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诗的感情之表现形态
诗所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汉代的董仲舒说过:“情者,人之欲也。”[63]诗依据诗人的生理需求,特别是心理需求满足的程度而呈现着各种差异,如欢乐、痛苦、悔恨、愤怒、豪迈等,今择要分别述之。
一 欢乐
三国时魏人嵇康说过:“人性以从欲为欢。”[64]意思是说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感到快乐。比如你在爱情方面得到了满足,有一个美满的婚姻,你当然会感到幸福。试读刘言史的《乐府杂词三首》之三:
皮日休云:“与李贺同时有刘枣强焉。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里。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诏授枣强令,先生辞疾不就,世重之曰刘枣强。”“坟去襄阳郭五里,曰柳子关。”[66]孟郊也在诗中谈到了他的诗歌的巨大影响:“精异刘言史,诗肠倾珠河。取次抛掷之,飞过东溟波。可惜大国谣,飘为四夷歌。”[67]
“不耐”,俗语词,相当于“不剌”“无赖”,有可喜、可爱的意思。“红槿”,落叶乔木,叶卵形,往往三裂,有三大脉。夏秋开花,花冠紫红。作者取景堪称摄影高手,檐前有红槿枝,红槿枝下有绿窗,绿窗内有洞房,洞房中有位年轻的女子在睡觉,那位年轻的女子穿着很薄的衣服,曲线美尽现,她的丈夫正在含情脉脉地欣赏着她,充分地展现了生活中的美。
这首小诗还好在写了小两口甜蜜的爱情是相互的。第三句写那位女子在梦中回味她与夫婿之间的“无限风流事”,没有具体写她的表情,其表情非常快乐可想而知。第四句写夫婿多情。三四两句写了双方互怜互爱,妙就妙在他们的互怜互爱是无声的,真个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限风流事”究竟是些什么内容,夫婿又如何“多情”,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下面我们再读一首五代时诗人李建勋的《春词》:
此诗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莎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型,有光泽。玫瑰暮春开放,青年男女多用来表示爱情。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对青年夫妇在堂前的草坪上散步。妻子摘了一朵玫瑰,自己不戴,偏偏让夫君替她戴。显然她是这场话剧的导演,其成功之处在于变主动为被动,将女子通常的爱美之举,变成了爱情的互动与交流,从而展现了一个美丽、多情、聪明、活泼的少妇形象。夫妻两人生活十分美满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我们将这两首诗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上首诗的人物是在室内,这首诗的人物是在户外;上首诗的春色用檐前的红槿枝来点缀,这首诗的春色是用普照的阳光与遍地的花草来表现;上首诗写静,妻子春睡未醒,丈夫含情脉脉地看着她,这首诗写动,妻子折花,丈夫替她簪花。但是,它们都同样地表现了夫妻间的美满生活。
在古代,人生有两大乐事,所谓洞房花烛夜与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是爱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金榜题名时是人生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从此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分子。那些参加科举考试屡遭失败,终于获得成功者会特别高兴。试读孟郊的《登科后》:
关于孟郊的生平,我们在谈到《游子吟》时,已经作了介绍。他于贞元十二年(796)二月考取进士,时年46岁。此前,他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了,并且用诗歌抒发了自己的痛苦心情,正好与此诗形成鲜明对比。如其《再下第》云:“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有时他甚至感到走投无路,如其《赠崔纯亮》云:“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在这样的情况下,孟郊终于考取了,他异常兴奋的反应也就不难理解了。
进士们录取后要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其规模最大的要算曲江会。曲江在长安的东南角,是著名的风景区。五代人王定保还具体介绍了举行新科进士曲江会的盛况:
曲江会之后,还要举行探花宴,探花宴在杏园举行,杏园就在曲江的西边。唐人李绰《秦中岁时记》介绍道:“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皆被罚。”探花宴后,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到慈恩寺雁塔题名。慈恩寺就在曲江之西,与杏园相距不远。据唐人段成式介绍:“慈恩寺,寺本净觉故伽蓝,因而营建焉,凡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敕度三百僧。”[69]可见它是一个规模非常大的寺庙。王定保记载了雁塔题名情况:“神龙已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70]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知在唐代考取进士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孟郊的这首诗。首句用反衬的方法写因为考取了进士,过去的痛苦悲哀窝囊气一扫而空,可见是多么欢乐。次句采用对比的方法写金榜题名后,思绪万千,自由奔放。其中“龌龊”这两个入声叠韵字,读起来别别扭扭,用来形容昔日的难堪是非常适合的;而“旷荡”这两个去声叠韵字,读起来非常响亮,用来形容今朝的快乐也是非常恰当的。金圣叹说:诗非异物,“只是人人心头舌尖万不获已而必欲说出之一句话”[71]。三、四两句冲口而出,用马蹄声的轻快的节奏来表现人的愉快心情,可谓恰到好处,并且形成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这样两个运用得十分广泛的成语。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第四句用夸张的方法形容探花使的马蹄轻快到了何等地步,马蹄声的轻快与心情的轻快相一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欢乐的情绪,也会出现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诗歌中也会得到普遍的反映。比如人们喜欢用“沉郁顿挫”来形容杜甫的诗歌风格,其实在安史之乱中,杜甫艰苦备尝,当然希望过上安定的生活。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一家来到未遭战乱、相对平静的成都,次年春天由于亲友的帮助,在成都浣花溪畔建了属于自己的草堂,过了两年半左右的安定生活,也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写了不少表现欢乐情绪的诗篇,如《江村》:
首联点题,写了江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其中“事事幽”三字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显示了作者老到的写作水平。仇兆鳌分析道:“江村幽事,起中四句。梁燕属村,水鸥属江,棋局属村,钓钩属江,所谓‘事事幽’也。”颔联写物,鸟儿相亲相近,自由而快乐。颈联写人,母子各得其乐,做着轻松愉快的事情。正如仇兆鳌所说:“燕鸥二句,见物我忘机。妻子二句,见老少各得。盖多年匍匐,至此始得少休也。”[72]中间两联在构思方面十分巧妙,“事事幽”,可写的东西很多,杜甫紧扣江村特点,只选了几件能够反映快乐情绪的日常生活小事。而杜甫本人的优游愉悦之情,恰在老妻与稚子的嬉戏之间,以及梁上燕与水中鸥的相亲相近之中表现了出来。尾联表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满足与对故人关心的谢意。黄生曰:“杜律不难于老成,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73]
人们在口渴时,喝一口山泉;热得受不了时,吹来一阵凉风;旅途寂寞时,听到一声鸟鸣,都会觉得惬意。敏感的诗人还善于将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喜悦之情写在自己的诗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从诗中提到的地名看,此诗与上一首诗当作于同一时期。诗题中有“喜”字,而诗中无“喜”字,那么作者的喜悦之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首先,诗人用一个“好”字修饰“雨”,对雨表现了赞美之情,而且“好”字也统摄全篇,可以说八句诗都在说明一个“好”字,当然也在说明一个“喜”字。首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好雨”懂得春天是植物生长的季节,最需要雨水的滋润,于是也就及时出现了。《水浒》里的宋江有个外号叫“及时雨”,大概是当人们走投无路需要帮助时,他就出现了。“好雨”也就是及时雨。及时雨当然会令人高兴。颔联写“好雨”不但及时,而且适当:一是来自晚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受任何影响;二是和风细雨,而不是暴风骤雨,细雨只会滋润植物,而不会摧残植物。如果颔联是写所闻的话,颈联则写所见。第五句写乌云密布,第六句用船上的灯火来显示乌云密布。作者的目的是通过写乌云密布来说明下雨的时间之长、雨量之充沛。而这正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也是“雨”之所以好的另一个原因。尾联写作者想象植物经过春夜细雨长时间滋润的结果。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的剪裁独具匠心,他在各种各样的植物中选择了美丽的花,在各种各样的花中又选择了惹人喜爱的红花,而且写出了雨后红花的特点与花团锦簇的盛况。
清人浦起龙称此诗“通身下字,个个咀含而出,‘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74]。下面我们就稍作分析:诗人盼望春天下雨,春天果然及时下雨了,一喜;不但下雨,而且是夜晚伴随着春风,下的是绵绵细雨,二喜;诗人盼望绵绵细雨下的时间长一点,果然乌云密布,下个不停,三喜;天亮以后可以欣赏到雨后繁花似锦的美景,四喜。诗人入夜未睡,仔细辨别和风细雨的声音,观察乌云密布的态势,期待着天亮后能够欣赏带有雨水的繁花,则其喜悦之情也就不难体会了。
二 痛苦
欢乐与痛苦相比较,诗歌写痛苦更多,也更感人一些。王国维认为人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指出:“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百。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即使吾人之欲悉偿,而更无所欲之对象,倦厌之情,即起而乘之。于是吾人自己之生活,若负之而不胜其重。故人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苦痛与厌倦之间者。”[75]王国维所得出的悲观结论当然是不正确的,首先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多彩的,不只是苦痛与厌倦;其次,就总体而言,欲望导致奋斗,导致欲望实现以后的快乐。如果苦痛与厌倦占主导地位,人类生不如死,恐怕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他的分析对我们认识诗歌多抒写痛苦之情,有一定参考价值。欲望得不到满足导致痛苦,但是痛苦的程度与形成的原因不尽相同,我们不妨加一些小标题来略作区分。
(一)悲伤
例如爱情生活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那些原来有着美满爱情生活的人,后来又被迫失去了,可以说更加痛苦。陆游与唐婉之间的悲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宋人周密讲过这么一个故事:“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别为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之期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实绍兴乙亥岁也。”[76]词曰:
如前所说,陆游与唐婉于沈园重逢是在绍兴乙亥岁(1155),是年陆游31岁,应当说都还非常年轻。
陆游词上阕首句通过写手美来写人美。因为当时唐婉的一双手正在为招待陆游而忙着,更重要的是陆游对这双手太熟悉了,它曾经采过花,写过诗,抚过琴。眼前正在为自己忙着的人,曾经是自己的新娘,而现在却成了别人的妻子,身份已经起了本质的变化。次句写酒美,古代盛酒的容器是用藤条编制而成的,再衬以油纸,所以说是黄縢酒。周密讲是黄封酒,更好。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土在中央,为黄色,故在古代黄色为皇帝专用。为宫廷特制的酒用黄罗帕密封,故称黄封酒,因为赵士程是皇族后裔,所以能享用。三句写春色美。宋人陈鹄指出:“南渡初,南班宗子寓居会稽,为近属,士子最盛,园亭甲于浙东。一时坐客皆骚人墨客。”[77]则宗子们住宅之围墙也可褒称为宫墙。
人美、酒美、春色美没有给他带来欢乐,而是带来了痛苦,其直接原因来自他的母亲,于是他忍无可忍地说了“东风恶”三字。“东风”显然指他母亲。在《红楼梦》第八十二回,林黛玉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也是将东风、西风用作比喻。古代知识分子重视孝道,儿子说母亲“恶”是十分罕见的,在母子之情与夫妻之爱发生剧烈矛盾时,陆游在理智上屈服于母亲,而在感情上则倾向于妻子。因为他的母亲实际上是封建礼教的代表,所以一个“恶”字既表现了他对母亲的愤恨,也表现了他对封建礼教的控诉。陆游词第五句写夫妻生活很快乐,可惜很短暂,遗憾之情溢于言表。六、七两句写陆游与唐婉离婚后的愁怀,其愁怀并不因为再婚生子而有所减轻,可见陆游与唐婉是多么情投意合。上阕末句强调了“错”字,却没有写错在哪儿。是陆母错?陆游错?唐婉错?封建礼教错?抑或兼而有之?启发读者自己去思考,读者因而能体会到更丰富的意蕴。
下阕首三句写物是人非,“瘦”字写陆游对唐婉的关注,写唐婉内心的长期痛苦,因为瘦可不是一天造成的。第三句写唐婉此时此地的痛苦,而且痛苦得很厉害,以致伤心的泪水都将手帕湿透了。“空”字写陆游、唐婉二人对现状既迫不得已,又无可奈何的感情。首三句表现了陆游对唐婉的关心、留意与爱怜。四、五两句写伤心人眼里的春天景色是那么的衰败与冷落,这当然也是读者心情的反映。“桃花落”的意象,还包含着彼此的青春正在消逝的意思。六、七两句写海枯石烂不变心之类的爱情誓言还牢记心头,但是已无法实现,甚至都无法倾吐。下阕末句也用了三个叠字,莫哭?莫诉?莫思?莫念?莫怨?莫恨?……凡此种种都是耐人寻味的。敦煌曲子词《山花子》:“去年春日常相对,今年春日千山外。落花流水东西路,难相会。西江水竭南山碎,忆得终日心无退。当时只合常携手,悔!悔!悔!”最后一句用了三个叠字。陆词上下两阕的最后一句也用了三个叠字,它们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悔恨交加的情绪。当然陆游这两组叠词可能受到司空图《耐辱居士歌》的影响,该诗有云:“休、休、休,莫、莫、莫,伎两虽多性灵恶。耐是长教闲处著,休、休、休,莫、莫、莫。”
沈园这个令陆游伤心的地方,一再勾起他痛苦的回忆。宋人周密对陆游咏沈园的诗做过爬梳,今录之如下:“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尝赋二绝云:‘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又云:‘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盖庆元己未岁(按:1199,75岁)也。未久唐氏死,至绍熙壬子岁(按:1192,68岁)复有诗序云:‘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诗云:‘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又至开禧乙丑岁(按:1205,81岁)暮,夜梦游沈氏园,又两绝云:‘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沈园后属许氏,又为汪之道宅云。”[78]此外,《剑南诗稿》卷七十五有《春游》诗四首,第一首诗末有诗人自注云:“予年十四始到禹祠龙瑞,今年七十一年矣。”则这组诗是陆游85岁写的,其第四诗云:“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可见,陆游对唐婉的感情可谓至死不渝,他们的爱情悲剧,对封建礼教无疑是有力的控诉。
正如王国维所说,痛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感,该情感在诗歌中也表现得非常充分。下面我们不妨再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
李清照出生于元丰七年(1084),济南府章丘明水镇人。父亲李格非熙宁九年(1076)进士,《宋史》本传称其“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尝著《洛阳名园记》”。其母“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王拱辰,开封人,年十九,举进士第一。李清照少年时代长期生活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她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李清照工诗词,能写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而且兼通音乐。她少女时代的生活是十分快乐的。
李清照于建中元年(1101)嫁给了赵明诚。赵明诚是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与李清照算得上是大同乡,他们结婚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担任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担任吏部侍郎,也算得上门当户对。赵明诚是有名的金石学家,留下来的代表作是《金石录》。由于两人志趣相投,婚后生活十分美满。如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摹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茗,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但是随着国土沦丧、丈夫病故、文物失窃、再婚失败、未育子女、统一无望、寄居他乡、逐渐衰老等原因,李清照将自己的痛苦心情都寄寓在这首词中了。
这是词坛上一首十分奇妙、不同凡响的杰作。“寻寻觅觅”四字劈空而来,反映了作者如有所失的心理状态。这如有所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什么别的。心中如有所失,于是到处寻觅,结果却什么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只是冷冷清清的环境,而冷冷清清的环境又迅速转变为内心的悲哀。“凄凄”二字是外部环境之冷清向内心之悲切过渡的关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语言习惯上,“凄”可与“冷”“清”相结合,也可以与“惨”“戚”相结合,构成“凄冷”“凄清”“凄惨”“凄戚”等词,所以用“凄凄”二字来连接描写环境的“冷冷清清”与描写心灵的“惨惨戚戚”,就十分恰当。由此可见,这三句十四个叠字,层次分明,文情并茂。
“乍暖还寒时候”,有人说:“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侯。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曰‘还寒’。”[79]我们认为应当指一天中的傍晚,深秋午时,在阳光的照耀下,人们还觉得很暖和,但是到傍晚时,凌厉的西风一吹,人们会顿时感到冷飕飕的。由于气温的急剧变化,人们才会感到特别地不适应。接下来写用酒来驱赶寒意,但是由于环境过于冷清,内心又过于凄惨,不是喝酒就能解决问题的。“雁过也”三句写酒没有赶走寒意,而大雁的叫声与身影,更让人感到心冷。因为这南飞的大雁使她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而循声凭窗望去,这大雁恰恰是诗人过去所熟悉的。在李清照的词中,曾多次出现过“雁”的意象,如《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蝶恋花》中的“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念奴娇》中的“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怨王孙》中的“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这些词中“雁”的意象,有的表示在临别时希望丈夫多多写信,有的表示在分别后希望丈夫寄信回来,或者自己想给丈夫写信。总之,李清照通过这些“雁”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惜别与思念之情,彼时的分别是可以重逢的,思念之情也是可以因为重逢得到慰藉的。而现在因为丈夫去世,虽然有千言万语,已是“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了,岂不是悲上加悲?
词的下阕着重写时间的难熬。作者从桌边来到窗前,在天上看到了南飞雁,在地上又看到了憔悴的菊花,都是一些深秋景象。此情此景令诗人难以忍受,于是她盼望着天早一点黑下来,但是天偏偏就是不肯早一点黑下来,诗人将时间难熬的心态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而“独自”二字又对“冷冷清清”做了照应。特别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再一次成功地运用叠词,将雨点的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糅合在一起,使人感到,雨点落在梧桐叶上的声音,不仅传入诗人的耳朵,也一点一滴地落在诗人的心头,暗示着这令人痛苦的时间,将无休止地延长下去。诗的最后,画龙点睛地告诉我们,此诗不是表现一般意义的“愁”字,而是表现了国破家亡交织在一起的痛苦,而这一情感在那个时代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此词最鲜明的特点是叠词的运用。清人陆蓥《问花楼词话·叠字》云:“叠字之法最古,义山尤喜用之。然如《菊》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转成笑柄。宋人中易安居士善用此法。其《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词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二阕共十余个叠字,而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为词家叠字之法。”
此词还有一个特点是善用通俗语言。清人沈雄《古今词话》已指出了这一点:“‘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词家所谓‘以易为险,以故为新’者,易安先得之矣。”词本来是可唱可听的,因此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当词这种形式逐步文人化后,掉书袋之风日盛,而李清照还保留着词的语言的固有特色,所以特别值得称赞。
《声声慢》原来押平声韵,李清照改押仄声韵,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悲哀的思想感情。
(二)哀怨
愿望难以实现,而又无力改变现状,往往会产生哀怨的情绪。例如中国古代的弱女子,由于一些难以抗拒的原因而无法过正常的家庭生活,难免产生哀怨的情绪,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描写闺怨、宫怨的诗。前者是由于丈夫长期在外戍边、应考、经商等原因而导致夫妻分居;后者则由于皇帝实行多妻制而导致大量妇女的性爱生活无法得到满足。写前者的例子,如白居易的《闺妇》:
首句写绣女的反常现象,在正常情况下她应当忙着刺绣,但是诗中的女主人公却斜依在绣床前毫无动静,再仔细一看,还满脸愁容。“绣床”是安放刺绣工具绣绷的架子。次句写女主人公的忧愁是长期的而非暂时的,因为“红绡带缓”表明她已经因长期忧愁而消瘦了。“绡”是生丝,“红绡带”就是衣服上的红丝带。“绿鬟低”表明女主人公在低着头想心事。第三句写女主人公年复一年地思念丈夫而毫无结果,甚至连音讯都没有。“辽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安史之乱后长期是中央政府与契丹等东北少数民族割据势力做斗争的前线。第四句中的“夜合花”又“曰合昏,曰青裳,曰夜合,其木似梧桐,枝弱叶繁,互相交结,每一风来,辄似相解,了不相牵缀,植之庭阶,使人不忿,其叶至暮而合,故曰合昏,今人皆谓之夜合花。嵇康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80]。可见夜合花是爱情的象征,连花木的叶子到晚上都会结合在一起,何况人呢?眼前的景物更增加了思念丈夫的情绪。“春尽”表示一年又过去了。“日又西”表示一天又过去了。这首诗写女主人公岁岁年年、时时刻刻都在希望与失望中度过,其哀怨之情何其深也。
下面我们再读一首李益的《宫怨》:
《汉书·外戚传》云:“皇后(按:指赵飞燕)既立,后宠少衰,而弟绝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切皆铜沓冒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昭阳”在这里泛指得宠后妃居住的地方。《汉书·外戚传》复云:“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按:指汉景帝的大姊)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娇贵十余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长门”在这里泛指失宠后妃居住的地方。这首诗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描写就在得宠后妃纵情欢乐的时候,失宠后妃却在孤独地度过自己的不眠之夜。后两句还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方法,写了这位失宠后妃觉得今夜特别漫长,特别难熬。得宠后妃毕竟是少数,而且很难长期保持得宠地位,所以这首诗也反映了绝大多数宫廷妇女性爱得不到满足的哀怨。
(三)忧愁
同样,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征夫、商人由于暂时无法与亲人团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忧愁的情绪,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而就在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之乱爆发,天宝十五载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同年七月,肃宗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安史之乱失败。在安史之乱期间,江南政局还比较安定,不少诗人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他在苏州还写过《阊门即事》一诗:“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枫桥夜泊》当是诗人漂泊在苏州时写的。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首诗。宋人朱长文云:“普明禅院,在吴县西十里枫桥。枫桥之名远矣,杜牧诗尝及之,张继有《晚泊》一绝。”[81]宋人范成大也说:“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旁,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82]《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五《苏州府二》也称:“枫桥在阊阖门外西九里。”唐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卷下收此诗,题目作《夜泊松江》,则张继所泊地点为枫桥附近的松江岸边。
赏析这首诗的关键词是“乌”字,“乌”何指?有的未作解释,如谓“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83]。有的笼统地解释为“乌鹊”,如谓“林中乌鹊受月光惊扰,此时还未栖定,不时发出哑哑啼叫”[84]。还有的解释为乌鸦,如谓“不知不觉之间,月亮已经西斜,栖鸦又在啼叫”[85]。其实诗中的“乌”应指乌臼鸟。其特点是“五更辄鸣,曰架架格格,至曙乃止”[86]。正因为其天明即啼,所以又名黎雀。[87]如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曰:“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88]又《乌夜啼八曲》之四曰:“可怜乌臼鸟,强言知天曙。无故三更啼,欢子冒暗去。”[89]皆足以说明乌臼鸟黎明即啼的特点。当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就会发现这第一句诗描写的是诗人所感受到的清晨景象:乌臼鸟叫了,月亮下山了,天亮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霜。同时也告诉我们,诗人五更天仍然处于失眠状态,乌臼鸟一叫就听到了。朱熹《次韵择之舟中有作二首》之二云:“一席三人抵项眠,心知篷外水如天。起来却怪天如水,月落乌啼浦树边。”[90]诗人明确告诉我们“月落乌啼”四字是他们起床后所感受到的黎明景象。宋人王庭珪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月落乌啼天欲晓。”[91]
第二句中的“江枫”,有人说应当是“江村”。如清人俞樾《小浮海闲话》云:“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脍炙人口,惟次句‘江枫渔火’四字,颇有可疑。宋龚明之(1091—1182)《中吴纪闻》作‘江村渔火’,宋人旧籍可宝也。此诗宋王郇公尝写以刻石,今不可见。文待诏(徵明)所书亦漫漶,下一字不可辨,陈筱石(夔龙)中丞属余补书,故从今本,惟‘江村’古本不可没也。因作一诗附刻,以告观者。诗曰:郇公旧墨今无存,待诏残碑不可扪。幸有《中吴纪闻》在,千金一字是江村。”其实《中吴纪闻》不足为据,唐人高仲武编的《中兴间气集》卷下、宋初李昉等编的《文苑英华》卷二百九十二收录此诗均作“江枫”。江边的枫树红叶,无论已落未落,都是秋天的标志性景色。如刘长卿的《秋杪江亭有作》“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92],以及《登吴古城歌》“天寒日暮江枫落,叶去辞风水自波”[93]。既然刘长卿能看到苏州地区的江边枫树,张继当然也能看到。不过也不排除张继化用了宋玉《招魂》结尾的意境:“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因为这一意境同张继当时之心情与所见之景物还是相当契合的。还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寒山寺前只有一条小河,此处离大江甚远,诗人张继怎么能见到‘江枫’呢?”[94]这个问题倒不难回答,因为诗中的“江”不是指长江,而是指松江。南方的许多河流都称为江,如钱塘江、赣江、湘江等,所以“江”并非专指长江。我们现在见到的只是一条小河,并不等于唐代时它也只是一条小河。即使在唐代也只是一条小河,在太湖周边地区坐船经过小河也是可以四通八达的。这第二句写夜泊枫桥或者说晚泊枫桥的目的是睡觉,但由于“愁”没有睡着,以至于看到了江枫渔火等令人分外忧愁的自然景色。江枫已如前言,“渔火”使他想到捕鱼人一家在船上团聚,而自己却孤身一人在船上漂泊。
三、四两句写诗人直到半夜三更都没有睡着。明人王鏊《姑苏志》卷二十九《寺观上》云:“寒山禅寺在阊门西十里枫桥下……相传寒山、拾得常止于此,故名,然不可考也。”可见寒山寺与枫桥相距不远,而夜半又非常寂静,故诗人能清晰地听到钟声。夜半钟声既打破了半夜的寂静,又突显了半夜的寂静。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曾针对这两句诗批评道:“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欧阳修没有经过调查研究,所以他的批评是主观的、片面的,因而遭到了许多人的反批评。如宋人陈岩肖说:“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95]接着又引用了大量描写半夜钟的唐诗,有力地证明了张继所写不误。
总之,这首诗写诗人夜泊枫桥时,整个晚上都愁得没有睡着觉。作者为何如此忧愁呢?从前面所介绍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他的愁里交织着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这首诗之所以受到欢迎,还在于作者将这种深深的忧愁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此诗成功地采用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地展现了静寂的世界,“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江枫渔火”写所见,“夜半钟声”写所闻。作者还巧妙地将所闻、所见、所感糅合在一起,诗人通过“乌啼”引出“月落”与“霜满天”,通过“钟声”使作者想到已经“夜半”,想到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而且在旅途中的船上,没有归宿的感觉便油然而生。此外,该诗采用倒叙手法也增色不少,作者将黎明时所见所闻所感置于开头,首先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而将“夜半钟声”置于最后,又让人回味无穷。
(四)遗憾
愿望有可能实现,偏偏错过了实现愿望的机会,人们往往会觉得非常遗憾。诗歌中常常反映这种情感,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崔护,史书无传,《新唐书》卷七十二下《宰相世系表》称其“字殷功,岭南节度使”。《唐诗纪事》称其“贞元十二年(796)登第”。《本事诗》称其为博陵(今河北蠡县南)人。今录其本事如下:
此当为小说家言,可能是依据诗歌附会而成的。仔细推敲,颇有漏洞。一是崔护题诗的笔墨从何而来?二是崔护到都城南庄,第一次与第二次之间相隔了一年时间,为什么第二次与第三次之间只相隔了几天,而这几天时间,恰恰该女子能够死而复活?三是都城南庄的主人从事何种职业?为何老父亲不识字,而该女子倒识字?不过这篇小说反映了崔护的这首诗颇受欢迎,也反映了中国人有成人之美的心理,喜欢大团圆的结局。
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分析这首诗的好处。第一句准确地说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表明去年的意外艳遇给诗人留下了过目不忘的印象。第二句着力写女主人公之美。《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已经用桃花来比喻新娘了。崔护的这句诗将桃花与人面放在一起相互映衬,从而使得人面美上加美,显示出了新意。第三句中的三、四两字,有“不知”与“只今”两个不同的版本,孰优孰劣?宋人沈括指出:
那么,将“不知”改为“只今”好在何处呢?因为三、四两句的目的是要用“只今”与“去年”作对比来写作者的失望情绪。诗人此行的目的是要见“人面”而不是要见桃花,人面不在,桃花再美也没有意义。而且桃花愈美,诗人也就愈失望。如果用“不知”,诗人想见人面的意思就不够强烈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多多少少总会遇到一些机会,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抓住它们。错过机会实在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并且一再反映在诗歌中。下面我们再读一首刘禹锡的《杨柳枝词》: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诗的首句在选材上很有特色,朱熹《春日》诗说“万紫千红总是春”,用来描写春天的景色很多,如平岗细草、陌上柔桑、竹外桃花、枝头红杏、溪边荠菜花等等。但是,诗人只选择了“春江一曲”与“柳千条”。因为“春江一曲”与告别美人的地点“板桥”有关;柳枝嫩绿,其特点是普遍而持久。“柳千条”不仅显示了浩荡无边的春色,还体现了惜别的情绪。中国人谐音文化盛行,柳,留也。唐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正如作者《杨柳枝词九首》之八所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而且在作者看来,将柳枝加工以后,也可以用来表示爱情,如作者《杨柳枝词九首》之七云:“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98]可见作者对物象的选择与所表现的主题密切相关。
次句写时间之久、记忆之准确、印象之深刻。按理说木板桥经过二十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加上无数的人走过来、走过去,不可能没有变化。但是作者为了强调与美人惜别的环境同过去一样,将这些细节都给忽略了。从中可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第三句道破了对这样一个普普通通而且有了年头的旧板桥记忆准确、印象深刻的原因,原来这是曾与美人惜别的地方。显然,作者主要是对美人记忆深刻而准确,则诗人对美人情之深、意之切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四句写诗人对环境依旧,而美人却杳无音讯的遗憾之情。着一“恨”字,充分地表现了遗憾之情的强度。此句还表现了诗人二十年来一直对美人苦苦寻找着,只是毫无结果。
此诗妙在运用了插叙方法,首尾两句说了诗人现今之所见所感,中间两句插入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全诗既生动活泼,又自然流畅,让人有一气呵成之感。白居易有一首题为《板桥路》的诗,为了便于比较,特录之如下:“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重经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显然,刘诗是在白诗的基础上删节而成,显得更加精练。刘诗的另一个优点是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化确指为泛指,因此更耐人寻味,也更具有普遍意义。
下面让我们再读一首新诗,陈梦家的《那一晚》:
陈梦家(1911—1966),浙江上虞人。他的三姐陈郇磐在南京担任中学教师,也承担了培养他的责任。1927年,陈梦家考取南京中央大学法政系,闻一多时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当年冬天,陈梦家登门拜访了闻一多。[99]闻一多对陈梦家非常赏识,曾于1928年5月将陈梦家的三幕剧本《金丝雀》和独幕剧本《药》推荐给《新月》发表。[100]此诗发表于1929年10月10日出版的《新月》第2卷第8期,当是陈梦家在中央大学求学时期的作品。
人的一生是由各种各样的机会组成的,而重要的机会并不多,要注意选择和把握,一旦错过往往会造成终身遗憾。寻找人生伴侣显然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但是许多少男少女因羞于表白,而与意中人失之交臂,以致悔恨交加,本诗写的就是这种感受。
本诗共四节,作者不惜用三节的篇幅,采用同义反复的方法,一再强调男主人公具有表白爱情的理想环境:“天上有云彩没有星”“你同我在黑巷里走”“天那样暗人那样静”;两个人手挽手,肩靠肩,身偎身,也心连心,已经到了花开堪摘的程度;男主人公也想表白,一直“平不了这乱跳的心”,不断地进行着剧烈的思想斗争;但是最终还是不敢说出“我爱你”三个字,从而造成了终身遗憾。此诗采用详略对比的方法,写表白的机会越多,条件越成熟,则错过机会以后的遗憾也就越深刻、越强烈。
同闻一多过于强调字数的整齐而被讥为豆腐干式、麻将牌式的现代格律诗相比,陈梦家的诗注意到了音节的谐和、句的均齐和节的匀称,但不要求每句诗的字数一致,就自由活泼多了。
(五)愤怒
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所导致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往往表现为愤怒。《尚书·汤誓》引用了一首民谣:“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孔安国《传》曰:“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吾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101]老百姓想与夏桀同归于尽,可见愤恨到了极点。
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历来强调“怨而不怒”,如《国语》卷一《周语》上称:“夫事君者,显而不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中国传统诗论也强调“怨而不怒”,一些表达愤怒的诗在编辑成集时多被删去或磨去了锋芒,但我们仍能找到一些,如《诗经·魏风》中的《伐檀》,现录首章如下:
余冠英将它翻译成了白话诗:“叮叮当当来把树砍,砍下檀树放河边,河水清清纹儿像连环。栽秧割稻你不管,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上山打猎你不沾,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獾?那些大人先生们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这些伐木者成功地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极其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不满的情绪。
诗人往往也通过辛辣的讽刺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如南宋林昇的《题临安邸》:
杭州在南宋时期名临安,有临时安家之意,当时统治者利用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仿照北宋首都开封的规制,大兴土木,修建楼台亭阁,努力把临安打造成人间天堂,可以说开封所有的享乐活动,临安都有,开封没有的享乐活动,临安也有。他们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首句“山外青山”是临安自然环境的写照。西湖的西面、南面、北面重峦叠嶂,由于地处南方,所以这些山都四季常青。“楼外楼”写临安成为南宋首都以后,大量政府机关与外来人口迁入,在这里修建了许多高级住宅、商业街区与娱乐场所。
次句采用设问的方法写西湖的歌舞一直没有停止过。“西湖”是临安最著名的风景区,可以用“西湖”代指临安,“西湖歌舞”也就是临安歌舞。“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突显出当时临安游乐活动之盛,譬如歌妓们在西湖的画船上歌舞奏乐供达官贵人、文士商贾等享乐的风气就很兴盛。这句诗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少数权贵长期以来置国家统一大业于不顾,无休止地寻欢作乐;二是多数人长期以来一直对这种现象非常痛恨,盼望着“西湖歌舞”早日销声匿迹。作者采用设问的形式将这两层意思都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第三句中的“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温暖的风,又指以“西湖歌舞”为代表的社会上的淫靡风气,使人联想到寻欢作乐、醉生梦死早已成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熏”字极为传神,它生动地说明了具有双重含义的“暖风”使人陶醉,并进而使人萎靡不振的社会现状。
末句中的“直”相当于“竟”或“真”,为语气副词,在句中强调了这些寻欢逐乐的人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这句诗至少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责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政权当权派已经毫无收复汴州的念头,二是杭州的南宋政权也会同汴州的北宋政权一样,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历史的进程证明,诗人林昇的愤慨与担忧是正确的。
在新诗中也有表达愤怒感情的,如《天安门诗抄》中的一些诗。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3月5日,《文汇报》故意删掉周恩来对雷锋的题词;3月25日,《文汇报》发表文章影射攻击周恩来;清明前夕,“四人帮”曾多次发出紧急通知,阻止人民群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但是老百姓冲破了“四人帮”的重重“禁令”,自发地集合在天安门广场。正如《天安门诗抄·前言》所说:
下面我们就以一首短诗为例:
作者将“四人帮”比喻成身边的鬼与豺狼,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四人帮”的无比憎恨。诗的首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极其鲜明地揭示了对周总理逝世两种相互对立的情感,就在老百姓要悼念时,“四人帮”阻挠;就在老百姓哭泣时,“四人帮”却在笑。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对于总理,对于为祖国而献身的人民英雄,祭之以热泪;对于豺狼,对于魔鬼,则迎之以利剑。显示了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觉悟程度。这首诗刺中了“四人帮”的要害,以致被诬为“反动诗词”而遭到追查。但是,不可一世的“四人帮”终于在人民的愤怒声中被埋葬了。人们对《天安门诗抄》也做了充分的肯定,如艾青称赞道:
我们对诗中出现的由于愿望得不到实现而产生的种种情感大致作了分析。实际上一些情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有愁苦万状、怨恨交加之类的说法。下面我们就举一个悲愤交加的例子。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了一首诗:
1931年1月17日,23位革命青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2月7日被杀害。其中殷夫、柔石、李伟森、胡也频、冯铿等五位,是左翼作家联盟成员,当鲁迅得知他们被害的消息后,作了这首诗,并于1932年7月11日写给了日本山本初枝女士(见《鲁迅日记》)。首句点明时代背景,“长夜”指黑暗的旧中国,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最后说:“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次句为实写,《鲁迅日记》于1931年1月20日记载着:“下午偕广平携海婴并许媪移居花园庄。”是年鲁迅50岁,而已“鬓有丝”,可见生活与斗争是多么艰苦。三句里的“慈母”指鲁迅的母亲,也指柔石等革命者的母亲。《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提到,23名革命青年被捕后,盛传鲁迅也未能免,“连母亲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我只得一一发信去更正”。文中还特别提到:“我记得柔石在年底曾回故乡,住了好些时,到上海后很受朋友的责备。他悲愤的对我说,他的母亲双目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当《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了一幅珂勒惠支(Kāthe Kollwitz)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出她的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第四句表达了对军阀混战的愤慨,把他们比喻成山大王,都是一些明火执仗的强盗。颔联集中表现了鲁迅悲愤的情绪,写给日本山本初枝女士时这两句诗作“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而写入《为了忘却的记念》时,“眼看”改成了“忍看”,“刀边”改成了“刀丛”。“忍看”也就是不忍看,充分表现了鲁迅因年轻的朋友被杀而悲愤的心情。“刀丛”写出了到处充满杀机的恐怖气氛,这句诗同时也表现了鲁迅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第七句写当时没有言论自由,《为了忘却的记念》有云:“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最后一句说明诗是夜里写的,与首句互相照应,“缁衣”即黑色衣服,有寄托哀思之意,也使全诗被笼罩在悲愤的气氛中。[105]
三 豪迈
为了国家利益而心甘情愿地牺牲个人利益,其感情特征往往显得非常豪迈。这在一些边塞诗中,表现得尤为集中鲜明。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我国西北地区处于欧亚大陆中心,气候非常干燥;山脉走向由西向东,呈喇叭状,所以风沙特别大,以至于今天人们可以利用风力发电。首句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写出来了。“日色昏”不是写天晚,而是写风大。由于沙尘暴,天空显得昏昏沉沉的。次句写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还得出兵打仗。“红旗半卷”非常准确地写出了出征时的场面,为了减少风的阻力,同时又为了起到指引方向与鼓舞士气的作用,所以红旗采用了“半卷”的方式,真让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洮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吐谷浑是我国古代鲜卑族所建立的王朝,在今青海省北部和新疆东南部地区。唐太宗贞观中,吐谷浑被李靖、侯君集攻破,国势渐衰;高宗龙朔三年(663),被吐蕃吞并。诗中借王朝名代称敌军首领。这两个名称告诉了我们战争的地点与对象。三、四两句没有正面写战争,而是写后续部队听到前锋部队获胜的消息,从而产生了意外的惊喜,当然也显示了前锋部队将士的英勇善战。这是本诗构思的巧妙之处,也是本诗的成功之处。再如卢纶的《塞下曲》之二:
《史记·李将军列传》称李广任右北平太守时,“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卢纶此诗在取材方面显然受到了这则传记的影响。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卢纶在艺术加工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首先事件不同,李广传写明出猎,诗中的将军虽然没有写明在做什么,但可以看出来是出巡,既然是“夜引弓”,当然不会是出猎,只能是出巡。李广出猎的时间虽然没有写,但是可想而知是白天;诗中的将军出巡的时间是夜间,而“寻白羽”的时间却在第二天早晨,因为当天夜里看不清楚,这样写既符合实际情况,也丰富了诗的内容。李广射中的石头在草间,诗中的将军射中的石头是在草木中,从而更好地写出了出巡时的实际情况与紧张气氛。诗与文都成功地歌颂了主人公的神勇,而诗的艺术表达在《史记》的基础上又朝前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