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社会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当代流行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流行文化的社会学意义

在宏观总体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对流行文化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深入揭示它的社会意义。如前所述,流行文化充斥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运作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流行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出现和膨胀,使原有社会结构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各个社会领域和社会系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但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的性质及结构,也改变了政治、经济及其他社会结构,甚至也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流行文化已经成为观察和分析社会文化变动的一个重要指针和关键因素。同时,流行文化与权力运作各个环节相关联的普遍现象,也使流行文化成为权力分配和权力斗争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观察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新视角。

长期以来,西方的文化研究一直不重视流行文化的存在,甚至将流行文化当成“下等人”或“下里巴人”的文化,当成“大众文化”、“粗俗文化”、“非主流”的文化、“次文化”(Subculture)或“边缘文化”等。如前所述,在传统上,文化似乎只是少数人才有资格掌握的专利或特权,因此,对于文化的研究只限于上流社会所确认的专业领域。正如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思想家们指出的,上流社会居然把流行文化当成一种属于“他人”的文化,似乎它“理应”被排斥在“标准”文化之外。传统思想和统治阶级不承认流行文化的“正当性”,其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为了巩固统治阶级对于文化的垄断,另一方面掩饰流行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控制和利益分配。因此,全面开展当代流行文化的研究,在西方文化史甚至全人类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地说,流行文化研究的社会学意义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第一,流行文化研究有助于探讨当代新型的社会与个人的相互关系问题。传统社会学总是把社会整体与个人的相互关系问题列在首位加以探讨,并将这一问题分为三大面向:社会整合、社会化及文化。自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和韦伯(Max Weber,1864—1920)以来,社会学家都毫无例外地将社会与个人的相互关系问题归结为社会结构与行动者的行动的相互关系问题。在这方面,帕森斯提出的AGIL模式更是具有典范意义。由于流行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渗透性,实际上,它已经可以成为解决上述基本问题的重要机制。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曾经就这一问题提出非常深刻的见解。他认为,通过流行文化,社会各个成员可以实现个人同社会整体的适应过程,从而实现其个性的社会化,而社会整体结构的运作,也可以借助流行文化作为桥梁或酵素(催化剂),将个人整合到社会中去。(Simmel,G.1905,The Philosophy of Fashion)他说:“流行是某一个特定模式的模仿,因而满足了社会适应的需求(Fashion is the imitation of a given pattern and thus satisfies the need for social adaptation)。它将个人引向人人经历的路途(It leads the individual onto the path that everyone travels),它提供了最一般的条件,使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有可能成为一种榜样(it furnishes a general condition that resolves the conduct of every individual into a mere example)。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满足区分的需要,提供一种趋向于区分化、变化以及个人间相互对比的势态(At the same time,and to no less a degree,it satisfies the need for distinction,the tendency towards differentiation,change and individual contrast)。一方面,它通过内容的改变,以今日的时装为每个个体提供一种标志,以与昨日和明日的个体相区分;另一方面,它又以更加有效的方式,通过时装这个始终作为社会阶级的标志,通过社会高层借助于时装将自己与社会底层区分开来的事实,通过社会高层在社会底层刚刚跟上其时装转变的时刻就立即将他们抛在一边的事实,实现了社会区分的功能(It accomplishes the latter,on the one hand,by the change in contents-which gives to the fashions of today an individual stamp compared with those of yesterday and tomorrow-and even more energically,on the other hand,by the fact that fashion are always class fashions,by the fact that the fashion of higher starata of society distinguish themselves from those of the lower strata,and are abandoned by the former at the moment when the latter begin to appropriate them)。因此,在各种社会生活形式中,流行文化无非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判断领域。通过它,我们在一种统一的行为中,力求将导向社会平等化的趋向与进行个人区分和个人多变性的需求联结起来(Hence,fashion is nothing more than a particular instance among the many forms of life by the aid of which we seek to combine in a unified act the tendency towards social equalization with the desire for individual differentiation and variation)。”(Simmel,G.1905.In Frisby,D./Featherstone,M.1997:188-189)

第二,流行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探讨当代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的问题。正因为流行文化成为当代社会整合与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机制,所以,在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过程中,它也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以中国大陆为例,研究中国大陆的现代化过程,离不开对于流行文化在中国大陆的传播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目前在中国大陆,随着现代化的全面展开,流行文化像“开路先锋”一样,在其所到之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三,流行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探讨社会权力运作,特别是探讨渗透于当代社会中的象征性权力的运作问题。

第四,流行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探讨当代全球化问题。流行文化与全球化是始终互动的。不仅前者离不开后者,后者也离不开前者,而且两者是相互推动和相互渗透的。由于当代西方经济及文化的全球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意义将在下一节单独专门论述。

二、与社会现代化及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关联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在西方各国国内,不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经济和文化层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方各国进入了所谓的“消费社会”、“消费文化时期”、“后现代”、“晚期资本主义”、“后殖民主义时期”、“讯息(信息)社会”以及“数字化时代”,等等(Baudrillard,J.1969;1970;Bell,D.1970;Bourdieu,P.1979;Jameson,F.1981;1991[1984];1992;Said,D.1978;1993;Shohat,E.1992;McLuhan,H.M.1964;Levinson,P.1999),而在世界范围内,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又造成了“电子殖民主义”(McPhail,Th.L.1987)、“后殖民主义”、“新信息秩序”(Thompson,J.1990:1)等前所未有的世界局面。在这个新阶段中,全球市场模糊了原来民族国家的界限,文化的因素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以至社会生活中的任何领域几乎都与文化的发展和运作相关联,任何社会行动也都难免渗透着文化的因素而具有文化活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掌握着主要社会权力的统治阶层,特别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统治阶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各个部门的控制,有意识地通过种种手段,特别是通过文化媒体系统,渗透到文化部门,并将文化改造成该阶层影响整体社会的重要渠道。当代流行文化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文化系统中最活跃和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文化力量,不但应运而生,而且也自然地被社会统治势力人为地推波助澜而泛滥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流行文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定产物。研究流行文化也就成为探讨社会权力结构及其再生产过程的重要参考指针。

当代西方文化的全球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媒体化、计算机信息化和网络化,使各国的现代化过程不仅在速度和方式上,而且也在内容方面,完全不同于19世纪的状况。全球化和现代化在新的世纪的进程,其重要特征就是紧密地同流行文化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从16世纪到19世纪,现代化的进程首先从西方开始,接着,西方各国在向全世界扩张的同时,靠西方国家强制性军事力量的介入和殖民占领,实行残酷的黑奴贩卖、鸦片输出和原始资源的掠夺,再加上不平等的商品倾销,将西方现代文化扩散到世界各地。但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自从进入后殖民时代以来,西方现代文化在全世界的扩散主要是通过全球化的过程。西方流行文化成为西方整个现代文化向全世界扩散的一支最重要的先锋力量。

法国《快报》(LExpress)1999年8月26日发表题为《当整个中国化起妆来的时候》(Quand la Chine se maquille)的报道文章。文章有趣地指出,世界各强国的大型企业正竞争激烈地在中国广阔的市场上展开一场“化妆品战争”。各个制造化妆品的大型跨国公司正竞相采用不同广告和推销策略,设法让成千上万甚至成亿的中国人,首先是姑娘们,从头到脚都化起妆来。一位叫保罗·加斯巴里尼(Paolo Gasparini,1934—)的意大利化妆品老板甚至“梦想”有一天能让全中国的妇女们都涂上他所制造的口红。

台湾流行文化的发展显然也与台湾地区的现代化过程有密切关系。与全球的现代化过程一样,台湾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包含着西方各国流行文化的扩展及其“本土化”和“在地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台湾流行文化的发展又紧密地与台湾地区的区分化过程息息相关。实际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过程,都同时也进行着新的社会区分化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一个新的现代化社会便形成、出现和发展。台湾流行文化的发展模式,典型地表现出一个地区现代化过程与它的社会区分化过程的同步性和相互关联性。

由于西方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以及由于西方各国在媒体、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绝对优势,当代流行文化已经变成西方国家影响甚至宰制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詹姆逊(Jameson, F.,1934—)的说法,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不但在量的方面已经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且,在质的方面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詹姆逊由此将流行文化当成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后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Jameson,F.1991[1984])在这个所谓的“后殖民时代”中,流行文化成为西方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向全球扩张的主要中介。正如萨义德(Edward Said,1935—2003)所说,后殖民主义的主宰形式已经从原先的侵略和殖民,转变为文化入侵和文化渗透,“通过文化刊物、旅行以及学术讲演等方式逐步地赢得后殖民人民”(Said,E.1993:292)。当代西方文化发展的任何一个重要成就,往往都首先通过其流行文化的输出和传播而对其他国家发生影响。流行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西方文化征服世界的一种重要力量,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它成为西方各国向世界扩张的文化先锋。不仅如此,由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结果,由西方决定和发明的各种流行文化也成为当代全球文化发展的主流,甚至成为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研究当代流行文化具有的前瞻性,也对21世纪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但是,同样从全球化和后殖民文化的角度,流行文化在东方和一切非西方各国的泛滥,也包含着第三世界和非西方各国对于以西方为中心的流行文化的抵制和批判。阿里夫·德里克作为一位反西方中心主义的后殖民学者,在其重要文章中指出:“后殖民的抱负在于实现文化话语的真正全球化,其策略则不外乎以下两种:或者把中心地带的欧美文化批评问题和思想取向扩展到全球范围;或者把以往处于政治的和意识形态殖民主义边缘的声音和主体性引进到欧美文化批评中来,它们现在要求能够在中心听到自己的声音。的确,后殖民的宗旨无非是取消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取消一切那些被认为是殖民主义思维方式之遗产的‘二元主义’,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揭示出各个社会复杂的异质性和偶然性。”(Dirlik,A.1994)流行文化在东方和非西方各国的流行,从消极被动的角度来说,似乎是西方文化借助于流行文化的形式继续向东方渗透。但从东方和非西方的立场来看,如果他们是从积极主动的角度来对待流行文化的问题,那么,流行文化在非西方各国的泛滥,同时也意味着这个地区人民在接受流行文化中的主动创造,是他们对于西方流行文化的积极消融和同化,也是他们以自身的创造抵制西方文化的最好形式。

三、流行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质及其意义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普遍地广泛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极其复杂的性质,也呈现出多样的表现形态。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多学科的领域,也关系到多元化的方法。既不能把流行文化当成一成不变的固定对象,也不能将它单质化和单一化,更不能视之为纯粹经济现象。不仅它本身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而且它产生的内外条件也极其复杂,甚至它的表现形态和社会功能也随着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基础而千变万化。因此,对于它的研究势必涉及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多元视角及方法。

从学科分工的角度,对它的研究可以是以单学科的分别分析的方式,将它置于单学科集中观察和探讨的视角下。在这种情况下,流行文化可以作为某一学科,例如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于它的各种社会表现形式及其不同的社会功能进行调查和分析。流行文化也可以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被当做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心理变化的标志,被当成个人和群体心理的某种产物。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流行文化的研究就是单纯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它与个人和群体心理的相互关系。总之,尽管流行文化具有高度复杂的特征,但仍然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把它当成某个单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满足于单一研究的成果,还必须考虑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相结合。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对于像流行文化这样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仍然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它进行分割分析,在一门学科的观察下,探讨它的某些面向的特征。这种研究尽管不能穷尽流行文化的性质,但可以与其他类型的研究相结合,有利于对它就某一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但由于流行文化的复杂性质,对它的研究总是尽可能避免单一角度和单一方法。实际上,对于流行文化的研究要考量许多方面,必须尽可能把它当成多种因素的结合物,同时还要把它当成充满生命力的、活生生的文化精神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语言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学、管理学以及哲学等学科的角度,对它进行交叉的研究分析。

就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而言,对于流行文化也必须将各种途径和手段兼用,或者,分别进行不同方法的研究,然后再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统一协调。总的来讲,如果将当前所惯用的研究方法简单地加以分类的话,那么,就可以说,或者采用经验性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或者采用哲学性理论分析批判诠释的方法,或者,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对流行文化进行经验调查统计分析和哲学理论批判诠释。

总之,从多方面的角度,研究流行文化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由于流行文化已经成为整体文化领域中最活跃的部分,研究流行文化就成为研究整体文化发展动向的前哨阵地。第二,流行文化与权力、金钱和传播媒体的紧密联系,使我们有可能通过对它的研究,进一步了解社会权力、金钱和传播媒体的运作过程及其特点。通过这一方面,还有助于揭示掌握着权力、金钱和媒体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势力的具体策略及其性质。第三,流行文化在民众中的广泛传播,使我们有可能通过流行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民众的生活方式、心态及其动向。第四,由于流行文化与各国现代化进程及社会变迁的紧密联系,我们有可能通过对于它的研究,深入了解各国现代化进程及社会变迁的特点。当然,研究流行文化还有许多重要意义。相信随着研究过程的深入,我们将会更多地发现其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