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科学知识体系指导下的发展

所谓知识(knowledge)就是个体或人类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所得到的事实、信息、描述、技能、诀窍等及其集合。知识的获得有经验的和先验的(通过理性而得到的)等路径。知识是与常识、意见等相联系的概念,但科学追求的是真知识。科学知识也与哲学知识、神学知识不同,科学知识是基于经验和理性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体系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是同一的。科学知识既是静态的,又是随时可以完善和更替的,作为反思对象又可以再生出新的思想,因而富有动态性。科学发展是科学知识体系指导下的发展,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发展、各类科学知识指导下的发展、科学规律指导下的发展。

首先,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发展。从已有的幅员和规模、现有的发展水平、未来的发展潜力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思想支配行为,是行为的先导,而行为反映思想,是思想的落实。要在这样一个国家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要有正确的领导,必须要有强大的科学理论来发挥导向、凝聚、保证等功能。从创造者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人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就阶级属性而言,它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以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富有强大的生命力。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科学,或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将其理解为一种“科学”是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及其追随者的误解。保罗·托马斯就详述了德语中“科学”的含义,并持此观点。参见Paul Thomas, Marxism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From Engels to Althusser, New York:Routledge, 2008, pp.3-4。亦可参见该书中文版[美]保罗·托马斯:《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单一模式到各具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我们党之所以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着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引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蕴含着代表人民利益和愿望、体现人类发展正确方向的理想信念,蕴含着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和意志的精神力量。”《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11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科学发展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也必然要求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其次,科学发展是各类科学知识指导下的发展。“科学者,知识而有统系者之大名。就广义言之,凡知识之分别部居,以类相从,井然独绎一事物者,皆得谓之科学。自狭义言之,则知识之关于某一现象,其推理重实验,其察物有条贯,而又能分别关联,抽举其大者,谓之科学。”任鸿隽:《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19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科学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过程,涉及许多具体的方面,在每一个具体的领域必然要有专门的知识作为基础。虽然具体知识散落在不同的科学领域,但基本可以划归于形式与思维科学、自然和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以思维活动和符号概念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推理、论证等方法建构思想体系或理论结构的数学和脑智科学等的形式与思维科学,可以提升人们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从而有利于科学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科学技术知识和它们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精神文明中比较稳固、充满活力、飞速发展的部分。”《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11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基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和人工技艺的应用而形成的自然和技术科学知识,也必然促进发展的科学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科学发展中,人文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掌握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利于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也有利于干部学会讲政治、懂全局,驾驭复杂形势,研究战略策略,提高领导水平。

最后,科学发展是科学规律指导下的发展。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百科全书式学者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在其《科学的规范》中对科学规律(scientific law)进行了专章论述,并将其凝练为“恢复(resumes)事实群之间关系的简洁陈述或公式(statement or formula)”Karl Pearson, The Grammar of Science, New York:Cosimo, Inc.,2007, p.81.该书有1892年版、1900年版、1911年版、2007年版四个版本。亦可参见该书中文版[英]卡尔·皮尔逊,《科学的规范》,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等中对规律也曾经进行了专门探讨,如摘抄或论述到“规律是经过显现的东西中介的肯定的东西”、“规律是现象中同一的东西”、“规律是现象中持久的(保存着的)东西”、“规律是本质的现象”、“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55卷,126、126、126、127、1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毛泽东也说:“规律是在事物的运动中反复出现的东西,不是偶然出现的东西。规律既然反复出现,因此就能够被认识。”《毛泽东文集》,第8卷,10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一般而言,规律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852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发展规律主要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通过观察、测量结果的概括而获得的规律,即经验规律。如新华网于2010年11月14日刊发了李克强对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阐述,文章指出:“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十二五’期间将向更高水平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李克强:《深刻理解<建议>主题主线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见新华网,2010-11-15。这就提出了中国人均年收入3000~10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二是以假说的形式被创造性地陈述出来的抽象规律,即理论规律。如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指标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平均,收入差距过小;0.2~0.3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收入差距比较小;0.3~0.4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偏大;0.5以上为收入分配高度不平均,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0.6以上为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收入差距悬殊。2010年全球基尼系数的平均水平为0.44。近十年来,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见表1—1),2003年是0.479,2008年达到0.491,然后逐步回落,2009年为0.490, 2013年降至0.473。运用这一理论规律分析中国的数据,就可发现中国国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而“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730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只有对科学规律,特别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更多的研究和认识,才能促进科学发展。毛泽东曾指出:“但是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毛泽东文集》,第8卷,1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表1—1 中国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2003—2013年)

资料来源:杨文彦:《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2003至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见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118/c1001-20253603.html, 2013-01-18;《统计局: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73》,见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120/c70731-24169305.html, 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