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的全身状态和局部表现进行观察,对其健康状态或病情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望诊位于中医四诊之首,对于疾病的诊断和辨证指导十分重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可见神医扁鹊将望诊作为诊断病情的重要方法之一。扁鹊望齐桓侯之色而断病,已被传为千古佳话。医学著作中首次出现“望”诊法的著作见于汉代《难经·六十一难》,书中说:“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可见,望诊作为中医诊法已长达二千多年之久,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态、判断病情、诊断病种、辨别证候十分重要。汉唐时期,望诊理论在《内经》望诊基础上得到很大发展。张仲景首创“舌胎”。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总结了颅囟诊法。孙思邈《千金翼方》中的“色脉”卷是现存最早的专论气色的望诊专篇。《金匮要略》从望神态、色泽、形体、形态、动态、舌、齿、排泄物等方面阐述了望诊的临床应用。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到“应看其舌下两边”“忽乱伤舌下青脉”等,是舌下络脉诊法的最早记载。宋金元时期,儿科望诊理论得到发展。元代滑寿在《诊家枢要》中提出了小儿食指络脉诊法,为儿科望诊提供了独特的方法。明清时期是望诊理论成熟时期,望诊及舌诊专著大量问世。如蒋示吉《望色启微》、汪宏《望诊遵经》、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张登《伤寒舌鉴》、王景韩《舌镜》、土田敬之《舌胎图说》等。其中,最突出的著作是汪宏的《望诊遵经》。汪宏十分重视望诊,他说“治病必先知诊,诊病必先知望”。他对望诊的时间做出了要求,提出“望诊须于平旦”,同时要注意心情平静,对光线等望诊环境也做了叙述。汪宏指出望诊的原则是知常达变,提出“凡欲知病色,必先知平色。”至此,中医望诊形成了一套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工作者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望诊研究,望诊的客观化、数字化得到很大发展。
望诊具有一目了然、客观准确的优点,被称为临床医师诊病的首选方法。笔者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20余年,深刻感受到望诊对于临床辨证指导的意义重大。但有很多学习者在学习之初,学习望诊不得要领,往往不知道怎样望诊,随后发展到不去望诊,最后放弃使用望诊方法,导致临床辨证不准确、临床疗效不高,造成遗憾。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学习望诊的方法不正确。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近年来先后进行了围绕中医望诊的多项教学改革,组织学生从开始学习望诊时就进行望诊实践。对一个观察对象,首先对其全身形体、面部、眼睛、鼻、嘴唇、牙齿、耳朵、头发、指甲等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其次进行拍照;最后进行问诊、切诊等其他诊法。收集所有资料后,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望诊照片,结合其他四诊信息,理解望诊的临床意义。经过一系列望诊教学改革和临床实践,学生的望诊技能大大提高,本书中大量的望诊图片来自于学生和老师的望诊实践。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望诊的基础知识;第二章,全身望诊;第三章,局部望诊;第四章,望舌;第五章,常见心血管疾病证候与舌象。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尽量选择临床典型的望诊图片,也选择了部分正常人的照片,目的是与病理照片进行区分,以常达变。为了体现望诊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同时由于心脏与舌具有密切的关系,笔者选择了具有完整西医和中医诊断资料的31例心血管疾病病例,图文并茂、方药详实,便于读者理解望诊对于疾病辨证治疗的指导意义,激发学习望诊的热情。中医爱好者也可以对照本书中的望诊图片,了解望诊的临床意义,对于日常养生、防病治病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的黎金庆医师提供了大量望诊图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高艳医师提供了书中影像学照片,研究生王阿美拍摄了大量心血管疾病照片。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笔者迫切希望得到关注望诊的中医及西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为本书多提宝贵意见!
刘文兰
于首都医科大学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