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反身代词的功能与演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研究方法与范围

在总的思路上,本项研究以功能语法理论为本体论。功能主义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实际交际功能的手段,主张把语言放到使用语言的实际环境中,联系语言使用者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来解释语言系统为何要以这种形式出现而不以那种形式出现。例如:


(47)The man said he was a scientist.

那人说他是科学家。

(48)He said the man was a scientist.

他说那人是科学家。


生成语法用成分统制(c-command)、约束(bind)等句法成分之间极其抽象的结构和意义关系,来解释为什么例(47)中的the man和he有相同的指称,但在例(48)中两者的指称必然不同。功能主义者则更乐于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做出解释。为了便于人脑对语言信息的加工处理,在信息结构的安排上新信息应该在前,旧信息应该在后;在语言表达形式的选择上,新信息用长的语言形式,旧信息用短的语言形式。用这些原则也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例(47)中的he能够回指the man,而例(48)中的he一定不能回指the man。

当代语言学强调对各种语言现象做出理论解释,从而有效地预测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是合格的,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是不合格的。但是,在做理论解释的时候有形式主义(formalism)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现代形式主义语言学之父。他的著名论断是:“语言是形式,不是实体。”他主张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学家应该研究抽象的语言系统,而不是该系统的实际应用。

接下来的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也称功能语言学派,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活动中心是布拉格语言学会。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于1926年10月。创建人是布拉格查理大学教授V.马泰休斯。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和索绪尔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接受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但他们同时注意到语言不仅能从形式上进行结构分析,而且能从信息角度进行功能分析。这是现代功能主义语言学的源头。

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各种形式的功能主义语言学更是风起云涌。跟布拉格学派联系比较紧密的法国语言学家Andre Martinet一直坚持宣传功能主义语言观,1976年他还参与建立了国际功能语言学会。英国出生、移居澳大利亚的Halliday经过多年努力,在Firth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功能语法。荷兰语言学家Simon C.Dik提出了一种带形式主义色彩的功能语法,颇具特色。即使在美国国内,功能主义的市场也不小。比较著名的当代功能语言学家有Sydney Lamb、Wallace Chafe、Charles Li、Sandra Thompson、Talmy Givon、Susumu Kuno等,更不用提早年的Boas、Sapir了。除了上述以“功能”命名的派别,话语分析、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其他功能语言学流派也纷纷在世界各地应运而生。

在形式派中比较早意识到对功能派不能继续视而不见的,大概要算美国语言学家Frederick Newmeyer。他在1998年出版了《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Newmeyer F.Language form and language Function[M]. Cambridge:MIT Press,1988.一书,提出两派各有所长,应该开展对话。1996年召开的题为“语言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研讨会,则初步实现了两派之间的对话。

本书以大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为方法论,主要依据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网络版CCL语料库所提供的含“自”、“己”的语料,对含“自”和含“己”的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通过历时与共时、独用阶段与合用阶段相对比的方式,对汉语反身代词功能演变过程进行细致、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步骤如下:第一,从CCL语料库“古代汉语”部分中找出所有含“自”和含“己”的句子,把代词“自”和“己”作为研究对象。

第二,把找出的“自”和“己”输入电脑,查出出处,通过原文进行校对,做到万无一失。

第三,从先秦到清朝的经典古籍中出现的“自”和“己”的句子,引用书籍如下: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陈戌国.尚书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李小龙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严北溟,严捷.列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战国.左丘明撰.刘利等译注.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战国.商鞅著.张觉校注.商君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6.

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陈戍国校注.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4.

王明编.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陈秉才译注.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张双棣等译注.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缪文选等译注.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黄晖.论衡校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李零.孙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陈蒲清.鬼谷子详解[M].长沙:岳麓书社,2005.

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安小兰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西汉.刘安辑撰.陈惟直译.淮南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晋.陶渊明著.逯饮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M].长沙:岳麓书社,2004.

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屈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台北:里仁书局,1982.

宋.范晔.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宋.罗大经.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李长路,赵威点校.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长沙:岳麓书社,2002.

明.徐光启.陈焕良,罗文华校注.农政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2.

明.屠隆.昙花记[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4.

清.黄钧宰.金壶七墨[M].同治十二年.

清.李汝珍.镜花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以及对东汉至隋朝的佛经经藏和律藏中出现的“自”和“己”的句子一一考证,引用的佛教经典来自《中华大藏经》:

后汉·安世高译《佛说七处三观经》,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佛说迦叶禁戒经》、《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后魏·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论》、《入楞伽经》;

后秦·弗若多罗等译《十诵律》,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佛说长含经》;

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

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律》,西晋·竺法护译《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佛说普门品经》、《普曜经王为太子求妃品第九》;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波斯匿王女善光缘》,萧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比种田喻》,支谦译《大明度经》;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布什竹园品》、《无所有菩萨经》、《坛经》。


总之,研究方法要具有可验证性(verifiability)、客观性(obj ectivity)、系统性(systemativity)、全面性(entirety)。

本书的研究范围:

第一,以汉语反身代词为研究对象,对汉语反身代词,尤其是对光杆反身代词“自己”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进行考察分析。

第二,对具有反身代词功能的“自+X”、“本+X”、“亲+X”结构功能的异同进行分析。

第三,对汉语“自己”与英语反身代词在词汇化、指称、分布和功能上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