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欲速不达
我在这里以身说法,讲一个过犹不及、欲速不达的例子。
由于平时工作很忙,特别想趁春节这段时间好好完成一下书稿,于是埋头开干,就像鲁迅说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朝也赶,晚也赶,杀个天昏地暗。结果由于用力过猛,头开始疼了,身体撑不住了,反而弄得停了下来。我被迫吃药休息,做调整,效率并没有体现出来,计划也就此泡汤。
这是生活中很多人常有的经历。比如,当你看到一本好书,有一种一口就想吞掉它的感觉。如饥似渴、不分昼夜、尽情阅读的时候,由于强度过大,满满的负荷导致思考力不够,吸取和收获的东西反而少了,其实不划算。
这就是过犹不及、欲速不达,憋劲憋得太足有可能被憋死。
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有三条著名的箴言。其中一条就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过分。”在下面还有对这句话的解读:“即使向同一个方向再多前进一小步,真理也有可能变成谬误。”
的确,即便很多正面的做法、很多正能量的事情,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过犹不及。
我的大学体育老师就跟我们说过,体育锻炼,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过犹不及。比如说跑步,不跑或者跑得少都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但跑得太多或者运动量过大,不但会伤及膝盖的韧带,对整体的身体机能都不见得好。她爱人就是运动过度了。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担米可能就会养个仇人,也是因为过犹不及。我们救急,帮助别人渡过难关,他可能感激我们雪中送炭;如果施舍成了习惯,让别人产生依赖,可能在停止施舍后反而招致仇恨。
著名作家梁实秋说:“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他说的也是过犹不及。
我们经常鼓励人要换位思考,可就连换位思考这种正能量的事情,也都过犹不及。
做事情不可能都去考虑别人,有时候过多地换位思考就是姑息迁就。老在乎别人的人老喜欢换位思考,太爱换位思考原则就漂浮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真正懂得工作和学习的人,就懂得过犹不及、欲速不达的道理。他会拿时间去休息和锻炼,这样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有一个公式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8-1>8”。
所以,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掌握尺度,不能不做,也不能做得过度,也不能走极端。有的时候改正错误容易矫枉过正,比如在管理上由太不放手到过分依赖,就是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不是一个好的状态。
掌握中庸之道,我们就能防止过犹不及、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