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吉芬商品:不遵守供求关系的特殊商品

一、吉芬之谜

在经济学上,吉芬商品通常指的是价高质差的产品,也就是一种低档产品。这种产品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最早发现。

1845年,爱尔兰发生天灾,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土豆(在当时,土豆是当地爱尔兰穷人的主要食物)的价格上升,土豆的需求量并没有因此下降,反而增加了。很显然,这类现象明显有悖于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根据需求法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购买数量一般随着价格的上升(下降),市场需求量将减少(增加)。吉芬商品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显然有悖于一般商品的正常情形。

figure_0060_0023

后来,学者们终于解开了这难题背后的秘密。他们发现,对于当地人来说,土豆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食物。在灾荒的年代,为了生存,人们用于购买土豆的消费支出越来越大,当土豆价格的上涨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时,大多数的贫困家庭都怕将来土豆继续上涨,于是不得不大量地增加对土豆的购买。所以,它的需求量不但没有随着价格的上涨而下降,却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价格也远远超过了平常。

二、既定条件下的合理现象

有经济学家这样形容吉芬商品:“它是‘唯一’不遵守需求法则的特殊商品。”就像提到的大饼、土豆,以及“非典”时期畅销的板蓝根和一些消费品都是“叛逆”的典型。但在生活中,我们却不能将吉芬商品与某一种产品绑在一起,因为吉芬商品的产生需要一种极端的社会条件,如在贫困、封闭的年代与地域,居民消费量非常大的劣等产品有可能成为吉芬商品。亦如张五常教授的那句话说的,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则不会出现吉芬商品。这种产品也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是合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