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体制变革的现实需求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因为我们无法预测科技创新的未来。在过去二百多年里,科技创新的发展,令人难以想象,而世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我们只能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作出审慎的预判,只能说是大概、可能,而不是必然。
金融危机已对世界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金融危机使国际市场的需求跌落,使世界人民的生活深受影响,而由此引发的欧债危机及量化宽松形成的全球性通胀,令阿拉伯地区一些集权专制国家的人民生活雪上加霜。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没有改观,加上官僚腐败,阶层固化,不计民生,失去民心,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难以忍受引发乱局,导致政府在域外国家的干预下更迭,产生连锁反应,形成“阿拉伯之春”,这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变革的现实需求。
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枪杀案频发,白人警察虐待黑人案时有发生,引起种群对立,这是金融危机后下层人民生活不稳定致思想、情绪、心理不稳定而使社会不稳定的反映。在欧洲,希腊发生债务危机,希腊与欧盟达成妥协后暂复平静而未退出欧盟,但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最终如何人们还不得而知。英国脱欧和特郎普当选都表明了危机对基层民众的冲击,大众变革的需求。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经过多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大萧条后,才不得不对其体制进行调整。现在2017年金融危机似乎将要结束,美国已经加息,经济有所复苏,而这也可能又是新危机的开始,以后可能还有第二次、第三次金融危机,因为复苏之后,物价又要上涨,需求又要减少,经济又要跌落,而美国的债务上限却在不断提高,最后也许不得不对其体制进行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要,这是发达国家未来的变革需求。
未来体制的变化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创新和资源。首先矿产资源制约经济增长的石油、煤等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其资源供应的下行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如果没有创新的话,世界经济的下行是必然的。
其次,我们再看科技创新。石油危机以来,经过40多年的努力,至今人们还没有发现一种能源能够代替石油,以使世界经济的增长保持强势。信息经济繁荣20年后,这一局面并未改观,只是在绿色能源方面有所进展,其他方面还未看到希望,以后可能会更多地依赖绿色能源,绿色能源的运用也只是缓缓启动。确实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太需要创新,才会感到创新放缓,其实从1950年开始,科技创新的势头就放缓了。
据研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将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长期缓慢发展阶段;第二阶段,短期快速增长阶段;第三阶段增长放缓阶段;第四阶段饱和平稳阶段。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将遵循这一规律。
从人类诞生到工业革命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科技创新的发展极其缓慢,经济发展也极其缓慢,但这奠定了以后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的基础。从人类诞生到旧石器时代,用了几百万年,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用了几十万年,从新石器时代到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社会大分工用了8000年左右的时间,这是技术创新的第一个小高潮,但相较近代的创新也很缓慢,自此以后,一直到哥白尼时期的2000年左右的时间里,技术创新的速度开始慢了下来,又经过缓慢的长期积累,孕育了技术创新的大爆发。这之前的技术创新虽然发展缓慢,但越来越快,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是一种缓慢的越来越快的趋势。
从哥白尼以后,以1543年《天体运行论》为界线,科技创新是以指数型快速发展的阶段,即科技创新加速向前,增长越来越快,从文艺复兴运动到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就用了300多年,从蒸汽机到发电机、计算机也就用了200年的时间,到1950年这一阶段结束,从此以后科技创新的增长势头放缓。
1950年以来,科技创新除了空间技术和自动控制科学(包括电子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在内)有了长足的发展,科学总量的发展势头已不及以往的300年那么明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头过后,科技创新放缓的势头更加明显,我们尚不能说科技创新的发展已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但这种放缓的势头可能就决定了未来的发展。
现在矿产资源收缩的趋势和科技创新放缓的势头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形成经济下行的趋势。在我们尚找不到有一种新的能源能够替代石油,弥补石油收缩这一短板,加上创新的放缓,使未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这样体制变革的可能性加大。未来很可能更多地依赖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等绿色能源,这些能源的供应与矿产资源的供应有太大的差别,未来的体制与现在的体制很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
资源供应的改变,如资源供应由增长趋势变为收缩趋势,使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而由收缩趋势变为恒定供给,体制也必然随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