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音乐的结构构态是指音乐作品的结构构成式样,或者说是音乐结构的生存状态。结构构态既可以被置于动态的过程中以逆向的方式对其建构过程(即作曲过程)进行观察,以获得结构生成的逻辑程序和构成路径;亦可以作为静态的文本并以多维的视角对其织体谱式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以知晓结构式样的多重特征及其对位关系。
结构构态是一个内部呈树状的带有层级组合特点的集合体,因此它有大小之分、局部与整体之分,其呈现方式为多重连环、多层套叠。
结构构态可分为表层结构构态和深层结构构态。表层结构构态处于多变、开放,甚至是不确定的动态过程中,且展现了意趣盎然、变幻无穷的音乐式样;而深层结构构态则与物质世界、精神意识相关联,并表现为几种具有深厚意蕴和强大逻辑控制力的固化的基本模式,这些基本模式被我称之为“天然结构态”。
我在《结构诗学》中已就“天然结构态”的问题做过较为充分地论述。[1]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意义深远的课题。艺术作品的深层结构一定是和人、社会、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物质空间及其结构,以及所有这些给人的知性、智性提供形成、进化、发展的源泉和路径分不开的。艺术品的创造及其结构一定是这些源泉的反映,人们对艺术品的认知和“消费”也必然受到这些源泉的影响。可以说,这些源泉和路径从根本上不仅赋予了结构的逻辑法则及其特征,同时也规定了人们的结构认知方式。我提出并探讨的这个“天然结构态”概念一方面是基于事物存在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则基于众多艺术品显现出来的自身最深层、最宏观的结构框架。因此可以说,“天然结构态”是人类艺术品创造的宏观结构样态与万物客观存在的结构方式相对应的一种必然表象——它是自然的、天成的,是人类结构思维的潜意识,并符合人们对结构的审视需求,因而是一种“天然”的深层“结构样态”。
注 释
[1].参见贾达群:《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第114-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