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丁家有女,远嫁客家(3)
后来母亲从客家人那买了一个,哇,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完美的笸箩。不仅美观还实惠耐用,连刺头都没有,甚至一直用到今天已经十六年了,也完全不发霉不长蛀虫。
客家人手工编制的竹椅、笸箩、簸箕……有口皆碑,大家都喜欢用。虽然陈妈妈也不知道他们做出来的农具为什么这么好,但这不正是客家人的智慧吗?
又比如,客家人的农作物总比其他农户的来得香甜,轻轻尝一口,就能感受到他们栽种时的用心……
陈妈妈还非常喜欢客家人的群居生活,如果不是友好团结,又怎么可能几百人可以做到一直生活在一起?
八姨婆的外侄媳说来给她介绍对象时,得知对方是客家人,陈妈妈并没有十分排斥,反而对这个敢走出大山,来到镇上卖东西糊口的男人有三分好感。
陈妈妈喜欢勤劳聪明的人,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而陈华祖,已经给陈妈妈留下这样的初印象。
后来一切都顺理成章,既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没有悲天悯人的故事,有的只是粗茶淡饭的日子和平平凡凡的生活。
幸好,陈妈妈没有看错人,陈华祖确实很出色。
他平常在村里卖猪肉,且有“刀王”称号,也就是一刀下去,想要多少斤几乎都能一分不差地切出来。他农活干得也非常好,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到镇上卖东西(陈妈妈还可以顺道回娘家)。在别的客家人还是自给自足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有收入。
如果非要陈妈妈说什么的话,那就是陈华祖不肯干家务活。
原因无他,还是传统思想作祟,他们觉得女人天生就该家务全包,带孩子,男尊女卑,各就各位,互相不越雷池一步。
陈妈妈嫁过来第一天,婆婆就告诉她,客家男人绝不做家务,至于其他活,干不干看心情。
公公别说做饭,连厨房都没进去过,连烧火都不会……陈妈妈扶额,公公是差不多八十岁的人了,往回算算是建国前出生吧,竟然连生火都不会。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公子,谁能想到他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汉。
陈妈妈生陈遂兴的时候,陈华祖连烧一盆热水都……不知是不会还是不肯,反正是没有。
幸好其他人非常热情,一大群妇人都有过来帮忙。
时间长了,陈妈妈也体会到了他们男女不平等的待遇。
客人妇女,家里家外什么都要干,插秧,种菜,放牛,喂猪……数之不尽,而男人,就随缘吧!
幸好,陈妈妈还算好运,随缘了一个努力上进,会去赚钱养家的丈夫。
只是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陈妈妈不打算教给陈遂兴,虽然将来媳妇什么都干完,自己儿子乐得轻松自在很舒心,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陈妈妈嫁过来以后干的活,简直比她做姑娘时加起来的都多,她又怎么忍心将来的儿媳妇这样受苦。
不对,国家越来越发达,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男女平等的思想也会渐渐普及,如果一直不改变这种落后的陈旧观念,有可能陈遂兴将来根本娶不上媳妇,更别说心疼媳妇干活干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