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脑肿瘤
一、星形细胞瘤
左侧额叶深部见略高密度灶,密度不均匀,其内见低密度区,边缘不规则,周围见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左侧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略右移
【影像表现】
(1)星形细胞瘤:平扫呈低或等密度肿块,密度较均匀。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10%~20%有钙化,出血、囊变罕见。瘤周水肿较轻或无。增强扫描,肿瘤一般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平扫以低密度为主的不均匀密度肿块;钙化罕见。增强检查大多数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平扫呈边界不清的混合密度病灶,周围等密度,中心低密度,可有出血,钙化罕见,周围有中到重度水肿。少数可为多发性,可随脑脊液种植转移。增强扫描,呈显著边界清楚的不均匀强化、环状或花边状不规则强化。
【影像鉴别】
星形细胞肿瘤需与急性脑梗死、脑血肿吸收期、脑挫裂伤、脑炎等鉴别,根据临床病史和影像表现不难作出诊断。
(1)急性脑梗死:急性起病,病变范围多与脑血管供血范围一致。
(2)脑炎:有感染病史,病灶周围水肿明显;增强扫描呈斑片状强化。
【特别提示】
星形细胞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神经上皮肿瘤的75%。好发于额颞叶和脑干。临床症状主要为癫痫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并可因脑组织受压、浸润或破坏局部脑神经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分类较复杂,依2007年WHO国际脑肿瘤组修正的分类方法,星形细胞肿瘤属于神经上皮性肿瘤,其中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分级标准为WHO 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为WHO Ⅲ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WHO Ⅳ级。
二、脑膜瘤
右侧额部颅骨内板下见类圆形略高密度灶,密度较均匀,边缘欠规则,周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区,推压临近组织,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影像表现】
(1)平扫呈圆或椭圆形的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2%~3%可见瘤内或瘤旁囊变、坏死低密度区,20%~25%伴钙化,部分呈砂粒样。
(2)周围可有低密度水肿或积液。
(3)邻近骨增生或破坏。
(4)增强扫描:90%以上肿瘤呈显著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
【影像鉴别】
(1)鉴别诊断:主要与相应部位的常见肿瘤鉴别,如鞍区脑膜瘤需与垂体瘤鉴别,中颅窝脑膜瘤需与三叉神经鞘瘤鉴别,而后颅窝脑膜瘤需与听神经瘤鉴别,大脑凸面的脑膜瘤需与星形细胞瘤鉴别。
①垂体瘤:其从鞍内向鞍上生长,密度欠均匀,出血、坏死及囊变较常见。
②星形细胞瘤:其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明显,密度不均匀。
(2)结合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脑膜瘤影像表现特征,一般不难诊断。
【特别提示】
(1)脑膜瘤起源于脑膜,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多为单发,偶可多发。好发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蝶骨嵴。
(2)定位于脑外非常关键,主要依据:以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周围见脑脊液环绕,皮质塌陷。肿瘤生发缓慢,血供丰富。
(3)肿瘤长大,可嵌入脑内,脑皮质受压,除恶变者外,一般不浸润至脑实质内,极少数可恶变成脑膜肉瘤。
(4)脑膜瘤因多紧邻颅骨,易引起颅骨增厚、破坏或变薄,甚至穿破颅骨向外生长,使头部局部隆起。
三、垂体瘤
垂体窝内见不规则形异常密度灶,呈较均匀强化,内见低密度区,边界较清,推压邻近组织
【影像表现】
(1)垂体微腺瘤:平扫可仅有一些间接征象,如鞍底局限性下陷或局限性骨质吸收。增强扫描,微腺瘤强化程度低于邻近正常垂体组织,而呈局限性低密度区,规则或不规则。
(2)垂体大腺瘤:通常引起蝶鞍扩大和鞍底下陷;通过鞍隔向上生长时,由于受到鞍隔的限制而形成对称的切迹,称为“腰身征”或“8”字征;向鞍上生长使鞍上池闭塞,视交叉受压上移;向鞍旁生长使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推移向外,甚至闭塞海绵窦,包裹颈内动脉;向下可以侵犯蝶窦和斜坡的骨质。
【影像鉴别】
(1)垂体大腺瘤表现为鞍内、鞍外肿块并有蝶鞍增大,增强检查更为明确,诊断也不困难。
(2)与颅咽管瘤鉴别:颅咽管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位于鞍上,常表现为囊实性病变,成分复杂,常见钙化,增强扫描呈多环状不规则强化。最主要一点是蝶鞍不扩大,有时能看到受压的垂体。
(3)与脑膜瘤鉴别:主要与鞍旁脑膜瘤相鉴别。鞍旁脑膜瘤常见包绕同侧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并使其狭窄,而垂体腺瘤侵犯鞍旁常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推压外移。鞍旁脑膜瘤常沿脑膜向周围扩展,可见脑膜尾征。当肿瘤内出现钙化或邻近骨质硬化时应考虑到脑膜瘤。
【特别提示】
(1)垂体腺瘤常称为垂体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
(2)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微腺瘤(≤1cm)、大腺瘤(>1cm)和巨大腺瘤(>3cm)。侵袭性的垂体瘤边界不清。
四、听神经瘤
CT平扫可见左侧桥小脑区略高密度灶,密度较均匀,边界欠清,推压临近组织,第四脑室变窄,左侧桥前池增宽
【影像表现】
(1)CT平扫多数呈等、低密度肿块。较大肿瘤内可见囊变区。
(2)肿瘤中心位于内听道口,骨窗可以显示内听道扩大呈漏斗状,骨质吸收。较大肿瘤常推压邻近结构,致第4脑室及脑干受压移位,幕上可出现不同程度脑积水。
(3)增强后,肿瘤较小时为均匀强化;较大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其中微小听神经瘤平扫易漏诊,骨窗示内听道无或轻度扩大,增强后可见明显均匀强化灶。
(4)可见同侧听神经增粗并强化。
【影像鉴别】
应注意与桥小脑角区的脑膜瘤、表皮样囊肿鉴别。
①脑膜瘤:宽基底附着于脑膜,增强扫描均匀强化,无听神经增粗。
②表皮样囊肿:增强后无强化,包绕邻近血管、神经。
CT检查对于发现和诊断突入桥小脑角区的较大听神经瘤并无困难。
【特别提示】
听神经瘤大多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为良性肿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7%~12%,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左右。
通常以内听道为中心向桥小脑角生长,微小听神经瘤通常不足1cm,较大的肿瘤突向桥小脑区,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清晰,囊变多见,亦可见坏死,钙化和出血少见。
肿瘤生长缓慢,早期主要表现为耳鸣和听力下降,长大后可出现前庭功能损害,甚至脑积水表现。
五、颅咽管瘤
鞍上池区见类圆形明显强化灶,强化较均匀,边界较清,推压临近组织
【影像表现】
(1)平扫:肿瘤为囊性或部分囊性,少数也可完全呈实性。形态多是圆形或类圆形,少数为分叶状。
(2)CT值变动范围大,囊性部分常呈脑脊液样低密度,若含较多的胆固醇则呈极低密度,或因囊内含有较多的钙或角蛋白而接近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瘤的实质部分多呈等密度。肿瘤的钙化发生率较高,尤其易发生于儿童患者,可高达80%。囊性部分多呈蛋壳状钙化,实体部分常呈点状或不规则钙化。蛋壳状钙化常是颅咽管瘤的特征性表现。
(3)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可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壁亦可出现强化。
【影像鉴别】
需与垂体腺瘤、鞍结节脑膜瘤、鞍区动脉瘤等鉴别。
①垂体腺瘤:多见于15岁以后,一般不产生颅内高压症状,视力障碍多见;瘤体多突破鞍隔向上生长,典型者可出现“束腰征”。
②鞍结节脑膜瘤:是较为常见的鞍上肿瘤,多偏向一侧生长。以鞍结节部位的骨质改变为主,累及前床突和蝶骨小翼,增强检查可见“脑膜尾征”。
③鞍区动脉瘤:CT平扫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可见蛋壳样强化,与颅咽管瘤相似,但强化明显。CTA检查可分辨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特别提示】
关于颅咽管瘤的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一种认为起源于颅咽管的胚胎残余的上皮细胞,另一种认为起源于腺垂体结节部垂体细胞化生的鳞状上皮。好发鞍上池、鞍上区、三脑室。好发年龄为5~10岁,是儿童鞍上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先天性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内分泌症状、视觉症状及颅内压增高。
六、转移瘤
左侧顶叶、右侧颞顶交界区见类圆形异常密度灶,呈环形强化,中心密度较低,周围见大片状低密度水肿区
【影像表现】
(1)CT上,转移瘤多表现为皮髓质交界区的低或等密度肿块。其密度取决于肿瘤细胞成分、肿瘤血供以及有无坏死、囊变和出血、钙化。肺、乳腺、肾、结肠癌的转移多为低密度;淋巴瘤及黑色素瘤常表现为高密度或等密度。转移瘤出血常见于肾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和绒毛膜上皮癌。转移瘤钙化常见于骨、软骨肉瘤,其他原发瘤少见。
(2)瘤周水肿多明显。由于水肿多为血管性,多累及白质,较少累及灰质。表现为指状分布。
(3)骨窗可显示邻近颅骨受累。
(4)增强扫描有助于转移灶的检出,大多数转移瘤血供丰富,且肿瘤血管无血-脑屏障,强化多明显;呈块状、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硬膜病变呈等密度局灶性肿块。
【影像鉴别】
(1)若无原发瘤病史,多发病变应与其他如多发结核灶、多中心性脑胶质瘤等鉴别。
(2)单发转移瘤的诊断较为困难,需与胶质瘤、脑脓肿等病变鉴别。
【特别提示】
CT检查,发现多发结节病灶,位于皮髓质交界区,呈结节状或(和)环状强化,应考虑多发脑转移瘤的可能;若病人有恶性肿瘤史,更支持转移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