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十多年前,我曾应邀写过一篇忆旧短文,取题为《读书苦旅》。此文讲的是我小学求学阶段正值十年“文革”,为觅书一阅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几近饥不择食。我能找到的都看,包括当时盛行的“社论”。——那是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
后来,被称为“浩劫”的十年结束了。后来,我们国家走向改革开放、蒸蒸日上的大道。后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尽情看书、读书。然而,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小学学生只是读教材,不读“书”了。即便是小学语文开设了“阅读”课,但读的内容是教材限定的,读的方法是老师规定的,读的目的是为了“语文”考试成绩。
阅读,是人的一种天性,是心灵的自由放飞,也是精神发育与生长的雨露。但不知为何,现时学校的“阅读”课总是给学生一副桎梏。
晚近,拜读了王小坚老师的新作《对阅读教学的重新定义》。看来,在一线默默耕耘的老师对小学“阅读教学”也多有不满,多有异议,多有新见。看来,以应试为取向的“阅读教学”,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小坚老师对阅读教学研究了将近二十年,承担了多个相关研究课题,并且矢志不渝地进行“校本化”的改革与探索。这本新作应该是他对小学阅读教学深入研究的结晶。也正基于此,他敢于“重新定义”所谓的阅读教学,此书很值得我们一读。
小坚老师对阅读教学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称之为“阅读教学新理念”:涵泳、表现、拓展、语用和童心。我没有系统研究过小学阅读教学,但凭直觉,凭自己的读书体悟,我认为他讲得还是很有一番道理,至少可引起大家的思索和讨论。
就这十个字的“新理念”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涵泳”。其实,读书本无功利心,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诉求,是对心灵的一种滋养、一种慰藉、一种催动,如同“春雨”,可以“润花”。所以,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功能必定是对精神世界的潜移默化,是似乎缥缈不定的体悟,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有道是,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一个“神”字,揭示了常读书、多读书、喜读书的真谛。倘若阅读教学罔顾这一点,势必会走向歧路。其次是“童心”(如果表述为“童趣”是否更恰当?)。小学生的阅读,切忌成人化,切忌用成年人的思维和要求来规约学生、评价学生。小学生尚处于浪漫如灿、无忧无虑的年华,童心、童真、童趣是其精神世界的支柱,也是其心灵外溢的主要形态。如果我们说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的规律,那么,让“童心”浸润阅读教学而不是让阅读教学践踏“童心”就是一条金科玉律。我们要重拾起这条金科玉律,还儿童阅读的本真。当然,作为教学,阅读的表现、拓展和语用也是要关注的,只不过这几条首先要服从“涵泳”和“童心”。这就是我对《对阅读教学的重新定义》一书的理解与感悟。
最后我还想提一下,差不多十年前,我主持了教育部重点课题——“作文先导式”语文教学改革实验,这是以学生的体验为基本教学资源、以学生体验的表达(说文、作文)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其核心部分——“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从落实三大基本要素(活动体验、表达与交流、阅读与升华)入手,将突破点放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习作教学的实际需要与进度,灵活安排或穿插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常识教学以及相应的思维训练(包括想象力、观察力训练)。它有表达交流与阅读拓展两个变式,实施此模式要把握生成、整合、潜移、评议四项教学策略。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小坚老师和他的团队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这里我想说,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育科研,而且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走得更远、更好,小坚老师正是这样做的。
是为序。
方展画
2017年7月28日于杭州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