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为学
人们常说老交大的传统是“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单就考试而言,的确可以说是要求很严。以物理为例,这是一、二年级的基础课,也是所有课程中最难的一门。其他学校一般只读一年物理,交大要学两年,并且除了期末大考外,每月还有小考。小考的考查范围主要是新近一段时间讲授的知识点,试卷上一般有三道题,有时甚至就一道题。不过别看题量不大,可难度却不小,这些题目不是简单地代公式可以应付的,需要吃透基本原理,转好几个弯才能答得上来。因此许多同学都考得惨不忍睹。我记得有一次我只得了30分,原因是只列出了基本公式,但没算出具体答案。还有不少同学因为什么也没答出而得了0分。经过一、二年级普通物理学魔鬼般的训练,到了三、四年级再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这些专业课就觉得没有那么吃力,轻松多了。化学测试不是“难”而是“繁”,它考查的是对公式的记忆是否准确及运算的熟练程度,一张试卷通常有十道大题,每大题下面又包括五个小题,限时一小时内完成,所以考生根本没有时间多加思索,只有一路写下去。
至于作业,一、二年级也很多,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尤其是物理作业占了很大比重。除了老师布置的习题外,我还去找课外练习来做。红楼顶楼阁楼上的交大临时书库,我们学生可以自由地进出以寻找所需要的书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当时教师或助教所出的物理试题全都出自几本英文习题集上。我如获至宝,就把这些书借回来,把上面列出的题目都预先做一遍。幸亏我英语基础比较好,因而浏览得很快,但这些习题难度很大,要解答出来颇费脑筋,至今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学习中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就是做实验。老交大的传统一向注重实验和实习。即便身处“孤岛”,教学条件受限,这一点也未曾改变,校方仍努力为学生开出各门实验课并安排必要的实习。当年做实验要求很高。我们每次实验之前都要向助教提交一份预习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开始正式做实验,实验完毕后,也要递交一份报告。如此一来,一个实验下来要写两份报告。此外对于实验数据的要求也很高,必须十分精确,丝毫马虎不得,当然更不能捏造或修改数据。这种一丝不苟的训练对培养一名将来的工程师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借震旦大学和中华学艺社的校舍开设实验课外,学校还安排我们到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中法工学院的附属工厂和威海卫路的一家工厂进行锻铸实习和金工实习,我们就是在那里接受了机械工程师所必备的各种基本工种技能的训练。记得我们在实习工厂的时候,都身着工装,十分正式。升入四年级后分专业,我选择了自动机械甲组(汽车门),我们的自动车工程试验室就设在中法工学院工厂内的一座汽车间中,其中存放着不少从徐家汇校园转移出来的贵重设备,譬如测力机、高速示功器、CFR引擎等,我们在汽车专家黄叔培先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实验。此外,我们还利用暑假前往云飞汽车公司修理厂学习汽车修理技术。云飞汽车公司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是上海滩上有名的出租汽车公司,我们每天在那里和工人们一起工作,按时上下班,一天下来总是搞得满身油污,脏兮兮的,但确实从老师傅那里学到了不少操作性和应用性的知识,许多都是书本上没有的,可谓是获益匪浅。
仇启琴(右)接受母校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