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十二讲(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对城市化的基本认识

关于城市化水平,过去往往用城市化率这一概念来衡量,即用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率来定义城市化。其实城市化不单纯是农民进城,它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的重大转变。缺乏城市化,我国的工业化难以加快步伐,我国的信息革命也难以深入发展。城市化进程虽然很需要政府的规划、指导和推动,但它更多的是通过人们趋利、求新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由“看不见的手”自然推动的一个过程。

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或称城镇化、都市化,是英文Urbanization的不同译法。Urban(城市)是Rural(农村)的反义词,除农村居民点外,镇及镇以上的各级居民点都属于UrbanPlace(城镇地区)。根据城市的发展历史,现代城市是由Hamlet(小村)、Village(村庄)、Town(镇)、City(城市)、Metropolis(都市)一步步演变而来的。所以UrbanPlace(城镇地区)既包括City,也包括Town,因此笔者认为将Urbanization译作“城镇化”更科学。

虽然不同学科对城市化概念的界定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域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包括物质性的城市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也包括无形的城市化,即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人们的主体思想,并不断向农村扩散。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城市化在美国新版《世界城市》中的解释是:“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实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断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城市化。可以说,“21世纪就是我国的‘城市世纪’”这一观点在我国官方和学界取得比较一致的认同,但他们对于城市化现状和既有的城市建设经验却心存顾虑和担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中这样论述:“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向经济强国发展的过程中时,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当我们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去看待与城市化相关的一些问题时,城市文明所造成的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正日益变得突出。

二、城市化的类型

现有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化的类型进行划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类型。

(二)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

这是从城市化空间分布格局和人口集中方式变动两个方面来划分。集中型城市化主要发生在城市化发展的前期阶段,主要特征为:①人口不断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而且日益向大城市集中,一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倒流现象;②中心城市化进一步增强,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分散型城市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表现为大城市郊区的快速蔓延,都市带和都市圈不断扩大。

(二)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这是按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对比来划分的。同步城市化指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一种积极型的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是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水平,城市化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来推动,如印度和拉美国家。滞后城市化是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主要是政府为避免城市病,人为限制城市发展,比如我国。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属于消极型的城市化。

(三)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和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这是从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角度来划分的。前者指城市化的推动力来自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对农村的巨大吸引力和辐射力,包括农业人口向城市的涌动以及城市经济和人口向周围地区扩散导致的农村城市化,如我国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城市化。后者指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就近的空间转移和小规模的适当聚集,促进众多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这种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

三、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要准确地测度城市化水平,首先必须明确“城市”概念。城市相对于农村而言是一种相对永久型的大型居民点。具体到空间上有三种地域概念:①城市的实体地域(Physical Area),即城市的建成区,在美国为Urbanized Area,是反映城市基本特征并区别于乡村的地域概念;②城市的行政地域(Administrative Area),即城市政府行政管辖的地域,在西方即City Proper;③城市的功能地域(Functional Area),即城市人口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国际上通称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目前我国对城市实体地域和城市功能地域概念缺乏科学的界定标准、相应的统计资料,仅凭城市行政地域概念不能反映城市化的真实状况。结果“市”与“镇”的概念全是以城镇为核心,以乡村空间为主体的城乡混合地域。

由于城市化指标简明扼要、内涵丰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我国“城市”概念混乱,以及缺乏稳定连续的城市人口统计标准,使得我们难以准确地测度我国城市化水平。如我国有过七次人口普查,但每一次都变换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每一次普查得到城镇人口比重和城镇人口数与前一次普查公布的数据都不能衔接,都必须反复修正。

城市化衡量指标:

1.城市化水平指标

PU=U÷P×100%

式中U——城市人口;

P——总人口。

2.城市化速度指标

TA=1÷nPUt+n-PUt

式中 TA——城市化速度;

n——两时刻间的率数;

PUt+nPUt——在t+n年和t年的城市人口百分比;要注意,公式中城市化速度(TA)的单位是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点,而不是百分比。

四、城市化的发展规律

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有两个加速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城市化的发展规律。一个是后发国家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戴维斯(Kingsley Davis)在1960年的《人口城市化中》中,通过对城市化发展历史的跨国研究,具体计算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速度,比如10万人以上城市占全国人口从10%增长到30%,各个国家所用的时间,得出这样的结论:“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越晚,它的城市化就越快。”日本从1945年到1970年,城市人口从2002万跃升到7543万,用25年的时间走完了美国一个世纪才完成的城市化进程。1950年,日本尚有45.2%的人口是农村居民,到1992年,农村居民只占人口总数的5.8%。

978-7-111-58788-0-Chapter01-10.jpg

图1-10 城市化发展曲线图

另一个是城市化进入30%多以后有一个快速增长过程。这是Ray M.Northam提出的城市化S形曲线(见图1-10),即10%~30%为城市化早期阶段,30%~70%为快速发展期,70%以上为成熟期。在快速发展阶段,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

除此之外,城市化还存在这样一个发展规律:一国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关的规律,这种规律突出地体现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对数曲线关系上。1975年钱纳里出版的《发展的形式:1950—1970》(The Patterns of Development)一书中,在第一阶段研究发展的一致性特点部分,通过模型回归,提出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一般对应关系。钱纳里根据1964年美元值计算国家人口规模为1000万时城市化水平在不同收入水平的标准值。有学者将钱纳里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的现实分析,将1964年美元值换算成2001年的美元值得出以下关系,见表1-1。在欠发达状态下,城市化率的起点相似,然后随经济发展而呈收敛状态。而在经济发达阶段,各国的城市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人均GDP大于10000美元的水平上,各国的城市化率分布在60%~90%的离散区间。由此可见,各国的城市化率随经济的发展由相似的起点向差异较大的收敛状态演变,期间会有不同的收敛轨道,即表现为对模型回归曲线的偏离程度逐渐加大的过程。

1-1 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对应关系

978-7-111-58788-0-Chapter01-11.jpg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一国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将逐步提高。然而这种带动的作用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高逐渐趋小,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拉动效用出现边际递减效应。这是因为,在城市化的起飞阶段,经济增长的推动来自非农业部门的增量式扩张,人口转移主要在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间进行——以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与服务业人口的转化为主,因而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很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经济增长的推动来自非农部门内部分工的深化,科技和知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发展方式有了质的变化。在这一条件下,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也就逐渐减小了,如图1-11所示。

978-7-111-58788-0-Chapter01-12.jpg

图1-11 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带动作用示意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很大,发展主要集中在已经很发达的东部地区。在1990、2000年的我国GDP中,东部地区的贡献率分别占到了54%和59%,而其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41%和42%。由于经济发展大量集中于已经比较发达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带动作用已经趋小,从而就总体而言,导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但是对以上城市化规律必须辩证地对待,因为这些规律都是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总结出来的。从理论上说,第一,任何规律都是针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的总结,对于未发生的事件并不能保证都能符合这样的规律,用已有的“规律”来进行推断尚未发生的事情难免会遭遇演绎的困境。第二,所有的规律都是由一定条件所决定的,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影响因素越多,其确定性就越差。有学者就选择已经历经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的日本为例,对其全国和国内46个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全国城市化进程基本符合诺瑟姆的“S”形曲线的特征,也符合钱纳里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的学说,说明该理论在一定范围地域上是适用的。但各地区城市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部分地区的城市化过程曲线按照传统理论发展,也具有经济与城市化的相对对应关系,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化过程不符合“S”形曲线规律,也不符合钱纳里的经济水平与城市化关系学说。由此可见,我们在借用以上规律时,切不可盲目套用。

五、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角度看,城市化伴随工业化快速发展。1800年时,世界城市化水平还只有3%,1900年时也仅为14%,100年间年均增长0.11个百分点;到2015年时城市化水平已达56.1%,2050年时将达66%左右,城市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过程中,全球的城市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欧洲的城市。它发端于英国,自1750年开始,历时200年时间,完成了英国和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第二次是美国及某些新兴工业国家的城市化。由于世界工业中心的逐渐转移和欧洲移民的进入,美国城市化的发展速率比英国高出1倍,仅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基本进程。第三次是我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其中我国的前进步伐影响将更为深远。

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来看,改革开放之前,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并且出现波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城市化的速度为年均0.88个百分点。“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根据对今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全面分析,提出以平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作为控制和引导全国城市化速度的依据。以此推算,我国在2050年的城市化率将为77%~81%(2015年年底为56.1%),大体上相当于中等城市化的速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后世界城市化的突出特点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我国也不例外。世界上人口规模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和它的连绵带已经从二战后的2个增加到2014年的28个(其中我国有6个)。这些连绵区集聚几千万城市人口和大小城镇,提供国家几乎2/3的国民生产总值(如美国、日本)。目前我国形成的城市密集区有十个:辽东半岛、京津唐、胶东半岛、长江三角洲、闽东南、珠江三角洲、成都地区、重庆地区、江汉地区、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