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
迄今为止,对中国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的概括是按照以下一些不同的视角展开的: 一是基本制度,二是经济体制,三是发展道路,四是转型方式,五是全球化。实际上,这些不同的视角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其中,基本制度特别是基本经济制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在经济基础中,基本经济制度又处于核心地位。所谓基本经济制度,就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及其构成,它决定着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以至消费等各个环节,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道路,并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性质。因此,只有从基本经济制度出发,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模式的本质及其内在逻辑。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的经济模式实际上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现实的改革、发展与开放过程中的展开或实现,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主要内容可以做如下的具体概括: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机制;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机制;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根据上述内容进行的所有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理论上是巨大的创新,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既搞活了公有制经济,又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中国经验证明,那种认为公有制经济注定低效率、注定与市场经济相冲突的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今天能够拥有这样比较雄厚的综合国力和重要的国际地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稳步发展,能够在急剧变革的转型过程中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经受住20 世纪末东欧剧变、东亚金融危机和2008 年的抗震救灾、金融海啸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都是与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密不可分的。
(二)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新型市场经济体制,即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新型市场经济,中国经济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别是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创造出了一种可以相互兼容和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在这种新型关系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了新的含义,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市场经济也具有了新的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从中国的实践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制的新形式和新体制,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计划引导下以市场为基础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法制体系;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 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不断提高党和政府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可以说,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所在、实质所在、特色所在、经验所在。从经济运行的特点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国家调节为主导、经济发展为目标、制度转型为背景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中央集权同地方分权、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有机统一的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重要的差别,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经验再次告诉我们,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所谓“大市场、小政府”和国家管得“越少越好”的自由主义观点是完全不靠谱的。
(三)以新型工业化和体制创新为动力的科学发展道路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模式最引人瞩目的一点是它持续三十多年近10%的高经济增长率奇迹。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是如何取得的呢? 国内外的学者们对此作了多方面的解释,如广阔的市场需求、稳定的政治环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有效的政府干预、经济的市场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技术的进步、二元结构的转换等。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以新型工业化和体制创新的不断深化为动力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促进以及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全面创新,一方面激发了资本、劳动力等资源投入的不断增加和需求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推动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创新的持续深入。这是一种由结构性变迁、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共同推动的结构性或变革性的经济增长。新型工业化和体制创新作为推动这种增长的基本因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这就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持续稳定的动力。这就是中国经济奇迹的所谓奥秘所在。中国经济模式的最重要成果和最宝贵经验就在于,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还有“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以及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等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些成果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而光明的前景。
(四)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并通过主动、渐进和可控的方式,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的路径,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中国对外开放的模式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明确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造福各国人民; 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我们要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把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同独立自主结合起来。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把引进与开放创新、利用外资与自己积累结合起来,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始终保持国家对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我们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渐进式转型
20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即苏联、东欧国家的激进式改革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向世人昭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的,而且还在于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或改革方式,这种改革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1)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在坚持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在制度创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双轨过渡,增量先行,在保留计划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在新增资源中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比重,稳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3)整体协调,重点突破,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分部门、分企业、分地区地各个突破,由点到面,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换。
(4)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
(5)分步推进,循序渐进,先试验后推广,根据实践的需要和认识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思路。
目标决定方法,方法内生于目标,不能脱离改革的性质和目标,抽象讨论改革的方式问题。中国的经济改革之所以采取渐进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改革目标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并不是要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赋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的活力。中国经济改革的这种根本性质,决定了其方式和过程必然具有温和渐进的特点。新旧体制之间不是泾渭分明、截然对立的,而是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它们之间的转换要经历许多具体阶段,经过许多中间环节,采取许多中间形式。
其次,中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发育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受社会制度的制约,而且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着分工粗疏、结构简单、信息不畅、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差距大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的市场化与工业化、体制模式的转型与发展模式的转型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国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改革。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它的具体含义和实现形式并不是先验的和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把改革目标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了的,而是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探索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也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关于改革目标的所有问题,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需不断加以完善。
因此,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联、东欧国家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市场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在于改革的目标和性质。正如科尔内所概括的,渐进与激进的差别不在于转型的方式和速度,也不在于它们是温和的还是激烈的,而在于究竟是改革还是他所谓的“革命”注144。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苏联、东欧国家激进式改革的目标则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才是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联、东欧国家激进式改革的根本区别。
中国经济模式上述几个方面的特点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国的经济模式,从基本制度的角度看,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一基本制度体现在经济体制方面,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在对外开放方面,就是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战略,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就是科学发展的道路。这些相互联系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和灵魂,中国经济模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认识中国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中国的经济模式是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三十年的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经济模式的形成奠定了物质的和制度的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则形成了中国经济模式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框架。第二,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主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和对外开放,主题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中国的经济模式既有相对稳定的一般性特点,同时又是一个处在不断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概念,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第四,中国的经济模式一方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和基本制度,是在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创造的新的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