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1.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
“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是由人,“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功夫做到细微处,一念起来,知止,不被带着走;一念消失,知止,如同不动。
1919年,弘一法师送给好友夏丏尊一幅字,上书“知止”二字。那时,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已一年零一个月了。知止是什么意思呢?“止”是指“归宿”、“立场”,“知止”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目标、归宿和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知止”寥寥二字,其中却蕴含着无限深意与禅机。
从前,在普陀山下有个樵夫,整日早出晚归,辛勤地劳作,仍然不能温饱,家里经常揭不开锅。他的老婆每天都到佛前虔诚地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点。她的祈祷果然感动了佛祖。一天,樵夫外出打柴时,在一棵大树下挖到一具金罗汉。
一文不名的樵夫一下成了富翁,买田置地,日子好过起来。按说,樵夫从穷光蛋变成百万富翁,应该高兴才是。可是,樵夫才高兴了几天就茶饭不思、坐立不安了。
他老婆就问:“我们现在吃喝不愁,又有良田美宅,你还唉声叹气的做什么?难道你是怕小偷来偷吗?小偷可偷不走这些房屋和良田,有什么可怕的。你真是个天生受穷的命!”
樵夫听完老婆这一番话,却发起了脾气:“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偷不偷倒在其次,让我烦恼的是那十八个金罗汉我才得了一个,那十七个还不知道埋在哪里,我怎么能安心?”就这样,樵夫终日为那没能得到的十七个罗汉失魂落魄,没多久就病死了。
这个人不懂得知足,不懂得适可而止,结果终于害了自己。世上的人,表面上死因各样,其实,多数都可归结为不知足,不懂得“知止”。如果我们懂得知足、知止,就会少很多的烦恼,身心清静,让自己多活几年是没有问题的。
人不快乐、不幸福,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太少,而是因为他不懂得知足、知止。不知足,无论有多少财富他都会觉得自己拥有得太少,永远为得不到的发愁;不知止,不懂得见好就收,最后反而连同到手的都一起失去。
陕西汉中张良庙,有两块石碑,其一刻“送秦一椎,辞汉万户”八个大字,另一块上刻“知止”二字。两块碑合起来,也可看成一副对联。张良辅佐刘邦灭了秦朝,天下初定,他便托病隐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只有张良因懂得“知止”的妙义得以保全性命。古往今来,真正的英雄伟人,莫不是因懂得“知止”二字的妙意,而让自己功成身退,留下人生最完满的一笔。
一天傍晚,虚有禅师在河边散步,看见几个人正在岸边垂钓,禅师无事,就站在旁边观看。这时,其中一位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来一条大鱼,足有三尺长,活蹦乱跳的,旁边围观的人都为他齐声欢呼起来。可是,这个钓者却熟练地取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就将鱼丢进了河里。人群中响起一阵惋惜声,但心里又很佩服这个钓者,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这是个钓鱼高手。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是一条两尺长的鱼,钓者不屑一顾,又顺手扔进河里。第三次,钓者的鱼竿再次扬起,却是一条不到一尺长的小鱼。围观的人群发出一声失望的叹息,有人心想,早知如此,第一次就不应该丢掉那条大鱼。不料这次钓者却将鱼小心解下,放进鱼篓。
围观的人百思不得其解,就问他:“为何舍大而取小?”
钓者回答:“因为我家最大的盘子不过一尺长。”
看到此,禅师深有感触地说:“世人皆求大不求小。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钓者而言,他可以给自己买一个更大的盘子,他也可以把鱼切断烹制。所以,在旁观者看来,这个钓者其实是很傻的。但我们都忘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肚子的容量是一定的,钓者只要一尺长的小鱼,岂止是因为盘子不够大,钓者要的是那一份知足常乐的自在生活啊!
圣严法师曾说:“如果现代人能淡泊名利、不去计较,用‘一粥一饭’的态度过日子,必然会觉得格外充实,而且在充实之中会有淡泊、宁静、轻松、自在,仿佛无事一般的心境。”
“一粥一饭”的说法来自一个佛教故事。
仰山禅师问师父沩山禅师:“师父,等您圆寂之后,如果有人问起师父的道法是什么,我该如何回答?”
沩山禅师只说了四个字:“一粥一饭。”
为什么说一粥一饭呢?因为在禅宗的寺院,早上吃一顿粥,中午吃一顿饭,晚上不吃东西,所以,僧人每天只吃一粥一饭。沩山禅师这样回答,是不是说他每天只吃粥吃饭混日子就可以了?当然不是,禅师的意思是说,无论人有多少欲望,其实每天只需一粥一饭就足够了。就算你是皇帝,说到底,也不过是一天三顿饭,沩山禅师用“一粥一饭”四个字告诉人们要学会知足。
李嘉诚的办公室中悬挂着“知止”二字的条幅,以此来警策自己凡事适可而止。在李嘉诚看来,世上之事,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的原理,过度的行为只能导致失败的结局。晚年的李嘉诚虔心向佛,慈悲喜舍,将个人三分之一的财产捐出成立基金会,致力于慈善事业。只有懂得“知止”才不会在事业最鼎盛之时跌入低谷。钱财多失在不知止上,总想以贪婪之心占尽天下大小之利,巴不得满盘皆收、赢家通吃。
如果当下只有一个馒头,我觉得知足,真好,我今天没有饿肚子,有多么幸福;如果当下有一桌山珍海味,我也知足,真好,人生可以有这么大的幸福,我还有什么不开心的?有多有少都一样快乐,这样的人,就是知足。因为知足,内心便充满富足感。而那些不知足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得到的还不够,永远像一个穷人那样说:我太穷了,我拥有的太少了,我何其不幸。所以,即使他是百万富翁,其实还是个穷人。因为不知足,最后把自己的所有都失去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有句话叫“人心不足蛇吞象”,要想真正享受人生的乐趣,基本信条就是“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2.知足的人生最富足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
持戒严谨,淡泊无求,一双破布鞋,一条旧毛巾,一领衲衣,补丁200多处,青白相间,褴褛不堪,还视为珍物。素食唯清水煮白菜,用盐不用油。信徒供养香菇、豆腐之类,皆被谢绝。
这是弘一法师出家之后的生活。弘一法师名声在外,又加上在家时家产丰厚,即使出家,他也一样可以过着优越的生活,至少也不应该如此清苦。但大师拒绝了一切利养,决意要做一个苦行僧。
弘一法师说:“出家人的生活在人们看来是相对清苦的,但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而言,他们并不会认为苦,而是把苦当成乐,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在弘一法师看来,真正的快乐并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在世人的眼中,物质匮乏的生活就是苦的,这是因为,我们把快乐建立在身体的享受之上,如果我们能够像弘一法师一样,那么艰苦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再是苦。
世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永不知足,永不停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但在这个追求的过程里,他们要忍受着得不到和失去的痛苦,更不要说每天为了那超出人本身需要很多的物质财富所受的苦和累。我们头上的白发有多少是为了那不必要的东西一点点累白的呢?而那些寻求精神世界富足的人,精神上的快乐常常使他们看起来那么自在、从容,一身的轻松,一脸的惬意。
中国曾有这样一句俗语:“知足常乐。”“布衣桑饭,可乐终生”,这是弘一法师一生的志愿。弘一法师在讲解《佛遗教经》的时候曾说:“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他也曾劝诫世人:“人生在世都希望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幸福快乐由哪里来呢?绝不是由修福而来,今天的富贵人或高官厚禄者,他们日日营求,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并不快乐。修福只能说财用不算匮乏,修道才能得到真幸福。少欲知足是道,欲是五欲六尘。无忧无虑,没有牵挂,所谓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事实真相清楚,心就安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迷,处世待人接物恰到好处,自然快乐。”
法师这段话给世人的启示是:人要少欲。少欲,人的牵挂就没有了,忧虑也没有了,心就安了,人就快乐了。
古人说:“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盛则偏执。”凡事都是过犹不及,所谓欲火焚身,过于强烈的欲望会毁灭掉人的生命。即使你的欲望并不多,但如果时时处于不满足的痛苦状态中,对我们的身心也是有害而无利的。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知足常乐。知足,并不是要我们没有追求、没有想法、停滞不前,而是不要为欲望暂时的不能满足而感到痛苦,乃至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和身体。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佛陀在《因缘品》中说:“即使天上降下金银珍宝之雨,贪婪之人也不会满足。”不知足,正是我们感到不快乐的根源。“得失从缘,心无增减”,知足的人,因为放下执着,即使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他也会觉得人生是一样的美好。
3.十分福气,享受三分
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弘一法师《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什么是幸福?古人在造字时,就已告诉我们答案了。“幸”字,上方是“土”,下方是钱的符号“¥”;“福”字,左边是“衣”,右上是“一口”,右下是“田”。也就是说,有地、有钱、有衣、有食,而且全家团团圆圆,这就是幸福。
从这个标准上说,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幸福的。诚然,我们的人生有种种的不幸,富有的人虽然不缺衣少食,可是,他们也有这样和那样不开心的事。甚至,有些富有的人,只能用钱财打肿脸充胖子,家庭失和,兄弟反目,仇家遍地,丑闻不断。你能说他们幸福么?为什么我们明明什么都有了,还不幸福呢?这是因为,人心不足,欲望过多,不懂得惜福。
古人还用种比较迷信的说法是,你的命不好,福薄,享受不了那么多的福气;或者你一下子把一辈子的福气用完了,好日子就到头了,所以,不幸就要降临了。就好像一块糖,你放在嘴里慢慢含着,一点点地化,能甜好久,如果你一口气把它咽下去了,你以后只能痛苦地看着别人吃糖了。
在《李叔同说佛》一书中,法师告诫青年佛教徒要“惜福”。什么是惜福呢?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气,就是知足,不要过度纵欲、过度地浪费我们的物质。
法师在给青年佛徒讲经时曾提到:
七岁时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纸不会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1920年在杭州时候,一位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1911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的。
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诸位!以上所说的话,句句都要牢记!要晓得: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弘一法师认为,十分福气只消享受三分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把福气一次用尽。如果一个人过早地用尽福气,就像一棵生长过快的树,一朵盛开过早的花,反而容易在中途夭折。
在泉州时,弘一法师告诉昙昕法师:“我这几天在想,如果我能喝喝雪峰茶,那我就很好了。”雪峰茶是指南安杨梅山雪峰寺所出的茶。他说完之后,就问昙昕法师:“你有吗?”昙昕法师说有一点点,就去把茶叶取来,弘一法师泡了茶,喝了一口,大赞:“呵!很好!很好!这茶一喝入口,身心就进入一种很清静的境界,这茶的功用真好。”稍顿,他又说:“但不能常喝!这茶对过午不食的人不大合适,因茶对消化很有帮助,多吃不得!”
好东西不能常享用,这也是惜福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经常享用好东西,便会日久成习惯,一旦没有,就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如果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太好,一旦发生什么变故,身体可能就会吃不消。
雪峰禅师和钦山禅师一起在溪水边洗脚,钦山见到水中漂有菜叶,很欢喜地说:“这山中一定有道人,我们可以沿着溪流去寻访。”
雪峰禅师回答他:“你眼光太差,以后如何辨别人?他如此不惜福,为什么要居山!”入山后果然没有名僧。
雪峰禅师根据一片菜叶就断定山中无道人,那么,我们是否也能根据一个人是否珍惜自己所使用的物品来判断这个人的品质呢?那些因为自己有钱便不爱惜物品的人,肯定是没有福气的人,至少,不会是一个有真正幸福感的人。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有一年冬天,她把家里的丝绵换成棉絮给儿子做棉衣。了凡先生问她:“为什么不用丝绵做,而换成棉絮呢?”她说:“丝绵比棉花贵,用棉花也一样能取暖,丝绵卖了可以把钱送给更需要钱的人。”了凡先生听了很高兴,认为妻子的这种做法不愁孩子将来没有福气!
了凡居士为什么认为妻子的做法会让孩子有福气呢?这就是弘一法师讲的:“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其实,养育孩子的父母都会有同样的体验,小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如果父母每天都给孩子很多糖吃,这个孩子未必会觉得有多么开心,但如果每周只许他吃一次糖,他就会很期待,也会觉得糖很甜,感到很满足。这个孩子长大了,在生活上也会比较节制,相反,那些从小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孩子,因为父母在他们小时候就把这一辈子该享的福气享尽了,长大了,他反而因为自己要什么有什么而丝毫感觉不到快乐。
我们总是抱怨自己拥有的太少,却忽略了我们已经拥有的。等到失去之后,才会知道自己以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其实,如果一个人生活富足到了挥金如土的地步,也就是他的福气即将用尽的时候。也直到那时候,我们才会知道以前自己是多么的富有,可惜的是,在富有的时候,我们却一天快乐的日子也没有享受过。即使我们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富足,但只要用心地安排我们的生活,一样可以体会到幸福。即使一碗白饭也自有它的甜味,一样可以体味出属于你的那一份幸福来。而很多人往往是在饥肠辘辘时,才知道一碗白饭的香味。在你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中,能够心满意足,甚至能够将福气少用几分,攒起来留待日后慢慢体味,而不至于一次用尽。
我们总是习惯向上看,和那些比自己过得好的人相比,所以,无论我们拥有多少,都不能令我们幸福。如果我们能够低下头,看一看那些比自己拥有更少的人,就会知道自己何其幸福。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生活,那么,即使我们身陷困境,也会感到幸福。因为,拥有生命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生活是否安逸,并不在于物质方面是否奢华,而是在于我们的一种心境。如果我们也能像弘一法师那样以一颗淡泊的心看待拥有的一切,时时刻刻都懂得“知足”、“惜福”,那么幸福也会时时陪伴着我们。
4.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好处
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一切都好。白衲衣、破卷席和旧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和白开水同样好。咸也好,淡也好,样样都好。能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观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性,宛如一轮皓月,大师的内心是何等空灵的境界啊!
——夏丏尊《生活的艺术》
每当看到这段文字时我都会感动,内心生起一种庄严之感,从而对自己当下的生活感到十分满意。
有一次,弘一法师从温州到宁波,挂搭于七塔寺。夏丏尊知道后,于第二天午前带了饭菜去,在桌旁坐着陪他。碗里所有的只是些萝卜、白菜之类,可是在他看来,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了。他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子夹起一块萝卜时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真使人见了要流下喜悦惭愧之泪!第三天,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夏丏尊先生也同席。其中有一碗非常咸。
夏丏尊说:“这太咸了!”
他却说:“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
夏家和他的寓所相隔有一段路。第四天,他说,以后饭不必送来,他可以自己去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色。
“那么,逢天雨仍替您送来。”
“不要紧!天雨,我有木屐哩!”他说出“木屐”二字时,神情上竟俨然是一种了不得的法宝。他看出夏先生有些不安,就说:“每天走些路,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
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仓好,破旧的席子好,破毛巾好,白菜好,萝卜好,咸苦的菜好,走路好。什么都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
当他吃萝卜、白菜时,脸上那种喜悦的光景,萝卜、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实尝得了的。在他看来,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束缚,都还它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受。
夏丏尊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写道:“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一切都好。白衲衣、破卷席和旧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和白开水同样好。咸也好,淡也好,样样都好。能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观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性,宛如一轮皓月,大师的内心是何等空灵的境界啊!”
吃过苦、受过穷的人大概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是人在极渴时,水是很甜的;人在极饿时,山药蛋就是世上最美味的东西。这并不是错觉,而是因为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去享用它们。相反,如果没有感恩之心,就算天天吃大鱼大肉,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而就算是生命的苦味、咸味,如果我们带着感恩、惜福的心态去看待它们,也会觉得那是人生最好的一种滋味。那些曾经深陷于痛苦中的人一定会对此深有体会,在当时觉得难以承受、抱怨不已,可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之后,内心反而会生出一缕花香。对陷入情爱的青年男女来说,分离是痛苦的,相聚是甜蜜的,但那分离的痛苦,却常常能够检验出彼此的情意。没有苦,焉知甜?没有痛,焉知乐?没有死,焉知生?
人生不可贪,如果你的人生中有清茶可以喝,那是极好的事,但如果只有白开水,那也是很幸福的。当你正好端起一杯水时,不妨想想,如果这时候你身处于沙漠,那么,这杯水,对你来说,是怎样的满心欢喜呢?你若以为碗中的咸菜太咸,那么,现在就将这咸菜撤下去,饿上两天,你一定会对这盘咸菜垂涎三尺。
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味道。我觉得这是弘一法师留给我们的最有禅意的话,每次想起这句话,我都心生感恩。对自己口中的食物,身上的衣衫,倍加满足。只要我们心中能够惜福,无论咸也好、淡也罢,都能够在琐碎的生活中咀嚼出它特别的滋味。
5.一米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
——弘一法师《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
弘一法师在《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中提到:“民国十三年(1924),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以上且举饮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
弘一法师提倡人们过俭朴的生活,在法师看来,一个人无论是贫困还是富裕,都应该过俭朴的生活。尤其是富裕的人,最容易过奢华的生活,而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富裕之后依然过俭朴的生活,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弘一法师一出生便锦衣玉食,出家后,却过着粗食淡茶的生活,戒绝一切除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生活品。在他看来,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别人用劳动得来的,凝结着劳动者的汗水,所以,要倍加珍惜。
有一年冬天,弘一法师在福建南安水云洞小住。寺里的条件比较简陋,床是用两扇木板搭成的,侍者慧田很是过意不去。他却很满意地不停说着“很好很好”,并对慧田说:“我们出家人,用的东西都是施主施舍的,什么东西都要节俭,都要爱惜。住的地方,只要有空气,干净,就很好。用的东西只要可以用,不计较什么精巧华丽。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是出家人的本色。”
他有一件僧衣,补了224个补丁,都是他自己补的。僧衣青灰相间,褴褛不堪,是他刚出家时穿的,后来被他的朋友、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长经子渊先生留下作为纪念。一双僧鞋,也穿了15年。他的学生刘质平在他五十寿辰时,细数他的蚊帐上的破洞,有的用布补,有的用纸糊,已经十分破旧,要给他换一顶新的。他坚辞不许,说是还很好,还可以用,不必换。
叶青眼居士在《千江印月集》里回忆说,法师“入闽十余年,生活四事,无非三衣过冬,两餐度日,数椽兰若,一只粗椅而已。生平颇爱鲜花,往往翠柏一茎,红花数蕊,装置一小瓶中,供诸佛家,便觉生意弥满,庄严无尽此外,即一枝火柴亦不轻用,何况其他”。
昙昕法师在谈到弘一法师时,曾回忆起一件事:
1941年,上海的刘传秋居士,听说闽南闹粮荒,深恐弘一法师道粮不足,不能完成《南山律丛》的编撰工作,于是特奉千元供养,托莲舟法师由鼓浪屿辗转呈赠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慨然辞谢,说:“我自出家一向不受人施舍。就是至友及弟子供养的净资,也全部作为印刷佛书之用,自己分毫不取。我从来不管钱,也不收钱,请仁者把原款璧还。”听说上海交通已断,款未能寄回,他沉吟有顷,说道:“既然如此,可将此款转赠予开元寺。开元寺因为太平洋战事,经济来源告绝,发生了粮荒。请开元寺直接函复刘居士鸣谢。”他的至友夏丏尊居士以前赠他一架美国白金水晶眼镜,因为很漂亮,他不戴,此次也转送开元寺常住公开拍卖,得价五百余元,用以购斋粮。
还有一次,弘一法师要昙昕法师去嘱咐洗菜的老婆婆,他对昙昕法师说:“麻烦你帮我告诉她,洗菜时多用些水将菜洗净。不然菜中的沙粒洗不去,吃菜时沙粒塞进我的牙缝中是很辛苦的。不过她不必过度地浪费水,她可用一次的水将菜多洗两回就成了。同时,洗完的水还可用来浇花,切不可浪费。”
一次,弘一法师身子不大舒服,昙昕法师就提出要帮他洗衣服,但他一口拒绝了。昙昕法师劝他:“这是不要紧的,你的身子不大好,我帮你洗好了。不过我是洗得不大干净的。”他依旧拒绝昙昕法师的帮忙,但大师对昙昕法师说:“我们洗衣一定要洗得干净才行。用来洗衣的水可一连用四回。打一盆水先用来洗脸,洗过了脸水,还可用来洗衣。洗了衣可用来擦地,最后那盆水还可以用来浇花。因此,一盆水可有四个用途。我们出家人一定要朴实,不可随意浪费。”
我们如今的生活虽然好了,可是,像珍惜物品这样的习惯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这样做不是吝啬。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如果我们这辈子把好东西都用光了,下一代可能就没有了。比如说水,现代人洗衣服都用洗衣机,漂洗时清水都被排到下水道去了。其实,你可以用桶装起来,这些水还可以用来冲厕所、擦地。
一个人无论拥有多高的地位和多少金钱,都应该过俭朴的生活。决定一个人高尚还是鄙俗的不是拥有金钱的多少,而是一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俭朴生活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过苦行僧的生活,弘一法师只是主张人们不要浪费,不要追求那些超出生活需要本身的奢华生活。
一个不懂得珍惜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不懂得幸福为何物的人。他们只能通过不断的消费才能让自己感到有所寄托,内心随着物欲的横流而越发空虚。所以,我们要学会惜福,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我们对欲望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地感知生活的幸福。
6.劳动是上天赐予的生活方式
“习”是练习,“劳”是劳动。现在讲讲习劳的事情: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它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的。换句话说: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康健。
——弘一法师《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弘一法师在这里讲,人生下来就是要劳动的,劳动是一种本能,经常劳动的人才能健康,即使到了佛的境界也要劳动。他为何要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呢?弘一法师很直白地说:“出家人性多懒惰,不备劳动。”
弘一法师曾经给厦门南普陀寺和尚讲了下面几则“佛陀劳动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看到地上不很清洁,自己就拿起扫帚来扫地,许多弟子见了,也过来帮着扫,不一时,把地扫得十分清洁。佛看了欢喜,随即到讲堂里去说法,说道:“若人扫地,能得五种功德。……”
又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出外旅行,在路上碰到一个喝醉的弟子,已醉得不省人事了。佛陀就命阿难抬脚,自己抬头,一直把他抬到井边,让阿难把他洗濯干净。
有一天,佛陀看到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自己动手去修补。
有一次,一个弟子生了病,没有人照应,佛陀就问他:“你生了病,为什么没人照应你?”那弟子说:“从前人家有病,我不曾发心去照应他;现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来照应我了。”佛陀听了这话,就说:“人家不来照应你,就由我来照应你吧!”佛陀就将那患病弟子的大小便种种污秽,洗濯得干干净净。还将他的床铺,整理得清清楚楚,然后扶他上床。
弘一法师向听众指出:“佛陀决不像现在的人,凡事都要人家服劳,自己坐着享福。这些事实,出于经律,并不是凭空说说的。”
弘一法师又说了两个故事:
佛陀的一位大弟子,双目失明,不能料理自己,佛陀就替他裁衣服,还叫别的弟子一道帮着做。
有一次,佛陀看到一位老年比丘眼睛花了,要穿针缝衣,无奈眼睛看不清楚,嘴里叫着:“谁能替我穿针呀!”佛陀听了立刻答应说:“我来替你穿。”
弘一法师告诫南普陀寺僧众:“也当以佛为模范,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可依赖别人。”
弘一法师自己的房间向来由自己打扫,缝补衣服这样的事,也是亲力亲为。据说,直到圆寂后,人们来到他的房间,看到大师的房间依旧干净整洁。
但是,劳动是辛苦的、枯燥的。甚至,大多数人流血流汗,所换来的报酬却是微不足道的。每当这时,我们的内心都会对劳动生起厌恶之心。所以,有人认为,如果辛苦换来的只是更多的辛苦,那人,又何苦活在这世上呢?
有一个穷人,虽然每天辛苦地劳动,但还是不能温饱,他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像富人那样不用劳动,每天无所事事,吃喝玩乐。于是他去见了上帝,请求上帝让他享受一段不用劳动的日子。上帝同意了。于是,这个人马上摇身一变,成为有钱人,住在豪华的别墅里,每天的一切生活杂事都有仆人来打理,他只需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即可。这样过了一阵子,他觉得很无聊,想找点事情做,可是,实在没有他可以做的事。慢慢地,他变得烦躁不安,感到人生无趣。想想以前的日子,他宁可回到那样贫穷但每天忙碌工作的状态里去,他觉得这样无所事事的生活简直比地狱还可怕。于是,他找到上帝说:“让我像以前那样吧!我实在受不了了。我觉得我像生活在地狱里一样可怕。”上帝说:“这就是地狱呀!”
劳动是幸福的,我们之所以难以体会到,是因为我们过度地关注劳动本身,而忽略了劳动带给了我们什么。劳动是辛苦的,劳动让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劳动同样给予了我们心灵的满足。当我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就会发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有所收获。
劳动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完成了心中的志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劳动是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还会觉得劳动是辛苦的吗?当我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时,我们还会觉得劳动很无聊吗?我们不应该把眼光放在劳动本身带给我们的伤痛,而应该关注劳动带给我们的好处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劳动的幸福所在。
我们要学会在劳动中品味幸福,虽然劳动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但是我们的人生在劳动中得到了充实,我们在劳动中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明白了幸福的真义。劳动也是一种修行,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创造价值,使生命获得终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