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时代社会历史文化状况
在20世纪,曾经长期和美国对峙的超级大国———苏联,是当时世界格局的另一极,它和美国的体制相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的领导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20世纪初世界上的国家不是由资产阶级把握政权,就是还处于封建社会形态之中,而苏维埃政府在二月革命中推翻了沙皇政府的帝国主义统治,然后在十月革命中将政权从资产阶级的手里转到无产阶级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纲领,开辟了社会主义新道路,主要历经了以下四个时期。[1]
(一)第一个时期:1917年—1928年
这个时期苏联一直处于革命化改造中,这个时期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上也开始稳步前进,在文化教育上则致力于改造旧的文化体系,建立全新的文化制度。
1917年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政治上,粉碎了旧时的官僚制度,建立了苏维埃管理机关,解散了旧时立宪会议,通过了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宪法。同时接管旧政府的一切资产,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把银行、铁路、煤炭等国有资产收归国有,在农村成立贫农委员会,没收富农的土地和工具,转归贫农所有。对外方面,苏联与德国签订了休战协定,减轻了对外作战的压力,为国家建设留下喘息的机会,这些举措初步完成了“剥夺剥削者”的任务。但是好景不长,年轻的政府还没有站稳脚跟,以英法美为首的外国势力和国内反革命集团相互勾结,从四面八方围攻苏维埃政府。列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战时阶段,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转入战时轨道,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切收归国有,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战争,经过三年的奋战,苏维埃政府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战后的苏维埃困难重重,百废待兴:当时的农业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农民因为“余粮收购制”损害自己的利益而对政府不满,富农趁机煽动造反情绪,工人也开始出现涣散、怠工的现象……在经济上,为了快速地恢复经济,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可以自由支配和出售自己的余粮,准许私人贸易的出现,鼓励工业家开设工厂等。由于正确地理解和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经济水平开始逐渐地恢复到战前状态。到了苏联“十五大”召开的时候,工业化的任务被严肃地提出来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能够自力出产必需装备品的工业国,———这就是我们总路线的实质和基础”[2] ,在这个工业化过程中,苏联的工业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工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在大会上还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决议,群众性集体农庄宣告成立,为下一阶段的农业全盘集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大改造同步的是文化教育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共产党在国民教育纲领中,提出了历史性的任务———把学校从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变成完全消灭社会阶级划分的工具,对社会进行共产主义改造的工具”[3]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三天,教育人民委员卢纳察尔斯就(ЛуначарскийА.В.)发布了《告全民书》、《告教师书》和《告学生书》,宣布了苏维埃教育的基本原则,取消了旧的国民教育体系,号召教师和学生向工人阶级靠拢,一起保卫十月革命的果实。同时成立了进步的教师组织,取缔反动的教师联合会,召开全俄国际主义教师代表大会。在大会上,列宁耐心地给教师们做思想工作,揭露资产阶级学校的阶级本质,教育他们回归无产阶级队伍,阐明了苏维埃政府的教育政策,壮大进步教师的队伍,列宁指出:“教师大军应该向自己提出巨大的教育任务,而且首先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应使生活和知识摆脱对资本的从属,摆脱资产阶级的束缚……新教育学的任务是要把教师的活动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联系起来”[4] 。与此同时,在卢纳察尔斯和克鲁普斯卡娅(КрупскаяН.К.)的主持下,制定了《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和《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这两个重要的教育文件。前者带有宣言性质,阐明了无产阶级教育的基本原则,而后者是具体实施细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给出了许多指导性建议。这一时期,为了给高等学校提供工农生源,促进高等学校的无产阶级化,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苏联还专门开设了工农速成中学,这种中学专门为没有可能进中学学习的工农成年人而设立,分为日课制和夜课制,其中的毕业生大部分经过学习后能升入高等学校,这种特殊政策为苏联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是该阶段教育成功的重要依据。
(二)第二个时期:1928年—1953年
这个时期的苏联是在规范化的整顿中前进。苏联建立了集体制度,经济上五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文化教育上苏联开始全面推广义务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
从1928年开始,苏联的社会建设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在政治经济上,五个“五年计划”帮助苏联完成了工业化,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经受住卫国战争的考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在1928—1932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速工业化。“当时有两个指标说明了其决心和规模之大:基本建设投资为645亿卢布(“一五计划”之前的5年内总共才不过52亿卢布),拟新建1500个企业”[5] ,而斯大林的“技术决定一切”的战略口号,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最终,苏联人民以不可思议的建设速度在四年内完成了这个目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从1929年开始经历空前的经济危机,美、英、德、法等主要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指标纷纷下降,2400万失业工人陷于贫困。1933年,在联共(布)十七大上提出了“二五计划”,受“一五计划”的巨大成绩的鼓舞,“二五计划”又提出了一系列的高指标。在教育上提出要消灭文盲,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保证苏联在校生增至3600万人等,在此期间,斯大林继“科技决定一切”后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掀起了“斯达汉诺夫”运动,使得“二五计划”的劳动率大幅提高,经过全苏人民的共同奋斗,苏联又一次提前完成了计划,各种既定目标也一一超额完成,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增长750%,而资本主义国家只增长了44.3%,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快了将近14倍。1936年,最高苏维埃还通过了新《宪法》,扩大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固定了二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尽管遭到了法西斯的破坏,但是在头三年里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十八大”上斯大林分析国际局势时提醒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即将爆发,因此要把五年计划的实施和迎战法西斯侵略紧密联系,所以在“三五计划”期间,国防成为发展的重点,国防工业成为优先发展的工业,国防拨款大大增加,这无疑为反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虽然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却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时的苏联被破坏殆尽,斯大林格勒在敌军的轰炸下几乎成为一片废墟。1946年,苏维埃大会通过了恢复和发展苏联国民经济的“四五计划”,在群众性的爱国运动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四五计划”得以奇迹般地完成,苏联的工业超过了战前水平。1952年,“五五计划”开始制定和推行,虽然这一时期斯大林去世给苏联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继任领导人赫鲁晓夫还是带领苏联人民快速有效地完成了“五五计划”,还专门讨论了借助科技发展工业的课题,要求重点发展苏联的国防工业。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产量按人均计算已经赶超美国,但是在农业发展上却显得后劲不足,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计划指标。
在这五个计划经济期间,伴随着苏联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苏联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是稳健而快速前进的。在文化教育上,即使是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后方的教育事业也不曾终止,还建立了苏俄教育科学院。从1931年开始,全苏联开展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工作,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而1949年,初等教育过渡到了普及七年制义务教育,极大地提高了苏联人民的知识水平。随着在校生的增多,培养教师的任务也不断加重,苏维埃政府非常关心教师的培养,各个州建立了教师进修学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也不断地增加,还在物质和精神上不断地奖励教师,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这一时期,苏联还通过了一系列的教育决议规范学校的教育工作。比如1931年通过的《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议,决议批评了学校在教学方面不切实际的做法,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校教学工作的原则。1932年的《关于小学和中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制度》的决议,则保证了儿童真正而牢固地掌握科学基本知识,并学会说话、写字和做数学题等。1944年的《关于改善学校教学质量的措施》的决议,则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质量的重视程度。同时针对战后出现的一些特殊学生,比如单身母亲的孩子、战争残疾者的孩子、孤儿以及家庭缺少必要条件进行教育的孩子,苏联成立了一种新型的学校———寄宿学校,在这里就读的孩子完全由国家供养,没有后顾之忧。
(三)第三个时期:1953年—1985年
这个时期的苏联处在停滞不前的阶段。在政治上苏联领导人的频繁更换导致朝令夕改,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建设开始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在文化教育上苏联开始普及中等义务教育,重视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共产主义教育。
在政治经济上,从1953—1985年,苏联先后由四位领导人执政,召开了七次党代会,实施了六轮的五年计划,社会大背景非常的复杂。当时赫鲁晓夫执政后,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批判了斯大林及个人迷信,同时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共渡”的“三和”策略,缓解苏联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紧张关系,在经济上实施了“六五计划”,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1959年,苏联“二十一大”召开,在大会上领导人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了完全彻底的胜利,苏联已进入共产主义建设时期”,在经济上继续执行第七个五年计划,这个五年计划对农业经济进行了改革,要求合并集体农庄,改为国营农村,但是由于自然灾害和政策失误,改革之后农业产量并未增长,反而下降了。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召开,大会通过了赫鲁晓夫的《决议》、新的《党纲》以及其他的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总结批判斯大林及个人迷信的成果;再次强调“三和”政策,并提出了“全民党”“全民国家”的“两全观点”;肯定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举措;充分肯定苏联的科技成就;对新《党纲》给予高度评价,并描绘了美好的“共产主义前景”。从1966年开始,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掌苏联政权。勃列日涅夫执政伊始便批评赫鲁晓夫失败的农业政策,按“生产原则”分设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的做法,着手自己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国民经济管理中的经济刺激作用,改善国家的计划工作,扩大企业、农庄经营自主权,加强生产单位同物质利益的挂钩等,在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下,苏联的“八五计划”完成得不错。但是在接下来的“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计划”中,苏联明显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大量的企业出现亏损状态,农业连年歉收,“九五计划”中有18%的企业未完成利润计划,而到“十五计划”几乎每项指标都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十一五”计划在头两年就遇到了困难,1982年的工业产值增速比“十五计划”的年增速还低1/3,居民的实际收入停滞不前。
而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也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苏联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文化教育上,首先在国民教育中,苏联开始重视普及中等义务教育,这是苏联社会70年代最重大的事件,而且与形式上宣布普及教育的国家不同,“在苏联,完全的中等教育的普及性和义务性,是苏联宪法(1977年)予以肯定和保障了的”[6] 。苏共二十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善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的决定,加强对学校物质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教学教育过程进行一定的改革。在这些变化的基础上,苏联通过了新的普通中学章程。根据国家文件的规定,八年制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完全的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农青年学校等继续深造,这些学校都提供中等教育和中学毕业证书,到苏共二十四大,普及中等义务教育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组织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政策鼓舞下,到1975年,八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有97%选择在中等教育学校继续深造,苏联居民中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数由此大大增加。其次,进入发达社会主义的苏联科学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在教育上也面对教学技术现代化的问题。在70年代,苏联普通学校都开始过渡到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更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教学计划更偏向于自然学科。同时学校的教学计划还涉及劳动教育、学生的劳动教学和就业指导制度,让学生时刻准备参加国民经济部门的劳动。第三,加强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教育。1978年,苏联列宁共青团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加强共产主义教育的决议,在之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积极发挥了这方面的领头作用。在学校中,学生们积极学习列宁的著作、苏共文件和勃列日涅夫的作品,以列宁的平生活动为范例进行教育,还去各种苏联军人战斗过的地方旅行,了解苏联游击队员的英雄气概,寻找苏联人民抗击外敌入侵浴血奋战的证据,一些重大节日更是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绝好机会。
(四)第四个时期:1985年—1991年
这个时期的苏联处于逐步解体时期。在政治上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改革导致苏共内部的四分五裂,在经济上苏联的增长率大大降低,经济改革也是困难重重,在文化教育上戈尔巴乔夫致力于培养从事技术和经济的现代化人才,加快教育的“民主化”进程。
在政治经济上,从1985—1991年是苏联解体前夕,这个时期的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以及“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推动下,一步步地走向解体的命运。戈尔巴乔夫执政时,他已经意识到民主的缺乏是苏联前进中的最大障碍,他在苏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在政治上扩大民主和公开性,重新回归到列宁的理想国家,消除斯大林畸形政治模式的弊端。但是这种改革开始的太晚了,而且领导者没有充分估计到将要遇到的困难,导致民主化的改革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高度集权的制度变为极端放任的自由主义。这种自由主义削弱了布尔什维克党对国家的统治,导致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泛滥。而且由于戈尔巴乔夫倡导各级党组织进行自治,导致党内不同观点纷纷转化成不同的党派,陆续出现了十几个派别组织,最终苏共四分五裂,走上了解体的道路。在经济上,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马上着手于苏联经济的改革,改革目标是保留苏联的计划经济,然后在计划经济内又能发挥市场的力量。但是改革困难重重,各种客观原因和意外因素都在阻挠着改革,但是阻挠这种畸形国民经济结构转变的根本因素还是政治体制,所以戈尔巴乔夫希望先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然后经济的改革就顺其自然地完成了。但是激进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冲破了苏联这潭死水,却也使苏联成了无锚之舟。
在文化教育上,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的改革,他十分看重“人的因素”在改革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因此致力于培养从事技术和经济的现代化人才,加快教育的“民主化”进程。1985年苏联公布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纲要把1984年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改革方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87年苏联讨论并通过了《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这个决议是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指导下制定的,这个决议不像过去一样肯定成绩,而是指出了当前教学的许多缺点,比如教学、生产、科研三者相互脱离,专家使用不合理,毕业生质量不高,粗放式发展,等等,还提出当前高校的重要使命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把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优先发展,保证苏联国家居于世界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前列。1988年,针对当时教育改革方向茫然,进展缓慢等问题,苏共中央专门召开了一次中央全会,主要议题就是教育改革。戈尔巴乔夫认为当前的教育改革之所以受阻主要是人们的意识形态还没有跟上自己的“新思维”,他给这些“革新者教师”打气,要消除怀疑态度,克服各种障碍努力前进,在会上最终通过了《中等和高等学校的改革进程及党在实施这一改革中的任务》,批评了一些教育落后的现象,号召在国民教育中实现“根本性的转折”。此外在1989—1990年期间,苏联还颁布了一系列倾向于“民主派”的规范化文件,把当时许多有争议的观点用调和的办法暂时统一起来,把一些基本认同的教育改革措施用法律条文固定下来,这都是戈尔巴乔夫在无奈之下的中和举措。
综上所述,苏联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深深地影响着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特别是苏联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使得音乐教育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卡巴列夫斯基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吸收前人的思想,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尤其是前三个时期,在政治上,逐渐稳定的新社会秩序为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其政治意识形态也同时渗入到音乐教育思想的贯彻之中。经济上,“五个计划”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义务教育的进行,音乐教育作为重要部分被重视起来。文化上,革命化的导向深刻影响着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的倾向。总体来说,1917—1985年的三个时期促进了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面临一定的缺陷,但是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依然以其系统性、专业性促进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进行。
注 释
[2].[苏]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329.
[3].[苏]H·A·康斯坦丁诺夫著.苏联教育史[M].吴式颖 周蕖 朱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09.
[4].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列宁论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