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法宝。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结晶,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不断推进过程,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民、指导实践的过程。从历史的逻辑上说,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就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程,但是鲜明地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却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新概括。提出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就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时代特征相结合,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呼唤,符合时代需要;就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朴实生动的形式讲述抽象深奥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并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还提出“一个及时总结”、“三个准确把握”、“围绕四大问题”,这就是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在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更加自觉、更加主动,这是我们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着眼于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1.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就是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党的全部理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早在20世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和纠正出现的一些错误倾向,毛泽东亲自组织读书小组,带头研究问题。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他在杭州、上海、广州发表的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注:《毛泽东文集》,第8卷,10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出发,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性。1989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时,深刻总结了中苏两党关系的历史经验,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注:《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291页。)他还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注:同上书,291~292页。)进入新世纪,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机遇和挑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注:《江泽民文选》,第3卷,537~538页。)江泽民同志还多次对理论创新进行论述,深刻揭示了理论创新的科学内涵。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的众多质疑,他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不能停留”,即我们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教条式的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之后,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始终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结合新的历史任务,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三个解放出来”,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他还说,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执政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特别是重点研究那些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为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根本保证。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邓小平曾讲过,“我们党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使我们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邓小平文选》,2版,第2卷,300页。)。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毛泽东以理论上的创新精神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为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理论开阔了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要求全党保持应有的忧患意识和优良作风,并在探索中始终保持清醒冷静和科学分析的态度,始终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特点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想回答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在全国执政条件下建设党的问题,并且在基本制度的设计和建设中体现了中国特色,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和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为建设突破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大胆探索。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毛泽东的探索在其晚年走入了误区,最终没有能够且当时也不可能成功回答和解决上述问题。但毛泽东晚年的探索和失误无疑为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出现的理论创新成果。

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产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重大历史关头,面对中国应该走向何处的艰难选择,邓小平以开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非凡政治胆略和巨大理论勇气,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规划、“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经受着国内外政治风云的巨大考验,苏东剧变、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西方七国联合制裁中国,党内和社会上一时间思想迷茫,中国又到了一个该向何处去的紧要关头。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要求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解决了“姓社”、“姓资”这个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大问题。这些基于实践升华和总结的理论,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党章。邓小平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注重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在13年的探索中深化了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认识上,1992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概念;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的新概念;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原则。党的十四大以后,在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迅速发展、国有企业面临改革、股份制地位的认识等问题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大胆突破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方面的一些传统观念,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深刻分析世纪之交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变化,从“关键在党”这样一个关系全局的视角出发,正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提出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作出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两个转变”的思想、“两个先锋队”的思想、“两个纲领相统一”的思想、“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正式载入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

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此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和实践需要,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进政治报告、载入党章。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历史定位,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指导思想上的最新体现。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实践是无止境的,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

2.实施党的建设的“生命工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是党的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生命工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扎实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科学研究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互动,最终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强调,要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8月7日,他在北戴河同部分国防科技专家与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即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2002年4月28日,他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再次强调五个“高度重视”,即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2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又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作出全面阐述,号召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努力承担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并且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4年4月,中央召开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会见会议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全面的动员和部署,在全国组织大批专家学者集体攻关,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全面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正式启动。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几年来,工程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宣部、教育部于2005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意见》,并制定了“重点编写教材总体规划”,提出了重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遴选原则、具体规划和工作机制,分4批组织实施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4本教材在内的41种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教育部还制定实施了90多种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整体规划和教材编写。在学科体系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学科建设的方方面面。2005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就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重要部署,并且提出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同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前,已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6个二级学科,设立了一批博士点和硕士点,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特别要提到的是,目前一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材和专业课重点教材已经完成编写工作并陆续在全国高校投入使用,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政治学概论》、《法理学》、《社会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文学理论》、《史学概论》等。这些重点教材是精心组织实施、集中进行课题攻关打造出来的教材精品,比较充分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体现了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的统一。这些重点教材的出版和使用,对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进”工作。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种教材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用教材并多次进行修订。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培训。中宣部、教育部等五部委已联合举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数十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每一轮使用前,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要求“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大规模的培训和研修取得良好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深化,增强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立项工作的暂行办法》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细则》等重要文件,在立项、资助、结项等各个环节,严格程序,严肃纪律,严把政治方向和学术质量关。从2005年开始,还在全国实行重大项目招标制度。此外,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奖励制度也逐步完善。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真总结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并更多地应用于党和政府的决策,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3.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党领导的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武装下发展壮大的执政党,加强和重视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强调并在实践中着力推进这项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实际,强调要把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同提高领导水平结合起来,提出要使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把加强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首先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大计,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真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领导干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明确指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强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出版。为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中央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出版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修订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再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重新编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列宁全集》,重新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工作也在抓紧进行,此外,还陆续编辑出版了《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朱德选集》、《董必武选集》、《叶剑英选集》、《任弼时选集》、《陈云文选》、《陈云文集》等。最近,又出版发行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出版为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经典文献。

开展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武装全党的力度,着力帮助党员干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坚决纠正一些党组织放松理论教育和一些党员干部轻视学习马克思主义或把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全党坚持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多次进行党内大规模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党中央一直坚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为全党作出了表率。全党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这些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发扬开拓创新精神上下功夫,在运用理论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上下功夫,在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上下功夫,在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上下功夫,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刻苦学习理论、扎实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党思想进一步统一。与过去相比,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有了明显改进。从2003年起,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先后组织编写了《理论热点面对面》(每年一本)、《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七个怎么看》、《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以鲜明的观点、深入的分析、生动的事例、透彻的说理,全面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对于广大党员和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