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现在的坏习惯毁了未来的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为什么你事事不顺一坏习惯大检查

起点不如人高,终点不如人好,这样事事不顺的日子太难熬。你认为自己活得很努力,只是老天不肯赏你一个富贵命。殊不知,这很可能是个错觉。也许你还不够努力,也许你的确很努力。但无论如何,你的努力都没能转化为成果。在怨天尤人之前,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存在某些自毁前程的坏习惯。

有没有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有没有令人赞许的生活作风?有没有充满创意的思维能力?有没有踏实高效的做事办法?有没有让听者信服的口才?有没有让大家乐于帮助你的好人缘?如果没有的话,多半是你的坏习惯赶跑了你的好运。为了不让自己继续衰下去,就必须先把这些“虫”捉出来。

职场恶习:姿态不端,方向跑偏

马云

可能一个人说你不服气,两个人说你不服气,很多人在说的时候,你要反省,一定是自己出了一些问题。永远要相信边上的人比你聪明。

职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每个人一生的高度。所谓打拼事业,主要就是指职场中的事。财富与地位是人人渴求的,能否真正获得,主要取决于你的职场表现。然而,许多人的职场经历并不顺利。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有位青年认为自己很努力,时不时加班,工作质量也不差。但4年来,他的工资一直停留在两千多。而同批进公司的同事,几乎没怎么加班,好几个都升职了,连没升职的工资也涨到了四千多。而比他晚来几年的新人,也有三千多的月薪。他满腹牢骚,觉得公司太亏待自己,打算跳槽。

可他的朋友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就算他跳槽,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理由是他的坏习惯很多。他不信,于是朋友问了他13个问题:

(1)你说自己工作质量高,上司因此表扬过你吗?

(2)和你同期进公司的其他人得到上司的表扬更多吗?

(3)除了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外,你的工作创造了多少附加值?

(4)你在团队作业时,与其他同事的关系如何?

(5)你对本行业的各种情况已经烂熟于心了吗?

(6)加班是因为临时有新任务,还是手头上的活没及时完成?

(7)你加班时是整个部门一起加班,还是你单独加班?

(8)是否明白同事升职的真正原因?

(9)有没有去了解涨工资的同事是怎样做事的?

(10)你确定那些和你同年进公司的人不如你优秀吗?

(11)你觉得就算表现出色,后辈的工资也一定要低于前辈吗?

(12)你认为你的上司是否缺乏识人之明?

(13)除了抱怨之外,你还做过其他努力来争取升职涨工资吗?

如果我们也用这13个问题做一下自我检测,那么,对于“努力工作”却没能升职加薪的原因,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说来说去,无非是职场坏习惯在作怪。

很多人擅长怨天尤人,而拙于反思自身。他们只看到自己的“努力”没得到更多回报,却未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问题多多。

比如上述案例中的青年,对朋友的问题是这样回答的:

(1)很少,领导都看不到我的努力。

(2)是的,领导对他们都很偏心。

(3)就这么点工资,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就够了,干吗要做多余的事呢?

(4)他们水平都不如我,所以我喜欢单打独斗。

(5)只知道与手头工作相关的情况。

(6)有时候是因为活太多,有时候是想表现得比其他人更努力。

(7)通常都是我单独加班。其他人没我那么勤快。

(8)他们运气好,有后台,不知在背后耍了什么手段。

(9)没有去了解涨工资的同事是怎样做事的。

(10)如果有同样的机遇,我会比他们表现得更好。我只是缺一个机遇而已。

(11)我不认为哪个后辈比我更强。就算他(她)表现出色,我还是为他(她)的工资超过我这老员工而感到生气。

(12)如果他有识人之明的话,就不会在四年间让我的薪资在原地踏步了。

(13)还能怎样!继续通过加班来展现自己的勤奋啊。

从上述回复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青年总是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他人身上。他没意识到的是,这就是一种很糟糕的职场坏习惯。他的上司真的看不到他的努力吗?未必。真实情况恰恰相反,上司对所有人的表现都洞若观火。否则,就不会只让他一个人的薪水在四年中保持不变了。

与那位青年同时进入公司的员工,升职的升职,不升职的也能加薪,连青年的后辈都能得到提拔,这足以说明上司有识人之明,也不是没给过青年机会。说到底,还是因为其他人为公司带来的价值超出了薪资水准,而青年所谓的“努力”不过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手头的活而已。

加班就一定是努力的象征吗?不尽然。按照青年的描述,周围的人并不经常加班。他将此理解为自己比他人更努力。殊不知,这种努力更像是一出让自己感动的闹剧。安排同样的任务,其他人不加班就能搞定,偏偏那位青年加班后也只不过是比较认真地完成同样的工作量。想必你脑海中会马上蹦出“效率低下”一词。需要更长的工作时间才能把事做好,这不是事倍功半是什么?

任何单位都追求以更低的成本来获得更大的收益。不同的单位计算薪资的方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说,都是在算收益扣除成本以后的结余。那位青年的“结余”显然远远低于周围人的平均水准,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排倒数第一。不然的话,领导不会让其他人的薪资都比他高好几千块。

这位青年不反思自身问题,于是养成了其他的坏习惯。

·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

·不善于学习,做事颠三倒四

·看不到他人的长处,孤芳自赏

·不能正确评价自身能力

·嫉妒他人的成功,却不思努力超越

·团队合作意识差

·喜欢抱怨,却不认真找原因

工作能力不突出,又毛病多多,满腹牢骚,这样的员工不被解雇已经是宽容了,还梦想着和周围人一样升职加薪,岂不是太自以为是?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也曾经是这种人。他年轻时常抱怨自己工作踏实不出错却长期得不到加薪。他哥哥批评道:如果你养成了怨天尤人的职场坏习惯,无论到哪里工作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与其整天嫉妒同事埋怨上司,不如先提升自己的素质。

稻盛和夫大受打击,幡然醒悟。他从此以后努力工作,不断改正自己的坏习惯,提升个人能力素质。果然,公司逐渐意识到了他的价值,不断给稻盛和夫涨工资,对他颇为重用。再后来,稻盛和夫辞职创业,成了商界的“经营之神”。

结合各种反馈信息来看,用人单位最厌恶的职场恶习有以下几种:

·工作态度不认真,办事拖沓,好吃懒做

·缺乏时间观念,说话不算数

·鼠肚鸡肠,喜欢搬弄是非

·浮躁冒进,考虑问题不周密

·贪功诿过,爱找借口,没有担当

·志大才疏,不切实际

·动不动就抱怨,抗压能力差

·缺乏学习心态,目光短浅

·做事不踏实,动辄撂挑子和跳槽

·态度傲慢,不尊重他人

·胆小怕事,缺乏上进心

以上这些职场坏习惯,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尤其是初入职场的菜鸟,有眼高手低的“狂者”,有消极怠工的“狷者”。两种人的价值观与作风不同,自带的坏习惯也存在差异。但无论哪一种人,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些职场恶习,就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狂者”往往因好大喜功而冒进,没有金刚钻却去揽瓷器活,高高跃起,重重摔落;“狷者”缺乏上进心,不肯努力上进,自然也就一辈子困在狭窄的井底。总之,职场态度不端正,注定会在成功之路上误入歧途。

本节精要

1.每个初入职场的菜鸟,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坏习惯。

2.放任坏习惯的人难成大器,优秀的人无不是通过克服自身的坏习惯而成长的。

3.—味怨天尤人而不反思自身问题,是职场坏习惯中的N0.1。

4.当你觉得除了抱怨外不知该怎么做时,就应该对照前述内容检查自身问题了。

人际恶习:四面楚歌都是自作自受

《菜根谭》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

人际关系在我们的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常说“做事”与“做人”。所谓“做人”,主要指的就是处理人际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如何与其他人更好地相处。

然而,现实并不乐观。无数人经常为自己的人际关系问题而烦恼。比如,父母嫌子女不听劝告,子女嫌父母管得太死;亲戚之间因借钱问题而产生矛盾;朋友不但在关键时刻靠不住,还经常让你收拾他造成的烂摊子;同学拉帮结派孤立你;老师总是对你另眼相待;同事要么与你关系冷漠,要么和你钩心斗角。诸如此类,都是常见的人际关系问题。

当人际关系处理不到位时,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纠纷,甚至悲剧。你的人际关系质量如何?不妨做个简单的自我检查:

·不知该找谁倾诉烦恼

·在陌生人面前感觉很不自然

·忌妒比自己优秀的人

·不善于和异性打交道

·害怕去社交场合

·经常惹其他人生气

·在朋友聚会时依然感到落寞

·很难与他人和睦共处

·害怕自己给他人留下坏印象

·总是设法想得到他人的赞扬

·对自己的外在形象不自信

·讨厌某个人

·被某个人讨厌

·蔑视周围的人

·没有耐心倾听他人的心声

·遭到他人的排斥

·被异性瞧不起

·没人愿意和你打招呼

·他人总是说你刚愎自用

·常感到自己受伤害

·总是怀疑他人会愚弄你

不难发现,上述情况并不是什么正面现象。如果你觉得这些情况就是自己的日常写照,说明你的人际关系质量不高。符合的条数越多,人际关系就越糟糕。总体来看,人际关系处理不佳的主要表现,无非是下面几点:

第一,不善于与其他人交流沟通,难以传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他人的想法;

第二,与周围的人关系太疏远,不能产生亲密关系;

第三,防人之心过重,不能对他人产生应有的信任;

第四,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第五,害怕负面评价,不惜一味迎合他人以求肯定而丧失自主性;

第六,对自身情况感到自卑,自尊心太弱或者过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比如心直口快的人往往不拘小节,在无意识中触犯他人的忌讳,俗称“踩地雷”。假如遇上宽厚的人,也许能得到谅解。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是贵族出身。但他不喜欢摆贵族架子,他总是衣着朴素,还经常与普通平民打成一片。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这是个平民老头。有一回,托尔斯泰去小火车站的月台散步。一位坐在火车上的女士误以为他是搬运工,就让他把自己忘在候车室的手提包拿来。托尔斯泰急忙跑去拿包。女士对他表示感谢,并随手给了他一枚硬币。

恰好,旁边有位乘客认出来托尔斯泰。他告诉那位女士说:

“您的赏钱给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女士惊讶之极,对托尔斯泰表示歉意。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年代,让贵族替平民拿手提包是一种无礼之举,给小费更是对其身份的侮辱。所以,那位女士请求托尔斯泰将那枚硬币还给她,原谅自己的冒失。

但托尔斯泰说:“女士,您没必要这么激动。您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用劳动赚来的,我应该收下。”他的宽容避免了这个小插曲升级成民事纠纷。

其实,按照现代人的眼光看,案例中这位女士做得并不太离谱。虽然她误认托尔斯泰是火车站的搬运工,但她并没让对方白帮忙,而是支付了相应的报酬。而现在不少人总把别人的热心帮助当成理所应当的事。不但缺乏感恩之心,还嫌对方舍己为人不够积极。

这种要求他人满足自己无理要求的行为,就是一种当前很常见的人际交往坏习惯。只要求对方承担分外的义务,而自己不愿付出相应的代价,也不肯负责任。这样的人必定会遭到周围人的讨厌,使得人际关系处于恶化状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己不易觉察的坏习惯,会让我们在朋友圈中声名狼藉。

·喜欢做恶作剧,开过分的玩笑

·斤斤计较,老想算计他人

·不讲诚信,喜欢欺瞒哄骗

·做人太自恋,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鼠肚鸡肠,心胸狭隘,动辄记恨他人

·利令智昏,做事不择手段,做人没有底线

·趋炎附势,前倨后恭

·以揭露他人私密为能事

·拒绝他人一切建议和帮助

·举止轻浮,趾高气扬

·爱慕虚荣,打肿脸充胖子

·不懂得拒绝,一味屈己

·对人不礼貌,还觉得这是“不做作”

·喜欢消费他人的善意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却强迫他人去做

·对不如自己之人极尽挖苦之能

·不懂换位思考,有没有理都不让人

·不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这些只是人际关系坏习惯中的一部分,但已经足以让人陷入四面楚歌的人际交往困境。因为跟这类人交往时,你只会感到不舒服,精神上没得到尊重,利益上也有损害,于是你会本能地和这类人保持一定距离,而他们也会被周围的人这样嫌弃。

有人以为,若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成为没有任何缺点的完人或者八面玲珑的圆滑人。其实,这是个误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需要在朋友圈里表现得光芒夺目,游刃有余。只要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改掉一些坏习惯,就能让人际关系圈子慢慢变融洽。

本节精要

1.人是群居动物,寻求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本能。

2.世界很大,但对你生活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的只是一个小圈子人际关系。

3.人际关系处理不佳,会让自己处处受限,生活工作都举步维艰。

4.不必苛求自己做完人,一点一点改正坏习惯,就能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言谈恶习:错把恶语当犀利

马云

聪明是智慧者的天敌,傻瓜用嘴讲话,聪明的人用脑袋讲话,智慧的人用心讲话。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言可以兴邦,也可以让人反目为仇。语言的力量难以估量。通人情而达事理,庄重而不拘谨,诙谐而不轻浮,这样高超的语言艺术,并非人人都有。善于说话的人,总是把想表达的内容阐述得入木三分,鞭辟入里;不善于说话的人,不是词不达意、逻辑混乱,让听者产生误会,就是让人听着不舒服。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成名后内心极度膨账,变得越发自负武断。

有位老太太为了让他察觉到自己做人的坏习惯,拿着一本发黄的小学生作文本对巴尔扎克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您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作家。所以我想请您看看这个孩子的文章水平如何?今后有没有文学前途?

巴尔扎克看完后,斩钉截铁地说:“请恕我直言。这个孩子用词造句一点都不通顺,从潦草的字迹就能看出其态度马虎,他今后不会有什么很大的成就。”

“真的吗?”老太太似乎很吃惊。她接着说,“不过,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那个孩子如今已成为享誉全球的大作家了!难道您没看出这是您小时候的笔迹吗?”

巴尔扎克这才认出老太太是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羞愧地站起来说:“没想到事隔多年,您竟然还保留着我小时候的作文本。谢谢您又为我上了一课。”

从此以后,巴尔扎克为人处世都不再自以为是了。

在这则故事中,巴尔扎克的问题不只是刚愎武断,说话态度也很不友好。诚然,他小时候写作文时水平还很糟,他对这篇文章的批评也并非没道理,但最后那句“他今后不会有什么很大的成就”,反映出其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这在谈话交流中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

智者只在乎话语本身有没有道理,而不在乎说话人的态度如何,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胸怀与睿智。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对方说的话是否刺耳,其次才是内容本身。

古代人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现代人更提倡说话要圆融灵活有分寸。但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在琢磨怎样说话让听者更容易接受。与此同时,大家也一直没改变“喜欢听好话而不爱听恶语”的本能。

荀子说:“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评判一个人说话有没有水平,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其中最直截了当的办法,是核对一下他有没有出现影响沟通质量的坏习惯。

◎只顾自说自话,完全不顾对方的意思如何

在这个信息爆炸、传播渠道多样的年代,大众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多的表达机会。各种互联网平台,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社交工具,让每个网民都成了一个自媒体。这使得人们更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太注意倾听其他人的观点。

然而,沟通并不是一个单方面灌输信息的过程。双方轮流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倾听对方的意见。这样才能了解彼此的真实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商。有些人总是不看或不听对方的真实意思,只顾着自说自话。如此一来,双方的交流就好比是“鸡同鸭讲”,无从沟通。

◎说话颐指气使,语气如同审讯犯人

警察审犯人时的语气很冲,是为了突破嫌犯的心理防线。这是职业特点的要求。但在普通人的日常谈话中,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审讯”口吻,肯定让听者不舒服。

尽管在现代社会也存在上下级等不对等的关系,但与人交谈时应该不卑不亢,以平等的态度进行沟通。那种盛气凌人的态度,只会招人反感。就算对方不当面指出,也肯定会在背后埋怨。而脾气比较暴的交谈对象,甚至会当场翻脸争吵。一言不合,不欢而散。彼此都在怄气不继续沟通,于是就把正事给耽误了。

◎冷场

冷场带来的尴尬最让交谈双方棘手。在新闻媒体与娱乐节目中的冷场是按秒计算的。如果冷场超过10秒,就是重大播出事故。而在各种销售谈话术中,冷场是需要坚决避免的状况。当客户没有接下话茬时,营销人员必须想办法避免超过3秒的冷场,除非是确实需要给对方沉思空间的情况。

在日常交际中,冷场会让周围的气氛充满压抑感,给人一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印象。虽然有些人冷场并不是不想交流,而不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无论主观意愿如何,客观上都没有做出主动找话题的努力,只是被动地等对方先开口。在没交谈之前,你不一定要先开口,但开始交谈后,如果不是想马上结束话题的话,就应该努力避免冷场。不表态结束话题,却又放任冷场,是一个让彼此都尴尬的不良习惯。

◎音量太小或太大

有的人声音洪亮如钟,有的人声音细微如蚊。有些性格外向的人说话音量如同开了免提,而性格内向的人通常喜欢调低自己的嗓门。前者通常比较受欢迎,后者往往不被人喜欢。

其实过犹不及。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会降低人们的沟通效率与交谈兴趣。在演讲与发言等场合,这是会让人感到非常不愉快的坏习惯。然而,音量过大就会变得刺耳(尤其在相对私密的谈话情境中),同样会增加交流的负担。比如,在餐厅说话声音大得全场人都听得见,和用噪音干扰公共场所的行为只有一线之隔。要知道,人在吵架的时候才需要大吼大叫,用气势压倒对方。

所以说,说话声音要根据场合灵活调节,过低或过高都不是好习惯。

◎语速过快,语调太激动

人在兴奋或愤怒等状态下,会越说越快,越说越激动。这是正常现象。但在平时情绪正常的状态下,也语速过快,语调激动,就不是一个好习惯了。

说话太快,会给听者造成信息过载。他的大脑还没接收完前面的信息,你就已经说下一个内容了,这种不同步的沟通毫无用处。注意!说话快并不代表该人的脑子反应快,他们更多时候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优美的语言不仅条理分明、思路清晰,同时还要富有感情,顿挫得当,这样才能打动对方。而语调过于激动,会让人感觉说者太情绪化,缺乏足够的理性。尽管激动的语调在某些情况下利于感染或煽动他人情绪,但在需要理性思考的场合,是最坏的恶习之一。

◎口不择言,哪壶不开提哪壶

“刀子嘴豆腐心”既被人们羡慕,也被大家讨厌。“刀子嘴”言辞犀利,用时髦的说法就是“毒舌”。这种犀利的语言,往往能让大家发泄心中挤压的负面情绪。但说者一时口快,听者却压力倍增。有些人本心不坏,也在替人着想,奈何口不择言,把善意表达得像恶意一样。纵然他们是“豆腐心”的好人,可又有谁喜欢天天听“刀子嘴”来锻炼自己心脏的承受耐力与脸皮厚度呢?

◎老是打断别人发言

无论是谁都希望自己能充分表达意见,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有些人老是喜欢中途打断别人,说了一大通之后再让对方继续说刚才的话题。问题是,这样一来对方的思路就被打乱了,很难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常见于思想活跃比较健谈的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变相剥夺其他人的发言权。

◎说个没完

倘若遇到一两个意气相投的人,在闲暇无事时彻夜长谈,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但在更多时候,大家的精力与时间都不得不用于应付生活琐事。注意力已经成了宝贵资源。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沟通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交谈。哪怕是相谈甚欢的话题,没完没了地聊天也是对时间资源的浪费。这会让别人对你的好感度从高降到低,甚至直接从朋友圈里拉黑。

总之,言谈不只是沟通的工具,也是一种艺术。改掉上述各种言谈的坏习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让人生旅途更加顺畅。

本节精要

1.语言有很强的力量,可以招福,也可以惹祸,应当慎重对待。

2.优美的语言不仅条理分明、思路清晰,同时还要富有感情,顿挫得当。

3.评价一个人的谈吐修养,可以看他在交流中是否存在一些言谈坏习惯。

4.提高沟通效率,促进感情联络,是言谈的根本目的。

心态恶习:负能量爆棚的你,根本没有看穿一切

《菜根谭》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俗话说“缺啥补啥”。如今,一篇暖人心的“正能量”报道,就让大家感到难能可贵。这正是因为我们平时积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负能量占据了精神世界的主导地位。

所谓负能量指的是人们心中的负面情绪、阴暗心理、消极思想的集合。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那些众生羡慕的“成功人士”,大多也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获得今天的成就。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这位母亲永远比子女多。失败是一件让人不爽的事,它至少会夺走你的幸福感、快乐感、安全感。生活不如意带来的挫败感,就是负能量的源头。人的潜力难以估量,但一沾上负能量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一辈子都被抑制。

楚国大诗人屈原说:“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话让诸多郁郁不得志的人颇有共鸣感。在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我们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加。抱有这种愤世嫉俗心态的人呈指数增长。他们其实茫然无方向,却总以为自己看穿了一切,比谁都清醒。

其实,正是这个错觉使得他们永远都只停留在怨天尤人的层次,而难以突破自身桎梏。

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是古代智者的追求。而古人眼中的智者,不光是学识渊博、智商出众,更需要很高的情商。《荀子·荣辱》有言:“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能正确认识自己优缺点的人,不会事事抱怨别人。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失败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身的问题。看清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爷。因为他们懂得,不合乎时势的事不可能获得成功,做事必须顺应时宜。

把世界上的人情世故看得通透,并依然保持心胸开阔、思虑通达的人,才是古人定义的智者贤人。他们的智商与情商都高于喜欢动辄怨天尤人的凡夫俗子。后者的最大问题是心态不对路。明明是被负面情绪压垮了,还愣是觉得自己达到了“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境界。“坐井观天”这个词简直就是为他们发明的。

这类内心充满负能量的人,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很好辨认。无论他们怎样装成很有格调、很机智的样子,都掩盖不了骨子里隐藏的几种不良心态。

◎浮躁心态

今天开始爬山,明天就想登顶;今天开始播种,明天就要丰收:这就是心浮气躁的表现。浮躁心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普遍问题。由于生活节奏的提速与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剧烈变化,人们的不安全感增加,更加急切地希望成功,巴不得一步登天。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家热衷于寻找“速效药”和“速成法”,想跳过辛苦的积累与漫长的等待。为了快速取得成果,不顾主客观条件欠缺等问题强硬上马,甚至不择手段,杀鸡取卵。“欲速则不达”这句成语,揭示了浮躁心态的最终结果一失败。尽管这些速成的东西可能恰好碰上虚假繁荣,但虚火终究只是虚火,迟早会因为根基不稳定而后继乏力。泡沫吹得越大,破得越猛烈。

◎悲观抱怨心态

生活多有不顺,抱怨几句原也平常,但一味怨天尤人就过分了。拥有这种不良心态的人,总是把失败归罪于外在因素,而从来不反思自身的不足。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被环境所打压。与此同时,又觉得这样不公平的世界无法改变。于是,他们一面不停地抱怨一切,又一面拒绝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因此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虽然我们有时候喜欢看某些犀利的吐槽帖,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找个宣泄口,但并不喜欢那种除了抱怨什么都不会的人。生活的确不容易,但正因为如此才要逆水行舟,努力改变。整天牢骚满腹、悲观厌世的人,本质上是缺乏勇气的懒人。老想着打消别人的积极性,将勤奋上进的人拉回与自己相同的水平线。

◎投机取巧心态

在这个年代,脚踏实地的精神几乎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世界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旧事物正趋于消亡,新事物又方兴未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将长期延续。急速变化的大环境,对人们把握机遇的能力与灵活应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投机取巧的人,往往头脑灵活、心思机敏。他们擅长短线突击,调转船头,不断以钻空子或打擦边球的方式获利。他们看起来很能适应形势,其实只是表面功夫罢了。

这类人都喜欢跟风扎堆,用花拳绣腿糊弄人。问题是很多东西没有捷径可走。不经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根本无法完成。就好比是盖房子,地基打得深,楼层才盖得高。不打地基就盖房子,盖不了多少层,房子就会倒塌。由于不够踏实努力,投机取巧的人很难获得真正的成长,做不了需要深厚功夫的大事业。

◎暴戾心态

所谓暴戾心态,就是动不动就想以暴力解决问题。这个暴力不光是肢体暴力,还有语言暴力。很多问题明明可以心平气和地沟通,哪怕观点对立,也同样能做到和而不同。但暴戾心态严重的人既不肯讲道理,也不遵守规矩,还不相信证据。他们说话办事常常违背法律与道德,只顾不计后果地发泄自己的不满,唯恐天下不乱,以挑起争端和煽动冲突为乐。

◎虚荣心态

虚荣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望他人承认,害怕他人的否定。但偏偏他们并没有多少值得人们称道之处。无论是财富、事业,还是学问、气质,都拿不出手。既然处处缺乏优势,难免会被周围的人看清。这又让他们感到自尊心受了伤害。为了掩饰由此诞生的自卑感,虚荣的人会做很多在旁人看起来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

虚荣心强的人,会不遗余力地维护自己的虚假光辉形象。周围的人并非全然无觉,只是配合他的自欺欺人和自我麻醉罢了。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个笑话说,某个人在朋友圈里发自拍照片说自己现在国外高档度假村旅游,结果在上街买东西时被两位朋友看见。他假装不认识那两位朋友,朋友也知趣地假装不认识他。有位朋友比较厚道,只是默默把之前给他那张自拍照点的赞取消了。另一位比较毒舌,发微博嘲讽他,于是这件事就曝光了。

可见虚荣终究不是真有面子,偏偏不少人还是舍不得抛弃虚荣心。

◎冷漠麻木心态

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对身边的事麻木不仁。这种人对什么都态度冷漠。除了自身利益外,一切都不入其法眼。他们斤斤计较,不肯与人方便,甚至不觉得给别人添麻烦有什么不好。由于凡事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冷漠的人往往非常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很差。

这只是负面心态的一部分。无论哪一条,都足以让我们的素质长期处于拉平均分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格局眼界决定了其一生的高度。被负面心态主导的人,迟早会被负能量压垮。他们自以为是看穿一切的哲人,其实不过是坐井观天的愚人。人若是怀着一颗既不明智也不勇敢的玻璃心,岂不是活得更难受吗?

本节精要

1.负能量是负面情绪、阴暗心理、消极思想的集合。

2.生活压力是负能量产生的外因,阴暗心态是其内因。

3.整天负能量满满的人,与眼高手低的井底之蛙没多大区别。

4.真正的智者会用开阔的眼界看问题,以通达的态度为人处世。

做事恶习:徒劳无功只是因为坏运气吗

罗曼·罗兰

多数人在人潮汹涌的世间,白白挤了一生,从来不知道哪里才是他所想要到达的地方,而有目标的人却始终不忘记自己的方向,所以他能打开出路,走向成功。

人和人生来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姜太公与周公旦都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后世敬仰的大圣人。但两个人的起点有天渊之别。草根出身的姜太公落魄了七十年,才被周文王重用。他好不容易才获得的平台,周公旦一生下来就站在那里。

也许有人会说,周公旦的成功是因为出身好,投胎到了帝王家。问题是,管叔鲜和蔡叔度一样是周文王的儿子。他们却因为发动三监之乱而被后世看作乱臣。而周公旦不仅平定了三监之乱,还制礼作乐,开创了西周礼乐文明。孔夫子一生追寻的就是周公旦的王道思想。

由此可见,周公旦也是凭借真材实料成就功名的。虽然他的起点比姜太公高出不知多少,但是他自己不够努力的话,也做不出这番伟业。

大家逢年过节相互道贺时,常会祝愿对方“心想事成”或“万事如意”。这些祝福充分体现了我们对成功的渴望。但很多人回顾一生时发现,自己没做成什么大事,甚至连小事也做得磕磕绊绊,拖泥带水。

有些人认为自己资质愚钝,缺乏天赋,所以注定会一事无成。有些人则认为事情做不好只是因为倒霉,如果像某某那样有钱、平台、关系和机遇,就肯定能做得比某某更好。两类人的自我评价截然相反,前者过分低估自己,后者自我膨胀得没边儿。但从本质上说,两类人做事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殊途同归,都是缺乏良好的做事习惯。

诚然,想把一件事做漂亮需要一定的才能与比较齐全的主客观条件。但世界上大部分事情,还没达到需要拼天赋的程度。只要肯踏实努力,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就算不能成为教科书中的经典示例,至少也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可惜,这两类人对此认识不足,在总结失败原因时往往将不良做事习惯排除在外。

有一位大学毕业生想从事电视台行业,但他缺乏相关工作经历。他在找工作时多次因此碰壁。他对之前的疏漏痛心疾首,于是决定捏造一个假的工作经历做敲门砖,声称曾在某个电视台实习了半年。他安慰自己说:“我不是不讲诚信,只是为了找工作不得不用这个权宜之计。只要一进单位,我会加倍努力工作来展现自己的能力,让所有人认可我。

后来,他进了一家电视台,但没过多久就被发现简历造假,遭到辞退。他对此牢骚满腹,认为公司计较简历真伪而不看他的工作表现,太教条主义了。他上网发帖吐槽这件事,结果支持者远不如批评他的人多。

这位大学毕业生显然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他采用造假的方式来通过招聘面试,降低了自己人品的信用度。弄虚作假是最坏的做事习惯。因为这会导致人们根据错误的情况做出错误的决定,最终推倒那张名为“失败”的多米勒骨牌。而且,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性。新员工有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很快就能在工作中暴露出来。

比如,那位大学毕业生声称自己曾经在电视台实习半年,却对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一窍不通。他连一档节目由哪些内容构成,需要哪些部门配合都说不清楚,自然会引起用人单位的怀疑与核实。电视台看中的是他有实习经历,能减少培训成本。但事实上他就是一个零基础的菜鸟,并没有如自己所说的那种出色表现。能力不如自我标榜的那么强,又因弄虚作假而丢失了品德分。他被淘汰出局,完全在情理之中,而不能责怪单位太“教条主义”。

弄虚作假是大家最深恶痛绝的做事坏习惯。但对于另一些坏习惯,人们明知不好,但也很难克服,因为它们的危害性不如弄虚作假那么直观,不容易让人警醒。

具体来说,这些坏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打到哪是哪

这是做事缺乏计划性的表现。一般来说完成一项任务应分为哪些步骤,耗时多长,成本几何,困难有多少,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预期效果如何,这些基本情况都应该在正式动工前弄清楚。就像修建一条铁路,如果没有准备好施工图纸与设备,一百年都修不出10米。

越重要的事情,越需要详细周密的计划与准备。如果迷信“船到桥头自然直”而不去好好做计划,真动工时肯定会遇到很多事前忽略的麻烦。最终定会因为不断冒出的新问题而时常返工,浪费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拖延症

办事拖沓是最常见的不良习惯。雷厉风行的永远是少数人。大部分人就如那则“等明天”的寓言,能拖的事情就不马上办,一直拖到截止日期的前两天,才燃烧自己的小宇宙以超高效率在最后一刻完工。

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指出:任何工作都会自动填满工作人员所有的工作时间。这便是著名的帕金森定律。拖延症算是帕金森定律的一种体现。虽然我们可以把时间安排得更合理,每天平摊进度让自己更轻松,但总是忍不住要拖延,把自己弄得很累。

◎犹豫不决

迟疑是阻碍事情进展的重要因素。做一件事必然伴随着取舍与决断。犹豫不决会卡住接下来的所有进度。但做决断并不是轻松的活,因为拍板的人需要多方面权衡利弊,承担更多失败的风险。这使得他们的行为趋于谨慎,但谨慎过度就会犹豫不决。

◎争论不休

由于每个人的观念与行事作风各异,在共事时肯定会出现一些分歧。如果能有效沟通,就能求同存异,尽快进入下一个环节。分歧太严重则会导致无休止争论,从而让事情迟迟打不开局面。

◎偏离主题

写作文跑题是学生常见的毛病,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逻辑思维较弱的人,容易逐渐偏离原先的主题。比如,做一个宣传海报,最初的要求是突出A元素,经过不断地修改调整后,最终版本却把B元素作为中心,A元素在海报里不知所踪。

◎轻重缓急不分

不善于抓重点的人,很容易犯这种毛病。办事时常因小失大,因缓误急。本来一件事用一个月就可以完成了,但如果统筹安排不善的话,说不定三个月都弄不完。具体表现是:把能够先做的事情放到一边,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着急的事情安排到后面再做,反而先做不急的事情。

◎粗枝大叶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指的就是在细节上是否精益求精。做事粗枝大叶的人,往往不够认真,责任心较差,对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前一环节的活做得不细,导致不断返工,费时费力还误事。

◎三心二意

做事贵在一个“专”字。不专心就容易粗心大意,不专注就会分散力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全力做两件事肯定不如全力做一件事的效率高。前面提到的拖延现象,有时候就是因为办事者三心二意,不能专心致志而导致的。有句成语叫“搏二兔者,不得其一”,说的就是三心二意的人到头来很可能什么事都做不好。

◎贪大求全

假如量力而行,把大事分解成一件件小事,再一件事一件事地做,未必不能做成。但有些人过分自信,做事贪大求全而不自量力,最终搞得自己疲于奔命,劳而无功。这也是一个导致失败率降不下来的重要原因。

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天才,你也不需要与天才争高下,只要比一般人做得好就行。很多事情,只要认真努力就能做好。假如你觉得自己已经很认真努力却还是劳而无功,请先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上述的坏习惯。

本节精要

1.做好一件事需要很多主客观条件。

2.资质平凡的人只要努力并用对方法,也可以把事情做得漂亮。

3.再有能力的天才,也经不起坏习惯的折腾。

4.与其抱怨自己缺乏机遇、运气不好,不如先检查并改掉做事的坏习惯。

作风恶习:孔雀爱惜羽毛,你却丑化自己

雪莱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

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有些人爱“面子”爱到不要“脸”。也许你会纳闷,“面子”和“脸”在中文里不是一个意思吗?在这里还真不是。此处的“面子”更多是指为人的尊严,或者说是“自尊心”。“脸”可以意译为做人的节操。所以,“爱面子爱到不要脸”的内涵是,为了自己扭曲的自尊心去做没品德没节操的不良之事。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场景一:火车站售票窗口排着队,一名男子直接在前面插队。被排队的人抱怨时,插队者不但不以为然,反过来骂对方。

场景二:公共汽车司机刹车急了点,全车人差点摔倒,有位乘客对司机大吼:“你怎么开车的?”并且不顾其他乘客的劝阻,对司机报之以老拳。

场景三:一个人在小区里遛狗,不牵绳子,也不准备铲子和袋子装狗屎,任由自己的宠物随地大小便。保安提醒他(她)注意保持公共卫生时,反而遭到投诉。

在这些场景中,行为不文明的人本身有错,但他们拒不认错,于是给大家留下了很恶劣的印象。他们之所以拒不认错,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不让他人看不起自己,于是不惜以更恶劣的态度来反击他人。问题是,这样一来,周围的人会更加反感他们的低素质,更不会给他们面子。

我们常说的面子问题(或曰自尊问题),说穿了,就是要在世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让周围的人都尊敬与信赖自己,以满足内心的成就感。

有些人以为只要有钱有车有房有地位,就可以受到世人敬仰。殊不知,人们虽然羡慕事业辉煌的成功人士,但非常讨厌没素质的暴发户。这并不全是因为仇富心态。前者往往有较高的素质、良好的个人作风,所以被社会当成标杆;而后者的视野胸怀狭窄,言行举止粗俗不堪,常做一些没有社会公德的不良举动。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我们的所作所为足以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人品给人的印象是意志改变不了的。”一个人的形象与品格,最终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就是日常作风见真章。

哪些作风是足以败坏你形象的坏习惯呢?从社会公德的角度说,有以下几点:

◎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比如,在最强调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声说话、打手机,会严重干扰其他读者,所以图书管理员通常会在墙上贴一个大大的“静”字。个别素质不高的人,不遵守图书馆规定,老是发生较大的声响。这就破坏了图书馆的整体氛围。如果只是一时忘乎所以,马上改正即可,但要是对旁人的劝告置若罔闻,就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了。

◎满口污言秽语

有些人满口污言秽语,未必是对谁有意见,只是恶习积累太深。但这会让其他人感到自己没被尊重。说脏话并不代表你为人直爽豪迈,有男子气概,只会显得你没素质。人类的语言丰富多彩,明明有千百种让人感到舒服的表达方式,干吗要用最粗鄙浅薄的方式来说话呢?

◎在公共设施上乱刻乱画

比如,大家去风景名胜旅游时,十有八九能发现有人在树木、石碑、围墙、塑像等地方写“XXX到此一游”或“XXX爱XXX”等字样。乱刻乱画的人自以为很风雅很文艺,其实骨子里流露出的反倒是俗不可耐。这是大家公认的最缺乏社会公德的坏习惯之一。

◎在公共场所追逐打闹

好莱坞大片和香港电影里经常有在闹市街头或公路上追逐打闹的剧情。这些场面在电影里看上去很刺激,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会给无辜的路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公共场所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如果在这里追逐打闹,很可能撞到人或撞坏东西。赔礼道歉是小事,万一引发拥挤或踩踏事件,就可能酿成大悲剧。

◎随地乱扔垃圾、吐痰、大小便

不需多说,这可是幼儿园老师就教过的东西。遗憾的是,能坚持做到的不多。有些人会找借口说,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走很远都没看到一个垃圾箱。还有些人反驳道:别人都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为什么只批评我?这种为自己恶习开脱的行为是更糟糕的坏习惯。

◎从不排队,喜欢插队

这个想必大家都深有体会。不排队的话,大家挤成一团,反而会降低办事效率,典型的欲速则不达。排队看似慢,由于井然有序,反而效率更高,能更早解决问题。那些插队的人基本上都缺乏遵守规矩的意识,把破坏秩序当成能干的表现。

◎不等红灯就横穿马路

全世界都能看到这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他们嫌等红灯浪费时间,却忽略了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确保出行安全。许多交通事故就是因为闯红灯造成的。

◎衣冠不整,甚至光着膀子上街

与其说这是不拘小节,不如说是不在乎形象被他人看扁。在有些国家,光膀子上街是一种性骚扰行为。

◎围观路上的突发事件

人皆有好奇心,一遇到情况就想凑热闹。比如,两个人当街对骂很快就会引来很多围观群众。这种“看热闹”的行为是很没修养的。

◎在地铁公交里吃气味浓烈的食物

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如果有人带气味浓烈的食物上车,就会很快传遍整节车厢。俗话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喜欢的味道,别人可能感觉难闻。这和烟民让不吸烟的人被迫吸二手烟没什么区别。

◎把公共座椅当成自己的床

有的人躺在地铁座椅上,一个人占了三个人的位置。你说他是累过头了吧,还睁开眼睛玩手机。当有人进车厢没位置坐时,他也不知道让一让,只顾自己舒坦。这种坏习惯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对他人提无理要求

有些人只想享受权利,而不肯尽义务、担责任。他们总是希望别人能由着他、宠着他,一切为他让道。曾经有人在微博上抨击公交车不肯停自己家门口,引来一片点赞。但更多人对这种无理取闹的想法嗤之以鼻,有人将其称之为“超国民待遇症候群”,意指此类人总是要求社会无偿给自己高人一等的待遇。

从根本上说,是否受人尊敬,得看自身形象如何。

好习惯塑造好形象,坏习惯招致坏印象。浑身的坏毛病却想给大家留下一个令人尊敬的形象,这和赶老母猪上树的荒唐事没什么两样。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荫。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荫,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想要真正有“面子”,就不能不克服破坏自身形象的不良作风。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意思是说孔雀爱惜自己的羽毛,虎豹爱惜自己的利爪,而君子爱惜的是自己的口碑。禽兽尚且有注重自身形象的本能,何况是活在文明社会的人呢?

没有爱惜个人形象的意识,就不会真正做出树立良好形象的举动,也就无法得到世人的尊敬。这样只会让自己的面子像被打破的玻璃那样碎一地,更加感到脸上无光。

本节精要

1.面子问题是自尊问题,也是个人形象问题。

2.真正的颜面是靠良好的个人形象支撑的。

3.好形象源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好习惯。

4.人应当像孔雀爱惜羽毛那样珍惜自己的良好形象。

思维恶习:你真的会独立思考吗

柯罗连科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它把青年拉向一方面去,而生活和利益的实际要求把他们拉向另一方面去。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活总是占上风的。于是,大多数受教育的青年人经过了一段热烈的青春迷恋时期之后,就走上了已经踏平的道路,而且渐渐走得习惯了。

齐国名相管仲说过:“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智者有什倍人之功,愚者有不赓本之事。”给同样的土地与财产,有智慧的人可以获得好几倍的盈利,愚蠢的人连保本都做不到。可见思考与否,结果显而易见。

人们读书学习不仅是在背诵知识点,更是在培养基本的思维能力。比如,数学训练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语文锻炼的是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一个人是否聪明,不在于他能背出多少书本知识,而表现在他是否具备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与“人云亦云”通常被当成一组反义词。人云亦云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而独立思考指的是不受其他先入为主的意见影响,独立地观察事物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显然,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就算我们知道“人云亦云”不是好习惯,也很难在实践中完全免俗。因为学海无涯而人生有涯,哪怕是博学多才如达·芬奇,也不能尽知一切,明察一切。现代学科体系越来越复杂,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同一学科下细分若干专业,资深专家一跨专业说话,也可能漏洞百出。植物学家谈历史容易闹出业余的笑话,而明清史学家对隋唐史领域的认识水平,有可能和普通爱好者差不多。他们在理解跨学科问题时,同样可能犯人云亦云的毛病。

所以,知识越多的人反而越谦虚谨慎,不轻易下结论。因为谁也不确定一个振振有词、妇孺皆知的说法,是不是以讹传讹的产物。

对于独立思考这件事,不少人存在误解。他们常把以下似是而非的表现,错当成了“独立思考”。

◎刻意唱反调

现在市面上流行“翻案”,时不时有人把过去大家眼中的常识与定论颠倒过来,冠之以“还原真相”之名。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人们热衷于解构传统见解,凡是以前说对的事就一定是错的,凡是以前认为是邪路的事其实是正途。这种只求立论不加论证的做法,并非科学家与历史学家所提倡的质疑精神。

◎用阴谋论解释一切

有一种人,喜欢用恶意解读世界上所有的事。别人帮他的忙,他都怀疑对方是别有用心,要算计自己。殊不知,世界是多重因素的组合,很多事情的成因不止一方面,区别在于是主要原因还是次要原因。用阴谋论对人事物做一刀切的理解,实际上是片面地看问题。由此产生的许多“独到之见”,很可能只是他们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

那么,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需要哪些条件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逆向思维来看,通过寻找束缚头脑的不良思维习惯,来反证独立思考的要件。以下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发生,你看了之后说不定会会心一笑。

◎不看完整信息就开始发表看法

当代人的阅读追求速度,心态比较浮躁。有些人还没看完全文,就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他们所批评的观点,未必是原文的本意。有时候,他们可能恰好与这篇文章的见解一致。但是看文不看完整的习惯,让他们误以为存在分歧。争论了大半天才发现是徒劳,其实双方观点并没什么本质区别。

◎一味宣泄情绪,而不肯就事论事

近年来,不少社区居民阻止运营商在小区设置WiFi发射基站,说是辐射太大,会诱发癌症。但与此同时,他们要求WiFi畅通。工作人员耐心解释,他们就摆出一副“我不听我不听,必须按我的要求办”的态度。

缺乏某方面的知识是正常的,哪怕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有不懂的东西。只要能做到就事论事,误会是可以澄清的,问题也是能够讨论明白的。但当别人耐心解释时,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顾发泄个人情绪。这样连正常沟通都困难,谈何独立思考?

◎思维太跳跃,缺乏逻辑性

一个逻辑性较强的人,思维往往比较缜密,看问题更客观全面。他们不会因为A能推导出B,就认定A能推导出C。如果没有严丝合缝的论证与有说服力的证据,他们不会轻易下任何结论。逻辑性不强的人,思维很跳跃,你和他讲法律,他和你谈国情;你和他谈国情,他和你讲道德;你和他讲道德,他和你讲法律。永远只按照自己的直觉看问题,下一秒的思维与上一秒完全接不上。因此,他们会把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混为一谈。

◎断章取义,曲解他人的意思

由于每天有海量的信息涌现,全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碎片化阅读”的观念应运而生。媒体经常故意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来抢眼球。提高标题对读者的吸引力原本无可厚非,但部分媒体的标题与正文内容的本意截然相反。当读者看着标题骂完原作者后才发现,根本文不对题。这种故意曲解他人本意的无节操做法,完全违背了真实可信的新闻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断章取义的行为不仅发生在个别无节操的媒体,还可能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普通人由于先入为主或知识结构等因素,同样可能对他人的本意产生误解。建立在误解上的思考,并不具备真正的批判性。

◎只谈立场,不论是非

每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不同,讨论问题难免有立场。但一个懂得独立思考的人,不会无原则地党同伐异。他们与意见相左者争论问题时,首先论是非,而不是一味站队。如果不顾证据与道理,只是一味提反对意见,就成了反方向的盲从,而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

◎以“脑补”代替证据

人云亦云者不假思索就接受他人的观点,这是盲从。但有一种人,喜欢标新立异,提出颠覆性观点。他们总是以自己的想象和假设代替证据,对事实进行选择性失明。一旦遇到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时,他们会无视其存在,依然顺着自己的想象一条道走到黑。偏执这个词,是他们处事风格的最好写照。

假如一个人存在以上这几个不良习惯的话,基本可以判断他不具备真正的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很浅薄,很难做出太大的成就。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与发明家,没有哪个不是精于独立思考的。唯有这样,他们才能摆脱前人思想的局限性,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对于普通人而言,学会独立思考也是让自己脱胎换骨的不二法门。彳假如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再设法克服上述思维坏习惯,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智,成为大家眼中的聪明人。

本节精要

1.每个人的思考能力不同,在同样条件下,智者比愚者的成缋更出色。

2.独立思考能力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头。

3.大部分人在看问题时存在某些思维坏习惯,不具备真正的独立思考能力。

4.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是阻碍我们成长的一大泮脚石。

生活恶习:作息无节律,身心全退化

陶行知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在古代中国,士人比商人的社会地位高。可是,先秦思想家墨子却批评士人不如商人处世慎重。

他说:“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商人用一布,不敢继苟而雠焉,必择良者。今士之用身则不然,意之所欲则为之,厚者入刑罚,薄者被毁丑。则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士人对待生命还不如商人用一布(先秦货币单位)那么慎重。商人用一布时,不敢乱买东西,必定是货比三家认真挑选后才出手。士人使用生命却非常轻率,不顾后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犯大错的遭受刑罚,犯小错的名声变臭。所以说,士人对待生命的态度远不如商人对待钱的态度那么慎重。

其实当代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也不比“意之所欲则为之”的古代士人强到哪去。

亚健康问题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发展节奏越来越快的互联网时代,生活节奏也不像农业文明时代那样有规律。“都市病”与“富贵病”层出不穷,一方面表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远超从前,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不良习惯。

那么,导致人们身体亚健康的不良习惯都有哪些呢?

◎饮食无度

民以食为天,饮食问题素来被我们中国人重视。如今各式各样的养生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里面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食疗,即均衡的营养搭配与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无度的表现有很多,比如,不吃早饭,为了减肥而不吃饭,饱一顿饿一顿,食物营养不均衡,暴饮暴食,吃不新鲜的食物,吃过多的油腻食物,摄入盐分过量,摄入过多糖分,爱吃零食而不吃主食,不按时吃饭,太晚吃饭,吃太多消夜,吃饱了马上运动,吃饱了马上睡觉,中午该吃饱却吃得少,晚饭该少吃却吃得最丰盛,喝水太少,贪杯酗酒等。

长期饮食无度容易患胃肠炎症、胆结石、低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严重时可能诱发癌症。假如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人们身体上的毛病有可能减少一大半。

◎作息不规律

大家从小就听说过“早睡早起身体好”之类的老话,专业医师也提倡大家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最多根据不同季节略微调整作息时间。在电灯没有被发明的年代,人类的夜生活很单调,所以能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好习惯。但今天的情况大不相同,紧张的工作与丰富的娱乐活动,让人们越来越喜欢熬夜。有的人是熬夜加班或学习,有的人则是熬夜娱乐。无论出发点是什么,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排解沉重的生活压力。因为压力大,所以身心倶疲也睡不好,便通过熬夜娱乐来减压。这又进一步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身体没能得到充分休息。

人类的生物钟大多是昼行夜伏型。有些人自称是“夜猫子”,其实是错误的作息习惯导致生物钟颠倒。这有点像跨时区出行的人要倒时差,把生物钟调整到与当地时间同步的水平。这种作息不规律的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再纠正过来。因为你的生物钟已经适应了晚睡晚起或晚睡早起的节奏。

◎运动锻炼不足

繁忙的工作让人身心倶疲,下班之后懒得多动。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身体运动。而脑力劳动者由于主要使用电脑办公,往往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保持某个姿势不动。长时间伏案工作,会让视力下降,颈椎酸痛,肩部和腰部肌肉僵硬,四肢血脉的微循环不畅。

缺乏锻炼不仅让人身体素质下降,抗病能力变差,还会导致身材走形与思维能力下降等。

除了工作太忙,本人对运动兴趣不大等因素外,户外活动场地少也是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的一大原因。爱跳广场舞的老年人,就常因活动场地与音响和周围的邻居产生矛盾。健身馆、瑜伽馆的兴起,也与人们对运动健美的需求有很大关系。

◎过度劳累

当人疲惫时,注意力很难集中,思维水平直线下降,做事颠三倒四,情绪低落,胃口不佳。长期过度疲劳,会透支人的生命力,严重者可能导致过劳死。

人们过去一直把减少睡眠当成勤奋的表现。有个著名的例子是,一位球星每天四点钟就起床练球,比所有的队友和对手都更加努力。不少职场励志文也把那些每天只睡三四个钟头的加班狂视为勤奋上进的楷模。然而,近几年来,各地频频出现青年白领突发脑溢血等悲剧。这使得大家不得不正视忽略已久的过劳问题。

◎精神太绷紧

当代人生活的社会环境比过去复杂,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变得更普遍。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大部分人都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内心积压的情绪垃圾很多。

若想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离不开健康的心态。精神过度绷紧会让人过于焦虑,易受惊吓,惶恐不安,悲观抑郁。如果心理出问题,最终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不讲卫生

不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容易造成细菌滋生。按照我们的直觉,马桶上的细菌应该是最多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如果不经常清洗的话,细菌是马桶上的20倍。又如,存放食物的电冰箱,长期不保洁的话,细菌会繁殖得很快,也大大超过马桶。

毫不夸张地说,那些平时不讲卫生的人,在衣食住行中接触到的细菌数量比待在马桶旁边要多得多。只是因为异味不如马桶明显而没察觉罢了。这种不良生活习惯,会大大增加我们的发病率,因此,一定要提高重视。

◎不听医嘱

医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更好地指点我们健康生活。但很多人懒散惯了,从来不把医生的叮嘱当回事。比如,为了让病好得更快,他们不管医生1日1次1片的叮嘱,硬是要多吃几片,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过后出了问题又不得不花更多钱跑去医院治疗。

我们许多日常生活习惯,在医生眼中就是致病之源。但由于种种原因,能完全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的人不多。有个网络段子说,“医生不让我抽烟、喝酒、吃烧烤、熬通宵,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个笑话能代表相当一部分人对医嘱的态度。

现代社会医学发达,社会保障体系远比过去完善,人均寿命达到史上最高水平。但与此同时,人们的身心健康却普遍下降。正如某个广告所说: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年轻人出现早衰现象,已是司空见惯。有些在过去通常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如脊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今天不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就已经落下这些病根。这些疾病甚至开始有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患者的记录。

可见,生活坏习惯对我们的影响比想象中更深。那种“前半生用健康换富贵,后半生用富贵换健康”的观念,恐怕只会让人们提前透支“革命的本钱”,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本节精要

1.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有时还不如对待钱财那么认真。

2.当代人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

3.不良生活习惯在侵蚀我们的健康。

4.透支身心健康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