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一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道與萬物的三重關係本文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黄老道家思想史”(批準號:16ZDA106)的階段性成果。

——老子世界觀的構造

王中江

内容提要 老子用非常有限的文本,建立了一個非常高明的世界觀。這一世界觀的基本問題是“道”與“萬物”的關係,其基本構造有三個層次,一是道的創生與萬物的被創生;二是道的無爲與萬物的自化;三是道的糾偏與萬物的復歸。

如何從整體上把握老子的世界觀仍然是一個並不簡單的問題,池田知久在更廣的視野上討論過老子思想的“整體性”内涵,具有一定的啓發性。參閲他的《〈老子〉思想的基本構造》,載《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四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71-195頁。它同《老子》一書篇幅短小、語言簡潔産生了明顯的反差,同老子以這有限的篇幅成爲大哲學家和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的道教教主産生了反差。其中的部分原因是,老子的思想具有非同尋常的深刻性,它一語道破而不動聲色,充滿反論而超凡脱俗,掌握這一思想的奥妙和精髓需要持久的耐心和深思,從中獲得靈感和啓示的道路只有開始没有終點,正如歷史没有完成時對它的書寫永遠不會結束那樣。有人對此感到困惑和不安,耿耿於懷地説,這麽少的文本我們做了那麽多的研究,爲什麽還得不出確定性的結論。

我傾向於將道與事物(物、萬物、器)的關係而不是天人關係(前者比後者更普遍)看成是老子哲學特别是他的世界觀的根本問題,這一問題可以被描述爲通常意義上的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關係,也可以直接用源於老子到後來成爲道家一般性相對關係術語——“無”與“有”、“無形”與“有形”、“無象”與“有象”、“無名”與“有名”等——去界定。若説一種哲學和世界觀一般都有它的整體結構或構造,都有它的邏輯上的一貫性和理論上的自洽性,那麽,老子的世界觀雖然不具備形式上或外觀上的結構和系統,無疑它也有實質上的結構和系統。關鍵是,我們要從中去發現它,找出它的内在的、實質性的整體構造和系統。

長期以來,我們偏重於研究老子哲學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比如“道”、“德”、“無”、“有”、“自然”、“無爲”、“不争”、“柔弱”、“反復”等),從他的世界觀的整體構造和結構去把握他的哲學的視角比較稀缺;對他的世界觀的研究,又注重於他的宇宙生成模式,忽視了其他的部分,也缺乏整體的眼光。老子的宇宙生成論只是老子世界觀整體的一個方面,將它等同於老子的整個宇宙觀就遮蔽了它的其他方面。老子以“道—物”關係爲根本問題的世界觀,是一個三重性的結構和構造,它構成了老子世界觀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