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 兵败巴丹岛
1941年,日本南下企图已十分明显。随着形势的发展,美国终于意识到菲律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菲律宾的军事支持。罗斯福总统希望在远东建立前沿军事体系,阻止日本扩张,这个时候他又想起了麦克阿瑟。麦克阿瑟重被召回军中,被任命为美国远东陆军司令,授予中将军衔。他的任务是立即整编菲律宾部队,随时准备迎接日军的来袭。当时麦克阿瑟自以为对各方面准备都比较充足,因此信心大增。谁知就在日军突袭美军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时,进攻菲律宾的日军部队也积极展开行动,摧毁了美军驻菲律宾的绝大多数战斗机和全部轰炸机,获得了入侵菲律宾的制空权。几乎在同时,日军分别进攻泰国、马来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此时的麦克阿瑟还信心十足,宣称要让日军“死50万人、花50亿美元也上不了岛”,决心待在马尼拉不走。然而,在凶狠的日军疯狂进攻下,美军防线被连连击破,不得已全面后撤,马尼拉等地相继失陷。为了避免被围歼,麦克阿瑟率领军队匆忙逃到巴丹半岛,他本人则像一头被拔掉了牙齿的狮子一样,徘徊在只有1700英亩的科雷吉多尔岛上,成为茫茫太平洋上唯一还在与恶狼周旋的困兽。
此时的日军如同饥饿的狼群一样盯住菲律宾这块肥肉,纵使麦克阿瑟有近10万美菲军队可用,但日军南北夹击,大有将麦克阿瑟的部队一口吞掉之势。日军在太平洋其他战区不断得手,东京报纸也称“太平洋战争的大局已定”。此时,麦克阿瑟仍然孤军坚守在巴丹半岛,他也因此成为美国公众心目中的英雄,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一些国会议员提议将麦克阿瑟调回国内,出任陆军最高统帅,总部和陆军部也在考虑麦克阿瑟的去向问题。饱受日本打击的美国军队节节败退,正是士气低落的时候,如果作为美国名将的麦克阿瑟战死或是被日本俘虏,美国军队士气上势必会雪上加霜,在宣传上美国会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
此时美国正积极筹备反攻日本的基地——澳大利亚,鉴于澳大利亚需要一位强有力的美军司令官,白宫请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通知麦克阿瑟立刻离开菲律宾,赴澳大利亚转任新职。麦克阿瑟复电马歇尔:“我将与菲律宾同存亡,令我感到骄傲的是,我的妻子也决定和我在一起。”最后,罗斯福总统不得不亲自出面,电令麦克阿瑟取道棉兰老岛赴澳大利亚。尽管并不情愿,麦克阿瑟还是在傍晚悄悄登上鱼雷快艇,驶离了马尼拉湾,辗转抵达澳大利亚。曾经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时,总共只带走24个人和1条狗。临行前,他将指挥权交给了副手温莱特将军。
第四次离开菲律宾可谓狼狈不堪,“幸运之地”变成了他的“伤心之地”。临走前,麦克阿瑟留下了“I shall return(我还会回来)”的诺言。日军在得知麦克阿瑟离开之后异常兴奋,加紧了对巴丹半岛的进攻。困守的美军每天的给养不足正常标准的一半,粮食和弹药也极度缺乏,伴随着疟疾和痢疾等热带流行病的暴发,部队的作战力量渐渐枯竭,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之下温莱特被迫选择了投降。投降的美军被日军押解着,开始了悲惨的“巴丹行军”,途中有7000多名美军士兵不幸死亡。菲律宾一战,成为麦克阿瑟心中无法抚平的疤痕。麦克阿瑟曾经这样伤心地说:“我没想到美军历史上最大的缴械投降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