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3年,宁波保国寺大殿迎来了建成千年的大庆。一座木构建筑能够迎来自己的千年大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不是石器、陶器或铁器,也不是案上摆放把玩的小件木器。作为落地生根的屋宇,站立在江南这一片气候潮湿的土地上,要经历千年之间数不清的风雨雷电,以及无数蚁虫的叮咬侵蚀。根据史料记载及常识推算,在一般情况下,因为自然的原因,木结构建筑60年左右就开始倾圮、损毁,何况还难免祝融之灾。经历了靖康之火,曾经繁华至极的北宋一代,城池湮灭,殿宇摧折,再经其后又一个千年的岁月摧残,那些古籍中所描绘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宋代建筑遗构凋零残落,侥幸残存至今者屈指可数。
然而,幸之又幸的是,在北宋建筑发祥之地的江南一带,今日的宁波市洪塘北面的灵山山岙中,因山就势,依然矗立着保国寺大殿。它建成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目前江南地区尚存的最为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民间自豪地称之为“千年不坏”。千年木构古建筑在中国本已屈指可数,且绝大部分分布在气候燥爽的北方地区,如山西、河北、河南、辽宁等地,宁波保国寺大殿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宋代木制建筑为数不多的实例。
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土的早期,塔是寺院的主体建筑,位于寺院的中央,往往用来供奉舍利(佛的遗骨),是教徒崇拜的对象;后随着佛教的逐渐汉化,寺院建佛殿供奉佛像以供信徒膜拜,呈现出塔与殿并重之势,塔仍居中位于佛殿之前,北魏洛阳的永宁寺即是这类佛寺的典型;再经隋唐至宋,寺院往往建有多个佛殿供奉不同的佛像,佛殿逐渐成为寺院的主体。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的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佛寺已完全汉化,佛殿成为佛寺中轴线上的绝对主角,因此保国寺大殿是保国寺寺院中最为中心和最为重要的建筑,在宋代时是保国寺寺院中轴线上,也是整个寺院中唯一的供奉佛像的建筑。
我国大量兴建佛寺始于佛教中心从印度开始向中国转移的唐朝,现存的许多有影响的佛教寺院,始建年代往往可以上溯至唐、宋,甚至更早,但能保留下来的唐宋早期建筑已属凤毛麟角,在江南地区更是罕见,而且能看到的宋以前的寺院建筑绝大多数是砖构或石构。如苏州五代末至宋初建造的虎丘云岩寺塔,福建泉州的宋代开元寺双塔,全部用砖或石砌造,塔的外形完全模仿楼阁式木塔,屋檐、平坐、柱额、斗栱等都用砖或石块按照木构建筑的构件形式制作构件并拼装起来。相较于木材,砖石材料更结实耐用,抗腐能力要强很多,因此移植了木构建筑形式和肌理的砖石塔实际上是保留了当时木构建筑的历史信息和原真档案,仿佛是其拓片一般,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千年之前木构建筑的形式细节。但砖石塔毕竟是砖石结构承重的,只是在其砖石结构内芯的外围摹写木构建筑的外形和细部,不能完整表现木构建筑的神韵。如果江南没有一座传留至今的千年木构古建筑的“真身”,我们这些后世的发现者、研究者和热爱古建筑的人,终究是会十分遗憾和不甘的。
幸好,宁波保国寺大殿给了我们惊喜。它矗立在灵山顶峰之下的台地上,走过千年的时光和风雨,让我们的目光和双手可以触摸绵延千年的木制巧工,让我们可以呼吸到那个令人神往的时代的气息,让我们灵魂深处的历史幽思可以在大殿那些古老的梁柱斗栱之间缠绕、停留。而且让我们喜出望外的是,保国寺不仅仅是拥有千年岁月的古寺,它还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珍宝。保国寺大殿及寺院整体保存的历史信息之丰富亦不在其值得夸耀的悠长历史之下。大殿所采用的木构技术及其背后透出来的技术理性,使其成为保留下来的11世纪最先进、最有代表性的范例,特别是在印证中国第一部官方建筑典籍——北宋的《营造法式》方面,更是无与伦比。保国寺作为天台宗寺院,历经多次改建、增建,寺内存留着宋、清两个朝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至今其佛寺建置变迁的轨迹仍清晰可循。在天台宗祖庭天台国清寺建筑全部为清代所重建的情形下,保国寺成为研究不同宗派佛寺建置变迁历史的珍贵实例。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北看五台佛光寺,南看宁波保国寺”的学术共识。
不过,保国寺大殿这一千年之前营造的精巧恢宏的木构殿宇能够留存至今,与其说是历代人们精心保护下来的结果,不如说是历史机缘之巧合,是上苍对宁波这块土地的眷顾和恩赐。保国寺大殿今天已经站在了千年时间之交的节点上,让这一“千年古建、江南一绝”的国宝级文物古建筑再续千年,是我们每一个热爱它的人的热忱愿望。保国寺依山而建、背山面海,殿堂楼阁高低错落,呈现出伽蓝胜境,素有“东来第一山”之美称。今天,保国寺梵音已远,变身为古建筑博物馆,因其卓绝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而日益焕发出“东来第一山”之气韵。
2003年,为纪念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和北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浙江省文物局、宁波市文化局和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表了《关于建立“唐宋建筑研究论坛”的宁波宣言》,现将其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中国历史之演进,滥觞于三代,勃发于秦汉,鼎盛于隋唐,造极于两宋。中国的建筑作为“石头的史书”,一砖一瓦都在谱写着历史的篇章,一梁一柱都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唐代建筑气势宏大,辽承唐风,体态遒劲;宋代建筑绚丽秀美;金续宋韵,丰姿多彩。佛光寺、独乐寺、保国寺、隆兴寺,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一部《营造法式》虽然经几代人的努力,至今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一座保国寺大殿不仅是一座江南宋代建筑杰出范例,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优秀技艺,代表着唐宋时期的鼎盛文化,也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持续研究。唐宋时期是新的建筑类型、新的建筑设计思想层出不穷,推动着建筑发展的巨轮快速前进的时代。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此同时,对现有的古城池、古建筑等的保护之研究,更是责无旁贷。
宣言的这一段话点明了保国寺大殿诞生的历史节点,以及它在建筑史上的独特价值,也激发了我们研究和保护保国寺大殿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此,谨以之为序。