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和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汪如龙下狱待审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由于临近大典,各方总督王爷的都回到了京城,今天的大殿里大官儿特别的多,以至于以前可以站班大殿的低级同僚,今天不得已必须站在大殿外面。

“臣有本要奏。”

“臣复奏。”

大家举目一看,原来是首席军机大臣阿桂,复奏的则是大学士王杰。乾隆爷也在看着二位,心里想,二位兄弟呀,有什么事大典之后说不行吗?

“两位爱卿这是要和谁过不起呀,小郭子,将奏本呈上来,让朕开开眼界。”

小郭子接过二位大人的奏折,顺口悄悄和阿桂和王杰说“一切缓缓。”,然后将奏折递给皇上。皇上看着奏本,脸色越来越差,不过乾隆爷并没有再对此事多说多问。

“两位爱卿,这事能有两日后的大典重要吗,缓缓吧。”

阿桂和王杰二位也是久经官场的老手,知道在这个时候,太过执着,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皇上圣明,奴才遵命。”

乾隆爷今天不想听什么国家大事,就想听听自己的大典准备的怎么样了。

“和爱卿,后天的大典准备的怎么样了?”

和珅急忙走出班列回道:“托皇上的福,一切已经就绪,请皇上放心。”

皇上哈哈大笑的说道:“和爱卿真是朕的得力之臣啊,各位臣工,一定要向和爱卿学习呀。”

众官员回道:“皇上圣明,奴才遵命。”

“和爱卿,这次大典调度内务府多少银两啊?给朕如实报上来。”

“启奏皇上,这次大典没有调度内务府半分银两,都是在各地府衙的配合下,以汪如龙,刘国泰为首的商贾之臣捐赠而来,银两绰绰有余,根本无需动用内务府的库银。”

乾隆爷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汪如龙,刘国泰可在啊?”

汪如龙,刘国泰是第一次站在这大殿之上,心里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汪如龙,刘国泰见过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位爱卿平身吧。待大典之后朕再好好封赏二位爱卿。”

汪如龙,刘国泰哆哆嗦嗦的谢过皇上后,回到班列,自觉后背都被汗水打湿了。乾隆爷心里想,今天就让你们开心开心,如果你们太不干净,朕也就只能忘恩负义了。

“今天没什么事就退朝吧,记得后天都要着新官服,不要邋里邋遢的,丢了我大清的脸面。”

退朝之后,几乎所有官员都在议论阿桂和王杰的奏折究竟是在弹劾谁,毕竟,在当时,几乎每个人的屁股都不干净,谁也怕这样的事情落在自己的头上,尤其是官阶比较低的官员,那种恐惧更是愈加的强烈。

在紫禁城通往外城的路上,阿桂和王杰今天特别的受欢迎,几乎所有官员都在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却也不明确的说点什么,好像只是想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能够看出点一二三来,可是,估计他们都要失望了,阿桂多年征战,老成持重,王杰状元出身,读的古典书籍可以拿卡车去拉啦,非常知道圣意不可违的道理,那会透漏半个字。这可苦坏了这帮平时养尊处优的老爷们啦,整天度日如年,苦不堪言。又是找自己的靠山打听,又是遣手下人托关系找门路,反而汪如龙倒是很想的开,他觉得,自己是功臣,又有和珅做坚强的后盾,没什么可怕的。

两日后,大典如期举行,那个盛况,如果当时有现场直播的话,那估计要让天下人瞠目结舌了,不论仪式排场,还是宴会规模,那在当时绝对是百年不遇的盛况空前,所有御前侍卫都是金盔金甲,威风凛凛,所有官员身着崭新官衣,可为仪态威严,一切就绪后,乾隆爷移驾天坛地坛,祭天祭地,各阶官员高呼万岁,沿路百姓夹道欢呼,一派盛世之美景,让所有人看来都觉得这绝对是国泰民安之祥瑞。

大典结束后的第二天,阿桂和王杰就被皇上传到御书房问话,二人自然知道究竟是什么事,乾隆爷这次没有叫和珅,估计也是明白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位爱卿所奏,可是事实?”

两位自然是实话实说,一切证据确凿,还没审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案子是做死了,根本没有挽回的余地。

王杰看了看阿桂回头向皇上说道:“句句属实,奴才如果有半句假话,愿将这项上人头献于皇上。”

乾隆爷点了点头示意王杰起草圣旨:“着刑部即可将两淮盐道汪如龙捉拿归案,下狱待审,封大学士刘墉为钦差大臣,即可前往两淮地界,调查阿桂王杰弹劾汪如龙之罪状是否属实,钦此”

王杰阿桂一听皇上所下之旨意,心中很是畅快,急忙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你二人先不要高兴的太早,记得自己让朕背了个忘恩负义的罪名,如若罪名不实,朕就要拿你们开刀,以解他人之委屈。”

二人自然心中有数,对皇上的承诺也是信誓旦旦。就在二人离开紫禁城不久,汪如龙已经被刑部打入大牢,汪如龙都没有发言的机会,就这样不明不白的住进了天字第一号的牢房,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和珅也是第一时间知道了汪如龙下狱的事情,回想当日王杰和阿桂早朝上的奏折,心里就明白了,这是冲自己来的,汪如龙倒了,我和珅也就离死不远了。于是,即可叫刘全上下打点,给汪如龙递进去一个纸条,纸条的内容就是一个图案,一个圈,圈上一个叉。

和珅又遣亲信即可前往两淮地界,毁灭证据,买通官吏,一切做个是滴水不漏,而此时的刘墉还在去往两淮地界的路上骑着毛驴赶路呢,这么紧急的事务,真不明白为什么刘墉要骑个毛驴去查案,不能骑马,坐马车也比骑毛驴快啊,真怀疑刘墉是有其他的想法。否则,这也太有点滑稽了吧,一条官道,和珅的人骑快马绝尘而去,远远的将钦差大人抛于脑后,而刘墉却浑然不觉,作为那么大的官儿,不可能这么的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