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辽军中的作战对象
在五代尤其是北宋政权与契丹的频繁交战中,折家将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折家将不仅抵御了辽朝军队的骚扰和入侵,而且有时主动进入辽境,有力地配合了中原王朝中央军的对辽作战。
(一)辽圣宗耶律隆绪和承天太后萧绰
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于乾亨四年(982),时年12岁,母承天太后萧绰摄政,至统和二十七年(1009)承天太后死后始主政。承天太后摄政后,以“明达治道,……习知军政”的才能稳定了辽政权内部统治,更亲领辽军对外作战。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圣宗及其母承天太后率军进攻宋朝,直逼黄河北岸的重镇澶州。宋政府命麟、府、保州军入辽境击其后方,以分其势。知府州折惟昌“奉诏率所部兵,自火山军入契丹朔州界,前锋破大狼水寨”
,杀敌甚众,生擒400余人,缴获马、牛、羊、铠甲数以万计。时辽军正围岢岚军,得知后方失败,便解围而去。
(二)韩德威
韩德威出自于玉田韩氏家族,该家族是辽代著名的世家大族,曾世代担任西南面招讨使,负责辽王朝的西南地区防务。至道元年(995)正月,韩德威诱胁党项自振武军入侵府州,府州折氏与之交锋。“折御卿击败之于子河汊”,勒浪、嵬族等部族乘乱反戈,辽军全军覆没,其将突厥太尉、司徒、舍利等被杀,“德威仅以身免”
。韩德威的战败,亦使“夏人丧气,不敢深入为寇”。同年十一月,折御卿罹重疾,为辽军侦知。韩德威再攻府州,御卿“舆疾而行,德威闻其至,顿兵不敢进”
。御卿卒于军中。
(三)后族萧继远
萧继远乃承天太后萧绰之弟,其妻为辽景宗与萧绰所生长女秦晋国大长公主耶律观音女,因而他是集国舅、驸马身份于一身的高级将领。咸平二年(999)九月,辽军大举攻宋,十二月折惟昌与宋思恭、刘文质率兵攻入契丹五合川,拔黄太尉寨,获战马、牛、羊万计,有力地牵制了辽军。此次战役,辽军相关主力由萧继远领兵。
(四)铁林军骑兵统帅铁林相公
咸平四年(1001)七月,辽兵南下,攻略宋地。当时宋“以王显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十一月壬申……王显奏破契丹,戮二万人”。战争伊始,统军铁林相公率领辽军精锐铁林军骑兵前来薄阵,为宋军擒获
。又据《折惟正墓志铭》载,是年,折惟正“任郑州兵马大督监……会高阳路告猃狁犯境,在择能者御之。□诏公日,郑之彼□□□登赴敌,甚致肃宁”
。由此可知,折氏家族亦参加了此次战役,并取得一定战绩。
(五)不明将领
开运元年(944),后晋出帝令府州刺史折从远攻契丹,“从远引兵深入,拔十余寨”。次年,折从阮又奏“攻围契丹胜州,降之”
。
太平兴国七年(982)五月,折御卿败契丹兵万余众于新泽砦,斩首700级,俘虏酋长百余人。
辽宋自澶渊之盟订立后和平相处百余年,但边境摩擦仍偶有发生。元祐四年(1089),被差为代州土登寨主的折克禧修葺工事,契丹以违约为由遣人阻止,克禧据理力争说:“屋庐皆旧址,特圭其陋,而非违约也,汝且遂忘谒希之役乎?”折克禧以“谒希之役”相威胁,使得“虏不知对止”。折克禧生于嘉祐二年(1057),卒于政和三年(1113),元丰四年(1081)随兄进讨西夏,正式出仕。若“谒希之役”为其经历之战事,则当发生于1081年至1089年之间,或许双方当时结成了相关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