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童年生活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但是,当你回想你的童年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也许有些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幸福;有些人已经不记得自己的童年是怎么样的了;还有些人的心里可能会“咯噔”一下,然后不禁泛起一身鸡皮疙瘩。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每个人童年的经历会对自身的心理建构起到主体性的作用,以至于童年留下的阴影,影响着自己一生的幸福。
江华有个性格奇怪的同事,她话不多,也不喜欢和别人接触,并且独立得惊人,好像生活里不需要任何人帮忙。她外表很文静,内心却总是暴躁不安。比如一次快递运送出了些问题,她和快递小哥打电话交流的声音吵到楼下的同事都上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比如当别人不经意间靠近她或递给她东西时,她都会下意识躲闪,好像别人会打她一样。
后来,江华偶然了解到她的这些奇怪行为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那天,江华远远看到她在一个角落里打电话,情绪并不好,隐约听到她对电话里的人说:“你直接报警吧,我真希望他去死!”挂了电话之后,她就坐在楼梯上发呆。江华想了一下,安静地走到她旁边坐下,陪她发呆。不知道坐了多久,她开口说话了,其中两句话给江华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从小我爸妈感情不好,经常吵架,砸东西。我爸是酒鬼,一喝醉就发疯一样打我和我妈,手里有什么就拿什么打,皮带、擀面杖、小板凳……
“我从小就好强,想保护我妈,强大到好像什么都能做,其实我也很无助、很害怕……我不信任这个世界,更没安全感,甚至别人不经意的动作,我都以为是要打我……真希望结婚的人都想清楚,不要祸害孩子。”
因为从小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因为想要保护妈妈,因为经常被喝醉酒的爸爸打,所以这个女孩在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就开始承担家庭的烦恼,学会了面对现实。她恨家人,甚至恨婚姻。童年时的那些伤害就像影子一样,随时跟着她,甚至影响着她的自我评价、人际关系、情绪管理……
心理学上有一句名言:“成人的情感是对以往经历的再编辑。”与我们的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正好相对应。可能你会以为,这只是一句口耳相传的经验之谈,毫无科学根据,其实并非如此。
美国俄勒冈大学等机构的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在最初的童年时期就能形成,我们可以从六七岁孩子身上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英国诗人弥尔敦曾在他的名著《复乐园》中说:“童年中预示了成年,就像清晨预示了白天。”说明了童年对人生的重要。医学心理专家在对大量精神心理方面的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同样发现,很多青少年或成年人的心理病态,大多起源于儿童时期甚至婴儿时期。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的时刻起,便和父母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三角关系:父、母、孩子。在那些接触人际往来的最初岁月里,孩子感觉父母之间的互动,分别学习和父亲、母亲建立关系:有亲密、有疏离,有接受、有拒绝,有愉悦、有沮丧。孩子也开始学习建立面对不开心和脆弱的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孩子在最初的家庭关系中,为了生存和保护自己而习得的,并没有好坏之分。
比如一个小孩子发现讨好父母、顺从大人可以得到赞赏,可以赢得别人的喜爱,那这种方式就会深深地印在他的意识和行为里,一直到成人,无论是在自己建立的家庭里,还是在工作中,他都会采用讨好的方式。而他也许没有意识到,这种方式也要付出代价:永远把对方放在第一位的态度,就会让一个人失去自我,当讨好不成时,只能压抑自己的情绪。而长期的压抑会导致我们的消化系统出现溃疡、腹泻、便秘和呕吐等问题。
再比如一些孩子总是用大哭或者大声指责让别人害怕的方式来保护自己,“都是你的错”“要不是你,我会过得更好。”但这种爆发性的态度很可能会阻隔孩子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总而言之,当一个人的反应模式在幼年的家庭生活中被培养起来以后,就会一再地在不同的情境下重复出现。因为人们在熟悉了一种处理压力的方式后,就会反复使用,所以不管是童年,还是成年,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很多方面,这种反应模式都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可见,童年时期的家庭幸福感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幸福的童年,感受不到家庭的幸福,他很可能就无法获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