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 选用有大局观的干部去主导变革
风靡全球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辩证法思想中也有一种观点,叫作“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商业社会,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因此企业的战略方向一定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需要干部们能够在变化中不断调整、变革,使其始终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这种调整,更要求干部有良好的大局观和全局意识。
从创立至今,华为一直在不断变革,其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也十分突出。1998年出台《华为公司基本法》确立了华为核心价值观体系,经过了八年的洗礼和考验之后,有些内容已经与发展中的华为脱节了。因此,2006年,那些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领导干部们依照新形势新局面,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梳理,形成了由愿景、使命、战略三部分组成的新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辅助阅读】新旧核心价值观体系对比
与价值观体系一样,华为公司也在不断地改变、转型,寻求更加优化的发展路线,华为欢迎变革,但前提是变革的过程要由一批有大局观的干部来主导。2008年,在华为干部会议上,任正非在讲话中指出:“我更反对没有全局观的干部主导变革,这样的人主导工作,会使流程扭曲来扭曲去,越改越糟。我们选拔干部管变革时要先看,能不能管理全局变革。所提上来的干部随意推翻过去的流程,改革力度过大,要立即免职,避免管理出现大的振荡,造成高成本。”
随着不断的成长,华为的体量在不断增大,结构也愈加复杂,这种情况下想要进行变革,必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此,干部在主导变革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快和新,更要保持整体的稳定。
早在2005年,任正非便曾告诫华为高管:“华为在技术创新上,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能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而这种领先半步的思想也被任正非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管理的变革中。2010年,任正非在华为内部会议中指出,中国历史上失败的改革大多因为操之过急,展开过大,过于僵化。华为想要变革成功,就不能搞过激改革,只能一点点地改良。不论制度、流程,还是文化都要遵循这一原则。华为二十余年都是在不断改良中前进的,跳跃的情况很少。也正是这种“领先半步创新”、“只改良,不革命”的稳扎稳打的发展理念,引领华为不断成长、稳定前进,最终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变革,企业的变革离不开管理者的主导,而主导变革的管理者,必须要有大局观作为支撑。任何变革,都是会在有利于整体的同时而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的,这也要求干部在主导变革的同时,能够总览全局,把控变革的节奏、灰度和方式,将波动降至最低。
从核心价值观,到管理体系,到服务转型,到迈向国际,华为变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下,每一次的变革都使华为更加优化和完善。无论是温和的改进,还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成不变的企业是会被市场淘汰的。干部要能够以大局观思维主导变革,才能够保障企业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