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 以全球化的视野选拔干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早就已经超越了国界,从国内市场的小打小闹,逐渐演变成了国际市场的真刀真枪。为了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国际化、职业化人才的引进,以及自身干部队伍全球化视野的培养,也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作为国内国际化水平最高的企业之一,华为对于干部的全球化视野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干部的国际化。在2005年第009号《EMT纪要》中,华为曾经提到:“干部队伍建设是将来的瓶颈,可以从国外调有两年经验的回来当用服、销售的机关干部,中高层干部全部要国际化,这样用两年时间可以实现用服、销售、财经干部国际化。”2007年,华为还明确提出了“注重公司海外办事处在当地的招聘”的要求,在干部岗位会任用本地区员工,以帮助公司实现在当地业务和管理的落地,更好地向客户传递华为的价值观,向客户传递价值。2016年6月3日,任正非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再次表示,近期华为在美国招聘优秀中国留学生(财务)、全部都要求去非洲,去艰苦地区,华为的口号是“先学会管理世界,再学会管理公司”。
除了注重海外办事处干部的本地化外,在国内,外籍干部的培养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视,这是提升总部机关国际化水平,使公司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为了实现总部机关与国际的进一步接轨,华为公司将英语定为了平台语言,使总部对外输出英语化,扫清外籍干部上岗的障碍。
【辅助阅读】华为服销体系“掺沙子”行动
通过这样的“掺沙子”行动,本地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司的价值观,拓宽视角,甚至是积累起“人脉”,对以后出任管理层有很大的帮助,而总部机关的员工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更加了解一线经验,拓宽了思维,也使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战场上将领的视野有多开阔,决定着一个军队能够杀死多少敌人,拯救多少队友。与带兵打仗一样,商场上干部的视野有多开阔,决定着事业能够发展到多高,企业能够走到多远。华为能够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就离不开任正非这样一个高瞻远瞩的领导者。
就干部而言,想要带动团队和企业的发展,便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只有视野开阔,方能看得高远。如果干部将自己置身于隧道当中,那他只能看到身前的一点光亮,必然不能够做出高瞻远瞩的决定。
心理学原理中就有一个著名的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因为视野不宽,所见有限,所以无法对当前的环境和处境做出准确判断,更意识不到事物的长远发展趋势,从而容易使人做出目光短浅的决策。
因此,好的干部,应该具备足够广阔的视野,在目光所及的范围之内,布置出最合理的决策,这样企业才能够应对各方变化,快速平稳地向前发展,而目光短浅的干部只是注意到某一方面,那么企业则必然要面临多方碰壁的危局。所以,在干部选拔时,要用战略性的眼光选人,也选择有战略性眼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