去增色,等等,甚至“感情也可以模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做居然可以得高分。有些同学慨叹:“长期写着华而不实或者自己都难以相信的文章,谈何心灵的慰藉与净化?写作也就成了一件苦差事。”(心理学系学生)

但也有学生说他们的情况好一点,主要是老师比较注意让学生平时加强积累训练,而且尽量让学生发挥才能,是有兴趣的训练。比如,有的用“周记选刊”的方式,从高一开始每周要求学生写周记,题目任选,800字以上,每个同学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老师每周从中挑选刊出,文章风格各异,游记、小品、随笔、思辨文均有。“理科班同学终究成不了文学青年,可是这样练习写真切的文字,怕是再也难于遇到了。”也许这些同学在高考复习时也会碰到“套路”的练习,但因为平时练笔多,无论思想、方法都有积累,考试时总不至于完全落入套式文章的泥潭,更重要的是不至于被高考作文败坏了胃口。这些学生大都出于比较优秀的学校,老师自然也是有水平的。看来,虽然文章模仿未必就是坏事,但突击训练写作和一味训练如何应对考试并不可取。作文教学特别要注意尊重学生个性,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四、关于语文教师

几乎九成以上的论文都回忆了他们的语文老师,其中批评的占四分之一左右。有的学生批评他的语文老师“对语文缺乏热情,不爱语文”,甚至当学生要报考中文系时,语文老师还说:“干吗要去学中文啊?那些呆老爷子们钻研故纸堆,有什么趣味?”这样的教师也许比较个别,但教语文不喜欢语文的,恐怕也不是少数。

还有就是教师承受的压力太大,终日在应付高考之中打转,都有职业性的厌倦了,哪里还谈得上教好语文。学生对这一点似乎体会不多。所幸还有30%的文章对教师表示了极大的尊敬,他们庆幸遇上了好老师。这些回忆都谈到,好教师不但注意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同时也注重思维方式和人格的培养。有的同学说,他们中学阶段的语文课也很注重基本训练,但教师比较了解同学,总能用平等宽容的心包容学生,学习空气比较民主,而且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尽量引起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创新力,这就使本来很苦的学习变得有些情趣。(哲学系学生)同学们一般比较佩服那种教学认真又有个性的教师,这些教师不完全照着教学大纲转,总有自己的思考,而且能带动学生思考。这样的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医学学院学生)也有同学说,高中三年下来,“我们远不只在语文能力上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人生、社会及祖国文化的理解加深了,这些都影响着我对是非善恶的评判以及对人生、世界的感悟”。这些学生同样要面对高考,但整体能力上去了,考试也不成问题。所以,他们认为好教师是懂得“平衡”的。现在大家对高考批评得很厉害,但“问题症结并不全在高考体制的狭限,与语文教师的创新思维及探索精神的局限也不无关系……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抱怨与批判,还应当拓宽思路,寻找既遵循国情又跳出传统思维的新的方式”。(哲学系学生)

五、关于教材

这方面的意见相对少一些。有十多篇文章提到对课外的《语文读本》很感兴趣。有的同学说把6册读本都完整地读过,里边大都是经典美文,不但补充了课本阅读之不足,还拓展了视野,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包括作文水平都很有帮助,收益颇丰。有的同学甚至说:“回想以前学过的课本文章,有时反而比不上自学的课外文章更加有印象。”(中文系学生)有的同学认为,现在教科书选收文学类文章较多,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历史与哲学方面的文章,加强对学生历史观和思辨力的培养。至于科技类文章,不一定要选很多,因为语文还是要讲究文字之美。有的认为课本选文不一定都要求细读,也可以多选一些供泛读,读得多了,自然有积淀,语文素养就会提高。对于中学课文是否应当多选一些鲁迅的作品,现在有争议。有的同学认为鲁迅的文章不好懂,开始接触比较“隔”,但毕竟是最有内涵的,“随着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时间的推移,会越发感受到鲁迅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数学科学学院学生)对于有些教材为了照顾学生兴趣而多选时文,部分同学认为大可不必,语文课还是要重点学习经典。

六、关于高考

前面提到的不少文章都已经涉及这一问题,毫无疑问,这是所有学生都关心的话题,而且都有论及。有75%的文章对高考体制表示不满,认为其作为指挥棒制约整个中小学教育,弊病很大。但也有很多同学认为,目前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高考不能取消,而且只要是考试,就难免有负面影响,这是很无奈的。

有50多篇文章谈到,现在很多学校的语文课几乎都是指向高考的,而高考不是考知识灵活运用,是考谁背得多、套路运用得熟,所以教师只好功利地教,学生就功利地学,这样的语文不可能让人喜欢、让人学好。因为语文需要熏陶积累,单靠突击复习难以见效。到了高考复习,很多人包括教师往往会放松甚至放弃语文,别的科目占据了本属于语文的时间。语文课在许多学校地位很低,成了边缘化和弱势的课。

有的同学回忆语文复习的情形,说凡是考纲中未列入或者虽然列入但得分较少的,几乎就不再理睬。课本中许多现代文虽然很美,但比较难以和高考挂钩,也就放过去了,而古典诗文比较能“拿分”,就会多学一些。(物理学院学生)类似情况其实很普遍。目前在许多省区推行的课改,要求必修课讲1.25学年,余下1.75学年学习选修课和复习。本来是要减轻学生负担、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淡化应试教育的,没料到如今很多学校1.25学年必修课讲完后,就转向高考复习了,所谓选修也就形同虚设。只有和高考挂钩密切的,如古代诗文、作文等选修,才纳入必修,统一指定学习。这就失去了课改的本义。

至于对高考方式本身,同学们也有诸多意见。他们认为虽然这些年高考有了一些改进,主观发挥的题多了一些,但问题还是很大,往往考的就是考试技能,而不是真正的语文能力。有一位同学在新东方学过英语,他用类似方法准备语文高考,背下了三年来各省高考题中的主观题,加以归纳,最终他的高考成绩居然只扣了5分。他说自己语文水平其实并不高,能考出这等高分,说明考题是有问题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学生)有学生批评某些高考出题者“处心积虑地编出那些模棱两可的选词填空和病句修改来为难学生”,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中文系学生)

也有部分学生对高考比较理解和接受。他们认为教师的指导很关键,教师应当在“应试”与“兴趣”培养之间找平衡。“高考语文就是戴着镣铐跳舞。”(数学科学学院学生)有的同学提议高考多设一些阅读理解题,而且容许主观发挥,独辟蹊径。还有同学指出,既然高考不能取消,那就必须面对,能力强的学生既能考好,又不至于过分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他们对有些学者文人动不动就批判高考不以为然,认为有些人并没有读懂高考题就在报刊上发文攻击,这也是一种浮躁的学风。

关于语文学科的定位及其他[3]

现在的高师教育是有问题的,课程设置太过老旧死板,既缺少理想的观照,又脱离实际,把学生限定死了,很难培养出优秀教师。

记者:在讨论中学语文教育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要先做界定,考虑语文是什么,是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字;语文作为课程又是什么。虽然中学语文教师并不关心这些问题,但它却是语文教育“理论界”的显学,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似乎有点矛盾的现象?

温儒敏:从研究角度说,有基本界定还是必要的。研究必须回到朴素的立场,面对实际问题,而不满足于标新立异,做理论滚动。其实,对语文是什么尽管有不同说法,但大家还是可以找到互相重叠的共识的部分,那就是母语学习。不会有谁反对,这就是语文的核心。从这个内核往外辐射,诸如语言、文学、文字、文化等方面,都和母语学习紧密有关,几个方面应当是互相融合习得的。母语是语言,但不能反过来说语言就是母语。儿童习得母语是自然的过程(这也是有趣而又复杂的课题),但不是说会说话就无须学习语文了,母语是终生都要学习的。而母语又必然带上特定民族文化内蕴,学习母语,同时可以提升文化力、思想力、审美力,等等。一般讲语文是语言文学,或者语言文字,也都不错,都能涵盖语文的主要部分,但这些概括是不全面的,所以宁可讲语文就是一种母语学习的课程,是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学科。

我可能又被“绕进去”了,但基本意思是在说:我们本来很熟悉、有共识的东西,不要硬去做理论分割。否则,本来大致还清楚,一较真反而糊涂了。比如,什么是人,什么是文学,等等,要较真,还真是很难说清楚的。这次课标修订,我主张不要抠字眼儿,不要纠缠概念,尤其是一线的老师,用不着去争论概念问题。理论价值的大小,归根结底要看解决实际问题的锋利程度。我并不认为对“语文是什么”的研究是所谓“显学”。

记者:我们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叫作“国语”和“国文”,1948年,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一律将其改称为“语文”。请问您能否设想一下,如果没有1948年的改名,还会存在“语文是什么”的讨论吗?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

温儒敏:前面说了,从研究角度,讨论“语文是什么”是有其学术价值的,但不要纠缠,要面对现实。“国语”这叫法比较早,“五四”时期就有,那时提倡白话文,强调“文学革命”与“国语统一”合流,形成了“国语”运动。如1918年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就提出过一个口号叫“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从1920年起,教育部要求当时的国民学校低年级教学都要运用语体文(白话),当时的语文课程就叫“国语”。为什么后来又有的改叫“国文”呢?是因为意识到这门课重点解决的应当是书面阅读问题,“国文”的叫法突出了书面阅读。至于1948年后改为“语文”,则是一种概念的梳理和统一。“语文”比前两个概念要全面、大气,可以把更多属于语文课的功能特征包含进去。

每个时期侧重点不同,语文课程的内容也有调整。现在有学者主张回去叫“国文”,是因为他们比较看重书面语学习。问题是,书面语之外的其他语文要素呢?听说读写不完全是书面语阅读。现在的争议不是改名引起的,而是看问题的层面不一样。“语文”作为一门母语课程的命名,已经在我们民族集体意识中积淀下来,约定俗成了,我看不必再纠缠争论。

记者: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一个人要精通一门学科就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在语言方面,则是母语。”我觉得这个观点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某些思想有共通之处。请问您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可否请问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进行了几年,您的中学语文教育思想有没有变化?

温儒敏:我赞同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前面讨论语文概念时也已经涉及类似看法,我是主张“语文就是母语学习的课程”这一定位的。母语虽然内化在人的精神和思维习惯中,但这需要“过程”,所以母语要长期不断地学习,语文素养提高是长远的事情。

高中语文课改从第一批4个实验区开始,还不到4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激活了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些问题也许还未能解决,但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这就是收获。我支持课改,但主张步子稳一些,不操之过急,多从实际出发,不搞颠覆式革命。现在课改碰到阻力太大,有些地区根本推不动,报纸上说的经验一套一套的,实际上不见得有多少改变,这也是令人担忧的。关键还是如何面对高考,以及高考如何配合课改。当然,社会层级分化形成的竞争加剧,也反映到教育中来了,课改必须推进,但每一步都将是艰难的,要从长计议。我最近有一篇讲话稿《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发表在上海的《语文学习》2008年第1期上,其中谈到了课改应当和高考“相生相克”,是在高考不可能完全取消的前提下的渐进的改革,课改可以和高考一起改进,这是这些年我面对课改的巨大困难而产生的新的想法,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

记者:我们知道,工具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是服务于思想的手段。在语文教育中,“工具性”除了指明了必须重视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之外,应用到母语的学习是不是反而暴露出很多弊端?比如说,工具是身外之物,可以利用也可以放弃,但是,母语则早已内化在人的精神和思维习惯中。“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完整”“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等要求的提出,是否已经传达出一种新语言观?请问您是否认为在语文教育和研究中需要语言观的转向?

温儒敏:这个问题带较多理论性。语文课改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其改革指向是防止过分和单一追求工具性,提醒人文性也不可或缺。我们知道,从过去相当长时间以来,语文课程强化政治性和教化作用,对语文基本能力包括阅读写作训练有所忽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语文教育逐渐转向重视工具性。应当说,这是一种进步。但后来情况又有变化,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而且学生负担太重,对身心健康不利,大家都有意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人炮轰高考制度,强烈要求课程改革,现在的课改实际上是接续了这个趋势。

显然,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提法,是有针对性的,带有纠偏的意思。但不宜理解为现在课改就是强化人文性,弱化工具性,而应当理解为两者自然的结合,在教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生成。一线老师备课不必处处考虑如何呈现人文性,显示已经在改革,实际上,人文性比较虚,它是弥漫于整个教学的。至于课标中提出“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完整”“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等要求,我理解也是针对目前教学中的偏向,就是把研究界探讨的所谓语言规律特别是语法等硬搬到语文课中,以致形成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前面说了,语文课主要是母语学习,而说母语一般不会出语法差错,可是很多语法却反而越弄越让人不会说话了。所以课标特别提出反对追求过分的“知识完整”与“系统的语法修辞教学”。不是完全不要语法修辞知识,而是要求“随文学习”,把语感培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至于是否提出新的语言观了,我没有深入的看法,也许还只是教学理念的变迁,不一定上升到语言观“转向”。

记者: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识字量、理解力和心理发展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理应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请问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文学教育的内容是不是可以占更重要的位置?

温儒敏:我认为高中阶段的文学教育内容可以多一些,但仍然不能离开语文,应当是语文学习基础上的文学教育。

记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系列目标之一是“阅读与鉴赏”,还规定“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请问,您认为一个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文学鉴赏水平?如果可以量化,是不是可以规定一个高中毕业生必读文学作品篇目?

温儒敏:这个问题提得好。现在对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文学鉴赏水平,并没有科学的衡定,还只是模糊的要求。我们许多事情都是弄得有些模糊,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都是观点加例子,并没有细致科学的跟踪调查研究。像你提出的问题就是一个很细致的课题,可惜这样的研究太少。如果让课标更有科学性,更能发挥指导作用,应当有大量基础性的研究支撑。我是主张最好能拟定一个建议(不一定是必需)书目。但是这项工作非常难做。古典方面的书目还比较好办,许多经典作品毕竟沉淀下来了,评价和理解上有共识,而现当代因为还在“流动”,共识就比较难于达成,容易引起争议。不过,我也认为不应当无所作为,可以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个建议书目。

记者:您认为一个人的文学趣味有高下之分吗?高中语文教育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文学趣味?您是否认为“不培养文学家或者诗人”可以成为不进行或少进行文学教育的一个理由?

温儒敏:是有高下之分的。我们说所谓“素质教育”,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用体现人类最高尚的精神与智慧的文化去熏陶青少年,文学经典因为负载着这些精神智慧,是学生人格成长最好的营养,多接触阅读,将受益无穷。目前的大环境中,高中生为了高考,大量时间是要应对考试复习的,但也应当有部分时间用来放松“悦读”,也就是有兴趣的阅读,其中就有文学阅读。高中生应当多读一些文学经典,除了唐诗宋词和四大名著之类,阅读面还可以宽一点,包括外国名著和中国现当代优秀的作品,都可以读一些。近百年来很多新的东西积淀下来,也已经成为小的传统了,对当代生活影响之大,恐怕不低于古典传统,所以现当代文学也要学习。文学教育对每一位公民的培养都会有好处。“不培养文学家或者诗人”不能成为轻视文学教育的理由。读文学作品不是为了当作家,甚至也不只是为了学习写作,更重要的是人格的熏陶,是品位的提高,是生活的乐趣。

记者:您在其他地方也讲到过语文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您的调查研究,目前高中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怎样?新课程实施以后,取得了哪些进步?

温儒敏:很不乐观。一是高考压力,到高二就几乎不敢看所谓“杂书”了。许多家长老师把跟高考不直接挂钩的文学作品都视为“杂书”。于是学生成天只能读教辅,做习题。这些年课改增设了选修,本意就是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多读点书,这是一个“亮点”,但实施起来非常难。因为有些措施难于操作,更因为高考压力有增无减,许多地区和学校不让学生自由选课,或者干脆指定一两种与高考比较联系得上的,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选修实际上变成必修了。所以,课改如何把先进的理念贯彻,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还有大量要克服的困难。

其次,现在是所谓影视时代、网络时代、图像时代,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了,看电视上网读图多了。影视、网络和图像尽管扩大了接受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文字书的阅读,尤其是文学的阅读。要让学生了解,比起其他接受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入。读书所能获得的文字的感觉,也是一般观看影视作品所不能获得的。同样,上网和读图,也较难获得阅读书本的那种独有的效果。(网上读书也是一种文字阅读,另当别论)所以影视网络再发达,也仍然需要书本阅读。我曾说,对学生而言,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的途径,这可能就是终生受益的好的品位,一种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生活方式。

记者: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必修和选修的课程结构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供了很大空间。您认为对文学阅读与鉴赏的考查在高考中应如何体现?另外,想顺便请问您,语文高考的改革是否与语文课程的改革同步进行?

温儒敏:高考和课改不应当是两张皮,前面说了,要“相生相克”,一起改进。所以我认为,高考命题应当充分考虑课改的趋向,比如选修课问题,可以在高考中适当体现。文学阅读与鉴赏能力的考查也可以占一定的比重。高考与课改同步是改革方向,实际上比较难办,两个主管部门,考虑问题侧重可能不太一样,这需要上级部门来协调。高考是国策,承载着沉重的社会心理期待,取消是不可能的,改起来又会难度很大。改革要推进,又要慎重。

记者:在文学教育上,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是否衔接?

温儒敏:道理上应当衔接,实际上未能很好做到。这又是跟高考有关,所谓应试教育,搞到很多学生不会读作品,也不爱读作品了。所以,我主张大学语文要定位在“把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这说得可能有些极端,意思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开拓学生的眼界,重新引起学生对于母语及文化学习的兴趣,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这些年我编了《高等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等新的教材,和通常的大学语文体例及选文都有区别,是一种尝试。

记者:语文教师不可能都是文学家,对于普通语文教师而言,有没有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使他(她)成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良师?

温儒敏:首先是调整好心态。现在的老师很忙,各种考核检查让人疲于应付,加上社会心态浮躁,拜金主义流行,确实难于沉下心来读书。要成为有文学素养的老师,起码要能抵制一些诱惑,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无论怎样忙,自己都能抽点时间读书,特别是读一些经典或优秀的作品。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自修,自己重新学习中文专业的课程,包括研究生课程,不一定脱产正式在职读研究生,就是订个可行的计划,自己来学习。因为已经有了教学实践,学起来会有新的心得收获,不是过去大学学习的重复。学习需要毅力,“多快好省”的办法好像还没有发现。

记者:现在,“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中特别受关注,请问您怎么看待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温儒敏:和上面谈的问题差不多。“教师专业发展”不要理解为就是适应课改,或者单纯的职业训练,要有比较长远的目标,因此,可行的中短期学习计划非常必要。当然会考虑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考级、职称晋升等,但不要都是“直奔主题”,免得老师自己也卷入“应试教育”。培养专业兴趣与专业敏感很重要,是长期的事情。还有,就是拓宽视野,不断更新知识,不满足于现炒现卖,立竿见影,或者只关注与目前教学可以挂钩的,要在整体素质以及修养方面下功夫。

现在高师教育是有问题的,课程设置太过老旧死板,既缺少理想的观照,又脱离实际,把学生限定死了,很难培养出优秀教师。所谓专业发展也是人生事业的发展,要有一点理想主义。

记得年轻的时候看过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女主人公瓦西里耶夫娜教孩子们念诗,有这样一句:“向前看,别害臊,前面是光明大道!”

我很为电影中那些师生的理想与事业心所激动,那句诗成了我年轻时的格言。

我想现在当老师也还是很需要“向前看”的精神的。

语文课改谨防“掏空”语文[4]

把语文功能无限制地扩大,好像很重视语文了,到头来可能“掏空”语文。

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之后,各地已经组织编写和出版了几套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并在部分省区试验,推动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但也碰到一些新的问题,引起一些讨论。其中谈得较多的还是关于语文的定位,也就是语文教育基本的功能,讨论中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它的道理。但有一点首先要问,高中毕业后很多人不一定继续上大学,即使上大学,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主要不是从事中文专业的工作,那么他们对语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中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这是中学语文最基本的功能。

现在我们讨论语文改革,比较多的声音是关于人文性,讲素质教育,培养审美的能力,毫无疑问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以前注意不够,现在多讲讲,有必要。但是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学习多年语文,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过关,学生日后找工作都会有困难,甚至连谋生都会有问题。所以还是要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不过,工具性是更基础的,人文性要渗透其中。现在众口一词在抨击应试教育,其实,这并不都是语文教学的错,也不能将语文的工具性和基础训练一概说成是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学习是必要的,但不能离开语文教学规律和基本的要求,否则所谓素质教育也可能是虚的,不落实的。中学语文改革的争论太多,谁都在抱怨,谁都插得上嘴,但建设性、可行性的意见往往得不到重视。我主张还是务实一点,回到朴素的立场,多一些调查研究,看到底社会上多数人首先要求从语文课学习中得到什么,这个清楚了,定位清楚了,再来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更有针对性。中学语文肯定要改革,但步子稳一些为好,要考虑国情,考虑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不能只盯着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应当更多地关注多数学校包括农村一般中学的教学资源和条件。

当然,有些人会觉得语文和自然科学不一样,语文主要承担素质教育的任务,而且太过强调模式化的训练会不会不利于培养孩子想象力以及对文学的感觉。对此我们应当怎样看?语文当然有素质教育功能,但不能简单认为语文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从学科来讲,语文包括“语言学”和“文学”两部分,语言学比较接近科学,而文学则是艺术,前者偏重工具性,后者则偏重人文性。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提高读写能力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起码要求,先要学会掌握语言表达的工具,然后才是审美呀、素养呀等方面的要求,后者相对是比较“奢侈”的东西。就像一个家庭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活,然后才谈得上艺术欣赏等。当然,这两者很难分开,教学中应当是彼此融合在一起的。在学习读写技能的同时,所谓感情、态度、价值观很自然也从中得到培养。但实际上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追求又往往是有分工、有偏重的。而且必须意识到,语文课要解决读写能力,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甚至也不可能都是个性化的。希望语文学习全都变得很快乐,或者所有学生都很喜欢,那只是一种理想。语文和其他科目一样是一门学科,有它的学习和教育的规律,有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把语文功能无限制地扩大,好像很重视语文了,到头来可能“掏空”了语文。过去我们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不能忘记。

请容许我这里大声呼吁要为语文课“减负”,我所说的不只是减轻学生学习“量”的负担,而是先要减轻语文本身的“负担”,不要把什么东西都交给语文来承担。要求语文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审美的问题、道德的问题、爱国主义……这就难办了,负担太重了。更不能把现在社会道德低下、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简单归咎于教育,不能夸大语文教育的功能。我们讲语文有人文性,那也是在语文教育基础上体现的人文性。现在有些人主张以“文学代替语文”,是所谓“文学主义”,其实也是夸大了文学的功能,那大都是搞文学的朋友们的一种设想,“可爱而不可行”,不切合语文教育的实际。

这里我想再谈谈语文课教材的改革问题。

这几年我有幸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的执行主编,在编书的实践过程中学到许多东西,也有不少困扰。我感觉要实现语文课的基本功能,语文教材的改革也是一个关键。教育部前年颁布的“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是更加基础性的,此外还有选修课,如文学鉴赏、文化论著选读、新闻和传记,等等。这是一个新的改革思路,既保证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的要求,利于个性化的学习。

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合作,按照“新课标”要求编写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这套教材的体系和结构都有较大的改革,但并非一味逐新,过去好的教学经验还是积淀下来了。其中必修教材编写还是强调阅读、写作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训练,保证学生共同的语文基础。

必修课共5册,每一册都设计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几大板块,注意引导学生去鉴赏、思考与领悟,反复梳理学过的语文知识,在训练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方面下很大功夫。必修课的重点比较明确,就是解决绝大多数学生共同的语文素养问题。而选修课则比较开放,计划有十多种,包括中外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各种文体的名作欣赏、中外文化名著选读、新闻与传媒素养、影视文化、传记选读、汉语知识,以及写作等。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选择开其中若干门课,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这套新的语文教材,在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的语文能力的前提下,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拓展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而且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也尽可能得以实现。目前全国已经出版有5套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新的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只是其中一套,正在4个省区试验。试用已经有一年,受到许多学校师生欢迎,也碰到一些问题,如课程与教材改革后如何面对高考、选修课的师资培训等。已经迈开这关键的一步,不断探索取得经验,我想改革前景总是好的。

语文考核的问题也一直是大家关心的。大家都已经注意到,标准化的考试不太能适合语文,有些很有天分的学生,平时可以写不错的文学作品,但是高考作文却考砸了,这些问题怎么看?语文当然也要有相对标准化的考核。前面所说的基本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和读写的基本技能,是可以通过相对标准化的考试来测试的。比如古文的学习,要求高中生大致能读懂比较浅显的古文,对承载我们民族文化的古文起码有些初步的了解,教学大纲都有相应的明确要求,甚至连掌握多少个虚词,背诵哪些段落,都有要求。考试时对这些知识与技能就可以做量化的评测。对基本的语文知识,完全可以进行相对标准化的测试。不能一讲人文性,一讲个性化学习,就不敢提标准化,连基本的训练和考试都放弃了。但作文就有些特别,是更加要求表达个性创造性的,考试评测比较难做到完全标准化。现在高考作文阅卷最头痛的还是作文。为了保证公正性,不能不设定一些标准,如切题多少分、结构多少分、文字表达多少分等。因为每个阅卷老师也有他的“个性标准”,在很短的时间内要评阅很多作文,如果不设定相对统一的标准,那就很难操作。所以,尽管标准化本质上并不适于评测作文,但对于高考这样的大考来说,相对的标准化又是必要的,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这才比较公平。这些年来很多人不断批评高考,但高考在目前还不可能废除,我们只能尽量改进高考,要很务实地讨论问题。

就语文新课标的学习谈九个问题[5]

不抱怨,不等待,承认现实,着眼长远,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能改一点是一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正式颁布,今年9月就要实施。我想就老师们关心的九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新课标”篇幅不大,涉及面宽,课程性质、理念、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教学内容、方法、评价、考试、教材编写,等等,都说到了,但多是一些很精练的原则性的表述,需要认真学习、体会和探讨。最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照课标的要求,看哪些符合标准,哪些还有差距,或者哪些一时很难做到,看有没有办法逐步达到要求。和平时培训不同,课标学习不能只注重教学技巧模式的模仿,应侧重在教学理念、目标上的思考、对照与探究。这次课标修订,并没有做颠覆性的修改,原先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正确的,修订时保留下来了。学习不能只关注修订部分,更不要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增删上。要把课标作为完整的文件来学。课标的学习,为老师们更新观念、全面提升教学水准提供了契机,也为继续推进课改提供了动力。我虽然参与了课标修订,但这里的意见不代表修订组的,是自己的思考,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课标的功能是什么?

国家那么大,学校那么多,从管理上说总得有一些基本的规范,课标就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都应当以课标为依据,以后相关部门对学校进行教学的检查评估,就要以课标为依据,不能另立标准。中考、高考情况如何?升学率多少?都不应当作为检查评估的标准。中考的考试大纲要以课标为依据。课标是有一定的政策约束力的。对老师来说,有了课标,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培养起码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有了依据,能做到心中有数。应试教育仍在发挥其负面影响力,课标的功能就更加重要,它代表正面的力量,对不良倾向起着抑制、抵挡的作用,引导教学往健康的方向走。

课标实施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的枢纽。十年前有过语文课标的实验稿,这个实验稿的推行,其实就是课改。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十年课改中,我们已经接触和实践过,现在需要总结。课标实施与课改推进是紧密联系的,学习新课标,也是为了深入课改。

有的老师阅读新课标,关注的是有哪些改动与自己的教学有关,有哪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时间如何安排,等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抱着这种期待,课标可能不太“解渴”。因为课标毕竟和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不同,它是指导性文件,在教学的安排上不可能做很具体、统一、硬性的规定。大家不要因此觉得课标是“务虚”的,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课标不完全“务虚”,即使是所提出的那些新的理念、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框架、评价原则,都很切中教学的时弊,并非穿鞋戴帽的空论。我们要通过课标的学习,掌握国家对课程教学设定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这些标准具体体现到各个学段,我们的任务就是实现这个标准。至于如何去教,课标虽有指导性建议,但不是具体方法。教无定法,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不同,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做创造性的发挥。新课标不是一根绳子,不是用来束缚大家的,它是动力,激励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创造。

新课标提出的那些标准,有些城市的学校觉得标准低了,而农村有些学校还觉得高了。其实课标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国家标准。如果学校条件好,稍微超越一点课标无可厚非,但不应搞很大的“提前量”。条件差的学校跳一跳也完全够得着,应当努力达到课标的要求。全国的教育不均衡,学校情况不一样,但在这些基本标准和要求上,应当都能共同遵循,课标应当能面向全体学生。

二、课标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我们老师比较习惯“教学大纲”,而不太习惯课程标准。其实“课程标准”不是新概念。早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就颁布过《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民国时期一直沿用“课程标准”这个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也还是叫“课程标准”,当时有《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到1952年,才改为“语文教学大纲”。当时这是为了向苏联教育模式看齐。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文教学大纲并不涉及教学理念,只规定每一学期甚至每一课应当传授哪些语文知识,教学内容偏难、偏深、偏窄。教学大纲比较具体,每一教学环节要求是“刚性”的,老师只能照此办理,很少有选择性。现在以课标代替教学大纲,应当说是一种进步,是全面的提升。

那么课标是怎样出台的?取代教学大纲会带来什么变革?这得从16年前说起。1996年教育部就义务教育状况组织进行9省区的大型调查,发现原有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大多数学生不能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中小学比较,我国中小学教学内容较深,但面较窄。以往通过大纲对各科教学的内容、要求都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全面发展。当时就决定要实施课程改革,首先为义务教育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

课标的制定,试图改变过去那种比较偏狭的教学状况,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于是这些年一个词叫得很响亮:素质教育。回过头看,不管如何评价得失,有一点是公认的,课标和课改带来新的教学理念,这是了不起的变革。前后比较一下可以看到,过去教学大纲以及大纲所规定的各个教学环节,所关注的中心是知识和技能;课标与课改关注的中心则是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新课标强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实际上是向素质教育靠拢。还有一点也是进步,就是从以往按照教学大纲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特别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所以我们学习新课标,不要停留在原来使用教学大纲的水平,眼界要高一点,让自己的课程目标意识更加明确,以观念的变革来带动教学变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早在2001年研制成稿,随后在全国多个省、市、区试验,多种按照课标编写的实验教材投入使用,也就是课程改革。课改推行至今十年了。从2007年4月开始,教育部组成课标修订组,着手修订。先对29个省、市、区的课改情况进行大面积调查,征询对课标的内容及试验结果的各种意见。然后修订组用了近四年的时间,反复调研、学习、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定稿。课标经过十年课改的试验,集思广益,是全国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并非少数专家的产品,也不是一般的论著,而是国家的政策性文件,学习时要调整心态,认真钻研,考虑如何实施。

三、如何看待前一段课改以及课标实施的效果?

对语文“新课标”的颁布,有些老师可能不是那么期盼,也不见得多有兴趣。大家对原来课标实验稿也有所接触,但现实状况是,课标的实施好像很难,很多学校的课改也是“水过地皮湿”,见不到突出的效果。大多数人并不否认改革的必要,但要真正推进新课程,从自己做起,又感到非常艰难,从小学到高中,越往上走,难度就更大。课改十年了,一些地区和学校我行我素,仍是老一套。最让人揪心的是学生的学业负担减不下来,甚至比十年前加重了。课改在竭力反对竞技式教育,可是“竞技”在不断加重与提前,提前到小学、学前班,甚至“胎教”,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成为集体无意识了。一方面是对现下应试教育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都不敢轻易放弃应试教育;道理上赞同新课程,实际上却又紧张、担心,结果就形成巨大的社会障碍力,大家都很无奈。当然,课改以来也有另一种趋向,就是把课标片面理解为颠覆性的,不顾实际条件,一味追求课改的形式与声势。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就不敢再提工具性,两者被生硬地割裂开来,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掏空了语文;强调学生为主体,就死板规定老师不能多讲,课堂教学追求无边的讨论,一堂课下来没有多少“干货”。“花架子”并不能提升教学质量,反而会把“新课标”的“名声”给败坏了。

新课标的实施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十年课改真的很艰难,可以用四个字说明:举步维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课改与课标本身有问题吗?不是。主要是这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但社会财富分配差距拉大,竞争加剧,社会心理紧张;最近十多年大学扩招,本来可以让更多青年上大学,可是竞争反而加剧,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所以,课标和课改提出的那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这种非常紧张的社会心理面前,被虚化了,很多人认为课标与课改的理念不错,可是在当下难于实施。我们的确应当正视这种现实,看到课标实施和课改推行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但也要看到,老百姓对现行的教育状况是很不满的,他们希望改革,所以课标与课改还是有巨大的潜在动力,势在必行。课改与课标实施举步维艰,但不可能再走回头路,只能从长计议,适当调整步伐,坚持下去。

在“举步维艰”的同时,应当有信心,给自己打打气。课改与课标的实施还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课程与教学观念上,已经产生大的冲击和突破,像“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这些观念过去也提过,但课标的实施和课改推行,从理论到实践那么集中强化提倡,使之得到普遍的社会认同。课改激活了对于教育某些根本问题的认识,社会对教育必须改革有了更多的关注与共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一大收获。这次课标修订,经过大面积的调查,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注意把课改中实施并逐步得到认可的那些新的理念和做法,坚持下来,体现出来。经过4年时间修订的语文课标,比实验稿更完整、更科学,也更有可行性。学习新课标,应当总结十年课改的得失,树起更大的信心,更稳妥有力地前行。

四、课标修订怎样面对这些年的争议?

语文是一门主课,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到底应当学什么?怎样来教,又怎样来学?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围绕语文的争议也特别多。这次课标修订,当然也会注意到各种争议,吸纳那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见,但更主要的工作,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

这次修订,在如何让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课程的定位,这次修订比较明确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样,就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了。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曾经引起一些讨论。课标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发展。

关于语文知识的问题,也是有些争论的。现在老师们受制于应试教育,很注重做题,注重讲授和操练所谓系统性的语法修辞知识,这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而且容易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摆脱对语法修辞等概念定义的死板记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保留,办法是随文学习,不必刻意追求系统性。这次修订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扩充了,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过并没有完全采纳将语文知识“细化、系列化”的建议,因为过分细化和系列化,有可能使课程标准显得烦琐,并对教师造成束缚。

还有,就是“三个维度”问题。过去,语文课程基本目标曾经是“语文知识”,后来则突出“语文能力”,关注点集中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技术层面。新课标则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系统建立了“三个维度”的模型,即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能力,是语文课程目标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语文课程需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内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新课标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但不是每一堂课都落实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长期、隐性的目标,语文教育要靠熏陶,不可能在每一节课内全部“落实”三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相对集中,不可能完成太多目标。要特别注重引导阅读。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不见得好,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感觉。

还有一个问题也需要重视,即课标四个基本理念中的一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近年来杜郎口等中学自主学习模式流行,模仿非常多,但一些核心问题,如老师的作用怎么体现、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机怎样把握,仍有争议,还有待在实践中完善。

五、如何理解“语文素养”这个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不只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一切都特别考虑不是附加的,不是一加一,更不是穿鞋戴帽,而是真正的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展开的。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所以“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

有人对语文素养的提法可能不太认同,认为还是“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比较清晰,认为提语文素养忽视了“双基”,其实,语文素养包括了“双基”。仅提“双基”还不够,而且“双基”也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构。因此,语文素养是在“双基”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而且包括了对“双基”的重构。

要特别说说“训练”,也是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课标倡导的是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所以不再把“训练”作为唯一的教学实施方式,也不再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但这不等于排斥训练,语文学习肯定还是要有必要的训练的。在课标的表述中,“训练”这个词没有频繁出现,往往被包含在新的“语文素养养成”的课程模型中。

老师们阅读语文课标,要特别关注一些关键词和新的提法,里边包含新的教育理念,应当作为学习的要点。这里略举几种:一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三是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积累、感悟、实践和综合学习,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五是合理地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六、新课标还有哪些亮点?

这次修订光是文字修改就有200多处,很多是吸纳大家的意见,让表述更准确、清晰。但大家学习新课标不一定要在比对新旧稿方面花精力,更应当关注的是那些亮点。这里略说几处:

一是适当减负。这个减负不完全是学习负担的减少,更是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激发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比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会认1600—1800字,会写800—1000字。现在减少识字量,改为认识1600字,其中会写800字。提倡“多认少写”,希望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做法,不再要求“四会”。还请专家对儿童认字写字做了专门的字频研究,从儿童语文生活角度提出先学先写的300个“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的字。这些字应当作为一、二年级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过去对中小学的各个学段应该识写多少字、哪些字,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在选字的问题上也有很大差异。这次课标修订稿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两个字表,尝试在这方面给出明确的建议。

二是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针对目前电脑化之后,写字能力普遍下降,这次修订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明确写上“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天天练字”。

三是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这些话对当前某些教学倾向是有针对性的。

课标还特别注重学生读书的问题,提出“学习语文必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为什么?历来语文教学都习惯于围绕本学科的知识点展开,如,默写词语解释,讲解“语、修、逻、文”知识点,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反复操练读题答题的技法。按照这样的路子,学生记住了许多“知识点”,做了大量的题,可是书没有读多少,积累不足,语感不强,语文水平终究得不到提高。这些年学生不读书、少读书的现象日趋严重,为此,课标特别写上这样一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于课外阅读,课标也格外重视,阅读量有具体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课标这次修订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格外关注的。9年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中外作品。课标列出部分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小学到初中,136篇。其中小学背诵75篇,初中61篇。有人认为这个量大了一些。其实9年背诵这个量,是适当的,绝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

与读书有关的是学生的“语文生活”,包括他们课外读“闲书”、上网、看博客、聊QQ,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方面,又关系到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课标提倡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应当看到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的,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再没有兴趣读书。这是可悲的。语文课改一定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并能多少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课标”所要求与建议的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如果能从培养一种完善的生活方式这一角度去理解,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教学的改革就可能获得新的高度和力度。现在的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够,可以利用评价的杠杆,把课外阅读也列入评价范围,注意考查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品位和习惯。

四是写作教学。目前有不少学校搞“提前量”,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是不合适的。课标修订一、二年级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只教“套题作文”“馅饼作文”“宿构作文”的做法,不但助长假大空的文风,助长文艺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是有很强的负面作用的。所以,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教学中应重新强调语言运用的评价,对有新意的表达多加鼓励,但不要过分追求“文笔”。“文笔”不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主要的。

有人认为,因为中考、高考还是指挥棒,课标这些要求虽好,难于实施。诸如让学生扩大阅读面,作文“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就很难做到。我们可以反过来考虑,如果连课标都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倡健康的教学理念,那还有什么希望。课标作为国家的标准树立起来,就是标杆,要尽力往这里靠拢。相信中考、高考也会逐步配套改革,指挥棒也可以往健康的方向指挥。比如,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和阅卷都想办法抑制“假话、空话、套话”,文风就会慢慢好起来。要有信心。

七、和实验稿比较,新课标哪些变动值得注意?

这次修订,还有一些变动值得注意: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这次适当降低了;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烦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某些新的偏差,课标也有意提示纠偏。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就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

针对目前语文课程评价过分注重考试的甄别和选拔,修订稿强调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老师们在教学中肯定看重考试,但也不妨多注意一下语文学习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多做些形成性评价和综合评价。

这次语文课标修订,希望在语文教育思想、课程目标、内容方面能为小学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基本的要求,也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建议。总的是要尽量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往素质教育靠拢,同时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特别注意激发兴趣,保护天性,学会学习,这样也许可以更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三个基础”也是新的提法,对语文课性质与教学总体目标有简练到位的表述。

八、新课标对教材有什么要求?

这次课标修订对于教材编写也提出一些建议,其中提到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选文要文质兼美,有典范性,还要给地方、学校、老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等等。这些提法都是有现实所指的。现在的教材普遍不够重视教学梯度,有些教材很“说教”,都应当改一改。这些年实施一纲多本,出版多种语文教材,有的很不错,但多数都是为了通过赶着编的,研究不够,一味求新,比较仓促,也比较粗一些。新课标修订公布之后,都会做修订调整。我觉得不一定按照课标“依葫芦画瓢”,课标改动多少,就补充多少,还是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总结一下使用情况。有两点应当注意,一是选文还是要重视经典性和适合教学。有些当代的文章好读,学生也有兴趣,但经典性显然不够,或者不太适合教学,不一定选。经典性非常重要,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教材,因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对文化的尊严感。有些传统的选文,虽然经典,可是不太适合中学生学习,也不一定要选。

还有,教材的结构也充分考虑到教学,各个单元重点突出,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也注意由浅入深,不断积累提升,反复落实基本训练。可以说,现在所有新出的教材都往人文素质教育靠拢了,有的靠拢但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规律,有的就可能走得过远,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教学秩序打乱了。所以还是要注重教学规律。篇幅要控制一下,内容过多,课时有限,很多老师还习惯固守着教材,不敢有一点儿遗漏,这就使得课时紧张的问题更显突出。好的教材应当留出老师与学生的空间,多一点弹性。在新课标指导下,教材编写还是要守正创新,既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吸收中外教材编写成功的经验,又要沉得住气,不搞颠覆性改动,毕竟还要考虑教学的连续性,以及一线老师如何使用。现行的教材大多是实验教材,是为目前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而编写的,允许有个试验过程,其长短得失,应当在广泛调查和科学分析基础上去总结。而那种动不动把现下的教材视为“垃圾”,甚至鼓吹要“对抗语文”的颠覆一切的思路,以及“翻烧饼”的做法,是不可行的,既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制造混乱。这几年关于语文教材的争论一轮又一轮,最后沉淀下来的东西好像不多。

九、课标是“可爱而不可行”的吗?

一些老师接触新课标之后,认为很多理念都是好的,但在高考、中考仍然是指挥棒的情况下,“好东西”都很难实施,“可爱而不可行”。老师的担心有一定根据。十年课改,的确阻力很大,有的进展不明显,甚至倒退了。很多老师明明知道应试教育那一套不合理,摧残学生,但面对现实,特别是高考、中考这个巨大的现实,又无可奈何,不敢也不能放手去实施课标的理念与方法。合理的不能做,不合理的逼你做,老师们陷于人格分裂的痛苦之中。但我们不应当丧失信念与信心。要看到,虽然教育界乱象丛生,应试教育仍然大有市场,但起码有一点很明确,整个社会都已经对这种状况强烈不满,渴求改革的呼声是空前的。课标的颁布与课改的实行,不是“拍脑袋”,是有巨大的现实基础的,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对课标与课改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但极少人会反对其宗旨与大方向。课标是“向善”的,我们应当支持,要有信心。十年课改尽管成效不大,但已经让全社会形成改革的共识,而且把教育界的困扰和矛盾激活。

教育状况的根本改革需要整个社会配合,从体制上改。这种改革成本很大,需要较长时间解决,应试教育一时是很难消除的。对此我们要有思想准备。但也不必把教学中存在的一切问题全都归咎于“体制”,自己着手改革的空间是大的。每个老师都最好问问自己,如果一时间“体制”未改,大局未动,我们是否就随波逐流,或束手待毙?面对当下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我们能做些什么?我曾在一些场合说过,不要抱怨,不能等待,还是承认现实,着眼长远,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对不合理的教学行为,能改一点是一点。如果是有水平的老师,应当可以做到既让自己的学生考试考得好,又不至于把他们的脑子搞死。这需要一些平衡,平衡也是改革,是前进。没有必要认为课标与课改都是“可爱而不可行”的。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理想的事业,我们还是认真学习课标精神,积极支持课改,把那些“可爱”的东西逐步转化为教学行为吧。

再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误导[6]

童年的“价值”不只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童年本身也是“生活”,而且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生活,童年如果负担太重,不快乐,就失去了人生美好的序曲,对于将来也会有负面影响的。

去年六一儿童节过后不久,我曾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短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误导》,因为触及了一个很实际又很敏感的话题,引起相当广泛的反响。很多人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也有不少人并不赞同我的看法,彼此发生热烈的讨论。这种讨论是有价值的,起码引发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下面我把这篇短文引录如下,然后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发表一些意见。下面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误导》全文:

六一儿童节刚刚过去。关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个家长乃至全社会的责任。如今的孩子们比父辈们享受着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加见多识广,但我们也看到,他们过得并不轻松。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千百万家长。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口号,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且可能误导几代人。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短时间的,是十几年几十年的,就如同跑马拉松,一开始在起跑线上就绷那么紧,能跑下来吗?可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几乎成为“集体无意识”了。

家长有现实的考虑,比如,孩子是否能上名校,以后能否找到好工作等,这都可以理解。但是,童年的“价值”不只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童年本身也是“生活”,而且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生活,童年如果负担太重,不快乐,就失去了人生美好的序曲,对于将来也会有负面影响的。

在“起跑线”的阴影下,大家都无奈,都紧张,都参与。现在不少幼儿园把小学课程内容提前教了,许多地区学前班办得非常活跃,还有各式各样的“胎教”。不少年轻母亲,刚怀上孩子几个月,就开始上各种学习班,听音乐、读诗,朗诵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胎教、早教真的如某些宣传说的那样重要,甚至是决定整个人生发展的吗?我很怀疑,因为这不符合教育规律。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儿童生活节奏也跟着紧张。就拿儿童阅读来说,本来一般小学三四年级进入阅读兴趣的“高值段”,现在到六年级就落入“低谷”了。而初中的阅读兴趣比小学低,高中又比初中低。

社会上商业化的、蛊惑人心的东西很多,伪科学很多,针对儿童教育赚钱的现象非常严重,可是很难听到真正可靠的科学的声音。比如,学前教育的“度”在哪里?双语教育对儿童思维发育是否有利无害?小学二年级之前是否应当学数学?“奥数”是否对所有学生包括小学生都必要?现在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缺乏科学结论。但这不妨碍一些报纸铺天盖地、大幅刊载广告,说:“你想你的孩子获得美国孩子的思维吗?请到双语学校来!”

我们的基础教育之所以存在那么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缺乏研究,总是在拍脑袋。然后,大家都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和观念,弄得很紧张。

要解决这一点,也只有发挥专家学者们实事求是的精神,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给千百万家长一些可靠的认识。我们再也不要被类似“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集体无意识”误导了,我们再也不要让孩子在人生伊始,就绷紧神经参与竞争快跑了。毕竟人生的路,很长很长。

这篇文章主要是反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其实也是普遍的观念与社会心理,我把它说成是“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大家都司空见惯,认可这种存在,并不感到有什么问题。这种观念甚至已经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弥漫性的“生活理念”。我们把这种错误的理念凸显出来,让大家感到某种“陌生化”——重新打量这个观念,大多数人都可能会突然意识到这是错误的观念,的确是一种误导。

这种错误观念的流行,并不只是人们观念的错误,而是现实的逼迫。

情况就是这样,现在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虽然讲义务教育,可是城乡中小学教育条件有天壤之别,同样在城市,学校所享有的教育资源也相差悬殊。这种差别是残酷的事实,家长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附近中小学是名校还是普通学校,你属于什么阶层、是否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似乎都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命运。这种教育资源严重不均,本身就是并不一致的“起跑线”,怎么能不影响千百万家长的心理?孩子的出生是没有选择的,有的出生在都市,有的出生在偏僻乡村,有的出生在富贵豪门,有的出生在贫困之家,这当然也可以说是“起跑线”,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平均。问题是,我们本来可以做到、可以尽量有所平衡的,起码在基础教育阶段让教育资源分配稍微均衡一点,但现在却是放任了。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与无所作为。不是要实施课程改革吗?我看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就是个瓶颈,必须重新认识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些年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有所加强,办学的硬件改善不少,但办学的软件——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越来越严重。

比如,很多原在西部或者相对落后省市工作的优秀教师,纷纷都被“挖”到京、沪、粤等省市去了,一些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也集中到重点学校去了。农村情况更严重,乡镇中学基本上被摧毁,一个县的重点县中,往往囊括了全县半数以上教学资源。我觉得最近十多年,虽然出台了一些措施抑制教育资源的失衡,但是事实上呢?情况越来越糟糕了。一边是学校本身的两极分化,是教学资源的愈加畸形的分配,一边还要讲消除社会上的紧张心态,让家长们放心让孩子就近上学,减少负担。这怎么可能?凡是有点权力的人,或者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到资源优厚的重点中小学上学了,这个“起跑线”一开始就不是一条线,社会怎么能不紧张?

所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仍然会严重束缚人们的观念,除非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很有诚意地、切实地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个问题上想点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办法,是既得利益的掌权者能否容许实质性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的改革,哪怕是只改一部分也好。

此外,要有强硬的措施摒除市场化、产业化对教育的严重影响,抑制产业化、市场化对教育的伤害。这种伤害可以说日益严重,是致命的伤害。

当前对教育的投入仍然严重不足,而且教育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均。没有钱怎么办教育?老师们生活艰难,怎么安心教学?校长们都去“创收”了,谁真的还在研究教学?说是不容许中小学收费,可是哪个学校不在收费?说是老师不让兼职办班,可是查一查,有多少老师,特别是所谓名师,还在参与办班?令行而不能禁,这就是现实。其实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国家投入不够,学校就要自己去赚钱。赚了一些钱,可是风气坏了,人心野了,老师哪有心思教学?现在学校的商业气氛越来越浓,越来越世俗、庸俗。市场化对于教育的伤害是致命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不抑制,而去讨论什么克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导,是很不现实的。

再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本来就是商业操作的口号。你这边搞课改,提倡减轻孩子学业负担,可是那边商家和学校某些环节结合,要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你这里规定不能让学生陷于题海战术,不得在学校推销教辅。但可以说,极少学校没有以各种方式推销教辅。教辅已经成为很难摧毁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和教育主管部门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政府部门如果想实施有效的课改,就必须对这种损害教学秩序的商业行为有切实的抑制措施,关键是切断商业机构伸向教育领域的管道,那么这就要动一动某些既得利益阶层。否则,“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会继续被商业操作利用,继续忽悠误导社会,制造紧张与焦虑。

当然,我们的宣传部门与传媒对于抑制“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导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让一些负责任的专家出来说话,从科学的立场说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是不科学、也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现在都在搞“提前量”,中学的课提前到小学来学,小学的课提前到幼儿园,其实是很愚蠢的,可是现在都这样干。科学家应当出来说话,说说什么是发展心理学,为何不能一蹴而就,为何不能拔苗助长。我们的报纸网络应当有更多科学的声音,不能听任不负责任的无良商家在那里继续制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

面对目前教育界某些乱象,我不禁想到“五四”。当时鲁迅、周作人等一些先驱,破除封建礼教对人的精神束缚,实行思想启蒙,他们提出过一个鲜明的口号,就是“发现妇女和儿童”。在古代中国,妇女和儿童不被看作完整独立的人,特别是儿童,并不受到普遍的人格的重视。即使重视,也只是作为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工具。所以,“五四”发现儿童,是中国迈向现代社会的一大进步。近百年过去了,我们的儿童是否被发现了呢,是否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呢。这还是个很大的问号。现在的家长很多都很紧张和焦虑,他们在随大溜,勒紧裤腰带也要送孩子上重点学校和各种课外班。他们几乎一刻不停紧盯着孩子的学习,可是孩子的天性和感受并没有受到重视。我们的“教育紧张”和巨大的努力,并没有培养出多少可以问鼎世界科学高峰的杰出人才,这是为什么?大家好像都清楚,却又无奈、焦虑。

面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种集体无意识和普遍的焦虑,我想重新强调我在《“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误导》一文中的那句话:

童年的“价值”不只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童年本身也是“生活”,而且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生活,童年如果负担太重,不快乐,就失去了人生美好的序曲,对于将来也会有负面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