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边际革命的主要观点或主要贡献
现在,我们按照大体的逻辑联系,介绍边际革命的主要观点或主要贡献。
1.戈森定律
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德国人,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他在《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中,提出了被称为“戈森定律”的思想。然而他太先知了,先知到现实生活中缺少令人接受他的思想的基础,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效用最大和稀少性的问题还没有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因而他的著作连同他的思想在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854年刊行的第一版只印了很少几本,到了19世纪70年代,由于边际革命者杰文斯和瓦尔拉斯的大加赞扬,才在1899年重新问世。
戈森从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出发,认为“一切人类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最大享乐”。戈森定律的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定律是边际效用递减。通俗地讲,当人们因饥饿而吃馒头的时候,第一个馒头效用最大,第二个馒头效用次之,依次递减,如果第三个馒头刚好吃饱了,再吃第四个馒头就产生负效用。又如人们经常从事一件工作,新鲜度也会递减。
第二定律是享乐均等或享乐最大化定律。他说:“某一个人有选择多种享受的自由,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全得到它们,因此,不管各种享受的绝对量是如何不同,为了使他的总量达到最高限度,他就必须在他完成最大的享受之前,把所有的享受一部分一部分地加以利用,而且是以这样的情况来享受,即任何一种享受在终止享用的一刹那,其大小仍和原来一样。”戈森就是以这种啰嗦的形式表述了一个后来影响深远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来自对满足需要的各种消费物的均等享受。
作为以上两个定律的一个推论,在原有欲望已经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大的享受,必须发现新的享乐和扩充旧的享乐。这也可以叫做戈森第三定律。
2.边际效用或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我们已经指出,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曾经以不同的提法表述了边际效用的观点,但描述得更为细致的可能是门格尔的门徒庞巴维克和维塞尔以及后来的马歇尔。虽然我们现在可以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把边际效用介绍得十分明白,但为了生动、形象、有感性色彩,我们还是以庞巴维克和马歇尔的论述作为基本素材做较为详细的介绍。
欧根·冯·庞巴维克(1851—1914年),奥地利经济学家,曾师从门格尔,主要著作有《资本与利息》、《资本实证论》。
庞巴维克首先使效用与稀缺发生了有机的联系,他认为一件物品要有价值,不仅要有用,而且要稀缺。这里所讲的稀缺,不是绝对稀缺,而是相对稀缺,即相对于该种物品需求而言的稀缺性。庞巴维克要说的实际是一个人的福利或享乐对该种物品的依赖程度。他说:“我们经常是按照需要对我们福利影响的大小来划分它们的等级的。因此,我们把那些得不到满足就将导致死亡的需要,放在首位。其次,我们把那些得不到满足就对我们的健康、荣誉或愉快产生某些长久严重损害的需要放在第二位。再次是那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易于使我们受到较多的暂时损害、痛苦或损失的需要。最后才是这样一些需要,如果它们得不到满足,除使我们略感到不便外,一无损失,或损失极微。按照这些等级来排列我们的需要,我们得到一个轻重分明的需要分级表。当然,由于人们的体力、智力、文化程度等等都不相同,需要的差别是十分显著的。各人有各人的分级表,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分级表。但是,每一个收入有限的人的心目中,总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分级表,如果他愿意对各种需要加以选择的话。”把庞巴维克这段话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每个人都有依据自己的主观评价的“排队”,排在最后的就是边际效用(贾宝玉把林妹妹排在第一位,焦大绝对不会把林妹妹排在第一位,富人的排序和穷人的排序是不一样的)。庞巴维克说,这种最小效用——处于经济上所容许的边际的这一效用——叫做这种物品的经济边际效用,它决定商品的价值。他举了一个发生在生活中的例子来证明上述观点。例如,一个人有五袋谷物,第一袋解决最需要的,即基本的生活需要;第二袋用来保持强壮和健康;第三、第四袋用来改善生活,即饲养家禽和酿酒;第五袋满足其他需要,如养鹦鹉。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进行了第二次综合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论述似乎更为简洁明白。他写道:“欲望是无止境的多种多样,但是每一种单独的欲望都是有其限度的。这种人所熟悉的和根本的人类天性的倾向,可用可以满足的欲望的规律或效用递减规律予以说明,那就是:一种东西给予一个人的全部效用(那就是它给予他的全部享乐或其他益处)是随着他保存的这些东西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但是,全部效用的增加没有他保存的东西数量增加得那么快。如果他的保存数量是按照一定的速度增加着的,那么,他所提供的利益是按照一种递减的速度增加着的。换言之,一个人由于他保持的那种东西有了一定数量的增加而获得的那部分新增加的益处,是随着他已经有了的数量的每一增加而递减着的。”对于马歇尔的这段论述和庞巴维克的上述论述,用我们的话讲就是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也就是我通常所讲的穷人的时间最不值钱,富人的钱最不值钱。一个博士最值钱,两个博士没有一个博士值钱,如果再出一个假博士、假硕士,那么真博士、真硕士就更不值钱了——“劣币驱逐良币”。对“穷人的时间最不值钱,富人的钱最不值钱”再做一下逻辑引申,每个人、每个企业只有依自己拥有的资源优势进行市场交易,才能实现成本最小、收益最大。
当然,庞巴维克当时的一个意图是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看,边际效用价值论肯定是不对的。但由于此后西方经济学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他们似乎觉得边际效用理论更适合他们的理论体系,更适合经济运行分析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因而被更加精雕细刻和全盘接受。鉴于本书的目的在于结合经济运行介绍已有经济学的成果,我们暂不讨论这一理论体系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看的错误所在。我们只是在这里指出这一点。
边际效用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表现在:(1)在货币收入有限的条件下选择商品时按照不同商品或服务对自己的满足程度排队;(2)在进行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比较时,由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决定货币的分配;(3)对一定资源的边际效用进行利用时按照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轻重缓急;(4)由边际效用演化出来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等对企业管理甚有用处,是把企业管理从实践上升到理性时不能不把握的。
3.效用衡量:基数效用、序数效用及无差异曲线
边际效用是一种主观效用,不像劳动价值论那样可以用劳动时间衡量。于是,边际效用理论遇到的障碍就是可衡量性,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说。所谓基数效用,就是某一种物品对人的效用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表示。例如,吃一顿好饭对某人的效用单位是10,读一本好书的效用单位是9,穿一件好的衣服的效用单位是8,等等。当然,由于人们的处境、品格等不一样,如乞丐和秀才,做工的和做官的,同样的物品不同的人对其评价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人的排序表上处于不同的位置。
序数效用论则认为人们有能力按照唯一的偏好进行排队,即把对自己效用最大的排在第一位,效用次之的排在第二位,余下的以此类推。
序数效用论是被英国经济思想史学家罗尔称为边际效用第二代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帕累托进一步提出了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内容是:假定对于某个消费者来说,10斤米和2尺布共同提供的效用,同8斤米和3尺布共同提供的效用,或7斤米和4尺布所提供的效用……都是相同的。如以纵坐标代表米的数量,横坐标代表布的数量,把这些相同的效用组合连接起来,即成一条无差异曲线。在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上的效用都是相等的,都是可以替代的,例如闲暇和货币收入搭配的选择。当货币对人们的效用随着收入增加递减时,人们可能更多地选择闲暇。这种现象甚至可以引申出一种趋势,当社会前进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将更重视闲暇,更重视对生活的享受而不是更多的货币收入。也可以解读为什么一些人在原始积累时期把对货币的追求放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而在货币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又不惜捐献于社会,这是因为随着货币的增加,货币对他的边际效用已经递减,他们把货币捐献于社会换取某种精神享受,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选择。
4.克拉克和边际生产力理论
约翰·贝兹·克拉克,美国经济学家,代表性著作是1886年出版的《财富的哲学》和1899年出版的《财富的分配》。
克拉克把边际效用理论发展到了生产力领域,区分了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提出了边际生产力理论,说明了要素报酬是如何决定的。
克拉克笔下的静态经济学,是一种经济的基本要素不变的经济,是抽象了一切动态因素,如人口、资本、技术、组织、消费等变动因素的经济形态。他试图用静态经济去说明如果社会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毫无变化,财富将会有什么变化。而他所讲的动态经济,则是引入了上述各种动态因素的经济形态。他试图通过动态经济去说明在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社会财富和社会福利将发生什么变化。
边际生产力理论或者概念是克拉克首创的,意指“边际劳动”或“边际劳动的生产力”,“边际资本”或“边际资本的生产力”。他用这样的概念来说明在静态经济下生产要素的回报或分配。例如,他认为,在劳动量不变而资本相继增加时,每一资本增加单位所增加的产量或效用依次递减,最后增加的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或效用决定资本的利息,这就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道理亦是如此。当资本不变时,随着劳动的不断追加,其边际生产力递减,最后一个劳动追加单位的效率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他决定工资的多少。地租等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的道理都是如此。
至于利润,克拉克认为是动态经济的范畴。利润的产生和存在,源自于在动态因素的变动下,竞争还来不及发挥作用,因而一部分先进的、开风气之先和条件优越的企业家能够获得回报。一旦别的企业跟上来,采用了同样的新技术,动态因素所造成的各个企业之间的差异也就不存在了,利润也就不存在了,相当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个别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获得超额回报的道理。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以及用这种理论来说明分配问题,使得边际理论与现实经济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
5.马歇尔:边际效用和古典经济学的综合
在边际效用学派的奠基者相继去世以后,边际效用分析变成了公认的经济理论的基石,此后几乎完全是精炼的过程。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边际效用与古典经济学的综合为特征,对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英国学者罗杰·巴克豪斯在他所著的《现代经济分析史》中曾经写道:“马歇尔的去世,使经济科学失去了它的最杰出的代表者。在操英语的国度里没有人怀疑他的权威;即使大陆或其他地方,恐怕也不会有人提到名人时而撇开他。在一代人中他的领导地位是确定无疑的。”
马歇尔1842年出生于苏格兰银行的一个出纳员的家庭里,1924年去世。他从小爱好数学,后来到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并教授过数学。他第一个提出了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学时,他把数学方法、进化论、功利主义的伦理标准和心理因素等统统应用到经济研究之中,而在经济理论上,他的最大贡献是实现了边际效用和古典经济学的巧妙结合。这一结合充分体现在他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之中。
均衡分析和均衡价格是马歇尔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边际分析在均衡分析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马歇尔的杰出贡献是实现了边际分析与均衡价格分析的有机综合。他用边际效用来说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供给价格则由供给的边际真实成本决定,二者形成的曲线构成均衡价格。对马歇尔的杰出贡献,这里只是简单提及,本书的第五章将专门介绍马歇尔。
6.帕累托及帕累托最适度
罗尔认为,维尔弗里多·帕累托(1848—1923年)是边际效用学派第二代伟大作家中的最后一位。这位意大利籍的经济学家对边际效用的最大贡献,除了此前所讲的在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无差异曲线以外,还有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帕累托最适度原则”。对此,帕累托指出:“一个集体的各个成员,处在一定条件下便会享受最大限度的欲望满足(帕累托对效用的称谓)。这些条件是:不可能发现任何一种稍微离开这一状态就使他们所享受的满足增加或减少的方式。就是说,任何偏离这一状态的微小变动,必然造成一些人乐于接受而一些人难以接受的后果,即一些人享受的欲望满足增加了,而另一些人的却减少了。”由此可以推出帕累托改进,即指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改进了另外一些人的利益。例如现实中中国民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是通过从总体上做大蛋糕、增量改进、非激进性等几个特征保证了改革的“帕累托改进”的性质,即在增大民营经济的利益的同时,不仅不损害其他利益团体的利益,甚至会增大它们的利益,于是,改革就要顺利得多。从转型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凡是转的顺利、转的好的,也是体制外那一块发育得好的,这也可以说是“帕累托改进”的事实证明。
帕累托的“最适度原则”和“帕累托改进”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说明任何变革都必须有利益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