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统计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版前言

回顾上个世纪,许多华人精英先后在西方国家学习、研究统计学与生物统计学。早期先行者中,许宝禄、蒋庆琅、李景均、刁锦寰等享誉国际。六十年代之后,大批台湾、香港和大陆的中国学生在国外获得统计学或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为美、英、加、澳等国大学的教授和副教授,或在医院、药厂和政府机关的医学统计部门担任要职,成为这一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中许多人是美国统计学会和国际生物统计学会的资深会员,以及Annals of Statistics,Annals of Probability,J.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Biometrika,Biometrics和Statistica Sinica等优秀统计学和生物统计学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先后有多位获得美国统计学会会长大奖(COPSS)等学术殊荣,其中,黎子良、范剑青参与了本书的写作。与此同时,在国内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一大批新型的医学统计学工作者成长起来;他们接受了统计学研究生教育,参与了大量医学统计学教学和科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我们共同倡议下,海内外华人医学统计学家汇集一起,按照各自的特长和兴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撰写了这本中文专著,命名为《现代医学统计学》。
全书共分四篇二十九章。第一篇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含医学中的统计思维、医学诊断、相依资料、医学仪器的质量控制、成本-效果分析、生存质量、Meta分析、描述与图象、时间序列和模式识别等十章,均系医学和生物学特定领域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颇具特色的统计方法学。第二篇药物开发中的统计方法,含药理学和非临床试验、制药与开发研究、毒理学和临床试验等四章,均系现代药物研究和开发中普遍推行的统计学方法。第三篇流行病学中的统计学,含遗传统计、危险度评价、传染病模型、抽样调查的特殊模型、重捕获模型、肿瘤筛查资料分析和因果推断等七章,均系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现代流行病学统计方法,正是这些崭新手段使得传统流行病学发生了质的飞跃。第四篇现代统计学方法与理论,含生存分析、纵向资料分析、非参数回归、Bayes统计、随机过程、树结构回归、EM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八章,均系与医学统计密切有关的、实用性很强的基础性内容。第四篇不仅概括了各重要分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而且也为前三篇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与技术。
本书各章相对独立,每一章反映一个专门分枝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为适应不同读者群的需要,各章的布局是统一的。第一节概述,以简明的实例和易懂的语言介绍该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能解决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需要什么样的资料;后继各节介绍基本概念和常用统计方法,着重实际应用、操作方法和意义的解释;重要内容的推导、证明或文献推荐与介绍放在最后。
本书的读者面十分广泛。相信,不论医学研究者还是医学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专业人员,乃至研究生们都可以各取所需、各有所获。统计学思维和技术是医学研究的得力工具,医学研究者阅读本书,不难知道有哪些现代统计方法可以为你所用、基本思路如何、需要怎样的设计和数据、应用的结果如何解释;至于相应的统计学理论和技术,不妨视而不见。本书的每一章侧重医学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医学统计学专业人员阅读本书,不但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众多分支的最新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而且还有助于不同分支之间的交叉与贯通,提升咨询服务与研究工作的水准。应用统计和理论统计学专业人员阅读本书,将会发现医学领域对统计学的期待与挑战,生动而丰富的医学问题将成为崭新统计理论、方法与技术诞生的土壤。本书是统计学与医学统计学研究生必读的专业参考书,读者从中可以选择自身的发展方向,一旦选定,有关章节又可帮助迅速入门。
本书每一章的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每一章都凝聚了他们独特的学术思想、研究心得和自己的成果;他们在百忙之中精心组织素材,斟字酌句、浸透了心血。在此我们对全体作者的无私奉献深表谢意。
本书得到中国华夏出版基金和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资助,特此鸣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统计学教研室的同事和研究生们、尤其是凌莉、曾芳芳、朱淑明和刘国辉老师协助了许多秘书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方积乾 陆盈
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