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需要多少钱
澳大利亚成立了一个名叫“幸福协会”的组织,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每小时交纳200澳元(约140美元)就能让你学会体验伟大的幸福。如果是团体消费,每人只需交纳30澳元。该协会的创始人蒂莫西·夏普说:“你真的可以提高你的幸福水平,这是我们要教给你的。我们可以让一个幸福‘存款’为零的人,在其幸福银行账号里有结余。”
据专家说,只有大约15%的幸福与收入、财产或其他财经因素有关,而近 90%的幸福来自诸如生活态度、自我控制以及人际关系。夏普说:“如果你在这些方面不是太好的话,你可以学会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幸福协会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赞恩·皮尔泽所称的“幸福革命”的组成部分。在他的同名书中,皮尔泽说,在汽车工业和信息技术工业化后,将会出现一个预防性产业,帮助人们发现和平、健康和幸福。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经济方面都比我们的父辈或祖父辈好得多,可是幸福水平并没有相应地按比例提高。有研究说,当住房和食物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额外的财富很少能增加你的幸福感。正如夏普说的:“财富的增加绝对不会保证你的幸福也随之增加,一年挣3万元的人和一年有30万元收入的人相比,在幸福感上的差别非常小,不过许多人对此并不了解。”为什么财富差距不会令幸福感有太大的不同呢?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尺度发生了变化。
几十年前,《巴尔的摩哲人》的编辑亨利·路易斯·曼肯曾说过,财富就是你比你妻子的妹夫多挣100美元。行为经济学家说,我们越来越富但并没有更幸福的部分原因是,我们老是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比。
夏普说:“如果你想幸福,你可以用的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与那些不如你的,比你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相比,你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可问题是,许多人总是做相反的事,他们老在与比他们强的人比,这样会产生出很大的挫折感,会出现焦虑,觉得自己不幸福。”
幸福与财富的关系
科内尔大学的教授罗伯特·弗兰克说,当被问到你是愿意自己挣11万美元其他人挣20万美元,还是愿意你自己挣10万美元而别人只挣8.5万美元呢?大部分的美国人选择后者,他们宁愿自己少挣别人不要超过他,也不愿意自己多挣别人也多挣。弗兰克曾写过一篇论文《多花少存:为什么生活在富裕的社会里却让我们感到更贫穷》,他在这篇论文里写道:就说住房吧,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住房?那要取决于他周围的人拥有多大的住房,如果邻居的住房小,他也不需要太大的住房;如果别人有一所大住房,他就需要一个更大的住房,无论他是否真的需要。
幸福协会的目标就是要帮助人们学会克服那些让自己感到不幸福的因素。夏普说,最好的标准应该是凯利·帕克,他是澳大利亚最富的人,但最近几年,他移植了一个肾,而且心脏也做过手术。夏普说:“在财富上,我倒认为我比他强,你难道希望自己拥有40亿美元而一个肾被切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