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颜色的属性及混合
在日常生活中,颜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人们为了审美和实用两方面的目的,一直在研究颜色和如何使物体获得所需要的颜色。获得各种颜色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合成染料。合成染料的制造和应用对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无疑有很大的影响。颜色一词用来恰当地表述实体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它描述物体的颜色,例如,草是绿色的;第二,它描述对光线的吸收与反射,例如,草有效地反射绿光,而差不多能完全吸收绿色互补颜色的光;第三,它描述人对实体的感觉,例如,当人眼观察到草选择性地反射光从而形成绿色的感觉时,人脑对这种特定方式做出相应的反应。经过审慎措词,人们总可以说明颜色的这三种意义在任一给定的用法中指的是哪一种。
一、颜色的属性
色调、明度、饱和度就是颜色的三属性,也称为色彩三要素。
1.色调
色调(H)又称色相、色别或色名。是色彩最主要的特征,是色与色的主要区别,如红、橙、黄、绿等。一定波长的光或某些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表现,这些色彩的表现就称为色调。
单色光色调取决于该色光的波长,复色光色调与各波长光的比例有关。染料和颜料的色泽纯正性无法与光谱色比拟。
不同波长的色光刺激视网膜后产生了不同的颜色视觉。人的眼睛可以分辨光谱中的色调有100多种,加上不存在于光谱中的谱外色约30种。
2.明度
对于色调相同的颜色来说,如果光波的反射率、透射率或是辐射光能量不相等时,最终的视觉效果也不相同。这个变化的量称为明度(V)。色的明度,取决于光线反射率、透射率及辐射光能量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若指反射光的能量时用明度表示,对光源常用亮度表示。着色物明度值的大小取决于染料与颜料色量的多少。
3.饱和度
饱和度(C)亦称纯度、艳度或彩度。指反射或透射光线接近光谱色的程度。某颜色的色相表现越明显,它的饱和度就越高。在纯色颜料中加入白色或黑色后饱和度就会降低。
染料和颜料的着色物的反射光可分解为色光与白光两部分。色光越多白光越少,则该颜色的饱和度就越高;反之,则饱和度低。
饱和度最大的颜色在可见光谱中是各种单色光,称为光谱色。
二、颜色的混合
由两种及以上不同的色相混合,会产生新的颜色,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并在配色的实践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色彩可以在视觉外混合,而后进入视觉,这样的混合形式包括两种:加法混合与减法混合。色彩还可以在进入视觉之后才发生混合,称为中性混合。
1.加法混色
加法混色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相混各色光亮度之总和,故称为加法混色。
色光混合中,三原色光是红光(700nm)、绿光(546.1nm)、蓝紫光(435.8nm),这三种色光都不能用其他色光相混而产生。红色与绿色光、绿色与蓝紫色光、红色与蓝紫色光分别相混得二次色黄、青、品红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红、绿、蓝紫色光可获得无彩的白光或灰色光。
有彩色光可以被无彩色光冲淡并变亮。若两种色光相混就能产生白色光,那么这两种色光就是互补关系。色光中各色相混,如果比例不同、亮度不同、饱和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2.减法混色
色料指的就是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后,呈现各种不同色彩的颜料或染料等物质。减法混色主要指的是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线透过有色滤光玻璃片之后,一部分光线被反射而吸收其余的光线,这样就减少掉一部分辐射功率,最后透过的光是两次减色的结果,因此这样的色彩混合称为减法混色。
一般说来,透明性强的染料,混合后具有明显的减色作用。有些印刷油墨或美术颜料因透明性强,相混的色也明显地降低亮度,而有些涂料及颜料,含有较多的有色粉状物质,透明度低,减色效果就不明确。
减法混色的三原色是加法混色三原色的补色,即品红、黄、青。
在减法混色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有所下降。
3.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而色光和发色材料本身并没有变化。由于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降低,而是相混各亮度的平均值,故将色彩的这种混合称为中性混合。有两种视觉混合方式。
颜色旋转混合是把两种或多种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这时就会看到新的色彩。其效果在色相方面与加法混色的规律近似,但在明度上却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当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不同的颜色刺激就会同时作用在视网膜上非常邻近部位的感光细胞,以致眼睛很难将它们独立地分辨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在视觉中产生色彩的混合。由于这种色彩混合受空间距离的影响,故称为空间混合。空间混合既不增光也不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